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docx

    • 资源ID:4320453       资源大小:117.35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docx

    1、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聊城大学农学院的同学在2009年8月调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 据报道:老年人中8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6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3.4%的人则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存在。“孩子大了,像小鸟一样飞走了,留下年迈的父母守着空空的老巢,怎能不孤独,难过?怎能不或多或少的产生心理问题?”一位心理医生如是说。针对这一现象,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于8月6日走进军王屯村各老年人家中,对其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62.5%的老人存在“空巢综合症”,即老人退休后,一下没了工作压力而变得百无聊赖或因子女的纷纷离家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长期积压

    2、形成的病症。15%的老人则为子女间矛盾及财产分配问题而愁。22.5%的老人则承受着老伴,老友或子女过早离世的痛苦。 鉴此 ,同学们又来到村支部,采访了有关负责人,从他们口中,同学们得知:由于农村资金不足等原因,目前有关老人文化、娱乐方面的设施很少,目前该村老人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几位老人聚在大门口拉呱。同学们还了解到:农村的老人,经常是在孤单寂寞中西去,而且在农村老无子养的实例经常发生。一天的采访调查,让同学们感慨万千,在农村,人们对老人关注程度太低,老人的晚年生活太单调。同学们决定回校后,多方商讨关爱农村老人的活动方案,定期到老人家做客,为他们送去帮助,文化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做他们忠实的听众,

    3、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为关爱老人尽一份力。 笔者于2004年8月对山西省平遥县南政乡所辖的西堡村、贾家庄、王家庄、南政村、西游驾、蒋家堡、刘家堡、北长寿等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以访谈形式为主,并辅之以问卷。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回收率为95%。根据笔者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有七成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有自己的房子,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他们的房子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由自己或自己跟儿女们一起修的。 有近三成的农村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跟儿女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主要是跟儿子住在一起。他们中有一半略多的人常年住在一个儿子家中。调查中发现,只有一个儿子且跟自己儿子住在

    4、一起的老年人,即使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对自己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对是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持无所谓或不想的态度。而有两个以上儿子,且没有自己的住房,常年住在一个儿子家中的农村老年人,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过因住房问题而挨媳妇骂或看媳妇脸色的经历。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想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不很满意或不满意。 有四分之一没有自己的房子的老年人,在几个儿子家轮流住。他们多则在一个儿子家住一年、半年,少则三个月、一个月。住多长时间由家庭会议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决定。此种老年人大多数很想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不很满意或不满意。交

    5、谈中往往表现出对被拆的老房子的强烈怀念。 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比较晚。所以,现在的农村老年人家里多子女的现象比较普遍。子女们因老年人住房问题闹纠纷的事例比较多。此种现象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有约10%的没有自己的房子的农村老年人靠村委会解决住房问题。他们大多数是村里的五保户。对自己的住房状况普遍感到比较满意。但也有人反映自己的房子存在年久失修等问题。 (三)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状况 本文主要从农村老年人得病后的反应(立即找医生还是采取拖、扛的办法)、老年人平时的看病处所、老年人对自己村里的医疗条件的满意程度、老年人得了大病所花的钱由谁出、老年人每年的医疗花费和山西省乡村卫技人员的素质等方

    6、面开展调查和分析。 根据笔者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有近七成的农村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但也有三成多的农村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小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大多数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药费用高,看不起病。 有近80%的农村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医生看病,有15.8%的农村老年人平时在乡卫生院看病。可见,村里的医生和乡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但有近30%的农村老年人认为他们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或很差,村里医生少,好医生更少。大量无学历甚至未经过培

    7、训的人员充斥着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 从表十一可以看出,村里老年人得了大病所花的钱,有80%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己出一小部分,儿女们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儿女们出。可见农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他们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但也有10%略多的农村老年人得了大病所花的钱是他们自己的积蓄或他们自己出大部分儿女门出一小部分,这些老年人主要是离退休职工或干部,也有少数是个体户或乡镇企业主。 从表十二可以看出七成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在350元以下。可见,农村老年人整体医疗消费水平还很低。 (四)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 本文主要从农村

    8、老年人是否投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商业保险及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了解情况等方面来展开调查和分析。 根据笔者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有100%的被调查南政乡老年人没有投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有14%的老年人比较了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有80.7%的老年人则根本不了解二者的区别。只有3.5%的农村老年人投过人寿或其它方面的商业保险。 可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南政乡还是空白。为了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我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探索,到1991年,民政部在国内调查的基础上出台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同年在上东牟平县组织试点,随后在全国逐渐推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仅有14.0%的农村

    9、老年人比较了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他们中大多数人是通过听收音机而得知的。可见,平遥县政府并没有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位副乡长则认为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会增加农民的负担。同时,农村老年人参保投保意识淡薄,在投保问题上思想顾虑重重,怕政策不稳。 (五)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主要从农村老年人的文体活动、村委会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所起作用、老年人对老年生活是否感到孤独、寂寞以及农村老年人与下一代关系等角度展开调查和分析。 根据笔者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有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健身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在增强。只有不到20%的

    10、农村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这主要是因为:由于经济原因,很少有农村老年人订报刊杂志,而村里订的报刊杂志主要是给干部们看的;在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识字的并不多;有部分老年人是因为年纪大了,眼睛老化,看不清楚书上的字。 经常打牌下棋的农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他们打牌下棋的场所主要是附近某户人家的大门低下。 经常或偶尔养花或其它植物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审美情趣在增加,养花成为受农村老年人普遍欢迎的活动。 几乎没有农村老年人参加过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村里也几乎没有组织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访谈中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向笔者反映,鲜有村干部上门慰问他们。大部分村没有老年人文化娱

    11、乐活动设施。而从表十八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寂寞。可见,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薄弱,村委会在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 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觉得他们与下一代的关系和睦融洽或和睦,有35.1%的人觉得一般,感到两代人之间关系不和睦的只占7%。可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老年人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天伦之乐。 (六)农村老年人的再婚问题 本文主要从农村失去老伴的老年人是否想再找个老伴,他们的再婚状况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因素等角度展开调查和分析。 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在失去老伴后还是想再找个老伴的。一位姓李的贾家堡老人说人老了

    12、正是需要老伴的时候,儿女们跟自己亲,但人家不能总在自己身边。 从访谈中笔者发现,很少有失去老伴的农村老年人能再找到老伴。众多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怕经济上负担不起。农村人一生中办的两件大事,一是盖房,二是给儿子娶媳妇,到自己年老时,自己手中已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其次,是怕儿女们不养活自己了。中国农村实行的主要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方式。儿女们在负担一个老人都觉得吃力的情况下,他们一般是不会允许自己的老人再娶老伴的。再次,是怕别人说三道四。农村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失去老伴的老年人再娶老伴是老不正经。 是心理问题。由于没有儿女在身边,造成“留守老人”内心自卑、思想封闭、情感冷漠。 子女赡养“重

    13、”物质而“轻”精神,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在家庭内外均很难得到满足精神赡养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农村子女普遍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物质供养,而忽略了对父母的精神关怀,子女外出务工更减少了留守老人能够从家庭中获得的精神慰藉。研究发现,外出子女通过回家探望、打电话等方式带给留守老人的精神安慰十分有限,代际情感交流缺乏,双方对彼此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调查发现,外出子女912个月才回家一次的留守老人占59.4%,而1年以上才回家一次的达21.3%。62.9%的留守老人表示外出子女回家停留的时间少于半个月。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的电话联系呈现单向性,会与外出子女电话联系的留守老人中,90.5%的老人表示主动打电话的一

    14、方是外出子女;54.7%的老人与外出子女的通话时间通常不超过3分钟,46.9%的老人半个月以上才和子女通话一次,而通话内容会涉及心理交流的只占9.0%。还有10.0%的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并无任何联系,代际情感沟通和互动彻底中断。这些方面对留守老人的心理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43.9%的留守老人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很大的占17.5%。36.3%的留守老人经常会感到孤独,35.8%的留守老人经常出现焦虑、烦躁、压抑等不良情绪。然而,多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因子女外出而产生的孤独感、心理压力及其他消极情绪很难得到很好的宣泄,其健康和幸福感因此

    15、而受到负面影响。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需要引起家庭成员的重视,通过主动打电话、探望、陪伴等方式为留守老人提供更多关怀和抚慰。政府应与城市用人单位和各个部门合作,在交通和通讯等方面为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的联系和探望提供便利。也应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可以以老年人协会和妇女协会为依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来消解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和负面情绪。案例:1剑河县街上村83岁的潘引娣老人一个人留守农村已经3年多了。几年前,老人守寡30多年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儿子不幸去世。5年后,儿媳妇外出打工杳无音讯。孙子两年前初中毕业满18岁后也外出打工,留下孤苦伶仃的老人苦苦地支撑着自己的风烛残年。如今老人每

    16、月靠村里给她争取到的低保过生活,身后事是她想也不敢想的伤心事。在我省农村,这类子女不孝顺、子女不愿管老人的事例还不在少数。 2.三穗县塘洞村的杨老人,与妻子均70岁,男性老人腰椎间盘突出已20年,很难下地干活,老伴有气管炎,身体更差,儿子外出打工的钱只够养活自己的小家庭,没有办法给父母寄钱,老人没有享受农村社会救济,生活相当艰难,是“因病致贫”的典型个案。由于生活的艰难,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更加苍白,除了看电视、聊天,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 3.在云南农村见到80岁的张中学时,他戴着顶斗笠,腋下夹着个编织袋,正要到侄子家去煮晚饭。打开他的编织袋,里面装着一些干芥菜叶这就是他的晚饭菜了。张中学的

    17、老伴10多年前就去世了,由于没有生育,他们抱养了个儿子。十几年前,养子带着孙子去深圳给人养猪,至今只回来过两次。养子出去后,开始还寄点钱回来,后来人不见了,钱也不寄了。张中学靠耕种一亩地养活自己,没有钱,连吃几片猪肉都成奢望。由于没钱交电费,他连电灯都没用上,房间里一片漆黑。为了换点油盐吃,他依着住房搭了间小棚子,养了几只鸭子。老人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家里连一床棉被都没有。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了。生活苦一点没什么,我担心的是死了没有人埋!”老人唉声叹气地说。4.除繁重的家务和家教之外,最令老人烦恼的莫过于寂寞。 在重庆农村采访时,一位名叫杨兵章的老人跟记者说,他平日里白天忙

    18、一点家务活,或者偶尔串串门,同邻居拉拉家常,日子也还算充实,但晚上可就寂寞了,家里虽然彩电、音响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但由于自己不识字,加上眼睛又不好,电视机几乎成了摆设。为此,他每天吃完晚饭呷筒烟就上床睡觉了。他最盼的是过年,儿女全都回来,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才算享受到一点天伦之乐。杨兵章说,他最怕的是正月十五一过,儿女们便一个个走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其一,精神慰藉少。人老了有好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尤其是当子女外出务工

    19、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没有了。大多农村“留守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很容易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心里更是有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处打发,精神抑郁,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有的人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另外,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冬闲时老年人每天过的日子,大多是“蹲墙根、望望天”,孤独至极。目的调查西部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方法选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西部边区290名留守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32名老人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有290名留守老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

    20、应激,经常焦虑86名,占29.7,经常有不同程度的兴趣下降146名,占50.3;132名老年人经心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西部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应加强关心,进行心理调节,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老年人心理特点:1.感觉减退:首先是视觉,四五十岁后开始出现老化,随后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智力减退:一般在2040岁智力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智力衰退的速度因人而异,一般在60岁以后明显减退。老年人智力的改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和家庭环境等。3.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通常最早出现,对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对新事物学习

    21、较年轻人困难。由于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定向力常发生障碍。4.情绪改变:在老年人群中,情绪改变差异很大,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相应护理。5.老年人性格改变:一般认为进入老年后有些人对自体机能过于关注,自尊心强、固执、易激动,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淡漠表现,缺乏兴趣,生活单调,刻板,常不愿改变过去有害健康的老习惯,不易适应新的环境。6.老年人行为改变: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的控制减弱,行为有些改变,如多疑、依赖、易激动等俗称老小孩行为改变。老年人心理保健的方法:1、摆脱受冷落、孤独感的困扰。老年人 ,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年入 ,从有众多人际交往的环境遇到狭小的家庭圈子 ,此时 儿女又相继自组家庭 ,离“巢”而去 ,

    22、可谓“门前冷落车马稀”。强烈的反差,把老年人陷于被冷落、孤独的心灵沼泽,引发“退休综合症”。主要表现有:感到怅然若失,不知所措,伴随烦躁、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现实生活中 ,对退休有一定思想准备,并且有切实可行的退休生活计划的人,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生活转换 ,用新的生活内容去填补退休后的生活。无论是从事家务劳动 ,还是以某种方式继续过去的工作,只要老有所乐,精神有所寄托,就会在参与中拓展出新的交往空间,品味出新生活的乐趣。2、走出“回归心理”,面对自我,知足常乐。“回归心理”是老年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须知人生是一场没有回程票的旅行,我们所能拥有和把握的只有现在,并且人的各种能力都遵循“用进废

    23、退”的自然规律,所以 ,老年朋友应该消除老朽感,重新认识自己现在所扮演的角色,量力而行,发挥余热,知足常乐。3、保持心境平和 ,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疾病、丧偶、家庭不和睦等是老年人比较容易遇到的不良生活事件,它们往往使老年人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进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黄帝内经上说 :“怒伤肝 、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所以 ,老年朋友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该泰然处之,迎接生活的考验。第三 ,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支持包括社会舆论、医疗保健、亲人的照顾等,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鉴于此,社会应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系统,诸如老年大学、

    24、社区老年俱乐部等,丰富他们的生活。作为儿女,从细微处关怀体贴父母,常回家看看,为父母驱走一份孤独,带去金钱和物质所无法代替的心理上慰藉,这些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病类型孤独、抑郁和焦虑 孩子大了,像小鸟一样飞出了父母垒起的窝,留下年老的父母孤独守着空空的老巢。在广西,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区岁以上人口为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目前约有的老年家庭出现“空巢”现象,且仍在增加。空巢现象使医学产生一个新名词“空巢综合症”,退休后一下没了压力而变得百无聊赖的老年人,各种内分泌水平低下,脑血管衰老,更易引发老年抑郁症。同时,老人婚姻破裂问题、再婚问题,再婚后的房子、财产及与对方

    25、子女相处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引起老年抑郁和焦虑。老年抑郁症表现的症状很多样化。有的老人孤独自闭不合群;有的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焦虑、失眠;有的甚至觉得了无生趣直闹自杀。 老年痴呆也属心理病范畴 一旦老年人突然脾气变得很暴躁,记忆力也大幅衰退,身边的人就要考虑让老人到心理门诊进行鉴别,是一般的老来记忆衰退,还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通过心理科或精神科及时干预,老年痴呆的治疗效果一般很明显,至少可有效缓解。据医生称,遗憾的是,一般只是老年人的儿女过来咨询一下,病人总称“没有神经病”不肯来。临床上遇见的这类病人通常已是病得痴痴呆呆,由别的科室请去会诊才转过来。 躯体小病引出心病 刘建荣医生年从医遇到的

    26、多个老年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多是躯体的小恙引起多种心理障碍症状,如老年忧郁症、焦虑症等。 刘建荣医生称,老人退休后,会面临各种无法回避的变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每况愈下。这些问题均会让老人感到恐惧和危机,一旦身体真的出现了毛病,无论大小都容易出现过分担心的表现,进而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引起忧郁症。 各方说法心病还要心药医 不少心理医生认为,老年人的心病需要积极预防和求治。作为老年人本身,应端正心态,接受现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对生活抱一种现实的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持心理平衡。人老了,空闲时间多了,老年人可借此多学一些东西,培养多

    27、种兴趣和爱好。也要多参加公益的事业和活动,让自己变得忙碌而充实。人一忙了,孤独寂寞就没了;并且学了知识、为他人作了贡献,还有成就感。同时要加强人际交往,不要把自己禁锢在房间里,应走访亲戚朋友、邻居,防病于未然。 多些老年机构 各地可以加强社区老年文化建设,增加一些老年心理咨询机构,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据南宁市大板一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称,该市是民政部启动的“社区老年福利星光计划”的试点城市,已有许多社区享受到“星光计划”带来的好处。“星光计划”为老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交流胜于钱物 不少子女认为孝顺老人就是多给钱,让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实上老人最重视的还是家庭

    28、和亲情。南宁市一家五好家庭的主妇刘女士称,作为子女和晚辈更应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消除寂寞烦恼。不管工作多忙,子女都应常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加强和老人的沟通。有事了多与老人交流和沟通,让老人有被需要感和重视感。 典型病例疑心生暗鬼 南宁市黄老太太平素活泼要强,与老伴感情很好。两老退休几年后,老伴从街道、单位或老年活动中心的各种公益活动找到了寄托,经常出去跳舞或忙个不停。老太太逐渐有了意见,有一回正好感冒了,老伴照顾没有了以往的周到,自己躺在床上就东想西想,怀疑老伴有外遇,越想越真,一蹶不振,干脆卧床不起,直闹自杀。急得小孩上蹿下跳,老伴解释也没用。最后经过刘建荣医生半年

    29、心理治疗,效果不错。 一病生百“病” 某机关单位退休干部李老头,一向身板硬朗。岁时没了老伴后,心情一直不好。随后几年中几位亲朋好友相继因病去世。每死一位老友,他都要从医书上详细地了解朋友死去的病症和病因,越看越害怕,总担心有一天轮到自己头上。岁时他因病住了几天院,医生称病好可出院,他却觉得根本没治好,浑身上下到处不舒服,自己查书总觉得被各种已知或不知的疾病缠身,一次次地要求医院检查,虽然没查出什么他还是疑虑重重。最后变得失眠、不思茶饭,不愿出门见人。经心理治疗后他才走出阴影。 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老人的标准,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好,没有疾病;二是心理平衡;三是个人和社会相协调。即身

    30、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充实的状态。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是以马斯洛和密特尔曼修订的10条标准为参考。它们是: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和控制;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我国著名的老年心理学有许淑莲教授对老年人对心理健康曾概括了五条:热爱生活和工作;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性格开朗,通情达理;人际关系适应性强。 综合国外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研究

    31、,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认识方面:感知觉尚好,视、听、嗅、触均正常;记忆力强,能记住重要的事情,不需人经常提醒,能轻松记住一带而过的七位数字;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强,分析解答问题清楚明了;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用想象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并激励自己为之努力。 (2)情感方面:情感反应适度,不轻易冲动,不常常忧郁,不事事紧张,不麻木不仁,能常乐,能制怒。 (3)意志方面:能坚持学习一种以上的新的知识或技能,坚持性强,不服老。 (4)个性方面: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不压抑自我,心情舒畅。 (5)人际关系方面:人际关系和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2、,关心和热爱集体,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活动,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充满愉快、满意的心境。 二、老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但如前所述,同是花甲年龄,健康状况却相差很大,为了综合把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曾对117位老年人通过16PF和生活满意度指数A问卷调查,得到老年人人格特征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状况列表如下: 通过本次调查,结合老年人进行面访和侧面了解,我们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因生理功能衰弱、社会角色改变等原因而导致的消极方面的特点,也有积极适应社会、主动完善自我的积极方面的特点,概括起来是: 1 认识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感知能力退化记忆力减弱,思维敏捷性降低,另一方面,经验丰富,认识深刻,高瞻远瞩。 (1)感知:在视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