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QCCJT002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Word下载.docx

    • 资源ID:4362709       资源大小:74.9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QCCJT002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Word下载.docx

    1、试验方法Ka:盐雾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JB/T 10408-2004 内燃机换热器可靠性试验方法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3.1迎风面积 front area符号为:Sz散热器芯子迎风侧的面积,单位为m2。13.2水通道面积 water passage area Sw水流过散热器芯子内部时的通道截面积,单位为m2。13.3质量风速 air mass velocityGa通过散热器的冷却空气在散热器迎风面上的平均流速与密度的乘积,单位为kg/m2sGa =( 1 )式中:Va 空气流量,单位为

    2、m3/s;a 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13.4换热效率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表示散热器实际换热量与在相同条件下最大可能换热量之比。 = ( Ta.out- Ta.in ) / ( Tw .in -Ta. in )( 2 )Ta.out 空气流出温度,单位为;Ta.in 空气流入温度.单位为;Tw .in 热水流入温度,单位为。13.5标准空气 standard air在温度为21 ,气压为101.3 kPa状况下,密度为1.204 kg/m3的干空气。13.6准确度 accuracy仪器指示或记录被测量真值的能力,以测量指示值与真值间差值来表示。14技术要求14

    3、.1散热器产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14.2散热器的散热管、主片和水室所采用的材料在水中应有耐腐蚀性或经过防腐处理。14.3密封性能:散热器内腔通入压力为150 kPa的干燥压缩空气,历时30 s不允许泄漏。14.4耐振性能:散热器内腔充满清水,按工作时的安装方式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以25 m/s2的加速度,1.5 mm的振幅,在20 Hz,50 Hz频率下各振动3 h,共振动12 h,振动方向为垂直上下。完成12 h振动后不允许出现泄漏和零件损坏。14.5耐压力交变循环性能高温压力脉冲性能:将散热器内充满介质,使介质压力循环变化,介质温度(1255),试验压力0 kPa

    4、120 kPa0 kPa,在最大压力下保持3 s4 s,压力循环周期10 s12 s,经15000次试验后进行密封性能检测,不得泄露。14.6静压强度对散热器内腔施加250 kPa静压,历时5 min,不允许出现泄漏和永久性变形。14.7耐腐蚀性散热器经200 h中性盐雾腐蚀后,不允许出现泄漏及涂层剥落。散热器所使用的冷却液不能对散热器内壁具有腐蚀作用。14.8散热量及空气阻力散热器的散热量及空气阻力应符合产品图样或供货协议的规定。14.9换热效率在散热器芯部水流速为0.8 m/s、空气流速为8 m/s、进水温度比进气温度高60 时,胀接式散热器和软钎焊管片式散热器的换热效率不得小于0.40,

    5、软钎焊管带式散热器的换热效率不得小于0.50,硬钎焊散热器的换热效率不得小于0.60。14.10每只散热器被堵塞的散热管数不得超过其散热管总数的1%。14.11散热器芯子两对角线的长度差芯子对角线长度小于或等于800 mm时,对角线长度差值应小于或等于3 mm;对角线长度大于800 mm时,对角线长度差值应小于或等于5 mm。14.12散热器散热片片数或波峰数管带式散热器散热片总片数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其偏差不得超过产品图样规定总片数的1%;管带式散热器每条散热带的波峰数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其偏差为2个。14.13散热器散热片的片距或散热带的波峰距管片式散热器散热片的片距偏差应保持在0.2 m

    6、m以内,不允许两片压合在一起;管带式散热器散热带的波峰距偏差应保持在0.5 mm以内。14.14在散热器两大侧面处的散热片(带),不允许有卷曲、倒伏。14.15在散热器两大侧面处的散热片(带),相互参差不允许大于l mm。14.16在散热器两大侧面处的散热片(带),不允许有边缘碎裂。14.17散热器在整车中的装配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14.18散热器复式加水口盖的进、出气阀的开启压力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14.19散热器加水口与加水口盖的配合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祥的技术要求。14.20散热器的所有焊缝不允许有明显的焊料堆积.14.21散热器内部不允许有游动的固体残留物。14.22散热器外表防腐

    7、层应均匀美观,不允许有涂层脱落现象。15试验方法15.1密封性试验15.1.1在湿式密封性试验台上向沉没在水槽内的散热器通入按4.3规定压力的干燥压缩空气历时60 s,不得出现气泡。15.1.2复式加水口盖的出气阀开启压力和进气阀开启真空度试验方法按附录E(规范性附录)的规定。15.2振动试验、压力交变循环试验和热冲击试验按4.4、4.5、4.6规定的方法进行:在试验过程中,认为某一部位泄漏,改用密封性试验进行确认,如连续出现气泡即认为试验中发生泄漏,不予通过。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焊缝脱落或零件破裂,都认为试验未通过。15.3耐腐蚀性试验按GB/T 2423.17-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过程应按

    8、附录C(规范性附录)的格式填写试验记录。15.4静压强度试验散热器的静压强度按JB/T 10408-2004的规定进行侧试。试验介质为液压油或清水。15.5散热管堵塞数的检查受检散热器的芯子用透光法观察散热管是否堵塞,对有疑义的散热管可用大量清水灌注散热管内,当注水停止时能见到管内水平面者即认为是堵塞。15.6芯子对角线长度的测定在迎风面左右两侧向里第三根散热管上下两端同主片相交处,用钢直尺或卷尺测量对角线长度。15.7散热片的片距或散热带波峰距的测定散热器在两大侧面上下第三片散热片(或第六个波峰)和左右第一根散热管所构成范围内目测片距(波峰距)可能超差处,对管片式散热器跨五个散热片片距测出长

    9、度,取其平均值为实测片距:对管带式散热器跨五个波峰测出长度,取其平均值为实测波峰距。15.8散热器性能试验方法15.8.1试验条件1散热器性能试验的试件为散热器成品;2试验用水必须清洁,不得含有泥沙、铁锈和其他杂物;3本标准规定用吸风试验方法,试验空气温度为常温,试验时进风温度波动不得超过2 ;4试验装置应经过技术鉴定,试验设备及仪器必须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校准。15.8.2参数测量的准确度a)风量测量准确度为1.5%;b)水流量测量的准确度为c)温差测量的准确度为0.15;d)风阻测量准确度为e)大气压力测量可采用水银气压计;室温及湿度测量可采用干湿球温度计。15.8.3

    10、试验方法15.8.3.1试验前的准备a)试件在试验台上装接好后,先检查水路及试件与风筒连接处,回路应畅通、无泄漏;b)试验前开启加热装置、水泵、风机,并调节空气流量、水流量,待进水温度达到规定值时,排除水路中的气体,工况稳定后才能进行试验。15.8.3.2试验规范a)试验时进气温度为大气温度,液-气总温差为(601);每个试验点的进水温度及进气温度的波动在每分钟内不超过0.2 ;b)试验水流量按产品图样的规定;c)试验风量:在额定空气流量的30%120%范围内取六至八个工况点(含考核点)。 15.8.3.3试验程序稳定水流量,在5.8.3.2c)中规定的范围内,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调节风量

    11、,待进水温度和进风温度稳定在5.5.3.2a)中规定的范围内、风量和水量的波动不大于设定值的1%时,测定进水温度、水温差、或出水温度、水流量、进风温度、平均风温差或平均出风温度、风量、水阻、风阻,每组数据应连续测取三次,以各数据的平均值为测量值,计算热平衡误差,当大于给定值时,应重新稳定工况进行测试,直至小于或等于给定值。然后改变风量并使工况稳定在下一档风量上测取各项数据。按此方法依次逐档测完各档风量下的数据。15.8.3.4试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散热性能试验应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记录和整理试验数据。16检验规则16.1进行产品质量抽检或评定产品质量等级时,由负责抽检部门在成品库中(不少于1

    12、00只)或备件商店任取三只散热器,进行密封性能、复式加水口盖进出气阀开启压力、外观及尺寸检验。其它情况下可根据供需双方商定的样品数量进行约定的试验项目。16.2技术要求4.3到4.10可根据供需合同要求进行全部或部分项目检验,或在合同中另定。16.3不要求在同一件样品上完成4.4至4.7的检验。16.4散热器新产品的鉴定、老产品改型及从国外引进产品的国产化均应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应检验4.1到4.23的全部项目。16.5产品需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应进行4.3和4.124.23各项的检查。16.6订货单位抽查产品时参照GB/T 2828.1-2003或根据双方商定的

    13、验收规则进行验收。1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7.1标志17.1.1产品上应标明:a)制造厂厂名或商标;b)产品型号和名称;c)生产日期或出厂编号;d)产品实施的标准编号;e)散热器加水口盖上应有醒目的“小心打开,谨防烫伤” 中英文警示标志,根据主机厂需要。17.1.2产品标志的部位应符合图样规定,在产品使用期内标志应保持完好。17.1.3顾客对产品标识另有规定时,产品应按顾客的规定标识。17.2包装17.2.1进、出水口应有堵盖以防杂物进入散热器内部。17.2.2产品出厂应予包装;包装方式应保证产品在正常运输和贮存时不受损坏。供需双方对包装另有协议的,按协议执行。17.2.3包装箱内应附有制

    14、造厂包装员签章的装箱单,装箱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装箱日期。17.2.4包装箱内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制造厂质量检验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a)制造厂厂名;d)产品实施的标准编号。17.2.5包装箱上应标明:c)产品实施的标准编号;d)装箱数量和总重量;e)外形尺寸;f)生产日期或出厂编号。17.3运输包装好的散热器应允许用任何正常方法运输。17.4贮存散热器应贮存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在正常储存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制造厂应保证散热器在12个月内不致锈蚀。18质量保证三包及召回见技术开发协议。附录A(规范性附录)内燃机水散热器散热性能试验数据整理方法A.1内燃机水散热器散热

    15、性能试验数据应按表A.1的格式记录。A.2试验数据的整理方法A.2.1空气吸热流量a(单位为w)a=1000VaaCpa(ta2-ta1).(A.1)或 a=1000VaaCpata.(A.2)Va 空气流最,单位为m3/s;a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Cpa空气比热容,单位为kJ/(kg);ta2,ta1 空气的进、出口平均温度,单位为;ta空气的进、出口平均温差,单位为。A.2.2水放热流量w(单位为w)w= VwwCwa(tw2-tw1).(A.3) VwwCwatw.(A.4)Vw水流量,单位为m3/h;w水密度,单位为kg/m3);Cwa水比热容,单位为kJ/(kg);tw2,tw

    16、1水的进、出口温度。单位为;tw水的进、出口温差,单位为。A.2.3热平衡误差=100%.(A.5)新产品鉴定、等级评定: 5%。A.2.4换算散热流量a (单位为w)散热器的散热流量必须在相同工况下才能进行比较,由于试验时介质进口温差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在换算到指定进口温差的各个风量和水量时的散热流量为换算散热流量a。本标准规定采用下列近似计算式进行换算:a=.(A.6)试验前指定的介质进口温差,单位为。A.2.5传热系数Ka,单位为w/(m2)Ka=.(A.7)附录A(续)散热器气侧散热面积,单位为m2;对数平均温差,单位为。A.2.6散热面积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B.3的规定计算;对数平

    17、均温差按下式计算:. (A.8)A.2.7计算整理的结果应填入表A.l。A.2.8试验结果应绘制成如图A.1所示的性能特性曲线图。图A.1散热器散热性能特性曲线表A.1内燃机水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记录表散热器型号 制造单位 配套机型 迎风面积 m2 散热面积 m2 水容量 L额定水流量 m3/h 额定风量 kg/s 结构形式 芯子尺寸 mm 散热片片数 片距或波峰距 mm散热管根数 根 散热管排列 散热管尺寸 mm室温 : 温度 % 气压 Pa试验装置 试验人员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序号进风温度ta1出风温度ta2风温差ta进水温度tw1出水温度tw2水温差tw空气流量Va质量风速kg/(m2.

    18、s)水流量Vwm3/h空气吸热流量aKW水放热流量w热平衡误差%换算散aKW传热系数Kaw/(m2水阻力Pwkpa空气阻力Papa附录B内燃机水散热器主要结构参数计算方法B.1散热器迎风面积SzSz=LB(B.1)L散热器两主片间的距离,单位为m;B散热片的长度(指管片式),单位为m;最外侧两散热带间的距离(指管带式),单位为m。B.2散热器水通道面积SwSw=(B.2)h散热管横截面内侧长边直线段长度,单位为m;t 散热管横截面内侧宽度,单位为m;N散热管根数。B.3散热器散热面积FaB.3.1管片式散热器散热面积按下式计算:Fa=(B.3)n散热片片数;N 散热管根数;A散热片宽度,单位为

    19、m;B散热片长度,单位为m;散热管横截面外形长度,单位为m;散热管横截面外形宽度,单位为m;L散热管有效长度,即两主片间的距离,单位为m;散热片厚度,单位为m。B.3.2管带式散热器散热面积按下式计算:(B.4)n散热带条数;N散热管根数;H散热带宽度,单位为m;L散热带展开长度,单位为m。附录C中性盐雾试验原始记录单C.1中性盐雾试验原始记录单见表C.1。表C.1原始记录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箱内温度(352)塔内温度塔内气压Pa左前方集雾量ml/h(1.02.0)左后方集雾量ml/h(1.02.0)右前方集雾量ml/h(1.02.0)右后方集雾量ml/h(1.02.0)PH值(6.57.2)

    20、25时试液密度g/ml(1.0261.040)1注:塔内设置集雾器的数量根据塔内水平面大小而增减,但每平方米水平面不得少于两只集雾器。附录D复式加水口盖的试验方法D.1出气阀开启压力试验试验出气阀开始开启压力的方法,如图A1所示。将加水口盖拧紧在特制的加水口上,然后通入压缩空气,使压力逐渐增加,当从泄气管中冒出连续气泡时,表示出气阀已开始开启,这时压力表读数,即为出气阀开始开启的压力。 水槽 泄气管 加水口盖 截流阀 减压阀 压缩空气 压力计 供气管 20mm以下 特制的加水口图A.1出气阀开启压力试验示意图D.2进气阀开启压力试验试验进气阀开始开启的压力方法,如图A2所示。将加水口盖拧紧在特制的加水口上,然后通入压缩空气,使压力逐渐增加,当从泄气管中冒出连续气泡时,表示出气阀已开始开启,这时压力表读数,即为进气阀开始开启的压力。 水槽 泄气管 加水口盖 截 流 阀 减压阀 压缩空气 压力计 20mm以下 供气管 图A.2进气阀开启压力试验示意图图A2 进气阀开启真空度试验示意图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注意事项

    本文(QCCJT002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