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闪回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4391695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闪回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Word文件下载.docx

    1、不过那号称“天然绿色”的玉米淀粉简直是我的噩梦,即便我用保鲜膜将相机和镜头团团包裹,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在彩色的世界里,目镜已不再清晰,大多数时候我不能确定曝光是否准确、画面是否合焦。于是,索性放开束缚,全身投入去感受现场气氛,尽量靠近被摄者,凭着感觉拍。这样一来摄影师也成为了被“攻击”对象,环视身边同行无一幸免。热烈的气氛洋溢着青春活力,镜头里的色彩果然没有辜负我的付出。9月1日开学第一天,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小学,学生们佩戴着胜利花参加升国旗仪式教育。当日,全市两千余所中小学校近百万师生参与。没有最满意 潇湘晨报记者 华剑|摄影并文 开学第一天,平常半个小时的路堵了整整一个小时,赶到采访现场已

    2、经开始准备升旗,立马看了现场问自己想要什么照片,然后就决定跑到楼上拍摄这个角度。其实没有最满意的照片,我觉得摄影记者应该一直处于不满意的状态才能拍到更好的图片,只是这张图片对我的触动比较大: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还是和我小时候一样,但这群“00后”的小朋友已经不是我们那一代人,大部分还是严肃地看着国旗上升,其他的则表情各异,时代已经不同了10月4日,广西南宁,第45届体操世锦赛男子竞技体操资格赛,参赛选手在吊环比赛中。力与美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摄影并文这张照片是在广西体操世锦赛吊环比赛时拍摄的,拍摄体育比赛时我一直追求用干净、完美的动作来表现比赛竞技中的力与美,由于这次吊环比赛背景的杂乱、摄影位

    3、置的限制,我选择使用长焦大光圈拍摄动作特写来表现吊环比赛。在运动员爆发力量的瞬间,我抓拍了这张干净、对称的画面:通过曝光的控制,降低曝光来突出主体,隐藏杂乱的背景和光线,肌肉的细节又能展示出力量。 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工地附近,一位母亲在集装箱宿舍里指导孩子写作业。中国楼市井 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摄影并文 “中国楼市井”是我2014年新开始关注的一个选题。地产行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下,虽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炉,但各地楼王频现,遍地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成千万的农民工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成为随着工地工期迁徙的候鸟。他们的吃住及生活都在楼盘的周边,离他们在建的新家很近

    4、却又似乎很遥远。9月30日,中国网球公开赛举行李娜退役仪式。真情流露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影并文李娜的退役仪式,安排在9月30日,中国网球公开赛晚场比赛开始之前。当天的球票,因为这个仪式,而变得炙手可热。连续拍中网很多年,所以对场地比较熟悉了。绝大多数记者,都早早进入了比赛场地,争取一个正一点的拍摄位置。在这样的仪式之类的活动中,最难的关键,在于抓取新闻人物的真情流露的瞬间。为了获得相对简洁的背景,我爬到了看台的二层,带着长焦镜头,以获得相对紧凑的构图。经过了解得知,李娜会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我选中了场地尽头的BEIJING字符,作为背景。李娜出场后,观众报以潮水般的掌声。大家都被这个场景

    5、感动了,李娜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走到那几个字符的时候,她刚好抬起手擦眼泪,我屏住呼吸,按下快门,抓住了这个真情流露的瞬间。11月1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京,参加2014年APEC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告别千篇一律的照片 东方早报记者 刘行喆|摄影并文2014年,中日外交进一步白热化,两国关系在纠结中前行。年末,APE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日本首相安倍确认“进京”的消息为两国的紧张情绪带来了一丝缓冲。第一时间捕捉到安培抵华的声影,自然成了每个上会摄影记者的首要任务。11月9日,50个拍摄安倍专机抵京名额的记者证遭遇“秒杀”,被各路媒体一抢而空。中午时分,安倍的专机准时

    6、降落在首都机场贵宾停机坪上,百米开外的警戒线内,中外记者们齐刷刷地将镜头对准舱门。当舱门被开启的一瞬间,快门声如同扫射一般,安倍同妻子安倍昭惠十指紧扣,走下悬梯。然后,高高的仪仗队员挡住了走下悬梯的“主角”,记者区一片唏嘘,没有更多的画面了。我不死心,端着400mm的镜头,在一排后脑勺里使劲寻找安倍的身影。终于,安倍的脸从两个仪仗队员的肩膀间一划而过,我匆忙对焦,然而被摄主体太远,前景杂乱,镜头也无奈地拉起了风箱。我迅速地拨动对焦环,改变对焦模式,终于,在安倍就快走到仪仗队尽头时,捕捉到了这样一张意味十足的照片。敏感的时刻,敏锐的瞬间,或许只是来自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机位。只有打破千篇一律的视觉

    7、枷锁,抱着永不满足的“贪婪”心态,才能获得影像的自由。7月初,湖北洪湖瞿家湾镇,几名留守儿童爬上公园内废弃的飞机玩耍。这也是一份工作 南方都市报记者 刘有志|摄影并文7月初,湖北洪湖瞿家湾镇,小朋友经常会来到这个小公园,爬上这架废弃的飞机,在上面玩耍,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全国妇联2013年在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孩子更是需要社会关心的群体。我用相机去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希望能引起更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为这些孩子做点事儿。前一段时间去做关于污染的一个题材,租了辆车,司机四十多岁,在颠簸的小路上开车带我

    8、寻找污染源,随后在车内等我。上车后,他问我:“你跑这么远拍这些污染的照片有用吗?”我说:“我要把它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也是一份工作。” 8月13日, 下沙七格江边,一位男子带着家人骑着摩托车穿过潮水。险境有料 都市快报记者 陈荣辉|摄影并文钱塘江潮每年大家都会去拍摄,一般的角度都已经尝试过了,经过对比观察我发现直面潮水的角度拍的人比较少,一方面是潮水确实比较凶猛,另一方面是摄影器材经受不住大水的冲击,但我还是决定豁出去拍摄一张直面潮水的。8月13日,传说中农历七月十八鬼打潮比八月十八更可怕。那天中午很多市民都来到下沙七格围观潮水,不管是树上还是墙上,都站满了人。我按照预定计划守在潮水直

    9、接涌上来的正对面。远远看到潮水来了,我调整好焦段和焦距,准备盲拍,然后逃跑。突然,我发现潮水越来越大地涌过来,心里有点发怵。随后我看到很多市民奔跑到我镜头前,还有一家三口骑着摩托车冲过来,我赶紧按下快门,也就拍了三张,眼睛一黑,潮水就把我淹没了。我死死拿着相机,整个人飞出两米远。等我爬起来,手脚全部出血。相机已经坏了,没法开机,我赶紧取出卡,找了一个快拍小友看看卡里照片还在不在,一看,有了!3月28日,437具志愿军遗骸从韩国运回中国,安放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8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曹秀湖,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背着家人,早上8点钟就赶到了烈士陵园门口等待。六十年魂兮归来 长江日报记者 贾代腾飞

    10、|摄影并文葬我于异国他乡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还我忠骨于故土兮,安土重迁。故土实难离兮,梦萦魂牵。3月28日清晨,沈阳,风呼呼地刮着,春寒料峭。尽管还有五六个小时志愿军遗骸才能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早已站满了前来悼念的群众。人群中,我注意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戴着鸭舌帽,目不转睛地看着车队到来的方向。时至下午1时,运送遗骸的车队缓缓驶来,老人脱帽注目,眼泪簌簌往下落。曹老离休后,和老伴儿把家搬到了东陵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义务守陵11年。后来,领导考虑到曹老年纪大了,让他不要再守陵,曹老心里很是舍不得。清明到了,老人再次来到东陵外,当年他亲手种下的樱花树,二十多年过去,今已

    11、亭亭如盖矣。3月24日晚上10点,马航失联第17天,马来政府正式宣布飞机坠毁。在北京丽都饭店等候消息的所有家属都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家属封闭区里,一对家属相拥而泣。且活且珍惜 新京报记者 浦峰|摄影并文今年中国最大的新闻事件之一,应该就是马航MH370失联。239人,其中中国大陆153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3月8日,数百名家属聚集在丽都饭店等候各方消息,出现新线索,否定,又出现新线索,又否定,反反复复多少次,每一次都在煎熬着家属的心。3月24日晚,回到家后,收到消息说夜里10点有重要消息发布。于是又连忙赶回去,大批媒体已经聚集在家属区门口。10点多,里面一下爆发出各种嚎啕大哭声。马来政府正式宣

    12、布MH370坠毁。一开始由于家属都在里面,保安守在门口,所有记者都只能围在门外,在工作人员进出的瞬间拍摄里面的情况,刚巧在一次开门的时候,里面一对家属相拥在一起哭泣,孤立无援,门外两只保安的手,想要把家属的悲伤封闭在里面,没有更多杂乱的元素,几秒钟的时间,我抓住了。再后来,家属强行冲到门口向媒体宣泄他们的悲伤和愤怒,只是一直不忍拍摄他们的正面,夜里12点前把这张图片发回报社。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在这种悲剧前,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帮家属发声,又尽量不伤害到他们。只想说,在悲剧面前,所有人都是那么渺小和无力,且活且珍惜吧。11月10日晚,2014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13、举行焰火燃放活动。摄影就是奇遇 中新社记者 廖攀|摄影并文北京APEC会议是今年中国主场外交中的核心活动,我参加了该会议的全程报道。因事件重要,我事先做了很多功课,翻阅往届图片、周密安排交通住宿以方便拍摄。在摄影上的思考最多,携带16-400mm焦段的5支镜头、两台机身、梯子等众多设备,在会前几天就设想了各个场次的画面,在后来的实际采访中,预想画面基本实现,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会议报道任务。就在我完成了最重要场次的拍摄在新闻中心发稿的时候,已经完成任务的同事邀约一起去赏“花”,我抓紧将手里的稿件处理完毕,追着他们去了。这场焰火表演已安排有其他同事专门拍摄,我还是习惯性地带上相机,并装上了很不常用

    14、的45mm移轴镜头,期待有不同的遇见。在少有的绚丽焰火面前,我也成为了赏“花”者,站在头戴高帽的厨师身后,体验APEC给北京带来的美丽。当厨师们拿出手机记录灿烂夜晚的时候,我用移轴镜头记录下为会议辛勤付出,片刻陶醉在美意中的他们。画面中他们人人手持手机拍摄焰火,画面的背后是分享这些照片的家人和朋友。我很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它是今年中国的大事件,但同时具有平民视角,属于民众心中的APEC印象。一般印象中摄影对于社会而言,记录再现的特征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而对于这张照片、这次采访,摄影就是奇遇。再穿过这张照片,看过往的拍摄,哪一张照片不是摄影者的奇遇呢。9月24日,第17届亚运会击剑女团花剑决赛

    15、在韩国仁川进行,中国队27比32不敌东道主韩国队,获得亚军。图为比赛中的双方队员。“残缺”的表现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记者 魏征|摄影并文在体育摄影里,拍击剑比赛是一件很讨巧的事。记得,在拍摄200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击剑世锦赛后,我便开始钟爱拍摄击剑。今年的韩国仁川亚运会,我只拍了两次击剑比赛,不论捕捉瞬间还是利用慢速快门曝光,都感觉自己在重复以前的手法,在我使用的佳能EOS 1DX相机上有多次曝光功能,正好一试,在脑子里缺乏想法的时候,只能通过相机技术的改变来尝试获得较为新鲜的影像。在多次曝光的帮助下,我拍摄了一系列“残缺”的影像,并不是要表现击剑运动员身体的残缺,而是希望用这种方法来突显简单的

    16、人物造型感,用仅有的一些元素来表现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摄影工作方式其实简单,可突破自我的过程的确很难。为了不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体育摄影师往往被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大家身体挤在一起拍摄的情景很是常见。在媒体过度膨胀和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除了真实记录新闻事件的照片外,也就是稍加创意的照片才能提起观者的兴趣。在拍摄这组照片后,我也一直在思考这种“残缺”的表现手法是否过于直接,是否过于为了吸引眼球而拍摄,不论怎样,我坚信自我突破和自我创新的意识。2014即将过去,这也是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至少自己还在动脑。不管对错。10月27日,湖北武汉。当日武汉遭受雾霾袭击。空气污染指数PM2.5达到25

    17、9,属于重度污染。25岁的周凯峰和24岁的朱琳在汉口江滩赶拍婚纱照。真爱无敌 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翮|摄影并文汉口江滩环境宜人,是闹中取静的地方。芦荻飞絮是秋季特有景观,又有拉索式的长江二桥作背景,因此吸引了众多新人前来留影。雾霾弥漫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驱车20公里,来到这里拍摄。10月27日,武汉空气污染指数PM2.5达到259,午后,25岁的周凯峰和24岁的朱琳在汉口江滩赶拍婚纱照。拍摄间隙,他俩戴着口罩的场景出现在我的镜头前。一阵快门狂按,定格下了雾霾下的爱情。随后攀谈两句,才得知他俩将于11月下旬举行婚礼,所以抢拍婚纱照。凝视这张照片,思绪万千。当代年轻人的爱情之花绽放在浓密

    18、的雾霾之中,这是一种对现实环境的讽刺,又是一种无奈的感叹。8月6日,鲁甸甘家寨,成都军区的战士张子健顶着烈日在地震垮塌现场挖掘十九小时,突然中暑昏厥倒地。他立刻被战友抬到树荫下治疗。与生命赛跑 新浪网记者 邹璧宇|摄影并文我时常回忆起救援过程中,这名因体力透支又中暑倒地的战士。面对这样一场死伤众多的地震灾难,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再也经不起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我下意识地举起相机拍摄下了整个过程,脑袋里一片空白,只是后来反复浏览照片时,发现照片中,迷彩服和树荫交错在一起充满了不确定性,却又残酷到事关生死。12月12日,距被“伊斯兰国”占领的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以东30公里的作战前线,库尔德

    19、武装士兵们在一座楼房屋顶戒备,随时准备对进攻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还击。前路崎岖,但我们绝不轻言放弃! 新华社驻巴格达分社记者 陈序|摄影并文他的名字叫库巴德,是一名在摩苏尔前线抗击“伊斯兰国”的库尔德战士,我就是搭着他的皮卡车,一路颠簸驶往前线的。皮卡车最终驶入了靠近前线的一个村子,我们登上一座三层小楼的房顶,刚登上屋顶,传来爆炸声,这群久经沙场的战士并没有慌乱,而是警惕地向四周张望。就在那一刻,和他们不知道下一颗炮弹会落在哪儿一样,我似乎感受到这群强悍战士们对未来的些许迷茫和不确定。我和库巴德的眼神透过人群对上,他皱着眉头,坚毅的神情似乎在向我传达某种讯息,我迅速捕捉到了那一刻,并且收到了

    20、他给我的回答:“前路崎岖,但我们绝不轻言放弃!”7月15日,一名埃及小女孩在首都开罗的一处空场上展示她的玩具一支玩具手枪。凝视并思考 新华社驻中东总分社记者 崔新钰|摄影并文这张毫无技巧可言的记录,是2014年我最珍视的照片。年中的一次采访间隙,这个还不到我大腿高的埃及小姑娘,一手拿塑料饭盒一手拿一把黑色玩具手枪朝我走来。她把饭盒交给一旁的哥哥,用右手举起黑色的塑料枪在我面前站定,像许多喜欢拍照的埃及人一样,直直地定定地看着我,希望被拍一张照片。镜头里的姑娘双眼无邪、羞赧,又有那么点傲娇。姑娘童真的表情和冷峻的黑色塑料枪,这混搭的组合颠覆了我对童年认知的判断,既不是和平世界中小姑娘抱着洋娃娃的

    21、无忧童年,似也不是在不少新闻照片中读过的少而老成充满仇恨的童子军眼神,陌生地让人不忍直视。与其抓取稍纵即逝的瞬间,我更珍视那些常态的固有的,再现其本质、引人思考的瞬间。我珍惜拍摄这张照片对我的触动,那滋味让我五味杂陈,那眼神让我久不能忘。也愿这凝固瞬间的影像值得观者凝视并带给人思考。11月29日,安徽宿州一个马戏团里,驯兽师在训练一只猴子。无需文字皆能懂 浙江日报记者 储永志|摄影并文翻阅2014年所拍的数万幅图片中,有许多画面让我难以忘怀,但我认为驯猴这幅图片是本人最为满意的作品。无论是画面的构成、视觉的意境,还是猴哥的眼神、神秘的驯兽师,都在这个时空点聚到一处、恰到好处。这个瞬间放之四海,

    22、无需文字描述人人皆能读懂。因而入选时代周刊2014年50张震撼人心的动物影像。6月26日,辽宁沈阳,沈阳城市学院举行千人毕业欢送酒会,一名男生当众向女友表白求婚,全场师生共同见证了这甜蜜的一吻。青春美好 辽沈晚报记者 查金辉|摄影并文 “809800000000张”,这是新京报的官方微博援引国外网站Mylio统计的2014年地球人的拍照数量。数码化也使关于照片的记忆变得越发冰冷,尽是数字的累积,只有点开一层一层的子文件夹,才发现原来我还拍过这样一张照片。这是过去三百多天里的一瞬间,发生在一所大学里,工作原因让我每年要到这跑三四趟,这次是报道毕业生的送别酒会。在一阵欢快的气氛中,一名男生走到场地

    23、中间向女主角献上深情一吻。酒会到了尾声,好兄弟抱在一起话别,好姐妹蹲在地上帮对方擦眼泪,天空也很知趣地下起了雨,要润色一下这份离愁别绪。记忆中关于大学的影像,是摄影师赵钢拍的那组我的大学。事隔多年,大学生活的面貌已今非昔比,在出位与猎奇层出不穷的当下,能触动心弦的画面还是那些关于青春的美好。9月27日,在三亚海棠湾海洋馆餐厅里,海鱼围着潜水员进行“亲密接触”。画面中的“温情”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摄影并文201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我用相机见证了因超强台风“威马逊”肆虐海南、越南而遭受暴力冲击的中国同胞接返回国、2014年全国两会报道、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等新闻事件。但这张鱼与人和谐相处

    24、的照片是我比较喜欢的。我没有潜入过海底,也是第一次透过自己手中的镜头看到这样的景象。由于当时距离有限,我几乎是“躺”在地上用16-35mm广角镜头。当这个画面出现时,我用减挡曝光按下快门定格这有趣瞬间。那一刻,我被这幅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温情”所打动。7月25日,安医附院新生儿科病房里,水泡娃娃小乖躺在摇篮里微笑。微笑与痛苦 合肥晚报记者 吴芳|摄影并文7月25日,我第一次见到水泡娃娃小乖时,面对我的镜头,他投给我的除了好奇,还有微笑。这是一个患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的孩子,在出生后便被父母遗弃,在后来的日子里,小乖一直待在安医附院的新生儿科,长达18个月。我的报道见诸媒体后,引来了全国各方爱心人士的关注,今年9月29日,小乖被北京一家爱心机构收留。然而10月13日当我前往北京准备探望小乖时,竟然得到小乖去世的噩耗。此后的几天我深深陷入自责中,如果不是报道,或许孩子还在安医附院新生儿科,或许不会那么早离开人间。时至今日,当我回眸2014年的时候,最刺痛我的还是小乖的微笑。中国摄影报 品牌创造价值邮发代号:1-1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破月订阅邮政客服电话:11185


    注意事项

    本文(闪回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