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docx

    • 资源ID:4562648       资源大小:46.89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docx

    1、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 2009-02-23 23:00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学习内容与学法提示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由75个动作组成,动作以柔为主、中正安舒、潇洒大方、阴阳开合、松柔圆活、螺旋缠丝、弹抖蹿跳、刚柔互济等特点贯穿在拳路之中。要突出腰的主宰作用,用意不用力,内外合练,浑圆一体。 长期锻炼,身体强壮有力,逐步达到以意行气、以气催形、内外合一、周身相随的艺术境界。 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第一势 预备势 第二势 金刚捣碓 第三势 懒扎衣 第四势 六封四闭 第五势 单鞭 第六势 金刚捣碓 第七势 白鹤亮翅 第八势 斜行 第九势 搂膝 第十势 上三步 第十一势 斜行 第十二

    2、势 搂膝 第十三势 上三步 第十四势 掩手肱拳 第十五势 金刚捣碓 第十六势 撇身捶 第十七势 青龙出水 第十八势 双推手 第十九势 肘底看拳 第二十势 倒卷肱 第二十一势 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势 斜行 第二十三势 闪通背 第二十四势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势 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势 单鞭 第二十七势 运手 第二十八势 高探马 第二十九势 右擦脚 第三十势 左擦脚 第三十一势 左蹬一跟 第三十二势 上三步 第三十三势 击地捶 第三十四势 踢二起 第三十五势 护心拳 第三十六势 旋风脚 第三十七势 右蹬一跟 第三十八势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势 小擒打 第四十势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势 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势

    3、单鞭 第四十三势 前招 第四十四势 后招 第四十五势 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势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势 单鞭 第四十八势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势 懒扎衣 第五十势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势 单鞭 第五十二势 运手 第五十三势 双摆莲 第五十四势 跌岔 第五十五势 金鸡独立 第五十六势 倒卷肱 第五十七势 白鹤亮翅 第五十八势 斜行 第五十九势 闪通背 第六十势 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势 六封四闭 第六十二势 单鞭 第六十三势 运手 第六十四势 高探马 第六十五势 十字脚 第六十六势 指裆捶 第六十七势 猿猴献果 第六十八势 单鞭 第六十九势 雀地龙 第七十势 上步七星 第七十一势 下步跨肱 第七十二势 双摆莲

    4、 第七十三势 当头炮 第七十四势 金刚捣碓 第七十五势 收势 老架一路动作分解 第一势 预备势 口令预备(图3-1) 立身中正,两目平视,唇轻闭,齿轻合(面南背北)。 口令1(图32) 身体缓缓下沉。 口令2(图33) 左脚跟抬起。 口令3(图34) 左脚横开与肩同宽。 口令4(图35) 左脚跟落下,重心移于两腿之间,气沉丹田。 要点:要求立而不挺,顶劲领起,唇轻闭,齿轻合,下颌微内收,松肩含胸塌腰,屈膝松髋,使心气下降。 第二势 金刚捣碓 口令1(图36) 双手缓缓抬起,与肩同高同宽。 口令2(图37) 双手随身体下沉,落于腹前。 口令3(图38、9) 双手随身体微左转向身体左前上方划弧,与

    5、肩平(左手外旋,右手内旋)。 口令4(图310、11) 身体先微向左转随即向右转,双手向右运至身体右侧与肩同高。 口令5(图312、13) 重心右移,左脚先抬起向左前方45度开一步,脚跟先着地。 口令6(图314、15、16) 重心左移,身体先向右微转再左转,同时左手外旋右手内旋,左手随身体向左前方运出,右手至右后方。 口令7 (图317、18、19) 左脚尖外摆,右脚提起向右前方上步,脚尖点地,左手先上抬后向内下落,右手由后向前与左手相合,左手于小右小臂中部。 口令8(图320) 左手内旋下至腹前,掌心向上,同时右手变拳落于左掌心内。 口令9(图321) 右脚、右拳同时向上提起,左掌略下沉。

    6、 口令10(图322) 右脚落地震脚,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内。 要点:练习时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左足向左前伸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要协调一致,劲整、气下沉。 第三势 懒扎衣 口令1(图323、24、25) 重心右移,双手分开,左手向下划弧于左侧外,右手向上划弧至右侧。 口令2(图326、27) 重心左移,左手由下向上,右手由上向下,双手合于胸前。 口令3(图328、29) 身体略左转,提右脚向右侧开步,脚跟着地,两眼目视右侧。 口令4(图330、31) 重心由左移至右腿,同时身体右转,左手稍内旋,右手向右上划弧至肩

    7、平。 口令5(图332、33) 左手下至左肋旁,五指叉腰,右手略下沉,掌心朝右前方。 要点:右手展开指肚用力,左手叉腰,虚虚拢住,不可用力。在即将形成定势时弓右腿,右掌逆缠旋臂向右展开的同时,左腿用力,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 第四势 六封四闭 口令1(图334、35) 左手向右上划弧,右手微收与左手相合于胸前。 口令2(图336、37) 重心左移,双手向下划弧于腹前。 口令3(图338、39) 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 口令4(图340) 重心移至右腿,双手收于左耳旁。 口令5(图341) 收左脚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两脚与肩同宽,两手向右前方推出与肩同宽(面

    8、向西南)。 要点: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 第五势 单鞭 口令1(图342、43) 身体微右转,两手内旋左手略前伸右手微内收,双手掌心向上。 口令2(图344) 右手变勾经左掌向右上方运出,略高于肩,左手收于左腹前。 口令3(图345) 提左脚向左侧开步,脚跟着地。 口令4(图346、47、48) 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由下向上划弧置于左侧,掌心向外。 口令5(图349) 沉肩坠肘,气沉丹田。 要点:左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

    9、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 第六势 金刚捣碓 口令1(图350) 身体左转,左手向外旋,右手向下划弧至左胸前与左手相合。 口令2(图351、52、53) 重心右移,双手向右上运至身体右侧,两掌心向外。 口令3(图354、55) 重心左移,双手向下划弧至左上方。 口令4(图356、57、58、59) 重心右移,双手向右上运至身体右侧,两掌心向外。 口令5(图360) 身体左转90度,左手向下运至左膝上,右手外旋向下。 口令6(图361、62) 左脚尖外摆,右脚提起向右前方上步,脚尖点地,左手先抬后向内下落,右手由后向前,双手合于右胸前,左手位于右小臂中部(面向东)。 口令

    10、7(图363) 左手内旋至腹前,同时右手变拳放于左掌心内。 口令8(图364) 右脚、右拳同时提起,左掌略下沉。 口令9(图365) 右脚落地震脚,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内。 要点:双手捋向右略快,左手向前挤要慢;右脚上步时,左腿要控制好重心,以腰带腿;震脚前,右拳上提重心须下沉,震脚时将周身之劲发于右脚;身体要有意下沉,但不能左右倾斜。 第七势 白鹤亮翅 口令1(图366、67、68) 身体微左转再向右转,同时左手外旋置于左腹前,右手由拳变掌外旋向上划于身体右侧上方。 口令2(图369、70、71) 重心左移,提右足向右后方撤步,同时,左手由下向上,右手由上向下内旋合于胸前。 口令3(图372、

    11、73、74) 重心右移,左脚收于右脚内侧,与肩同宽,足尖点地,同时左手向下经左腹前至右胯前,右手向上经右胸前至头右侧上方,掌心朝侧前方。 要点: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两次抬高并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 第八势 斜形 口令1(图375、76、77) 身体左转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由下经后向左上至左胸前,略高于肩,右手向下向后至右胯侧。 口令2(图378) 提左脚向左前方30度开一大步,脚跟着地。 口令3(图379、80) 重心移至左腿,左手收于左肩前,右手由下经外向上划于耳侧。 口令4(图381、82) 身体左转,同时左掌向下向左划弧于

    12、体侧变勾手上提。 口令5(图383、84、85) 右手向前向右划弧于身体右侧外旋下沉,松肩沉肘(面向东南)。 要点: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侧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合,膝合勿挺直。 第九势 搂膝 口令1(图386、87) 身体稍向前,双手向下合于左膝前。 口令2(图388、89) 重心右移,左脚提起收于右脚前,脚尖点地。同时双手上合后坐腕于胸前,两掌心斜相对(面向东)。 要点:双掌从膝盖下掤起,由开转为合,必须身体先动,而后身体先回,以身领手,虚实分清;搂膝成势时要含胸、塌腰、坐腕、屈肘、屈膝、圆裆,周身相合。右脚要稳,

    13、左脚虚点,人欲进之势。 第十势 上三步 口令1(图390、91) 身体略向右转,同时双手向下划弧至右侧后方。 口令2(图392、93) 左脚提起向左前方上一步,脚跟着地,同时左掌外旋向前推出,右手内旋屈肘收于右肩上方。 口令3(图394) 重心移至左腿,同时身体左转,左手向下划于左髋外侧,右手向前推出。 口令4(图395、96) 右脚提起向右前方上一步,脚跟着地,同时左掌内旋,屈肘收于左肩上方,右掌外旋向前推出。 口令5(图397) 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右转,右手向下划于右髋外侧,左手向前推出。 要点: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 第十一势 斜行(图398至于100) 口令、动

    14、作与第八势“斜行”相同。 第十二势 搂膝(图3107至于110) 口令、动作与第九势“搂膝”相同。 第十三势 上三步(图3111至于118) 口令、动作与第十势“上三步”相同。 第十四势 掩手肱拳 口令1(图3119、120) 提左腿向左前方迈开一大步,脚跟着地,同时双手内旋,向上合于胸前。 口令2(图3121、122、123) 重心左移,双手向下向外分开再向上,抬与肩平。 口令3(图3124) 重心右移,同时左手略后收,右掌变拳内旋收于右肋前。 口令4(图3125) 身体迅速向左转,重心速移至左腿,同时左肘向左后用力击出,右拳内旋向右前方用力发出,面向东南。 要点:上三步在迈第三步时,左手就

    15、开始向里与右手相合。右拳前击与左手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 第十五势 金刚捣碓 口令1(图3126至于129) 身体微向右转再微左转,同时左手由外向上向内,右拳变掌由外向下向内与左手合于胸前。 口令2(图3130至于133) 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同时左手外旋划至左下方,右手外旋划至右上方,略高于肩。 口令3(图3134、135、136) 重心左移,同时右脚划弧向后经左脚内侧于右前方,脚尖点地,左手向上再向下划弧内收,右手由后向前与左手合于胸前(面向南)。 口令4(图3137) 左手内旋至腹前,同时右手变拳放于左掌心内。 口令5(图3138) 右脚、

    16、右拳同时提起,左掌略下沉。 口令6(图3139) 右脚落地震脚,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内。 要点:与第二势金刚捣碓相同。 第十六势 撇身捶 口令1(图3140、141) 身体微下蹲,同时右拳变掌,双手由下向外分。 口令2(图3142、143) 双手向上于颌前交叉,左手在前。 口令3(图3144、145、146) 身体微左转,双手左外右内旋向左侧运出,随即提右脚向右横开一大步。 口令4(图3147、148、149) 重心右移下沉,身体右转,同时左手内旋于左肩前,右手外旋于右膝前上方。 口令5(图3150、151、152) 重心左移,身体左转,同时两手随身体左转向左运出。左手划于左膝外侧,右手划于左膝

    17、上方。 口令6(图3153、154、155)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左掌变拳外旋向下贴于左腰前,右掌变拳向右外旋运至右太阳穴上方。(目视左下方) 要点:在动作将要形成撇身捶时,重心仍须向右偏后移并下沉,不根过低(两腿合住劲为宜)。形成撇身捶时,右拳、左肘尖与左足尖要成一线。 第十七势 青龙出水 口令1(图3156、157、158) 重心左移,身体右转,随转体,左拳变掌外旋后内旋,向左向上向右,置于右胸前,右拳向下向里收于胸前。 口令2(图3159、160) 重心迅速移至右腿,身体微左转,左肘内旋向左侧发出,屈肘贴于左肋,右拳外旋经腹前向右侧迅速发出(左右发力要同时完成,面向南)。 要点:此拳

    18、要求下势较低,裆口要宽而圆,并以腰脊为轴,左右旋转,缠绕屈蓄,迅速抖发。重心来回移动,使腿步的缠丝劲表现得较为明显。 第十八势 双推手 口令1(图3161) 重心右移,身体微向右转,左手经胸前向上划于右手下,右拳变掌,外旋略高于肩。 口令2(图3162、163、164) 重心微右移身体左转达180度,左脚尖外摆,双手向下向左运至左上方。 口令3(图3165、166) 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向右前方开步,脚跟着地。 口令4(图3167、168、169) 重心右移,双手继续经左向上运出,收于左肩前上方。 口令5(图3170) 身体右转,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双手向右前方推出(面向东)。 要点:左

    19、掌经胸前引右掌,身体略右转,是欲左先右的过程。一引即可左转身。即将形成定势时,要松髋、松肩、沉肘,使气贯指尖。 第十九势 肘底看拳 口令1(图3171、172) 身体微右转再左转,左手向下划于左髋旁,右掌外旋向上划于右前方,高于肩。 口令2(图3173)身体继续左转,左掌外旋再内旋划弧向上抬起,高于头,右掌向下划弧至右髋下。 口令3(图3174、175) 身体右转下沉,左手向前屈肘下沉于左胸前,右掌变拳向里经腹前向上与左肘相合,拳心向里(面向东) 要点:在身体由左转变为右转的同时,两手由逆缠变顺缠,由分变合。练习时要注意,腰要塌,气沉丹田,不仅左肘尖与右拳相合,周身上下都要相合。 第二十势 倒

    20、卷肱 口令1(图3176、177) 左手外旋向左前方划出,右拳变掌由后向上划出,与肩同高。 口令2(图3178、179) 提左脚向左后方撤一大步,脚尖着地,右手收于右耳旁。 口令3(图3180、181) 重心左移,同时左手向下,后划于左髋外,右手向右前方推出,与肩同高。 口令4(图3182、183) 左手由后向上收于左肩上,掌心朝左前方,右手内旋微内收。 口令5(图3184、185) 提右脚向右后方退一大步,脚尖着地,左手收于耳旁。 口令6(图3186、187) 重心右移,同时右手向下后划于右髋外,左手向左前方推出,与肩同高。 口令7(图3188、189) 左手内旋微内收,右手由后向上收于右肩

    21、上。 以下三步同前两步动作口令。(图3190至205) 要点: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 第二十一势 白鹤亮翅 口令1(图3206) 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同时左手由下向上与右手合于右上方。 口令2(图3207、208、209) 重心左移,双手向下运至腹前。 口令3(图3210、211) 提右脚向右后开步,同时双手内旋合于左前方。 口令4(图3212、213、214)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左脚收于在脚旁,脚尖点地,左手向下

    22、划至左髋前,右手划弧经右胸到头右侧,略高于头。 要点:与第七势“白鹤亮翅”相同。 第二十二势 斜行(图3215至224) 口令、动作与第八势“斜行”相同。 第二十三势 闪通背 口令1(图3225、226) 身体微左转,同时左勾手变掌内旋,右手向左与左手合于左胸前。 口令2(图3227、228) 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身体右转下蹲,同时左手外旋,再内旋向右下方划弧于右膝内侧,右手经胸前向右上划弧至右上方。 口令3(图3229、230、231) 身体左转,同时左手外旋经胸前向上至肩平后继续向后下方划弧至体后。右手内旋向左下方于左膝内侧。 口令4(图3232、233) 提左脚向左

    23、前方上一大步,脚跟着地,身体微右转,同时右手收于胸前。 口令5(图3234) 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掌向左前方穿出,指尖朝前。 口令6(图3235、236)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左手由后向前划出至左腿外侧。右手向上外旋划出,与头同高。 口令7(图3237、238、239) 重心移至左腿,随即提右腿转体180度,同时左手向上划弧于胸前,右手由外向下再抬起,与左手合于胸前(面向西)。 要点: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 第二十四势 掩手肱拳 口令1(图3240、241) 震右脚,提左脚向左前方开一大步,脚跟着地。

    24、口令2(图3242、243) 重心移至左腿,双手从上往下向外划出,至身体两侧(面向西)。 口令3(图3244、245)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左手内旋收于左胸前,右手变掌内旋收于右肋前,拳心向上。 口令4(图3246) 重心移至左腿,身体速向左转,同时右拳外旋向前方发出,左肘向后发力收于左肋。 要点:与第十四势“掩手肱拳”相同。 第二十五势 六封四闭 口令1(图3247) 身体微左转,左掌内旋向前划弧至胸前,右拳变掌外旋与左手合于胸前。 口令2(图3248、249) 重心右移,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经胸前运至右侧方,略低于肩。 口令3(图3250、251) 重心左移,提右脚随转体向右前方上步,

    25、脚跟着地,左手外旋右手内旋,同时向左划于身体两侧,掌略高于肩。 口令4(图3252、253) 双手继续向左运至身体左侧。 口令5(图3254、255) 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经左肩向右斜下推出(面向南)。 要点:与第四势“六封四闭”相同。 第二十六势 单鞭(图3256至上262) 口令、动作与第五势“单鞭”相同。 第二十七势 运手 口令1 (图3263) 重心右移,同时左手向右上方划出与头同高,右手内旋与左手相合。 口令2(图3264) 重心微向左移,同时双手向左运至胸前。 口令3(图3265) 重心右移,双手向右运出,左手与头同高,右手略低于肩。 口令4(图3266) 重心左移,双手向左上方运出。 口令5(图3267、268) 重心移向右腿,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向右运出。 口令6(图3269) 提左脚向左横开一大步,双手继续向右划弧。 口令7(图3270、271、272) 重心左移,提右


    注意事项

    本文(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