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题物质共存物质鉴别分离除杂实验探究.doc

    • 资源ID:4361773       资源大小:2.01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题物质共存物质鉴别分离除杂实验探究.doc

    1、宜宾华蜀英才学校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开创未来2011年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题(一)一、物质共存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2CO3、NaCl B、Ca(OH)2、K2CO3、NaNO3C、NaOH、(NH4)2CO3、HCl D、BaCl2、Na2SO4、NaOH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KOH、MgSO4 B、K2S

    2、O4、FeCl3、NaNO3C、KCl、NaOH、Ba(NO3)2 D、Na2CO3、K2SO4、HNO3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

    3、,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Na2CO3、NaCl、HCl B、NaOH、KCl、Ba(NO3)2C、AgNO3、NaCl、HNO3 D、H2SO4、NaNO3、FeCl3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B )A、HNO3、KOH、FeCl3

    4、B、K2SO4、KCl、HClC、AgNO3、HCl、KCl D、Na2CO3、KCl、BaCl2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FeCl3、NaCl、KNO3 B、NaCl、NaOH、NaNO3C、CaCl2、NaNO3、Na2CO3 D、KNO3、H2SO4、NaCl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O2 4、Ba2+、NO3 B、Ca2+、H+、NO3、ClC、Mg2+、K+、NO 3、Cl D、K+、Na+、Mg2+、SO2 4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O2 4、OH、Ba2+ B、K+

    5、、Mg2+、NO3、OHC、Na+、H+、NO3、CO2 3 D、Na+、K+、H+、SO2 41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Cu2+、Na+、OH、Cl、NO 3、CO2 3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_ _。二、物质鉴别、分离练习1、下列各组中所选鉴别试剂正确的是( )待鉴别物质鉴别试剂待鉴别物质鉴别试剂AZn FeMgCl2溶液BHCl溶液 H2SO4溶液ZnCKOH溶液 Ba(OH)2溶液Na2SO4溶液CK2SO4溶液 BaCl2溶液Cu(OH)2溶液2、鉴别BaCl2、AgNO3、Na2CO3三种无

    6、色溶液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硫酸 C、NaOH溶液 D、NaCl溶液3、今有NaCl、CuCl2、NaOH、Mg(NO3)2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在不外加试剂的条件下,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4、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D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C、K2CO3、Na2CO3、HCl D、NaCl、NaOH、HCl5、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6、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

    7、油、酒精、浓硫酸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7、为了检验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进行下列操作:(1)取样,用_溶解样品,配成溶液。(2)往溶液中逐滴滴入适量的_(填化学式),目的是_。(3)再往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目的是_。8、能将Na2CO3、NaNO3、Ba(NO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C )A、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9、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Ba(OH)2溶液K2CO3溶液KCl溶液FeCl3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将它们鉴别开来的合理顺序是( )A、 B、 C、 D、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

    8、稀H2SO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Ba(NO3)2、K2SO4、Na2CO3 B、KCl、K2CO3、K2SO4C、NaOH、NaNO3、NaCl D、BaCl2、KOH、MgSO4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他试剂就可区分开的是( )A、Na2CO3、HCl、H2SO4、NaNO3 B、K2CO3、H2SO4、HNO3、BaCl2C、HCl、AgNO3、HNO3、NaCl D、NaOH、FeCl3、MgCl2、BaCl212、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SO4、BaCl2、KNO3、NaCl B、Na2SO4、K2CO3、BaCl2、HClC、NaO

    9、H、Na2SO4、FeCl3、BaCl2 D、CuCl2、AgNO3、NaNO3、HCl1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NaOH、CuSO4、MgCl2 B、Na2SO4、BaCl2、Na2CO3C、KNO3、CuSO4、NaCl D、NaNO3、BaCl2、KCl14、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 )A、KOH、Na2SO4、CuSO4、MgCl2 B、K2CO3、BaCl2、Na2CO3、HClC、Na2SO4、BaCl2、KNO3、NaCl D、NaNO3、AgNO3、KNO3、NaCl15、下列各组溶液中

    10、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A、NaCl、Na2CO3、KNO3、HCl B、Na2SO4、K2CO3、KNO3、Ba(NO3)2C、CuSO4、NaOH、NaCl、Ba(NO3)2 D、FeCl3、NaOH、KCl、Na2SO416、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D )A、Cu粉 Fe粉Fe2O3粉 B、Na2CO3 BaCl2 KNO3C、NaCl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 D、 (NH4)2SO4 KNO3 NaNO317、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需试剂最少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

    11、液、硝酸钙溶液C、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 D、碳酸钠稀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18、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19、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已知:Na2CO2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1)请你写出下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鉴别溶液鉴别方法试剂名称盐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甲:一种指示剂乙:一种酸溶液丙:一种钾的正盐

    12、溶液 (2)丁学生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请你简要叙述他的鉴别过程:_ _。20、某气体由H2、CO、CO2、H2O(气)混合而成,为了用实验来验证其中的四种气体,从下列图中选用合适的装置(有的可重复使用)。(1)若气流方向是从左到右,各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口字母):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2)为了验证H2,必须先经_装置除去_,再接_装置,然后连接_装置,根据_的现象才能确认。(3)甲、乙、丙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中_;乙中_;丙中_。2011年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题(二)一、除杂专题练习1、NaCl

    13、溶液中溶有少量Na2CO3,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Na2CO3的是( )A、锌粉 B、Ca(OH)2溶液 C、盐酸 D、硫酸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 B、用Ba(NO3)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MgSO4C、用稀H2SO4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Cu(OH)2 D、用浓H2SO4除去H2中混有的水蒸气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氧化钙中含有杂质碳酸钙(盐酸) B、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C、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铁(苛性钠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铁粉)5

    1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硫酸铜溶液) B、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硫酸)C、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硝酸钡溶液)6、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一氧化碳C、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D、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7、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H2、CO2、水蒸气时,采用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通过浓硫酸 通过灼热CuO 通过NaOH溶液 通过浓盐酸A、 B、 C、 D、8、除去

    15、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加入过量稀硫酸;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K2SO4(K2CO3) B、铁粉(Fe2O3) C、NaCl(Na2CO3) D、银粉(铜粉)9、从AD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充(1)(4)题.A、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C、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加适水、溶解、过滤、洗涤(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_C_。 (2)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_C_。(3)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_ A _。(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若要

    16、从反应后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可以_D_。10、怎样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写出主要分离过程。(1)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_。(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_。(3)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_。(4)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MnO2:_。(5)除去AgCl中混有的少量NaCl:_。11、先在表中空白处填写相关的内容,再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反应物反应物反应现象说明AgNO3溶液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不溶于稀硝酸BaCl2溶液Na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为BaSO4,不溶于稀盐酸Na2CO3溶液_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为_,溶于稀盐酸由蒸发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常含有

    17、Na2SO4、CaCl2和MgCl2等杂质,在食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杂质除去。请回答:(1)Na2SO4、CaCl2和MgCl2在溶液中能形成Na+、Ca2+、Mg2+、SO2 4、和Cl五种离子。要除去其中的Mg2+,可使用_;除去其中的SO2 4,可使用_溶液;除去其中的Ca2+,可使用_溶液。(2)在食盐生产的除杂过程中,会带进CO2 3和OH 。要同时除去这两种杂质离子,最简便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_,并用_测定溶液的酸碱性。12、粗盐中常含有CaCl2、MgSO4等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的稀盐酸,除掉杂质,制得精盐。所加的四种物质的先后顺

    18、序排列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 B、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C、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D、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BaCl2溶液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 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操作: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稀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14、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从Na2CO3溶液、稀HCl、Ba(NO3)2溶液、

    19、K2CO3溶液、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如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写出A、B、C三种试剂中溶质的化学式:A_,B_,C_。 (2)实验中,所加A试剂要过量的原因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中,加过量B试剂的目的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实验中,C试剂加到_情况时方为适量,而得到较纯的KCl溶液。二、实验探究专题1、科学是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为了找寻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研究着。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才使发明创造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污渍爆炸

    20、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小强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污债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3)猜想: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4)设计与实验:小强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你运用初中所学知识,帮助小强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序号主要操作步骤主要实验现象操作目的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_

    21、(黑色固体);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污渍爆炸盐酸”的饱和水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_。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然后_。_。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第步操作得到的结论:_。待第步反应停止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第步操作得到的结论:_。(5)实验的初步结论小强认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过碳酸钠。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浓度限值(mgm-3)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0.150.500.7

    22、0从课本上了解到酸雨的危害和成因后,同学们想到:【提出问题】某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SO2含量应属于几级标准?他们决定去实地测试。出发前,他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查阅资料】火力发电厂通常用含硫煤为原料发电。SO2能被碘单质(I2)氧化:SO2+I2+2H2O= H2SO4+2HI。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碘水反应。【设计实验】在5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碘水中滴人2,3滴淀粉溶液,得到_色的溶液A(淀粉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将A溶液抽入一支500 ml注射器中;抽取待测气体,用胶塞堵住针孔充分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口朝上小心排出余气(不要把溶液排出),反复抽气振荡,当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实地测试】来到发电厂附近,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按上述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并同时完成实验。记录抽气次数,准确换算成每立方米牵气中昕含SO2的质量。实验数据填入了下表(每次抽气体积为450 ml):分组甲组乙组抽气次数/次100120SO2含量/mgm-30.530.46【交流与讨论】同学们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和测试数据后发现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题物质共存物质鉴别分离除杂实验探究.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