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443779       资源大小:690.8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1、【重点合作探究】1.结合“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在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原因:苏联的援助大多在东北;交通条件较好,煤、铁等资源丰富,历史上工业基础较好。2.请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不同。(1)“大跃进”运动涉及生产力方面,它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2)人民公社化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它是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预习探究自我评价】 1“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

    2、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阅读1952年和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简表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碳(万吨)66001310098布(亿米)38.350.53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4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

    3、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5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A.工业化建设严重倒退 B.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得到彻底纠正C.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迅速 D.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自我小结:质疑问难:【高效练习拓展案】【拓展训练】1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A B C D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

    4、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C注重市场机制 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4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稅,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达标自查】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

    5、选择的素材有( )“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一五”计划的实行A B C D2下表反映了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中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4(%)1957(%)贫农、中农91.42.7集体8.697.3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3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6、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7流行歌曲能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主题。“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7、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这是某一时期非常流行的歌曲。这首歌曲最可能流行于哪一时期(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C过渡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8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9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条件包括(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全国土地改

    8、革基本完成 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A B C D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 限制资本主义剥削 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的监督 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45分)11(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

    9、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三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一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四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中共八大史材料五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

    10、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8分)(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6分)(3)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八大之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还有哪些正确的指导思想?(4)材料五中提到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12(1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有关“二五”计划粮、棉、钢产量1962年应达到的目标:材料二

    11、1956年2月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讲话:“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冷静地算一算,确实不能提。”材料三 1956午?月17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指出:“计划必须建立在平稳和可靠的基础上,计算生产能力,除人力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物资与其他条件。材料四 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与民主党派负责人谈话时说:“我的脑子开始也有点好大喜功,去年三冒月间才开始变化,找了三十几个部门的同志谈话,以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了十大关系。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午(1)根据材料1概括说明粮

    12、、棉、钢产量指标的变化情况。(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二五”计划酝酿过程中指标起落变化的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到哪些启示?(5分)自查小结(5分)挑战题(20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材料二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3分)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3)指出材料3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3分)(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