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 资源ID:4430360       资源大小:19.9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1、【教学难点】 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过程。(1)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资料分析、模型建构突破光合作用过程的难点。(2)通过列表比较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过程,启发学生总结两者在物质和能量方面的联系。【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学习用具】 学案。【教学设计思路】 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经典实验作为探究的载体,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和资料作为探究的背景,以建构模型为手段,以真正理解探究过程和实验设计策略并学以致用为中心目标,采用以“问题”激活思维,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从“课外”到“课堂”再到“课外”的开放式教学思想。教学活动设计按下图所示

    2、流程展开:从“问题”开始,是考虑到“问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建立教学互动;也有利于学生发展观察、思考、分析、概括与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交流,比较分析,小结表达。【教学过程】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设置情境导入主题:多媒体展示绿色植物风景资料。师: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我们回顾一下初中所学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引起学生深层思考:人类是怎样认识光合作用原理的?教师板书: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呈现史料 多媒体呈现史料一:18世纪中期,人们通过实验

    3、得出了“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的结论。但植物生长与空气是否有关呢?多媒体呈现史料二: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的实验。史料分析 依据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艰辛的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讨论后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学生把得出的结论同科学家的结论相比较。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也能使空气变污浊?学生思考、讨论后认为: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不足之处是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多媒体呈现史料三: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依据英格豪斯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植物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更新空气,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回

    4、忆学过的化学知识,空气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得出:主要有氮气、氧气等。多媒体呈现史料四:1785年,科学家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多媒体呈现史料五: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多媒体呈现史料六: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什么?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学生把得出的结论同科学家研究的结论相比较。多媒体呈现史料七: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实验。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学生把得出的结

    5、论同科学家的结论相比较。讨论: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等等。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和二氧化碳,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是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多媒体呈现史料八: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这一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学生把得出的结论同科学家研究的结论进行比较。多媒体呈现史料九: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

    6、卡尔文的实验。鲁宾、卡门和卡尔文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卡尔文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光合作用产物中的碳来自参加反应的CO2。知识点小结:小结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思考与讨论:分析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你有何感悟?学生讨论后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2.光合作用的过程 过渡 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实验思路来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上台写出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学生阅读课本:光合作用的过程。资料分析 多媒体呈现资料1、资料2:【资料1】英国剑桥大学的希尔将叶绿体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加到

    7、具有 氢受体(可以结合H+的物质) 的水溶液中,在无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给予光照,发现叶绿体中有O2放出。【资料2】美国科学家阿尔农用离体的叶绿体做实验,同样无二氧化碳,在给叶绿体照光时发现,当向反应体系中供给ADP、Pi和NADP+(辅酶)时,会有ATP和NADPH (还原型辅酶)产生。(注:NADP+与H+和电子结合生成NADPH,简写为“H”) (1)资料1和资料2实验过程的共同点是:都给予了 和 条件。(2)资料1说明氧气的释放与 无关。(3)资料2结果说明 能可以转变为 能储存在直接能源物质ATP中, 可以作为氢受体。(4)写出资料1和资料2实验中所包含的主要化学反应式:学生小组讨论、得

    8、出结论。分析总结 因为需要光照,所以我们把这一阶段叫作光反应阶段。根据上一节所学的知识,我们分析:叶绿体中靠什么物质吸收光?色素又分布在哪里?由此推测光反应的场所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上台完善光反应黑板画,归纳光反应过程。光反应的产物ATP和 H有什么用途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资料3(多媒体呈现资料3):【资料3】 阿尔农继续用离体叶绿体做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只要供给CO2、ATP和NADPH,叶绿体就能将CO2转变为糖类,同时ATP和NADPH 含量急剧下降。资料3实验说明:ATP和NADPH被用于将CO2转变为 的过程。因为光合作用第二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所以我们

    9、把这个阶段叫作暗反应阶段。暗反应的场所在哪里?CO2是如何转变为糖类的呢?请继续分析资料4和资料5(多媒体呈现资料4和资料5):【资料4】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材料,研究了该藻类植物在光合作用时 CO2转化为糖类的路线。卡尔文将带有14C标记的CO2通入盛有小球藻的玻璃器皿中,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并立即杀死小球藻。用甲醇将标记化合物提取出来,再通过一定的方法分离光合产物。根据被14C标记的化合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推测生化过程。(1)该实验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2)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自变量是 ;A.光照 B.时间 C.14CO2 (3)“立即”杀死小球藻的目的是使 停止。【资料5】卡

    10、尔文向反应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14CO2,光照30秒后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时发现,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在5秒钟的光照后,卡尔文等同时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讨论:(1)光照30s,检测到了多种带标记的化合物,说明反应时间太 , 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时发现,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说明 应该是暗反应中第一个出现的产物。(2)在5秒钟光照后,卡尔文等“同时”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可见CO2转变成糖类的途径是:由此可见,CO2是先

    11、转变成C3,再由C3转变成C5和C6。光反应生成的ATP和 H是用于CO2转变成C3的过程,还是用于C3转变成C5和C6的过程呢?我们来看资料6(多媒体呈现资料6):【资料6】卡尔文及其同事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发现C5化合物呈规律性变化:当停止CO2供应时,C3的浓度快速降低,C5的浓度快速升高;停止光照时,C3的浓度快速升高,C5的浓度快速降低。提示:C5的浓度快速升高的直接原因:生成量激增或者消耗量骤减。C5的浓度快速降低的直接原因:生成量骤减或者消耗量激增。(1)当停止CO2供应时,发现C5的浓度快速升高。推测: 参与了CO2转变成C3的过程。(2)停止光照时,C3的浓度快速升高,C5的浓

    12、度快速降低,分析可能是C3转变成C5的过程减慢。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只用于 转变成 的过程。知识点小结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般都需要谁来催化?C5在CO2转变为糖类的过程里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上台完善暗反应黑板画,归纳暗反应过程。模型构建 综合上述六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在学案上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模型。本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进行比较、总结。通过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我们发现,光合作用过程实质上是发生了两个转变:一个是物质的转变,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个是能量的转换,将光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合作用是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复杂的生理过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

    13、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设计意图:此过程在于梳理知识,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概念图。结束语 光合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现在科学家仍然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如何将此原理应用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对此,你有何灵感和创新?同学们,只要坚持不懈,老师相信你们当中也一定会出现像卡尔文一样伟大的科学家!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课!【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反思】 上好一堂课,说易也易,说难也难。难在师生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和学;难在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难在把握好教学

    14、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难在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共识:世界是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着的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细胞这一生命的基本单位,演绎着或简约、或繁复的生命之歌。生命系统由宏观到微观,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系统都有它自身的调控规律,这既是运动的观点,也是辩证的观点。本课的设计,我采取“问题驱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期望将传统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教学模式。学会自主探究,养成自主评价的习惯,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本课,我设计有小组讨论、学生互评,引导学生进行简约、精练的小结,期望促成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本课一个重要教学期望是:通过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铸就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善于合作、乐于交流、成果共享的学习文化。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永无止境。我愿继续在教学一线实践中时常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奋力前行!


    注意事项

    本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