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二单元 月球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4405722       资源大小:36.56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二单元 月球教学设计.docx

    1、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二单元 月球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二单元 月球教学设计 二单元 月球4 月球上有什么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 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 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字,视频,图画等) 第一时1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

    2、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 (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自哪段资料? (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教师提问并且给

    3、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 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这些环形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地球上的火、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看,环形和地球上的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而地球上却没有?) 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

    4、什么区别?) 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需要什么条?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3)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4)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目前科学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情况。4后拓展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 第二时(月球上值得研究的东西又很多,作为上一节的拓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大小不同的原因) 提出研究问题展示月球上不同大小的环形的图片,介绍比较著名的环形。教师提问:月球上最大的环形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直径29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

    5、的环行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月球上的环形为什么大小不一呢?形成假设性解释 (1)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的大小不一样?(月球上的环形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环形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小组内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且简单地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制定研究计划 ()把学生按照提出的假设性解释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一个验证试验研究自己的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思考下面的问题:在实验中用什么模拟月球表面的土壤?用什么模拟撞击月球的天体?为了验证假设,在实验中要改变什么条?哪些条应该保持不变?怎样测量和比较模拟出的环形

    6、的大小?怎样记录实验中搜集的数据?怎样减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重复试验)进行验证试验()让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试验中的数据。()让学生汇报实验中搜集的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的结论 让学生根据不同小组的汇报总结:环形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观察月球教学目标 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知道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

    7、料。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 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第一时(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察。)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导入新二

    8、、制定观察计划 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 1)怎样准确观察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 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介绍记录表格: 日期时间月球明亮部分形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18:00 19:00 20:00 (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通过相互合作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四到五个同

    9、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时 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集体讨论:根据观察结果,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教师提问: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假设和推测。 制定新的观察计划 ()小组讨论:怎样观察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

    10、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怎样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已有经验,可以让学生讨论决定) ()教师指导: 什么日期开始观察?连续观察多少天?每天定在什么时候观察?(观察日期从农历月初开始到农历月末结束,上半月在傍晚定时进行观察,下半月在清晨定时进行观察。) 天气不好的时候怎样开展观察活动?(天气不好可以观察天气状况,推测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并通过报纸、互联网等检验自己的推测。) 怎样坚持完成观察活动?(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在第一周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观察,接下每周由一位同学负责观察并且收集数据,最后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报出示班级记录表格,要求

    11、每个组的同学轮流完成班机记录。 日期时间月相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的小组 初一 初二 三十 初一 第三时 汇报观察结果学生分组汇报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教师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没有变化?不同日期月球的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没有变化?总结农历一个月内月球运动的规律()展示一个月内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的照片。 ()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 照片中的月球各是在农历的哪一天拍摄到的? 一个月里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多少天? 月球是怎

    12、样围绕地球转动的?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总结月球运动规律。(对于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学生回答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于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阅读书上介绍的资料,了解什么叫月相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月相变化规律预测未一个月里月相的变化情况。 6 月相的成因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倾听其他同

    13、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教学准备 大白纸、记号笔、黄色乒乓球、台灯、铅笔、粉笔。 第一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在绘制示意图之前,为了让不同学生画的示意图能够被相互理解,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 示意图要表示出从北极俯瞰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14、当月球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 (4)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示意图。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示意图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设以及针对各种假设存在的疑问。3设计模拟实验 (1)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检验示意图中展示的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用什么代表示意图中的地球、月球和 怎样表示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怎样观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月相?(2)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时1进行模拟实验1)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假设分成小组进行模拟实验。(2)教师巡视、指导不同小组进行实验的情况。2汇报实验情况(1)让各

    15、组学生汇报模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他们回答: 在实验中你是怎样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时候,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这时对应的日期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 在你的模拟实验中月相变化的顺序和我们实际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不是一致的? 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你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你的根据是什么?要怎样修改?3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让学生思考:如果月球绕地球运动的方向反过,对于月相的变化有什么影响?4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修

    16、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图。 7 登上月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登月前宇航员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搜集关于人类探测月球活动的资料,能够通过讨论和其他人交流宇航员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3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探索月球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教学准备 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资料(影像资料最佳),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人类探索月球情况的资料。教学过程1提出研究问题 (1)介绍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2)提问:登月曾经是人类的梦想,现在人类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那么,人类是怎么样把登月的梦想变成现实的?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1)谈话:说一说你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

    17、的活动(2)学生交流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的情况。3)播放影像资料(或者阅读教材上的资料),介绍人类登月的情况。3探究登月前宇航员的准备工(1)提问: 人类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 人类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不同方式有什么优点 人类在月球上怎样生存和开展活动? 人类以前的登月情况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学生按照研究的问题分成不同的小组,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搜集信息的结果回答上面的问题。(3)小组讨论:根据上面搜集的信息,在登月前宇航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准备的理由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简单板书。()教师总结学生汇报的结果

    18、,请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评价自己的准备工作。 自 由 研 究教学目标 1了解学作品中描述的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能够通过研究对学作品中关于月球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意识到科学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学生前搜集两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歌,并且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时1提出研究问题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并且解释诗歌的意思。 (2)让学生讨论:诗中所说的月光是月球本身发出的光吗?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3)教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根据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小组内回巡视,聆听

    19、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自己讨论的结果,并且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月亮有关的诗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性解释 制定研究计划 ()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要研究的问题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引导不同研究小组的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你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提出了哪些假设?要验证你们提出的假设,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开展研究?采用哪种研究方法比较好?要研究这个问题,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需要做什么工 怎样把研究的结果在下节展示给其他的同学? ()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利用下节之前的时间开展研究活动。 第二时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

    20、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于研究的成果作出评议。太阳与太阳系8 太 阳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会查阅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3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教学准备 在教室或活动室里进行教学活动,采取先分组再集中的方式进行教电焊目镜片或墨水、脸盆,最好为每4人小组至少准备一套这样的材料。教师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学生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第一时一、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太阳的信息。 1引入。“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对从梦中醒

    21、,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的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现在请大家围绕你所知道的太阳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吧!”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3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引导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4教师从信息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和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小结二、观察太阳。1谈话:“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户外使用简单的

    22、器材对太阳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吧!”2简要介绍观察太阳器材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电焊护目镜片用肉眼观察太阳表面,用脸盆里面盛放的墨水观察反射在水面上的太阳影像),并提出户外观察在组织纪律方面的要求,同时向同学们强调安全观察太阳,保护眼睛的基本要求不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3组织同学在户外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指导同学观察太阳外形特征和表面黑子的大小情况(在太阳表面活动频繁时,用肉眼就可以辨认出较大的黑子)。4组织进行完太阳观察的学生回到教室,就刚刚进行的观察活动进行简要的记录工作,吧相应的内容填写在教材第30页上面的表格中。 提出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的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时一、阅

    23、读太阳资料,整理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1指导学生以独立阅读的方式,了解教材第30页上所介绍的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的有关太阳的2组织同学个别汇报阅读资料后掌握的信息,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进行简要记录。3引导学生对板书中的简要记录进行归类整理,如太阳的直径、体积、温度等。4组织同学根据资料中获取的资料填写教材第31页的“太阳基本情况档案”。二、继续收集整理太阳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1提出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

    24、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内或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一、 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程资,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化素质。二、 学习目标

    25、 (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

    26、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的保护,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三、 学生情况分析:四、 教材内容及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8-9时完成。 4 月球上有什么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

    27、生的原因。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字,视频,图画等)教学过程:第一时1提出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2)教师

    28、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自哪段资料?(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这些环形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地球上的火、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看,环形和地球上的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的


    注意事项

    本文(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二单元 月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