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训练2.docx

    • 资源ID:4324321       资源大小:26.6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训练2.docx

    1、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训练2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训练1、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选择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

    2、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3、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法国东北部)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

    4、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

    5、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A.中国印刷

    6、术引入欧洲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人文主义精神传播2.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3. “砲”本是用石头做的进攻武器,所以义符从“石”。火药

    7、发明以后,形体改为从“火”的“炮”。这说明汉字演变( )A.适时调整,顺应新变化 B.完善和简化构型体系C.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D.汉字的象形功能增强4.有人说:“如果那个率先发明了印刷与造纸、炸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驯服了蒸汽的国家,把他们的发现结合起来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文化革命呀!”文中的两个国家是( )A.英国、法国 B.中国、英国 C.中国、美国 D.中国、法国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

    8、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7.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

    9、的局限8.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都有官方印记B.没有理性思维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9.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0.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

    10、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发展11.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C.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12.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

    11、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现“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泰西”与“远东”两个名词同时出现,表明A.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B.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D.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13.我国的古籍装帧看似简单,但并非随意为之,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宋代的蝴蝶装是印刷史上第一次把散页的折缝集中在一起,形成订口而成册,极坚固。藏书者随之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技术的革新B.造纸术的改进C.装订技术的提高D.科举制的盛行14.右框内是新华社

    12、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15.宋代以来,藏书者随之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装订技术的提高B.造纸术的改进C.印刷技术的革新D.科举制的盛行2、非选择题16.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

    13、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

    14、的传播及影响材料三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材料四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东学西传”对当时的欧洲有何重大影响?(2)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

    15、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四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说康有为在宣传维新思想的过程中做到了“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对此你如何理解?(4)材料三中,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呼吁?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祖传秘方”(政府一般只保护与维护专制统治有关的某些特殊技术与标志,如专为皇家生产的御制技术)。然而

    16、这种传承模式,往往因循守旧,与世隔绝,无法吸收别人的技术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摘编自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文化报(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特点并分分析原因;这种保护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人享有14年的专利和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使用这项发明”,这被看作近代专利制度的最早起源。此后,美、法、德等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3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102项发明

    17、专利;17001759年,登记379发明专利。由于专利制度保障,很多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例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的运行效率,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登记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广泛推广.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知识产权保护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主要不同;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你认为需要哪些条件?试卷答案1.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传入欧洲是在14世纪,故A项错误,不能选;由题中材料可知:15世纪到15

    18、20年宗教书籍的比重下降,古典书籍的比重上升,说明此时的西方学者重视并推崇古典书籍,同时宗教的地位有所下降,故B、C项只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排除;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此时西欧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广泛流传,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个性解放,故D项正确,符合题意。点睛:材料“从1500年到1520年”“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是解题的关键。2.C材料“(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说明中医强调要顺应自然,故C项正确,AB项错误;黄帝内经开始于战国,故D项错误。3.A材料“砲”本是用石头做的进攻武器,所以义符从“石”“火药发明

    19、以后,形体改为从“火”的“炮”说明汉字演变是符合新变化,符合历史发展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汉字的简化,故BC项排除;汉字的象形功能减弱,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砲”本是用石头做的进攻武器,所以义符从“石”“火药发明以后,形体改为从“火”的“炮”是解题的关键。4.B5.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B、C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排除;中国的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项明显错误。根据关键信息“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缺乏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

    20、艺术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6.C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因此排除A项。在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纸,因此排除B项。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因此排除D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因此答案为C项。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四大发明。7.A试题分析:实验是近代科学的特点,“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都体现了明代科学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故A项正确;一本农政全书不能表明明代科学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也不能体现完全突

    21、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故BD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明代科技特点8.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D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没有理性思维,表述过于绝对,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C项错误;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特点9.A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分别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开辟新航路方面起了重要作

    22、用,这系列事件共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故A项正确;B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材料;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点睛:材料“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反映了中国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的作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唐宋时期,我国相继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由于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印刷术11.C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

    23、力。由材料“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到后来的提存和改进,都不是中医做出的贡献,故A项错误;合成阿司匹林是欧洲科学家的功劳,与中医无关,故B项错误;中医只是认识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但认识止于此而缺乏更深入的探究分析,说明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故C项正确;“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可知,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传统医学【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24、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2.C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排除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符合材料,C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欧洲中心论影响到中国,排除B; 新航路开辟而不是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排除D。13.A材料中“蝴蝶装”“订口而成册”说明当时印刷和装帧技术先进,故A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印刷术,不是造纸术,故B错误;装订技术属于印刷技术,故C错误;科举制属于考试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D错误。14.B依据图片中“无产阶级革命”说明是文革时期,“垄断空间技术”说明是

    25、航天技术,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标志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故B正确;A是1964年;C属于火箭技术;D是2019年。15.C藏书者增多说明有书可藏,这与印刷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装订技术并不是决定书籍数量的关键;B选项错误,造纸术改进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是从宋代开始才出现这一现象;D选项错误,科举制有助于营造学习的气氛,但不能直接决定书籍数量的增多。16.(1)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2)原因:欧洲思想家借用儒家文化为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提供理论基础;伏尔泰借助“中国文化”抨击天主教会和

    26、等级制度。(3)原因: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理解:他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4)孔子倡导“仁”的观念、重视道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有利于解决当前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对于建设和谐世界,反对战争,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文化交流,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宋元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学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指古代科技发明传入到欧洲之后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2)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家对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学生从

    27、材料中“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伏尔泰借用中国文化来抨击等级制度等方面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的是康有为的思想,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孔子改制考的内容入手来回答;第二问学生答出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特点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学生从儒家思想内容对构建和谐世界、道德修养、和平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即可,学生研制合理即可。17.(1)特点:民间知识产权主要能靠家族内保护;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有限,主要服务于专制统治;政府对民间知识产权不够重视;缺乏专门的法律;原因: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为主的

    28、经济模式;政府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影响: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传播(或不利于技术革新);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强化专制统治。(2)不同:保护的主体不同:中国主要是个人保护,西方是国家保护;保护的方式不同:中国是家族内保护,西方是立法保护;产生的影响不同:中国的做法不利于科技进步推广,西方专利制度促进了技术革新,推动了经济发展。保护的目的不容:中国主要是维持家族对技术的独占,西方是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条件: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化知识产权法律建设;民众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借鉴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等(1)特点:根据“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

    29、别家”“政府一般只保护与维护专制统治有关的某些特殊技术与标志”“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分析总结。原因:可分别从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政府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分析回答。影响:根据“往往因循守旧,与世隔绝,无法吸收别人的技术”“政府一般只保护与维护专制统治有关的某些特殊技术与标志”归纳总结。(2)不同:可从保护的主体、保护的方式、产生的影响、保护的目的等方面分析比较中国古代知识产权保护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主要不同。条件:可从政府的重视、强化知识产权法律建设、增强民众知识产权意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借鉴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等方面分析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训练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