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盐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 资源ID:4345311       资源大小:905.7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盐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1、盐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非洲的北部B.亚洲的东部C.亚洲的南部D.欧洲【答案】 A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都是人口稠密区,非洲的北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故答案为:A。【点评】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

    2、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2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B.在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C.在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D.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 ) A.地形更平坦开阔B.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C.水陆交通更便利D.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答案】(1)C(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是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位于北方地区,在图示地区的

    3、南部不适合发展柑橘种植业,故A错;天然橡胶林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故B错;探险漂流运动要求漂流速度快,故而河流水流要急,落差要大,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最适合漂流,故C对;甲地位于盆地中,四周高,中间低,不适合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故答案选C(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地形更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更便利,水源充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聚落发展规模更大;由于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答案选B故答案为:(1)C;(2)B。【点评】(1)该小题考查区域开发利用方式,需结合图示地区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解答,有一定难度。(2)该

    4、小题考查聚落的形成原因,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图示提取相关解题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答。3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B.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C.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D.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B.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C.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D.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答案】 (1)B(2)D 【解析】【分

    5、析】(1)从图上来看,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是日本的合掌屋;是西亚的村庄;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

    6、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法语B.阿拉伯语C.汉语D.英语【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

    7、南亚的国家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5人类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读我国各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各传统民居环境及成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受台风影响,防风吹B.气候湿热,多蛇虫C.终年多雨,黄土广布D.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2)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 A.B.C.D.【答案】 (1)C(2)

    8、D 【解析】【分析】(1)台湾兰屿多受台风影响,地下屋防风吹,A正确;云南气候湿热,多蛇虫,吊脚楼凉爽,防蛇虫,B正确;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广布,气候较干旱,C错误;新疆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D正确,故选C。(2)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依据省区的位置,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故选D。 【点评】(1)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我国的传统房屋建筑常用“南尖北平”来描述,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房顶坡度大,利于雨季排水,而北方降水少,房顶坡度较小(平顶屋)。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

    9、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6民居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下列建筑风格最能体现湘西民族特色的是( ) A.B.C.D.【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A项是西亚地区墙厚窗小的碉堡式建筑,B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C项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D项是“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

    10、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湘西地区的特色民居。 故答案为:D。【点评】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7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是( ) A.国防兵力不足B.居住条件差C.交通压力大D.就业困难【答案】 A 【解析】【分析】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

    11、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兵员不足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答案为:A【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

    12、、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8(西双版纳)下列景观属于乡村聚落的是() A.B.C.D.【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BD主要是高楼大厦,人口密度大,属于城市聚落。C为乡村聚落,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9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

    13、万人。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 ) A.海门B.如东C.如皋D.海安(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 A.11人/平方千米B.91人/平方千米C.110人/平方千米D.910人/平方千米【答案】(1)A(2)D 【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

    14、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故答案为:(1)A;(2)D;【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上即可得出答案,比较简单。(2)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学生要记住计算公式,同时要注意单位变化。10图示意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 ) A.中部和南部B.中部和北部C.南部和北部D.东部和西部(2)影响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水源和土壤B.气候、矿产和土壤C.地形、水源和矿产D.地形、水源和气候(3)下列传统民居中,能反映山西省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 A.冰屋B.

    15、高架屋C.窑洞D.蒙古包【答案】(1)A(2)D(3)C 【解析】【分析】(1)农耕型古村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可知,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部。(2)从图中可知,农耕型古村落都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的地区,故影响山两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水源和气候。(3)山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山西当地的传统民居,冬暖夏凉,依山而建。故答案为:(1)A;(2)D;(3)C。【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2)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

    16、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3)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典型民居为冬暖夏凉的窑洞。11读下面漫画图完成下列两题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是( ) A.环境问题B.资源问题C.水污染问题D.人口问题(2)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我国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 ) A.节约资源B.防止污染C.计划生育政策D.节能减排政策【答案】 (1)D(2)

    17、C 【解析】【分析】(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等。故答案为:D。(2)中国的人口的凸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针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故答案为:C。 【点评】(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8、,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12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B.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D.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答案】 B 【解析】【分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世界上的人口、人种、宗教、语言问题

    19、,错综复杂,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可以分类记忆,如世界上主要人种有哪几大类,主要分布在哪;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些主要分布在哪等。13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2)该聚落地处( ) A.地表崎岖的山区B.冰天雪地的高原C.干旱缺水的荒漠D.灌溉便利的平原【答案】 (1)B(2)D 【解析】【分析】解:(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题

    20、干中描述该聚落表示乡村聚落,田野、小河、炊烟、村庄、冬麦等等,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故答案为:B。(2)从题干中的描述来看(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该地区应该是我国东部的种植业地区,故排除ABC选项,D灌溉便利的平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14下列对世界人口、人种、宗教,语言的

    21、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总体上看,世界上的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越来越少;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以及分布最广的语育,我国使用的就是汉语;C.基督教是世界最大宗教,教徒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D.亚洲东部、东南部的居民以黄种人为主;【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的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数量确实还在增长,选项A错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是英语,选项B错误。伊斯兰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

    22、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

    23、有高低贵贱之分。 (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4)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

    24、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15淄博的李老师出国考察时在图示阴影区某地拍摄了一张传统民居照片。据此判断该民居形态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A.高脚屋凉爽、防潮B.墙厚窗小防晒又凉快C.轻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防震D.窑洞冬暖夏凉【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中亚地区,中亚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但是夏季气温高,所以当地民居墙厚窗小,目的是防晒又凉快,B对,ACD错。 故答案为:B。【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

    25、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1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甲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 高纬度B.北半球 中低纬度C.南半球 高纬度D.南半球 中低纬度(2)乙图所示为中纬度某地区,仅从图中信息考虑,四点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 (3)丙图能够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 ) A.伦敦B.新德里C.巴西利亚D.北京【答案】 (1)B(2)A A.a B.b C.c D.d(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大多集中在赤道以北的北纬2

    26、0-60的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观察图中四个地点可知,a位于山地,地势起伏很大,交通不便,b、c、d位于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读图可知,该地一月气温在0一下,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新德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巴西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17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它由台湾岛及兰屿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兰屿年降水量高达3055 毫米, 夏季和秋季多台风, 冬季东北季风强劲,有“风岛” 之称岛上传统民居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2 米, 屋顶用茅草覆盖, 仅高出地面0. 5 米左右, 被称为“地下屋”


    注意事项

    本文(盐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