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教案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413《张衡传》Word下载.docx

    • 资源ID:4547668       资源大小:36.3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教案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413《张衡传》Word下载.docx

    1、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4本

    2、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表现屈原的高洁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文笔充满感情,有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观性较强.而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5.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3、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6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

    4、,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名师导读 西汉末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政府、官吏与豪强巨富几方面的残酷剥削,加上无法克服的水旱灾害,人民走投无路,纷纷起来反抗,出现绿林、赤眉、铜马、大彤、尤来等几十支起义队伍,人数不下百万,形成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刘秀利用农民起义的成果,爬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东汉王朝,豪强地

    5、主的势力迅速膨胀,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富商大贾兼并土地,成为大地主;豪强地主也兼营商业.商人、地主、官僚互相纠结为一体,强占土地,占有奴婢,横征暴敛,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又趋尖锐化.汉安帝即位(107年)以后,爆发了百余次各族人民起义,最后,终于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封建王朝趋于崩溃.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济学与宗教神学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 张衡曾经针对这种薤纬风行于世的现实,勇敢地给皇帝上疏,以为“图谶虚妄,非圣人之法”.并说,“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图谶,一禁绝

    6、之.”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

    7、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

    8、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9、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

    10、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参考译文: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11、.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

    12、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

    13、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

    14、毁谤张衡.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基础达标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属文(zh)左冯(png)征辟(b逾侈(y)邓

    15、骘(zh)不徙(x)都柱(du合契(q陇西(lng) 骸骨(hi)肃然(s收禽(qn剖析:项中“都”读d. 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 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 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 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C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

    16、、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C项中“拜”不指调动官职;D项中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举孝廉不行言甚详明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覆盖周密无际 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 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未之有也果地震陇西 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孝廉:汉

    17、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 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 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B项均为“用”.A项前者表比较,后者表范围、在方面;项前者为召,动词,后者为验证;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 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常常

    18、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B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思”. 二、简答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a游于三辅()b虽才高于世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a因入京师,观太学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c伺者因此觉知a公车特征拜郎中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以精铜铸成只要仔细阅读课文,此题很好作答. 参考答案:于,介词.a表处所,

    19、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10翻译句子.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答: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用

    20、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11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也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掌握能力. (1)状语后置(2)否定句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

    21、0)主谓倒装句 12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本题考查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及鉴赏总结能力.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句段剖析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中有都柱都:大B施关发机关:枢纽、关键 C牙机巧制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征:征讨 D项中征:验证. D 2选出各项中“以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教案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413《张衡传》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