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5619+《医用基础化学》秋期末复习指导Word下载.docx

    • 资源ID:4509380       资源大小:120.09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5619+《医用基础化学》秋期末复习指导Word下载.docx

    1、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1 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标准平衡常数K0和实验平衡常数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吕查德里原理1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基本概念,有效碰撞理论2平衡常数的概念及一般平衡计算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1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平衡常数Ka、Kb2 离子酸(碱)的解离常数(HAA) Ka Kb=Kw Kb=Kw/Ka 3一元弱酸(碱)溶液 H+ 和PH值的计算 HA = H+ + A- Ca/Ka 500 H+ =4稀释定律和同离子效应 :(1) 解离度 (2) 稀释定律 = (3) 同离子效应5缓冲作用原理及其PH值计算: PH=PK

    2、a + lg , 6溶度积(Ksp)与溶解度(s)的关系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本章不作考试要求。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1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遵循三原则2共价键的特点 一般掌握1杂化轨道理论2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第六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1原电池: (1)原电池的组成 (2)电极反应(负、正极)和电池反应 (3)电池符号表示式2标准电极电势0 原电池电动势 E = + + -3利用能斯特(Nernst)方程 计算当离子浓度改变、 酸度改变及生成沉淀对的影响4电极电势的应用:(1)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2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E0 反应正向进行 (3)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平稳常数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1配位化合物定义、组成(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等基本概念)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第八章 分光光度分析法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九章 烃1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2环烷烃顺反异构;化学性质:开环加成、稳定性3烯烃的顺反异构:2丁烯;加成反应4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末端炔烃氢酸性的反应5苯及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烷基苯的氧化反应第十章 醇、酚、醚1 含氧化合物、各自官能团及它们的结构通式2醇的化学性质:(1)醇与活泼碱金属反应(2)脱水反应(遵循扎依采夫规则)3硫醇的结构,二巯基丙醇重

    4、金属中毒解毒剂4酚的结构和命名、酚的酸性(与醇比较)、成盐(反应);醚的化学性质1醇的物理性质沸点、溶解度、氢键第十一章 醛、酮1醛、酮的结构通式及其官能团 2醛、酮的物理性质分子间的偶极作用力对沸点影响、溶解性3醛、酮的化学性质:与ROH的加成(缩合反应);醇醛缩合反应(产物是羟基醛,加热易脱水)4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醛、酮的区别)第十二章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1羧酸的结构通式及官能团、习惯命名2羧酸的物理性质:溶解性、沸点3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成盐;酯化反应;酮酸的脱羧反应、酮体4酰卤、酸酐、酯、酰胺的结构通式5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速度;酯的水解反应第十三章 胺和杂环1胺类的结

    5、构通式、胺的分类2胺的化学性质:(1)胺的碱性 (2)成盐1胺的物理性质:溶解性 形成分子间氢键第十四章 立体化学基础手性分子1光学异构手性,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C),对映体概念 2 判断一个化合物是否存在对映体的方法3一对对映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光学活性(旋光性)4外消旋体(如乳酸) 内消旋化合物(如酒石酸)5RS构型表示法第十五章 生物分子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1糖的含义及分类;D葡萄糖的结构2单糖的化学性质(1)成苷反应 (2)氧化反应3还原糖、纤维素、糖元第二节 类脂1油脂的组成;磷脂第三节 氨基酸和蛋白质1氨基酸分为四类 ; 氨基酸的构型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1)两性 (2)等电点3

    6、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第四节 核 酸1掌握去氧核糖、核糖的结构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无机化学部分一、选择题1人体血液中平均每100 ml中含有19mg K(M=39),则血液中K+的浓度是(A)0.49 mol L1 (B)4.9 mol L1 (C)4.9102 mol L1 (D)4.9103 mol L1 (E)4.9103 mmol ml1 2配制300ml 0.10molL1NaOH(Mr=40)需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为 (A)1.2g (B)1.2mg (C)4.0g (D)4.0mg (E)12 .00g 3中和50ml 0.20mol L1HCl溶液,需要某NaOH溶液25ml,该

    7、NaOH溶液的浓度是(A)0.1 mol /L (B)0.2 mol /L (C)0.4 mol /L (D)0.8 mol /L(E)2.0 mol /L4血红细胞置在下列哪个溶液中,将会引起溶血(细胞破裂)现象(A)9.0g L1 NaCl (B)90.0g L1NaCl (C)50.0g L1葡萄糖 (D)生理盐水的10倍稀释液 (E) 100.0g L1葡萄糖溶液5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1.0gL-1NaCl(Mr=58.5) (B)10.0gL-1CaCl22H2O(Mr=147) (C)12.5gL-1NaHCO3(Mr=84.0) (D)9.0gL-1NaCl(Mr=

    8、58.5) (E)112gL-1C3H5ONa(Mr=80) 6在室温下把青蛙的筋肉细胞放在0.2mol/LNaCl水溶液中,观察到细胞皱缩,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A)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大于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B)NaCl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浓度(C)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D)两者的浓度相等7当AgNO3的稀溶液与KI的稀溶液混合时,若AgNO3溶液过量,所形成溶胶的胶团和胶粒分别带(A)正电荷 负电荷 (B)负电荷 正电荷 (C)电中性 正电荷 (D)电中性 负电荷8溶胶可暂时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有(A)布朗运动(B)胶粒带电(C)胶粒扩散(D)胶粒对光的散

    9、射作用9对于胶团(AgI)m nAg+ (n-x)NO3x+xN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I)m是胶核 (B) Ag为吸附离子 (C) NO3为反离子 (D) m = n + x (E)(AgI)m (n-x)NO3x+为胶粒10将0.01mol/LAgNO3溶液与0.10mol/LKI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备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对该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K2SO4 (B)Al(NO3)3 (C)MgCl2 (D)K3Fe(CN)6 (E)NaCl11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相同的反应,活化能一定相同 (C)活化能越小,一般

    10、反应速度越快(D)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相同 (E) 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12升高温度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了活化能 (B)增加了分子间碰撞 (C)分子运动速度 (D)增大的活化分子的分数13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在于(A)降低了活化能 (B)增加了分子间碰撞(C)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D)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E)增大了活化分子的分数14某温度下,下列反应已达平衡:CO(g)H2O(g) = CO2(g)H2(g) (放热反应),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总压力 (B)减小总压力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入催化剂 15下列关于化学平

    11、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B)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C)温度改变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D)改变浓度可引起平衡的移动,故K也随之发生改变(E)改变浓度可引起平衡的移动,但不会改变K16某温度下,下列反应已达平衡:CO(g)H2O(g) = CO2(g) H2(g) (放热反应),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 通入更多的水蒸气 (B)增加体系的总压力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体系的总压力 (E)升高体系的温度 17在酸性溶液中(A)PH7(B)PH7(C)H+ 107 OH(D)只有氢离子而无氢氧根离子存在 (E)氢离子和氢氧根

    12、离子同时存在18NH3的共轭酸是 (A)NH2 (B)OH (C)NH3H2O (D)NH4+19已知HCN的Ka = 5.01010 mol/L,则CN的碱常数Kb为(A)5.01014 (B)5.01010 (C) 2.0106 (D)2.0105 (E)2.010420往氨水溶液中加入一些固体NH4Cl,会使 (A)溶液PH增大 (B)溶液PH减小 (C)溶液PH不变(D)NH3的Kb增大 (E)NH3的Kb减小21由等体积的HX和NaX组成的缓冲体系,如果HX的电离常数Ka=105,则此缓冲溶液的PH值为 (A) 7 (B)5 (C)8 (D)9(E)1422将0.10mol/L的HA

    13、c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二倍时,其 H+和PH值的变化趋势各为(A)增加和减小(B)减小和增大(C)减小和减小(D)为原来的一半和增大(E)为原来的一倍和减小23若要制备PH=7的缓冲溶液,较为合适的缓冲对是 (A)甲酸钠和甲酸 (Ka=1.8104) (B)醋酸钠和醋酸 (Ka=1.8105 ) (C)氯化铵和氨水 (Kb=1.8105 ) (D)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 (Ka=6.3108)2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化学反应NH3H2ONH4OH中,属于酸的物质是(A)NH3和H2O(B)NH4和H2O(C)NH4和OH(D)NH3和OH (E)NH3和NH425若将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

    14、s22s22px22py1,则违背 (A)能量守衡定律 (B)能量最低原理 (C)最低重叠原理 (D)保利不相容原理 (E)洪特规则26当主量子数n=3时,角量子数l可能的取值为 (A)0,1,2 (B)1,2,3 (C)0,1,2,3 (D)0,+1,-1 (E)2,327基态26Fe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 (A)4s2 (B)4s2 4d6 (C)3d6 4s2 (D)3s2 3p6 3d6 (E)1s22s22p63s23p63d64s228基态29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A)Ar3d94s2 (B) Ar3d104s1 (C)Ar 4s23d9(D)Ar 4s13d10 (E)1s22

    15、s22p63s23p33d104s24p229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中,错误的是 (A)1s22s22p63s1 (B)1s22s22p53s1 (C)1s22s22p63s2 (D)1s22s22p63s23p5 (E)1s22s22p230已知某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构型为3d14s2,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四周期、IIIB(B)四周期、IIA (C)四周期、IB(D)三周期、IIA31有一难溶强电解质M2X,其溶度积Ksp和其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S的关系式为(A)SKsp (B)S= (C)S= (D)S= (E)S=32有一难溶强电解质Fe2S3,其溶度积Ksp表达式是(A)KspF

    16、e3+ S2- (B)KspFe23+ S32- (C)Ksp2Fe3+2 3S2-3 (D)KspFe3+2S2-3 (E)Ksp2Fe3+2 3S2-333250C时CaCO3饱和溶解度为9.3 10-5mol/L,则CaCO3的溶度积Ksp为 (A)8.6109 (B)9.3105 (C)1.9105 (D)9.6102 (E)1.934250C时Ag2CrO4饱和溶液中,CrO42-=6.010-5mol/L,则Ag2CrO4的溶度积Ksp为(A)6.6109 (B)2.2 1013 (C)8.641013 (D)5.41014 (E)1.910103525时PbI2的Ksp为8.49

    17、109则其饱和溶液I浓度约为 (A) 2.0410-3 mol/L (B) 4.0810-3 mol/L (C) 2.5710-3 mol/L (D) 1.2810-3 mol/L (E) 3.0310-3 mol/L36能进行杂化的原子轨道的条件是(A)有空轨道(B)d轨道参与 (C)能量相近 (D)电子需激发(E)有孤对电子37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E)取向力和色散力38在氢气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E)氢键和色散力39在CH4与H2O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有 (A)氢键

    18、(B)取向力、氢键 (C)色散力、诱导力(D)诱导力、氢键 (E)诱导力、色散力、取向力40下列物种中,分子间仅存有色散力的是(A)CH4 (B)HBr (C)HI (D)NH3 (E)H2O41已知298K时,电对MnO4 + 8H+ + 5e = Mn2+ + 4H2O 0=1.51V,此时H浓度由1.0mol/L减小至1.0104mol/L,则该电对的电极电势(A)上升0.38V (B)上升0.047V (C)下降0.38V (D)下降0.047V (E)无变化42对于下列原电池:()Zn|Zn2+(1.0mol/L)|Ag+(1.0mol/L)|Ag() 欲增大其电动势,可采取的措施为

    19、 (A)降低Ag+的浓度 (B)增大Ag+的浓度(C)加大银极板面积(D)增大Zn2+的浓度 (E)加大锌极板面积。43氧化还原电对中,当还原型形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时,其电位E值将随之升高,氧化能力 (A) 不变 (B) 降低 (C) 增强 (D) 不可确定44若已知下列反应在标准状态下均可正向自发进行:Cu2+ + Sn2+ = Cu + Sn4+ 2Fe3+ + Cu = 2Fe2+ + Cu2+ 设0cu2+/Cu= a,0Sn4+/ Sn2+= b,0Fe3+/ Fe2+= c,则有关0的大小顺序为(A)abc (B)cba (C)acb(D)cab (E)bac45已知Fe3+/Fe

    20、2+,Cu2+/Cu,Sn4+/Sn2+,Fe2+/Fe等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分别为0.77V、0.34V、0.15V、0.41V,则在标准状态下,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是 (A)Fe3+ 和Cu (B)Fe2+ 和Sn2 (C)Cu2+ 和Fe (D)Fe3+ 和Fe (E)Sn4+ 和Fe46Co (NH3)5 (H2O) Cl3的正确命名是(A)三氯五氨水合钴(III) (B)三氯化五氨合水钴(III) (C)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D)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III) (E)三氯化水五氨合钴(III)47KPtCl3(NH3)的正确命名是(A)一氨三氯合铂(II)酸钾 (B

    21、)三氯一氨合铂(II)酸钾 (C)三氯氨合铂(II)化钾 (D)三氯化氨合铂(II)酸钾 (E)一氨三氯合铂(II)化钾48在Co(en)2Cl2Cl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及配位数分别是 (A)1 和 4 (B)3 和 6 (C)3 和 4 (D)1 和 6 (E)3 和 249、下列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的是(A)Ag(NH3)2Cl (B)Ni(NH3)4SO4 (C)Cu(NH3)4SO4 (D)CoCl3(NH3)3(E)PtCl2(NH3)25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配合物的是 (A)Na2S2O3 (B)H2O2 (C)C6H4Cl2 (D)Ag(NH3)2Cl (E)KAl(

    22、SO4)212H2O二、填空题1100ml 0.1mol/LH2SO4(Mr=98)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是_,质量浓度是_。2溶胶的相对稳定性主要取决于_和_。3若将氨水溶液稀释,则电离度将_,溶液的PH值_。(填增大或减小)4在由NH4Cl和NH3H2O配制而成的缓冲溶液,其抗酸成分是_,抗碱成分是_。5HPO42的共轭酸是_,HCO3共轭碱_。6配合物K4Fe(CN)6的名称是_,配位体是_。7原子序数为29的元素的原子电子组态为_,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周期_族。8把氧化还原反应:Fe2+ + Ag+ = Fe3+ + Ag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发生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原电池符号

    23、为_。9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_和_。10按照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必需具有的能量与普通反应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差值叫做_,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_。11在含有Cl、Br、I三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已知其浓度均为0.01mol/L,而AgCl、AgBr、AgI的Ksp分别为1.61010、4.31013、1.51016。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首先应沉淀析出_最后沉淀析出的是_。12基态锂原子(3Li )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分别是n =_ ,l =_,m =_,ms = _。13电极电势的高低反映了氧还电对_的难易,当电对中的氧化态形成沉淀时,电极电势值将_。14配合物 Fe

    24、(en)3Cl3,其配位体是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_。15同一原子中_相近的各个轨道可以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一过程称为_。16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_ 。17n=3,l=1的原子轨道属_电子层,_能级,它们在空间有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18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将使Hac的解离度_,溶液的PH值将_,这种现象称为_ 。19配合物 Co(NH3)4(H2O)2Cl3,其中心离子是_,配位体是_。20共价键具有_和_两个特点。210.15mol/L NaCl溶液用医学上渗透压单位表示,应为_mOsmol/L,它属于_(选择填写:高、低或等渗)溶液。22可逆反应C(s) 1/2O2(g) = CO(g)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_移动;若增大压力平衡向_移动。2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_;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24若在HAc浓度可加入NaAc固体,HAc的解离度将_,酸常数Ka_,溶液的PH值将_。(填升高或降低,或变化或不变化)25原电池是利用_的装置,原电池的正极发生_反应;负极发生_


    注意事项

    本文(5619+《医用基础化学》秋期末复习指导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