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docx

    • 资源ID:4537654       资源大小:58.73KB        全文页数:1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docx

    1、内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内科学 课程编号:220401Z10课程名称:内科学/Internal Medicine 学时与学分:184/8.5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先修课程:诊断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麻醉学、精神医学教材、参考书:1、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内科学,王辰,王建安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内科学,迟宝荣、周胜华主编,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现代内科学英语精要,王吉耀等摘编,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CecilT

    2、extbook of Medicine, Russell L. Cecil, J. Claude Bennett, Lee Goldman(Editor). 21st ED, Saunders 19997、湘雅临床培训教程,陈翔 吴静主编,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综合学科,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因此也是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与各临床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各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其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领会和掌握诊断防

    3、治疾病的临床思路,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二、课程基本要求(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概述、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肺脓肿;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胸膜疾病包括胸腔积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包括急性呼吸衰竭、慢性

    4、呼吸衰竭、呼吸技术支持(附危重症医学概要)。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心力衰竭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脏性猝死;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瓣膜病包括二尖瓣疾病、主动脉瓣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疾病包括急性心包炎、心包渗出和心包填塞; 主动脉夹层。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自身免疫性

    5、肝病包括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胰腺炎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总论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包括 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及常见的低血糖症。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继发性肾病包括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血管疾病 小动脉性硬化症包括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急性肾

    6、损伤;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贫血概述;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贫概述;白血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淋巴瘤包括 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概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熟悉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总论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检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和展望;心律失常概述及预激综合症;晕厥;继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的其他表现形式;心脏瓣膜病包括风湿热、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多瓣膜病;限制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7、及常见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疾病包括周围血管疾病、静脉疾病;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导管消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流行性感冒;肺血栓栓塞症;气胸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消化系统疾病:特殊类型的胃炎或胃病包括腐蚀性胃炎、感染性胃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及Menetrier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垂体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包括亚急性甲

    8、状腺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瘤包括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包括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伴瘤内分泌综合征;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肥胖症【附】代谢综合征;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包括失水、水过多和水中毒、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钾缺乏和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与防治注意事项、高尿酸血症。风湿性疾病:总论;其他脊柱关节炎。泌尿系统疾病:间质性

    9、肾炎包括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动脉狭窄;遗传性肾脏疾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lport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管性血友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3、了解其他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第一篇 绪 论 【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1、认识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与临床各科存在密切联系。 2、熟悉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3、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学习内科学的方法 2、了解内科学的发展【教学内容】 1、内科学的发展 (1)社会的发展推动医学的进步(2)现代医学的兴起(3

    10、)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 (4)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5)医学观念的进步2、学习内科学的方法(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掌握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3)培养“临床思维”,掌握医学科学思维方法(4)拓宽视野,掌握医学的科学与艺术积极投身临床实践,在实践中领悟验证理论知识,进而融会贯通 (5)培养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努力实现主观判断与临床实际的统一 (6)重视临床研究,改善临床实践(7)人文素养是成为优秀医务人员的必备条件 【课时分配】1.大课讲授(含研讨):1学时;2.教学实践课时(自学)【教学重点】1、掌握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2、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

    11、技能的学习3、培养“临床思维”,掌握医学科学思维方法【教学难点】1、复习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应用技术2、在实践中领悟验证理论知识,融会贯通。3、人文素养是成为优秀医务人员的必备条件 【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方法 理论课讲授,结合临床经验与具体病例,提高医学生对医学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 【自学内容】内科学在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技术与医学模式等方面的进展。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 总论【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流行病学,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2、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3、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途

    12、径和基本模式;4、了解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课时分配】 1、大课讲授(含研讨):1学时;2、教学实践课时(自学)第三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慢阻肺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2、领会和掌握临床思路,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3、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课程基本要求】1、熟悉慢阻肺的病因、临床表现 2、掌握慢阻肺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定义2、病因3、临床表现4、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讲授)5、治疗(重点讲授)【课时分配】 1、大课讲授(含研讨):2学时2

    13、、教学实践(情景模拟教学):3学时。【教学重点】1、掌握慢阻肺常见病因:吸烟、雾霾2、掌握慢阻肺的临床表现:重点阐述“咳”、“痰”、“喘”三大症状和呼吸困难逐渐加重。3、掌握慢阻肺的鉴别诊断4、掌握慢阻肺的治疗方法5、正确判断慢阻肺病情【教学难点】1、慢阻肺的治疗用药,尤其激素使用原则 2、慢阻肺的鉴别诊断【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2)教学实践法:床旁问诊病例并讲解临床病例;适时观摩肺功能检查。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自学内容】1、GOLD指南重大更新2、慢阻肺雾化给药第四章 支气管哮喘【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支气管

    14、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分期、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并发症。2、领会和掌握临床思路,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3、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哮喘是多发病、常见病以及其危害性,提高对哮喘的认识;2、熟悉哮喘的发病机制,掌握哮喘常见的病因、炎症本质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临床表现和抓住防治环节奠定理论基础;3、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4、根据本病的发病机制,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及缓解期的防治方法;5、熟悉哮喘治疗药物机理及用法。【教学内容】1、定义2、病因及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5、并发症

    15、:6、治疗(重点讲授):【课时分配】 1、大课讲授(含研讨):2学时【教学重点】1、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2、掌握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鉴别诊断;3、掌握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重点掌握各种支气管舒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问题及吸入治疗的重要性。4、熟悉哮喘的发病机制、常见病因。【教学难点】1、各种支气管舒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问题;2、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讲授支气管哮喘病因、临床表现、重点讲授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讲授哮喘急性发作期与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2)PBL教学:要求掌握知识点较多,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讲解方法。(3)教学实践法:床旁问

    16、诊病例并讲解临床病例;适时观摩内镜。也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4)在带教老师带领下参与临床管理病例12例,交流临床心得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 【自学内容】1、支气管哮喘预后;2、特异性变应原检测。3、阅读一篇有关文献综述。第五章 支气管扩张【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支气管扩张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2、领会和学习临床诊疗思路,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支气管扩张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2、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熟悉支气管扩张的治疗要点,特别是防治感染的关键及手术治疗的适

    17、应症。【教学内容】1、定义2、病因及发病机制3、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4、临床表现(重点讲授)5、辅助检查6、诊断及鉴别诊断:(1) 诊断要点:病史(反复咳脓痰、咯血等)+临床表现+HRCT或支气管造影(金标准)。(2) 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7、治疗【课时分配】 1、大课讲授(含研讨):1学时2、教学实践: 2 学时【教学重点】1、掌握支气管扩张的定义2、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掌握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4、掌握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教学难点】1、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表现2、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方

    18、法 :(1)课堂讲授法;(2)病例讨论式教学法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自学内容】支气管扩张的预防和预后 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2领会和掌握临床思路,诊疗程序,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3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2熟悉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3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和抗菌治疗原则;4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及临床表现;5了解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

    19、炎和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 肺炎概述1、定义和流行病学2、病因及发病机制3、肺炎的分类:(1) 解剖分类;(2) 病因分类;(3) 患病环境分类(重点讲解)4、临床表现(重点讲解)5、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讲解):(1) 确定肺炎诊断:肺炎的诊断标准;(2) 鉴别诊断;(3) 评估严重程度:(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4) 确定病原体6、治疗(重点讲解)第二节 细菌性肺炎一、肺炎球菌肺炎 1 病因和发病机制: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2 病理(重点讲解):3 临床表现(重点讲解):4 并发症5 实验室检查6 诊断7治疗二、葡萄球菌肺炎1 病因和发病机

    20、制:凝固酶阳性和阴性凝固酶葡萄球菌,MRSA。2 病理3 临床表现4 实验室检查5 诊断6 治疗第三节 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一、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占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10%,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1 病因和发病机制2 病理3 临床表现4 诊断5 治疗二、肺炎衣原体肺炎3以下儿童少见。1病因和发病机制:衣原体的生物特性和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2 临床表现3 实验室检查4 诊断5 治疗三、病毒性肺炎1 流行病学2 病因和发病机制3 病理4 临床表现5 实验室检查6 诊断7 治疗【课时分配】1 大课讲授:2学时2 教学实践:4学时。【教学重点】1 掌握社区获得

    21、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2 掌握肺炎临床表现。3 掌握痰检的正确方法。4掌握肺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5掌握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6掌握肺炎抗生素治疗的疗效评价。7熟悉常见肺炎的X线表现。【教学难点】1常见肺炎的病原体判断。2常见肺炎的X线特征。3常见肺炎的抗生素治疗选择。【教学方案设计】1 教学方法(1) 以问题为基础的讲解法:结合病理图片和X线胸片讲授肺炎概述、肺炎球菌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2)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重症肺炎和肺炎球菌肺炎。(3) 由于课时受限,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只做简单介绍,主要内容让学生课后自学。(4)教学实践法:床旁问诊病例并讲解临床病例;并结合X线胸片、

    22、CT扫描讨论。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七章 肺结核【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了解肺结核的危害性及严重性,了解该疾病发病率及防治的重要性。2、熟悉肺结核传播途径、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痨化疗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r-干扰素释放实验和卡介苗接种。 3、掌握肺结核临床类型、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痨原则和抗痨药物的正确使用及副作用,大咯血的处理。【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是一个古老而迄今仍然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2熟悉肺结核病的流行环节,流行现状和控制目标;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3. 掌握肺结核病

    23、的临床表现,临床类型,诊断鉴别诊断;病原菌及影像学检查方法及重要性。4.掌握抗结核治疗基本的化疗药物,化疗原则,标准化治疗方案。【教学内容】1、概述: 2、病因:3、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4、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变质)及其转归。5、临床表现:症状(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应注意部分病例特殊表现:过敏性反应及无反应性结核。6、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讲解): 7、并发症:可并发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窒息)、自发性气胸、继发性感染、结核性脓胸,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8、治疗(重点讲解):合理的联合规范抗结核化疗可使肺结核痊愈。(1)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

    24、程用药,并介绍药物对结核菌的作用。(2) 对症治疗:结核中毒症状,大咯血及大咯血窒息的治疗及抢救。(3)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必须在抗痨基础上,适应症和方法。(4)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9、肺结核与相关疾病:HIV/AIDS,肝炎,糖尿病及矽肺10、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课时分配】1.大课讲授 :2 学时2.教学实践:2 学时(见习基地:结核病医院)【教学重点】1.掌握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2.掌握肺结核病化学治疗原则,重要的化疗药物及标准化治疗方案【教学难点】1.结核病发病机制中结核菌感染的宿主反应及其生物学过程。2.肺结核的鉴别诊断及菌阴性肺结核诊断【教学方案

    25、设计】1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 教学实践:可选择去结核病专科医院见习。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八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领会和掌握临床思路,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本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熟悉本病的病理特点。3、掌握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流行病学:简述世界范围及我国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概况,强调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的重要性。2、病因和发病机制:3、病理和分类:4、肺癌临床分期:按国际肺癌研究学会公布的肺癌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5、临床表现(重点讲授):

    26、5、影像学及其他检查:6、诊断:强调早期诊断,排查高危人群及有可疑征象者。7、鉴别诊断:主要与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纵隔淋巴瘤、肺部良性肿瘤相鉴别。8、治疗:强调综合性治疗。9、预后: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0、预防:戒烟;消除大气污染;加强劳动保护。【课时分配】1、大课讲授(含研讨):2 学时2、教学实践(情景模拟教学):4学时【教学重点】1、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类2、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表现3、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原则【教学难点】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胸部影像学表现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鉴别诊断【教学方案设

    27、计】1、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2)教学实践法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自学内容】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期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靶向治疗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具体的化疗方案。第九章 间质性肺疾病第一节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2、领会和掌握临床思路,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3、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间质性肺疾病概念。2、掌握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3、熟悉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像学评价、肺功能。4、了解间质性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支气管镜检查

    28、及外科肺活检。【教学内容】1、定义:2、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临床分为4大类:已知原因的ILD、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肉芽肿型ILD(结节病)。3、临床表现4、影像学评价:X线胸片显示弥漫性浸润性阴影;HRCT的表现包括弥漫性结节影、磨玻璃样病变、肺泡实变、网格、蜂窝伴或不伴支气管扩张等。5、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障碍为特征。【课时分配】 1、大课讲授(含研讨):0.5学时2、教学实践课时(自学)【教学重点】1、掌握间质性肺疾病的定义2、掌握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分类【教学难点】 1、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像学特征【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方案(1)课堂讲授法(2)病例讨论式教学法2、教学手段

    29、: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自学内容】间质性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及外科肺活检的意义第二节 特发性肺纤维化【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2、领会和掌握临床思路,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3、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概念。2、了解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3、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4、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预后。【教学内容】1、定义:2、病理改变: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是IPF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类型。3、临床表现:4、诊断及鉴别诊断:5、

    30、治疗及预后:(1) 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2) 外科肺移植;(3) 预后:中位生存期短;【课时分配】 1.大课讲授(含研讨):1.5学时2.教学实践课时(自学)【教学重点】1、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定义2、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3、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预后。【教学难点】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方案 (1)课堂讲授法 (2)病例讨论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自学内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第十一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 代偿期及失代偿期临床表现的特点、诊断方法;2、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3、了解肺心病发病的关键是肺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熟


    注意事项

    本文(《内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