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综合复习地理.docx

    • 资源ID:4600192       资源大小:195.6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综合复习地理.docx

    1、高考综合复习地理高考综合复习: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考点解读1、了解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2、理解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3、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理解这些城市的形成原因。4、结合区位因素分析某城镇的形成与发展。5、城市化的含义,意义和主要标志。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7、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改善措施。8、用图表和数据综合分析城市化方面的有关问题。知识网络 重难点剖析析河流与城市区位沿河城市区位类型区位选择优势举例河流水运起点或终点便于货物转运赣州两河汇合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宜宾、重庆、武汉过河

    2、点(渡口)位置河流两侧,便于交流伦敦河口位置河流腹地宽广纽约、东京、上海、天津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天然河面利于安全防卫伯尔尼、巴黎、波士顿 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对沿线城市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随着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和我国南北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临清、济宁、淮阴、扬州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发展,扬州还在和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及京沪铁路的建成,这些运河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再如,广西的梧州,原是广西水路通往广东的总枢纽,但湘桂铁路修通后,沿铁路线上的南

    3、宁、柳州、桂林的发展超过梧州,梧州就从原来广西的第一大城市降到目前的第四位。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水平较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混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表现: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原因:(1)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

    4、环境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较好。(2)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3)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4)电脑网络等现代通迅的出现,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的产生。(5)电子工业的布局条件是人才和交通,不需依托大城市,工业布局出现由集中趋向分散的格局。典型例题解析1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河流条件优越,但是矿产资源贫乏。答案C2读下图,回答(1)-(3)题 (1)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A.大

    5、幅提高 B.持续提高 C.大幅下降 D.持续下降(2)该国城市人口比例由30%上升为60%大约用了 (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3)该国位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 D.拉丁美洲解析从图中看出该国城市人口是持续提高的,城市人口比重幅度提高;故等(1)题C正确,第(2)题直接从图中就可读出;D选项正确,从该国城市人口比重持续提高看,B选项错误,因为欧洲许多国家已出现逆城市化问题,从目前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看,排除亚洲和拉丁美洲、故第(3)题C选项正确。答案(1)C(2)D(3)C单元过关检测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a、b、c、d四个位置,

    6、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B.b C.c D.d2、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生产力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模的设想山东省的临清市地处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富商云集,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发展缓慢,成为山东省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县市。随着京九线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的机遇。阅读以上材料,回答3-4题3、导致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源 B.文化教育 C.交通 D.“临清砖”的生产4、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7、)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5、下图是某地区1950年-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问题。 (1)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6、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1)-(3)题。 (1)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和程度不同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

    8、水平呈负相关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 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3)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下图表示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回答78题。 7、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B.31.6:30.5:37.9C.15.5:24.5:60.0D.37.6:24.5:37.9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9、 )A. B. C. D.读甲、乙两国人口分布图,回答912题: 9、上图说明甲乙两国( )A.都是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B.甲国城市人口为2500万C.乙国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D.甲乙两国人口密度都很大10、对上图上口分布状况,判断比较符合下列哪组国家( )A.甲为美国、乙为巴西B.甲为英国、乙为印度C.甲为英国、乙为美国D.甲为美国、乙为中国11、形成上述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甲国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B.乙国耕地面积广大,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是国家政策的调控12、甲图状况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农业人口出现负

    10、增长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A. B. C. D.13、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十一五规划”重要内容之一。读图回答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单元格代表1万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B. 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C. 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D. 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综合题14、读下面“纬度和海拔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图”,分析回答: (1)世界上有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除东亚东部和美国东北部以外,另一片是位于大约60N以南 的_地区。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中,_是兰州,_是莫 斯科,_是墨西哥城,_是班加罗

    11、尔。(2)由图中可以看出,位于低纬度的城市多分布在_,原因是_; 这说明_是影响城市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处,影响城市区的自然因素 还有气候和_等。(3)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15、读表,回答下列问题。年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9401.15.616.41.510.712.319603.64.842.91.613.610.519804.86.1443.615.618.820007.94.464.26.225.919.3(1)根据表中

    12、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1920年至2000年发达国家(用线表示)和发展中国家 (用-线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_现 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16、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3) 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参考答案1、BB处位于山麓地带,土壤肥沃,水源更充足

    13、,河流与铁路交汇,交通更便利。2、B此地位于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干旱缺水。3、C明清时期,临清市由于地处运河沿岸,经济得到了发展。4、D 后来由于运河的衰落,而铁路没有经过临清,所以才发展缓慢。5、解析此题比较简单。题(1)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地理学习而言,图表的阅读分析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参照横坐标和纵坐标对比1950年与1980年的数据,1950年乡村人口1000万总人口1500万,城市人口即为500万。1980年乡村人口2000万,总人口3000万,城市人口即为1000万答案为B。(2)考查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应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1950

    14、年为33.3%,1980年还是33.3%,得出城市化水平没有变化。答案选C。6、解析此题考查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从图上曲线可以看出,四个国家明显分为两组,一组是德国和日本,一组是中国和印度,这代表一两类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第(1)题,从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相应越高,不存在某阶段的负相关问题。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均GDP水平,这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二战以来,随着人均GDP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发展中国

    15、家,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就是同在一个国家、不同的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日本,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二战以来到70年代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发展趋缓了。所以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第(2)题,此题直接读图判断,从图上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方面,日本是增长最快的。第(3)题,考查关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运用排他法,A、C显然不对。应该是加快发展,还是了限制发展,这关键要看经济发展速度,要看人均GDP增长情况。现阶段我们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人均GDP增长很快,而我们国家目前的低城市化

    16、水平是不适应这样一种经济高速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1)A (2)C (3)B7、D三大产业之和为100%把三角坐标看成两两垂直的坐标再读数据就可以了。8、A第一产业的比例最低,说明农业人口较少,第三产业比例高,说明服务业人口多,并且城市化水平高。9、C分别读出甲乙两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再粗略计算就能得出城市人口比例。乙国只有30%,应为发展中国家。10、B英国城市化水平高达95%左右,印度较低11、C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12、B甲图状况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城市化问题,而农业人口不一定出现负增长,农业劳动力也不一定减少,即使减少,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值不

    17、一定下降。 13、B 从图中可以看出:乡村人口比重大,反映出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14解析我们平时看的图是平面的城市分布图,而此图是城市的立体分布图,思维角度比较新。要把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结合起来分析。答案(1)欧洲 (2)高原地区,低纬的平原地区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而高原地区,气温适中适宜人类生存。地 形、河流。(3)知识和技术。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基础知识及绘图方法,难度不大。答案(1)如下图 (2)晚低(3)逆城市化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16答案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城市化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同时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相同点: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 不同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促进了城市化。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工业崛起,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综合复习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