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地理科渗透环境知识结合点计划Word格式.docx

    • 资源ID:4483153       资源大小:29.4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地理科渗透环境知识结合点计划Word格式.docx

    1、板书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

    2、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成分的多样性, 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 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

    3、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

    4、和用做工业原料等)。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板书(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 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

    5、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6、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板书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004年12月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05-06学年化学科渗透环境知识结合点计划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爱护水资源的好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

    7、富和有限。(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确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进行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资料,分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本节课将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

    8、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学习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以爱的奉献作为结束语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缓解了学生的压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水的贡献,图片a引出用途 请学生分析、联想 观看图片联系生活想象思考 讨论、回答 让学生回忆联想水的重要用途 拉近关系、进入角色 分析问题 设问:水资源如此重要,那你对水资源又了解多少?各小组讨论分析汇报材料、交流数据 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数据,并学会合作学习,认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达成共识 分析、归纳、小结 听课、记录 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加深

    9、印象 提出问题 人类的“杰作”图片b 请学生谈感受 观看图片联系思考、分析讨论、回答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情感、 揭示学习主题 分析问题 设问如果你是一条小鱼生活在这样的水中,你最想对人类说点什么?头脑风爆 发挥想象 培养学生情感 解决问题 表达交流 1.认识节约用水标志 幻灯(1) 2.幻灯(学生作品) 3.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语 分析含义 才艺比拼 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节约用水标志并解释含义 讨论、交流 分析评价 扩大知识面为以下作铺垫 增强学生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体验艺术,发挥想象力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和重要性,从而突破难点 课题结束 音乐洗礼 播放图片c 爱

    10、的奉献 思维放松 陶冶情操 减小压力 板书设计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水的用途 二、水资源缺乏:淡水缺少 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 水污染严重 三、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 预防和治理水的污染 退耕还林预期效果通过录象、图片等大量有关水资源材料触动学生的情感,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节约用水标志、设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来提炼学生的情感。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06-07年化学科渗透环境知识教学教案 张希良石油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结合“珍惜资源”

    11、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 学生活动 “联想质疑”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 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二) 师生活动:提问-阅读讨论归纳利用课本学习1、石油的成分 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过程原理产品及用途脱水、脱盐除去原油中的盐和水,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分馏利用加热和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石油气,汽油,煤油,

    12、柴油,石蜡油、润滑油、重油。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轻质液体燃料(裂化汽油)催化裂化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并加热,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裂解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采用更高的温度,使其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乙烯(有机化工的原料)20052006学年七年级历史科渗透环境知识结合点教学计划刘 燕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1、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

    13、进步的重要意义。(2)使学生知道我国的古时候的环境状况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古时候的环境特点。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

    14、、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

    15、同?(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四)巩固小结1出示

    16、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注意气候的变化)(五)推荐作业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附:板书设计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17、。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0405年语文学科渗透环境知识结合点计划 初一 戴周萍27 斑羚飞渡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复述课文,体会文章叙述条理性强的特点。2理解作品的主旨,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舍生取义、视死如归。3从环保的角度,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不能妄自尊大,对动物滥捕滥杀。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斑羚群舍生取义、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难点:探究人和动物的

    18、关系:摆正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与它们和谐相处。三、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课件:斑羚飞渡全过程的Flash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响效果。收集人类滥捕滥杀动物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四、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故事情境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观看CAI演示,激发学生想象。借用想像,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动物世界的奉献之歌,同时,也为人类的残忍无情而愤怒、羞愧,在情理交融中,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五、教学过程一、导学激思 在广袤的星球上,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种种情感和可贵精神的生灵。斑羚就是其中的一员。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

    19、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读出斑羚的可贵品质,反思人类的种种行为。二、整体感知 1速读全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2自读课文,思考作答。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哪两个场景?哪个详写?哪个略写?3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文中详写部分一第9自然段。),不超出200字。三、合作探究 1出示思考题。(1)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从镰刀头羊最后的悲壮献身中,你有何感悟?(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它的叫声和行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

    20、定,临难从容。它最后的悲壮献身,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特征,而且艺术地折射出人性的亮点,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它在呼唤已开始失落的人性亮点,意在张扬人性中自然、纯净的本色。) (2)从斑羚飞渡的事件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出的哪些可贵品质?(牺牲精神、团队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智慧、尊严,对生存权利的渴求) (3)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4)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然而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为

    21、什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失落?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人类与动物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求猎物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发展到今天,人们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却只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人的无休止的欲望,造成了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矛盾。文章会让每个读它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珍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2教师小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多年以前发生在西南山区动物间的凄美故事,阅读时,我们无不被那壮烈的场景所震惊。从中我们读出了斑羚的自我牺牲和对生命的礼赞,我们懂得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权利,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生物的

    22、生存权利。请记住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吧: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四、品味语言 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或最让你震撼的语段,体味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含义。2说说文中几次描绘了美丽的“彩虹”,是为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这里的“彩虹”有怎样的意义?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第四课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 06-07学年政治科渗透环境知识结合点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使学生知道自己在祖国的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明确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23、,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认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科书,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发展观三、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练习、学案四、教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想:以探究活动为基础,教师分析和讲解,以具体事例或情景深入教学内容,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六、授课过程(一)知识结构一、我们共同的家园1、 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 1、

    24、必要性和重要性only one earth 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含义 环境 (科学发展观) 3、落实具体行动我们能够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二)学习过程1、导入:人 从 众森 林 木思考:说明了什么?回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2、新课: 关于“一次性筷子”的话题过程:(分组讨论)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你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制成的吗? 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何危害?你如何看待我们中国是一次性出口大国这件事?链接: 3000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20年的大树!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200万立方米)(说说

    25、日本的做法)启示: 赏析:“如果人们再不节约用水,那么地球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讨论:反映了什么问题?怎么办?3、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的资源国情)(1)材料一: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名列世界第三,煤炭、钢铁、水泥产量多年雄居世界之冠。但如果把人口和资源联系起来分析,就变成了一个资源小国。我国的水、耕地和20多种主要矿产的人均值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和1/2,许多重要资源开始出现紧缺,向我们亮起了“黄灯”。材料二:我国矿种虽然比较齐全,但部分矿种供需失衡,在大宗支柱性矿产中,大型矿床和容易选冶的矿产地少;在查

    26、明的资源中,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少。评析:以上两段材料给我们展示了我国怎样的资源国情?P59答:A、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国情)(板书)B、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板书)(2)警钟长鸣:学生朗读感悟材料一:到2020年,45种重要矿产资源中,可以保证的有24种,基本保证的有两种,短缺的有10种,严重短缺的有9种,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大宗矿产,如石油、铁、铜、铝、钾等均不能满足需求。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两岸严重污染的面积达70%。淮河流域有一条河流的污染极为严重,群众因此编成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

    27、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活动:面临这样的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请你设计保护资源、环境的公益性广告。从这些广告中引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4、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1)情景探讨:(P61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会怎么做?你认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并列举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例子。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3)通过探讨与交流,认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板书)5、落实具体行动我们能够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地理科渗透环境知识结合点计划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