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知识竞赛试题.docx

    • 资源ID:4532228       资源大小:37.4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知识竞赛试题.docx

    1、2018年春历史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501.5共75分1、北京广安门桥北有一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3、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2、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封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5、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行书律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从中得不出的信息是( )A秦

    3、法律严明,分类细 B秦时儒家经典大量流传C秦时邮驿通讯制度规范化 D秦时以此保证政令畅达巩固统治6、(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 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7、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为了谄媚皇帝,上书请求减少官员的俸禄以节约朝廷开支。 皇帝下诏书批准后却被给事中崔祐驳回,事情无果而终。根据材料来看崔祐是下列哪个机构的官员 A 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户部 8、古代的免死铁券俗称“免死牌”,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带有奖赏

    4、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它始于( ) A、秦 B、唐 C、汉 D、宋9.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 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 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 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 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10、濮阳县老城有御井街,与其得名有关的朝代是( )A唐 B宋 C元 D明11、“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谁说的( )A老子 B韩非子 C孔子 D董仲舒1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

    5、金榜题名,”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3、关于雅典社会,柏拉图曾说:“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雅典社会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 B柏拉图不赞成所有人之间的平等 C雅典的民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 D

    6、雅典社会是以消除不平等为目的的 14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15、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朝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9日在奏在法考

    7、察大概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 )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A B C D16、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讨论结果如下,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17、“从18

    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8、1919年10月10日的纪念文章中,孙中山感慨“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影响深远B.辛亥革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B. C.袁世凯独裁专制阻碍社

    9、会进步D.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状态19、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说“当光绪、宣统之间,全国有知识有血性的人,可算没有一个不是革命党”。最后清朝被推翻“是全国人的自觉心,到时一齐迸现的结果”。但主义虽算不同,手段却有小小差异。一派注重民族革命一派注重政治革命两派表面虽像是分歧,目的总是归着到一点。此处梁启超要说的是辛亥革命( )A成功的原因 B失败的原因 C发生的背景 D蕴含的启示20、“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出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底程度。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

    10、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21、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22、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23、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

    11、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于( )A 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4、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 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25、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 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

    12、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26、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靠山27、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 拥护“和平

    13、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28.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不包括A.“一边倒”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中日关系正常化2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中谈到:“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说明二战后美国极力扶持西欧和日本的政策()A 事与愿违B得不偿失C福兮祸所伏D

    14、好心没好报30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31、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 )A 个人崇拜盛行 B强调阶级斗争 C社会秩序混乱 D依法治国 32、“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

    15、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33、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西欧、日本的经济矛盾,转嫁防务负担,建议与西欧日本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消极,日本犹豫,最终该计划破产,。这说明( )A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资本主义阵营瓦解D西欧国家走向联合34中国一度有“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这个时期是( )A19世纪中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35民国四大美男子中,是共产党的是( )A李达 B

    16、 张学良 C汪精卫 D周恩来36“隙驹留身争一瞬,恐声崔梦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该诗有关的人物( )A黎元洪 B 张作霖 C袁世凯 D曾国藩37、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的是(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袁世凯筹划复辟称帝 D段祺瑞拒绝接受临时约法38、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该时期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39、(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

    17、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40、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41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大企业的出现42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

    18、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标题是美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43、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在出现在:( )A、西汉B、曹魏C、南朝D、东汉44、“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 石器B、铜器C、铁器D、牛45、清代中叶,苏州地区共有130多种行业成立了行会,或建立会馆、公所,且都在官府备案,并把行规及营业的重要事件铭刻碑记

    19、,以资信守,这反映出当时( ):A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商品经济的活跃46、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A 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47、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这表明( )A. 农本商末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C.商品经济是开放的 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48、2018年3月全国人大对国家机构进行调整,新设立了( )A国家主席B国家监察委员会C中央纪委D人民法院49、经过对外

    20、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B. 汕头B.厦门C.深圳D.珠海50、根据新修改的宪法,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为( )A.1届B.2届C.3届D.不受限制二、材料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25分)材料一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我们党进一步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并且提到同国民党实行第三次合作。在党的台湾问题新方针指导下,对台工作曾取得一定进展,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和平解决台

    21、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 材料二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又发表声明,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他还公开否定了美国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的立场,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联合

    22、国考虑。” 材料三2008年12月17日报道美国政府15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大三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大三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何志说:“美国认为两岸互动的增温,包括台海两岸大三通的实施,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东方日报 材料四“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阎延文(台湾风云作者)请回答:历史竞赛答题卷 姓名(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

    23、由来,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10分) (2)阅读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发生怎样转变?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实际,两岸基本实现“大三通”的意义。(5分)(4)材料四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5分)选择题答题卡每题1.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选择题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BABDBCBBB

    24、BDCADCDCB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BCCABDCACBDDADDCCCBA41424344454647484950BBDADBBBCD参考答案:(18分) (1)由来:解放战争,蒋介石失败,退居台湾。(2分) 阻碍因素:美国的介入文化大革命干扰台独势力(只要答中其中任意2点即可2分) 作出的努力: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提出、汪辜会谈、九二共识、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只要答中其中任意4点即可,4分) (2)表现:从武力威胁、干涉内政向欢迎两岸实现大三通转变(2分)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霸主地位的削弱。(只要答中其中任意2点即可2分) (3)意义:方便了两岸人们的生活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有利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3分) (4)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 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3分)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知识竞赛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