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等值线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必备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541939       资源大小:687.5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等值线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必备文档格式.docx

    1、【解题思路】R的取值范围是160180,Q是180200。K有两种可能: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60,则K取小于160的数值,即140160;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K取大于180的数值,即180200之间。H有两种可能: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H取小于180的数值,即160180之间;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200,则H取大于200的数值,即200220之间。所以,可能相等的两地是H和R、K和Q,再结合答案,本题只能选A。【知识拓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在两条相邻等值线间有一闭合等值线,如果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高值相等,那么闭合等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高值还要大,其取值范围是大于

    2、闭合等值线的数值小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值距;反之,如果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低值相等,那么闭合等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低值还要小,其取值范围是小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大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值距。【答案】11.B【试题立意】无图考查了气温的分布规律。中等。【解题思路】一般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年均温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N到M符合此规律。答案选B。图4(2013高考题四川卷)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78题。图4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

    3、是A 156米 B 178米 C 220米 D 255米【答案】7.B 8.C【命题立意】本组题考查学生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以及黄土高原上不同地形部位水分条件的差异。难度中等。【解题思路】黄土高原是一个过渡地区,从湿润半湿润向干旱半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森林应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山谷地区地势较低,水分条件较好,故7题选B;接上题,阴影部分为山谷,图中最高与最低处之间间隔了7条等高线,运用(n+1)dH(n-1)d计算可知高差应在180-240之间,故选C。图2(2013高考题新课标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台风 B 海陆分

    4、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 地 B 地 C 地 D 地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答案】6.C 7.A 8.B【命题立意】以区域等值线为信息载体,从等温线的角度考查气候。获取解读等值线的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影响气温高低、降水多少、植被分布等地理问题的能力。题组难度:解题关键:对等温线信息的正确解读。【解题思路】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信息定位,图示区域为我国台湾岛部分地区。第(6)题,提取图像信息,等温线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台湾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等温线分布是气候规律,而

    5、台风是天气活动,不会对等温线造成影响;岛屿东西都近海,故海陆分布不会是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而不是气温,故排除。第(7)题,比较的降水差异,首先应明确台湾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夏季的锋面雨,这对台湾各地的影响基本是均衡的。其次有岛屿东部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冬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再次为夏季的台风雨,台风是天气现象,对各地降水的影响是是随机的,所以该题比较的主要是地形雨对各地的不同影响。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无地形雨,降水最少。第(8)题,从设问中提取信息“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

    6、势树种”,排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的,地据等温线判断,海拔较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导致该地已经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气温较高,海拔低位于岛屿沿海平原,多数地区已开辟为耕地,故无集中分布。地既在亚热带,又非平原和高海拔地区,故最有可能集中分布。【知识拓展】降水的主要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图4(013高考题新课标1)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 14日14时 B 14 日1

    7、9时 C 15日4时 D 15 日11时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月份【命题立意】本题词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判断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我国为北半球,画出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30-45度,可得出69时甲地为偏南风,故B项正确。【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居中。【解题思路】据图和所学知识可推断当低压中心控制甲地时可能出现暴雨,由图可知甲地距低压中心以东约100千米多,而题干里已说明该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

    8、度东移,可算出该低压系统移至甲地需要12个小时多,结合选项可知只有B项符合。【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压分布及变化状况,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图示为我国某地区,而且气压低,出现低压中心,故应为夏半年,除D选项意外的时间我国及亚欧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压由南向北升高,基本可以排除ABC项。春季,由于东南丘陵比黄土高原纬度低,气温高,加之3、4月份华北平原受冷空气影响频繁,所以东南丘陵4、5月份更易出现低压中心,D项正确。图3(2013高考题福建卷)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

    9、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图3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Aa Bb Cc De【答案】6.C 【命题立意】本题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图中信息提取及分析气候要素对人类生活影响,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解题思路】从图中的淮河、长江和省轮廓等信息,可大致判定该省名称(安徽)。利用图例中“河流和等高线”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可以提供水汽,影响相对湿度大小,地形影响气温和风速。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d为一般舒适区,综合地形和河流,d位于淮河附近,湿度稍高,纬度较高,气温偏低,地形平坦,风力较大所致。d为一般舒适区则紧邻它的就应该是舒适区或不舒适区

    10、,仔细观察该图可知a区分布于山地和纬度较高的东北方向,该地气温相对较低,风速较大,为最不舒适区。e位于a(最不舒适区)与b(一般区)之间,可以判断其为不舒适区, b为舒适区,c处基本沿长江分布,西北侧和东南侧有山地分布,冬季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速较小,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风速较小。最为适宜。 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答案】7.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易。【解题思路】结合图中等高线,甲地舒适度较低,应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高,气温低所致。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A 3、

    11、4 B 5、6 C 7、8 D 9、10【答案】8.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区域气候季节变化的特点分析能力。体现了对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的考查理念。【解题思路】结合题干要求,“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应该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三个方面去考虑,3、4月份春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偏低,低于均温24且冬季风势力较强,风力较大。9、10月份秋季,冷空气开始南下,气温逐渐降低,均温小于24,不太适合旅游。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故最适宜的应是5、6月份。梅雨期间阴雨连绵,空气湿度会增大,且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风力会减小,符合气候舒适要求湿度大、风速小的信息。气温(2013高考题山东

    12、卷)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 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该日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答案】5.B 6.B【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气温的日变化、等温线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

    13、题思路】第5题,从图中看出,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根据材料信息,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A;“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D;12时太阳辐射最强,陆地增温超过海洋,陆地气温也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C。该题选B。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判断太阳直射20N,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日落时刻越晚,也就是甲地日落时刻晚于乙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20N向南北递减,甲乙两地到丙地(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纬度差)相同,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某

    14、中(2013高考题天津卷)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23题。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答案】2.C【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与剖面图的转换。【解题思路】连线的剖面处甲处400米后再无高于400米地区,可排除A、B;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连线穿过两个山脊,1山脊海拔在300-400之间,2山脊海拔可根据“高高低低”原则判断出海拔亦在300-400之间, 选项D的山脊位置分布与等高线图有错位,C完全吻合,由此故选C。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15、Aa处 Bb处 Cc处 Dd处【答案】3.A【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中判断集水线,即山谷位置。【解题思路】上题解析图中3处曲线为山谷,积水面积广则水源最丰富,b、c为山坡,d为山脊,水源条件差。20(2013高考题天津卷)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5,回答1011题。图5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图5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10.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是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与风力大小。【解

    16、题思路】当时受风暴潮最严重区首先应是迎风区,从图中等压线可以得出甲风力虽大但是偏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排除A;乙、丙、丁为东南风,其中乙为迎风区,丙丁均为背风区,故选B 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A 完善预警系统B 围海造田C 修筑沿海堤坝D 建防护林【答案】11.C【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防治的相关内容。【解题思路】预报系统不能抵御风暴潮,排除A;围海造田可轻易排除;由于渤海沿岸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渤海沿岸为粉沙淤泥质海岸,风暴潮主要危害方式是引起的海水对沿岸侵蚀等,故有效措施抵御海水对沿岸的影响,有效措施应为工程措施,故选C选项。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7、(单位:百帕),图4(b)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图4(a)中A比风速大B比云量少C比气压低D比气温高【答案】6.B【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解题思路】根据等压线疏密情况判断,比的等压线密集,所以比的风速大,故A 选项错误;接近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为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比气压高,故C选项错误;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位于冷锋后

    18、的冷气团,比的气温高,故D项错误。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答案】7.A易。【解题思路】锋面通过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A正确。图14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2526题。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答案】A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各种天气系统的判读和常见的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解题思路】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及图中锋面符号

    19、,甲地为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为阴雨天气,故选A;乙地为暖锋锋后,暖气团一侧,为晴朗天气,故排除B;丙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选C;丁地等压线较稀疏,且水平气压存在差异,因此该地有风,气流水平运动,故排除D。图15所示、气候类型与图14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A甲 B丙 C乙 D丁【答案】A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雷达图的判读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分布。【解题思路】从图15的左图气温曲线可以看出、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最低月气温大于0C,为亚热带地区或温带海洋气候,结合降水状况,降水较为均匀,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甲位于英国附近,故A正确;而

    20、丙地处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排除B选项;为冬雨型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典型分布区为地中海沿岸,乙处为波罗的海沿岸,纬度高于60N,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排除C;丁地地处意大利沿海,为地中海气候,故D正确。二、综合题(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6 图7(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

    21、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13题:(1)(6分)图6:图示地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2)(10分)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

    22、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3)(10分)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命题立意】本题首先通过距平这个概念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接着又通过等值线图考查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来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本题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难度较高。【解题思路】解题的第一步是完整提取地理信息,由题干

    23、可知地点是东北地区,时间为冬春季节,距平指与同期多年平均相比的差值;由图例可知气温比常年同期低,降水比常年同期多;同时也可读出气温及降水距平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多;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西部地区为平原,地势平坦。影响地表径流的速度。这样就能够顺利的解答1、2小题了。第3小题,应当明确是从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两个方面去思考和分析“气温比常年低”和“降水比常年多”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013高考题安徽卷)(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

    24、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11分)【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 有高压中心 等压线稀疏 气压梯度小 中部偏北气压低 有低压中心 等压线密集 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命题立意】运用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考查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等压线判读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解题思路】(1)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

    25、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 沙尘暴形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物质源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举一反三】描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描述问题是建立在具体事象上的科学表述,如描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等温线的分布、城市区位特点、气候特征等。1、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整体

    26、描述: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几方面入手。例如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2、对气候特征的描述: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例如: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高度和地势走向)、地表形态、地形分布。例如,描述我国横断山地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见,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4、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北纬30,纬

    27、度位置较低,同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5、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6、对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图12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地势较陡;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地势较缓。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完成5961题。 图1259关于该区域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E处低于F处B图中 G处高于H处C图中E处海拔高度大于300米 D由E处到F处地势逐渐上升【解析】考查等高线图判断。由等高线图推知等高距为25m,所以E275m、F325m、75mH、G100m ,E到E间为“鞍部”,地势先降后升。因此选A.60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东侧的J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而西侧的G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相对清澈的径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A岩性不


    注意事项

    本文(等值线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必备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