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7课 陈情表.docx

    • 资源ID:4590095       资源大小:149.0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7课 陈情表.docx

    1、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7课 陈情表第7课 陈情表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闵(mn)茕(qin)洗马(xin)猥(wi) 陨(yn) 逋(b)笃(d) 怖惧(b j) 擢(zhu)渥(w) 祚薄(zu) 险衅(xn)床蓐(r) 矜悯(jn) 终鲜兄弟(xin)(2)给多音字注音鲜奔洗 薄2辨形组词(1) (2) (3) (4) 3词语释义(1)茕茕孑立: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茕茕,孤单的样子。孑立,孤单地呆着。汉代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兮,孑不群而介立。”(2)形影相吊: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指身体。吊,安慰。曹子建集:“形影相吊,五

    2、情愧赧。”(3)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汉书:“临伯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4)气息奄奄:形容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5)人命危浅: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6)朝不虑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么样。这是说随时都可能死亡。4名句默写(1)祖母刘_,_。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2)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_,_。答案(1)悯臣孤弱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至于成立(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3)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一、整体感知(一)实词1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常在床蓐:通“褥”,垫子(4)四十有四: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2古今异义(1)舅夺母志古义:改变。今义:强取,抢。(2)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6)臣之辛

    4、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7)臣欲奉诏奔驰古义:快速上任。今义:驾车快跑。(8)除臣洗马古义:授予官职。今义:除去。3一词多义(1)薄(2)息(3)寻(4)除(5)行(6)矜4词类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内,名词作状语,在门外、在家里(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3)但以刘日薄西山: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4)历职郎署:名词作动词,做官(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6)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二)虚词1以2于(三)文言句式1而刘夙婴疾病:省略句、被动句,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介词“于”,应为“

    5、婴(于)疾病”2臣具以表闻:状语后置句,即“臣以表具闻”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固定句式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省略句,省略动词“是”,也是判断句(四)翻译下列句子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被动句)译文:刚生下来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译文: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被动句)译文:我想奉命急速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一天加重,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向长官申诉,又得不到允许。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

    6、终余年。(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译文:我没有祖母,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不能度过剩下的岁月。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状语后置句)译文:这样看来我尽忠于陛下的日子还长,而报答刘氏的日子却不多了。二、深层探究1李密是从哪些角度来打动皇帝的?答案无论李密出于什么原因或动机坚持辞官不做,总之是要打动皇帝,作者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的。第一,诉说苦难的身世,六月丧父,四岁离娘,孤苦伶仃,身心俱伤,令人同情。第二,体现祖孙两代相依为命的人间至情。孤独无靠的祖母含辛茹苦地养大孙子,孙子成人之后,力辞多次征召,苦求允许终养祖母,祖孙二人生死相依,其情可悯。第三,如实告白自己在无法割舍的

    7、祖孙亲情与朝廷非陨首不能报答的恩遇之间的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并说明,自己的辞官奉养正是遵循皇上倡导的孝道。第四,力避气节嫌疑,表达对朝廷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铭刻在心和感恩戴德的心情,尤其是表示一旦终养祖母,愿意为皇上尽节效忠以报答知遇之恩的感情。第五,表明自己的辛酸苦楚人神共知,暗示皇帝的处置有很大的社会反响,关乎皇上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2若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讲情,你觉得好吗?答案不好。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的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

    8、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的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3李密最后提出的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答案文中写道:“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此对偶句,通过“长”与“短”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方案。“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个对偶句,通过“生”与“死”的并连,表现了李密一定要报大恩的诚心。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

    9、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总之,对比鲜明的对偶句,既表现了诚心,也解决了问题。三、技法迁移融情于事文本回顾如何写出真情实感?作为孙子的李密,必须照顾好祖母,让她安度晚年,更何况对自己有多年养育之恩的祖母,现在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岂能为了自己的仕途而置祖母于不顾呢?“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便是李密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番人之常情,不仅仅是“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更是“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连天地神明也被深深感动了,更何况晋武帝呢!技法点拨文以情动人,贵在

    10、情真,情真方能动人。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感情真挚呢?1融情于事,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使情感得以更充分的表露。2融会美好意象,把美好的意象与伴随着欢乐与痛苦,交织着甜美与酸楚的感受融会到一起,使感情流露水到渠成。3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生活感应的微神经,它在作文中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4注重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要善于将环境描写与主观情思融合起来,倾诉自己的心声,而不是纯客观的描写。技法运用仿照以上艺术手法写几段文字,通过叙述事件表达某种感情。答:_答案示例: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

    11、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

    12、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屡见不鲜鲜为人知新鲜寡廉鲜耻 鲜鱼B应门 应接不暇 有求必应应付 应声而落C供不应求 供应 供养供品 供职D日薄西山 义薄云天 淡薄薄饼 薄情答案B解析B项都读“yn”。A项“屡见不鲜”“新鲜”“鲜鱼”的“鲜”读“xin”,“鲜为人知”“寡廉鲜耻”的“鲜”读“xin”。C项“供不应求”“供应”“供养”的“供”读“n”,“供品”“供职”的“供”“n”。D项“日薄西山”

    13、“义薄云天”“淡薄”“薄情”的“薄”读“b”,“薄饼”的“薄”读“bo”。 2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蓐”通“褥”,垫子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余数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通“殆”,大概答案D解析逮:及、至。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B. C. D. 答案D解析除:授予官职。4下列各组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D项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连词,而,表目的/介词,因为。C项介词,凭着/介词,

    14、因为。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答案D解析A项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B项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C项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

    15、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母刘悯臣孤弱悯:忧伤B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和推举D臣具以表闻 具:详尽答案A解析悯:悲痛、怜惜。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舅夺母志 夺项王天下者B门衰祚薄

    1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C逮奉圣朝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D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答案D解析D项均为动词,推辞。A项动词,改变/夺取。B项名词,家门/门户。C项动词,到/被捕。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答案A解析不是代替祖母抚养孩

    17、子,“婴”的意思是缠绕,疾病缠身。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文:_(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译文:_答案(1)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2)现在诏书又下,言辞急切而严峻,指责我有意回避和怠慢。郡县的长官,层层逼迫,催我上路;州官登门催促,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三、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

    18、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果,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馀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举秀才,除温令,累迁大司农。武帝践祚,拜太

    19、保,进爵为公,加置七官之职。帝新受命,虚己以求谠言。祥与何曾、郑冲等耆艾笃老,希复朝见,帝遣侍中任恺谘问得失,及政化所先。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及疾笃,著遗令训子孙曰:“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不有遗言,使尔无述。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其子皆奉而行之。泰始五年薨,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帛百匹。祥之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族孙戎叹曰:“太保可谓清达矣!”(节选自晋书,有删节)1

    20、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府辟不就辟:征召B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 谮:诬陷别人,说人坏话C举秀才,除温令 除:授官D祥与何曾、郑冲等耆艾笃老 笃:更加答案D解析笃:深。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B项均为连词,表顺承。A项介词,表对象/介词,表时间。C项动词,担任,做 /介词,替。D项助词,的/代词,这,这些。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祥性至孝的一组是()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

    21、耳顺,固辞不受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祥之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A B C D答案C解析表现王祥辞不就官,表现王祥清达。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继母虽然对王祥不好,但王祥并不介意,仍是非常孝顺,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还解衣破冰为母亲捉活鱼吃。B母亲去世,王祥因守丧身心哀毁而致病。这种孝心打动了吕虔,吕虔发文书征召他担任别驾,但王祥却坚决推辞不就任。C王祥做官时,曾率领士兵多次征讨并击破寇盗,使州内清静安定,政治教化大力推行,当时的百姓编歌赞颂他。D武帝曾派遣侍中任恺向王祥咨询朝政得失,以及急需解决的施政教化问题。王祥病重,写下遗嘱训诫子孙,死时,皇帝下

    22、诏赏赐他。答案B解析“这种孝心打动了吕虔”在文中没有根据。14翻译下列句子。(8分)(1)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译文:_(2)祥之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译文:_答案(1)母亲去世,他居丧期间形貌劳损,要拿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徐州刺史吕虔发檄文让王祥来做他的别驾,王祥已接近耳顺之年(60岁),坚持辞不受命。(2)王祥死后,奔赴吊唁的人不是朝廷贤良,就是亲近的过去的属吏罢了,门上无闲杂的宾客。参考译文王祥,字休徵,琅邪郡临沂人,汉朝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人。祖父王仁,是青州刺史;父亲王融,官府征辟他却不去。王祥生性至孝。早年丧母

    23、,继母朱氏对他不好,多次说他坏话,因此父亲也不喜欢他。每每派他清扫牛的排泄物,王祥更加谦恭地做这件事情。父母亲有病,他都衣不解带,汤药必定亲自尝试。母亲经常想吃活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解下衣裳将要剖开冰面来寻鱼,冰面忽然自己解冻,一双鲤鱼跃出,他拿着回了家;母亲又想吃烤黄雀,于是又有黄雀数十只飞入他的帷幕,他又拿来供养母亲。乡里人都惊叹,认为是王祥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所致。有红果(丹柰)结实,母亲命他看守,每当风雨来临,王祥就抱树哭泣。他深深的孝心确实到了如此地步。汉朝末年,遭遇天下大乱,王祥扶携着母亲,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躲避战乱,隐居在当地三十余年,不应州郡的召命。母亲去世,他居丧期间形貌劳损

    24、,要拿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徐州刺史吕虔发檄文让王祥来做他的别驾,王祥已接近耳顺之年(60岁),坚持辞不受命。王览劝他,为之准备牛车,王祥才应召,吕虔任命他掌管州郡的工作。当时到处是强盗,王祥勉励士兵,经常率兵打败贼人。他的州郡之内和谐清静,政令畅通,教化施行。当时的人们歌颂他:“东海临沂的安康,实际全靠王祥。邦国之内不空乏无财,全是别驾的功劳”。王祥被举为秀才,做了温县令,逐渐迁升为大司农。晋武帝登帝位,拜王祥为太保,进爵为公,加授七官。晋武帝刚接受天命称帝,自身谦逊,来访求直言。王祥与何曾、郑冲等老臣年纪很老了,希望能再次入朝觐见,皇帝派遣侍中任恺去咨询朝政得失,及政务教化的当务之急。王祥以年

    25、老疲困,多次请求退让官位,皇帝不允许。到病重,著遗令训诫子孙:“生必定有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我年到八十五,得以善终,还有什么遗憾呢?但不留遗言,便使你们无所遵循。言行经得住审查,是最大的信;有好事就让给别人,有过失就归给自己,是最大的德;自己扬名,使亲人荣耀,是最大的孝;兄弟和顺,宗族亲乐,是最大的悌;面对财物没有比谦让更高尚的。这五条,是人的立身根本。颜子把它们看做像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人们只是没有去思考这些,其实它们又有什么难做到的呢!”他的儿孙们都奉命施行。泰始五年王祥逝世,皇帝下诏赐给他一口皇家用的棺材,一套朝服,一件衣服,三十万钱和百匹布帛。王祥死后,奔赴吊唁的人不是朝廷贤良,就是亲

    26、近的过去的属吏罢了,门上无闲杂的宾客。族孙王戎感叹:“太保可以说是清正通达了。”四、语言运用(10分)1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5分)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_。答案(示例)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解析此题考查句式仿写的能力。例句是从有形的视觉角度来写的,补写的句子要从有声的听觉角度来写。可回顾文意,选用表声音的词语来阐释陈情表中的情感。16请你把对家的深情用文字表达出来,所表达的感情要通过具体的画面融合亲情,语句整齐,前后构成排比。(100字左右)(5分)答:_答案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拥抱;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劳;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惟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恋回味不已;家,是父亲下巴密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心里却乐开了花。【金字旁】首笔斜撇要写直,二笔短横紧相连接,三横之间等距离,竖提出锋须锐利。钅钅钢钢铁铁铃铃锡锡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7课 陈情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