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ppt演示教学.pptx

    • 资源ID:435662       资源大小:1,006.95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ppt演示教学.pptx

    1、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感控科,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被其服务对象的感染性体液、血液、排泄物和飞沫等感染的机率很大,其职业风险与职业防护问题必须加以充分重视。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的培训,普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强化职业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的不必要操作,是避免医院感 染,规避医务人员感染风险的有效途径。,主要学习内容,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职业防护体会,一、医护人员职业风险,1,职业危害因素,2,职业暴露原因,1、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感性

    2、认识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中国全人群的感染率大致为0.058%,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人口的10%,梅毒在中国的感染率比艾滋病高得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医院就诊患者的总体丙肝病毒阳性率为3.15%至10.5%,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我国医院现状,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这类患者逐渐增多。医院内医务工作者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尤其是职业暴露预防相关知识掌握度不够。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因职业暴露感染疾病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你们的世界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

    3、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治疗。也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源暴露引起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以数百次可能的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想过没有?,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1、针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污 染的针头或锐器伤害。,2、切割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职业暴露的原因,3、抽血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拔出针头时或患者躁动导致针头弹出。,4、直接接触收拾手术污物;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分离输液器时。,二、职业防护措施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洗手或手消毒,手套面罩、护目镜和口罩隔离衣、防护鞋消毒与灭菌 正确

    4、处置利器环境卫生,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 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特点,手卫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安全注射,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必须戴上手套若有可能会溅出血液、体液必须戴上口罩、眼罩及穿上防护衣切勿套回已使用的针头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或取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正确穿脱隔离衣,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认真、规范、适时的洗手!,严格实施正确的

    5、洗手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速 干 手 消 毒 剂 的 使 用,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口罩 帽子 面罩 手套 鞋套 靴子 护目镜N95口罩隔离衣 防护面罩防护服,常用的防护用品,口罩的正确戴法,1、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2、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及颈后;3、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分压成鼻梁形状;4、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2、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于头顶后及颈后。3、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4、检查妥当。正确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负压检查:以双手轻按 口罩,然后刻

    6、意呼吸,口罩中央会稍凹陷。,N95口罩的正确佩戴1、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医护人员在检查治疗中必须保持配戴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新的口罩 治疗过程中不可以用手套触摸口罩;离开诊室前,必须脱下口罩,不可以悬挂于颈脖上;先洗手戴口罩后戴手套;先脱手套洗手后再摘口罩;,戴 口 罩 的 注 意 事 项,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 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一副手套也不能用于 不同的患者,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手套的作用:屏障,防止交叉

    7、感染。医务人员、病人、其他人进行如下操作时应戴手套:接触病人体液、污物、处理污物。,戴 手 套,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评估被体液污染的危险程度,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如传染科等应穿隔离衣;急诊科、外科等处理大出血患者时要考虑戴防水围裙,气管插管和吸痰时则应戴护目镜和面罩;妇产科护理人员辅助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以及防护面罩,避免羊水喷溅造成的污染等。,正确评估防护工具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注射及处置锐利器具要求: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

    8、过的注射器。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5、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6、如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7、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安全注射以及处置锐利器具,特别提醒,护士在清洗消毒器械工作中,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本身,还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所以护士除了在消毒过程中戴手套外,还养成用钳子取污染的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禁止用手回套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特 别 警 示,处置输液、注射用物禁止用手

    9、分离针头,工作中增加感染危险性的因素,受损的伤口较深接触污染血液的量多空心针头刺伤比实心针头的危险性大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可以见到的血液器械曾置于患者的动、静脉血管内体液离开身体的时间越短,危险性越大无保护接触患者血液时间较长晚期患者或患者病毒载量较高,1、对病区空气污染的自身防护: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正确使用和保存口罩。2、对接触性细菌传染的防护:了解洗手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3、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切记,只需少量带各项乙肝、丙肝等病毒的血液就足以致感染。因此在操作中应牢固树主自我保护意识。4、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高危

    10、环境下的自我防护,四、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报告登记,2,评估,3,预防性治疗,4,追踪随访,15,局部处理,1,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必要时需预防性用药。,一、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置锐器伤急救(现场处理)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5-1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因为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眼睛溅入液体:,眼睛溅人液体,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须迅

    11、速。避免磨擦眼睛。冲洗至少10分钟。,其它处置程序,1、报告带教老师或科室负责人,网上填写登记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必要时报人事科公伤)2、进行暴露评估:患者、自己3、第一时间血清学检测:HBV、HCV、HIV4、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和医生进行诊疗:必要时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注射疫苗、药物治疗、追踪随访等5、追踪观察、及时检测、上交复检单(记住自己的复检时间),1,2,3,4,5,用肥皂在流动水下冲洗5-10分钟,碘酒、酒精消毒伤口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现场评估患者、自己(血清学监测,处 理 流 程,请有关专家评估并指导处理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上报6,兵团护理质控中,兵团护理质控中,兵团

    12、护理质控中,乙肝暴露后的预防和随访,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紧密相关:未接种疫苗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肝疫苗的措施;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应者,无需处理;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反应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不充分,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乙肝暴露后的预防和随访,注意: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应以24小时内(最好不超过7天)接受注射。建议:暴露后HBV感染的监测:1,3,6个月内查肝功能、乙肝三对,必要时9个月或者1年,丙肝暴露后的预防和随访,7.5.2 丙型肝炎病毒没有推荐

    13、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建议:暴露后HCV感染的监测:1,3,6个月内查肝功能、丙肝抗体,必要时9个月或者1年,艾滋病暴露后的预防和随访,7.5.3 艾滋病病毒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对所有不知是否怀孕的育龄妇女应避免或终止妊娠。7.5.3.3 在接触者可耐受的前提下,给予4周的接触后预防性用药。,艾滋病暴露后的预防和随访,7.6.4.1 接触后应于六个月内开展艾滋病病毒追踪检测,包括在接触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测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梅毒暴露后的预防和随访,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暴露后三个月追踪,综上所述,为了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确保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身心健康,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体会,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迫在眉睫!医务人员更要树立风险意识,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自觉做好职业防护。,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医护人员职业防护.ppt演示教学.ppt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