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0篇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

    • 资源ID:4598310       资源大小:37.5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篇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

    1、10篇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10篇】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

    2、,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_还有桑叶,_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

    3、:“她_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_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

    4、,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2)用“_”画出与文中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3)在朗读“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一句时,应带的语气是疑问和( ) A.惊奇B.焦急C.轻松(4)我们应该向蚕学习什么?(在文中找) 【答案】 (1)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很焦急。(2)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3)B(4)为别人着想。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1)去掉句子中的否定词”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么)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去掉

    5、,问号改为句号。 (2)仔细阅读文章可知”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这句话与之相照应。 (3)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在朗读这句话时应带疑问和焦急的语气。 (4)仔细阅读文章,可以从” 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 “这句话中找到答案。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句式变换。平时练习时要注意熟练掌握。 (2)本题主要考查的句子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意进行筛选。 (3)本题主要考查朗读的能力。判断朗读的语气要结合句意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

    6、筛选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2阅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恩来总理做癌症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微微翕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肺癌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他,又急忙转身返回。总理见他来到身边,叫道:“李冰。”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低下头去侧耳倾听。“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冰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

    7、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抽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周总理要求医护人员给他喂饭。癌症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他紧紧捏住医护人员的手,忍着剧痛吞咽着,每咽下一口饭,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我要多吃几口。来,给

    8、我数数。”“一!”总理费力地咽下一口,“二!”“三!” 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1)联系上下文内容,写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2)用“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说明总理忍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

    9、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说明总理忍

    10、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点评】(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念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少有机会能获得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说了一个非常

    11、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乱教室的黑板。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上讲台,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是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

    12、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以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声名狼藉:指大沙头贫民窟名声_。例外:罗杰罗尔斯与_不同,他不仅_,而且_。(2)文中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这句话”是_。 (3)“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旗帜”在文章中指什么? (4)校长的话让他有了什么改变? 【答案】 (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

    13、(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3)信念。(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2)(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很坏;贫

    14、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3)信念。(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快乐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穷人的自尊苁蓉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一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 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

    15、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40多公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专心 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脸色(害怕 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威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 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

    16、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5公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这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

    17、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选自阅读黑马)(1)将文中括号里恰当的

    18、词画出来。 (显然 竟然)_是 很_(专心 精心)脸色_(害怕 惶恐) (依然 居然)_拘束(2)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除了文中出现的,请你再写5个表示“看”的词(一个字的):_、_、_、_、_。 (3)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 (4)通读全文,想一想,而今的我为什么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 【答案】 (1)显然;精心;惶恐;依然(2)瞅;望;瞧;观;瞄;瞥;盯;瞪(3)承上启下(4)略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9、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显然、精心、惶恐、依然 (2)瞅、望、瞧、观、瞄、瞥、盯、瞪 (3)承上启下(4)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0、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

    21、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1)填空。 “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_。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答案】 (1)莱特兄弟;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2)飞向天空(3)发明了螺

    22、旋桨飞机。 【解析】【分析】(1)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莱特兄弟;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2)飞向天空。(3)发明了螺旋桨飞机。 【点评】(1)飞向天空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23、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

    24、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3)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4)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那些感慨? 【答案】 (1)世间万物都有衰败的时候,都有再开放的时候,都是有轮回的。(2)我因浪费很多时间而感到羞愧。(3)用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

    25、的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用巧妙的比喻告诉我们:流逝的时间就这么白白的过去了,没留下什么痕迹,暗示自己没有什么作为!(4)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比喻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

    26、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故答案为:(1)世间万物都有衰败的时候,都有再开放的时候,都是有轮回的。 (2)我因浪费很多时间而感到羞愧。 (3)用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用巧妙的比喻告诉我们:流逝的时间就这么白白的过去了,没

    27、留下什么痕迹,暗示自己没有什么作为! (4)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的小河 小河又是地球母亲最珍爱的女儿。她A的身躯绝禁不起淤塞的折磨和污染的强暴。可令我不安的是,小河也往往难逃B了。流经城市的小河,往往也出现了污染,她们被迫吞咽着污垢,一

    28、些飘浮物随波逐流,玷污了小河清白的面容;还有一些人,自以为高明,把小河的水抽干,把河床用水泥砌起来,如同一个温柔美丽的少女,硬给她穿上一层厚厚而又冰冷的盔甲。小河于是就切断了与大地母亲的血脉,而变成了一个池子,一个地沟。人们还不时在小河上加个橡皮坝之类的营生,把一条完整的小河切成一段一段的格子。如今,清澈美丽的小河越来越少了,不是被肢解,就是被渠化,而地处偏远的小河,随着人类的涉足,也面临着污染的威胁。 期待有一天,人类将停止一切污染的恶行,学会与大自然h xi相处。 期待那一天,鱼儿在小河中欢快地跳跃,垂柳在河畔的微风中婆娑起舞,鸟儿在枝头细细地诉说。 期待那一天,我们可以在家乡清澈的小河里

    29、愉快地畅游,青山绿水装点着我们金色梦境,绿色的原野盛满了我们美好的希望。 期待那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皎洁的月光撒满星夜,我和我的小河共同m y在温柔的月色下,相伴而行,直到永远。我是多么想念那天生丽质、自然朴素的小河,我又是多么珍惜那温柔动人,善解人意的小河啊!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呵护那条永远属于我,在我心中不曾污染、永不干涸的小河!(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读拼音写汉字。_h xim y污垢淤塞_相处_(2)选词填空。在A处该填的词语是_ 柔弱;软弱;脆弱在B处该填的词语是_ 命运;厄运;幸运(3)把下面句子改成反问句。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大家都很高兴。(4)模仿

    30、第三自然段的结构,以大海为主题,写几句话。期待那一天,_。(5)你认为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6)请你拟一条有关环保的广告标语。例:再不珍惜水资源,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答案】(1)gu;y;和谐;沐浴(2)柔弱;厄运(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4)风平,浪静,万里无云期待那一天;我们相约去看海,海鸥飞翔蓝天,海浪奋勇向前;期待那一天,我们相约去看海,朝霞映红半边天,天涯海角在眼前(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6)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解析】【分析】阅读理解是综合性题目,对人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这里面既包含词


    注意事项

    本文(10篇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