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届高三期末联合考试.docx

    • 资源ID:4292674       资源大小:36.4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届高三期末联合考试.docx

    1、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届高三期末联合考试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7届高三期末联合考试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7届高三期末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分为两卷,共10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请自行妥善保管。 第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

    2、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

    3、而西方人却是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 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

    4、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

    5、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选自人民文摘)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 B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

    6、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D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文化可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人性的文化特性,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B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喝茶。 C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D中国人性情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

    7、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D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家国往事 诗词人

    8、生 高毅哲 如今的中国,可以把古典诗词和个人命运起伏结合得如此震撼人心的人,或许除了叶嘉莹,很难找出第二个了。有人用一句话概括她一生的追求:九畹兰滋,乐做诗词传灯人。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在察院胡同祖宅里,在家学氛围下,叶嘉莹完成了诗词的启蒙,诗词功底日渐扎实。 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她进入了辅仁大学。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叶嘉莹听课时常常极力心追手写,生怕遗漏了老师学问之精要。 叶嘉莹跟从顾随6年,与顾随结下深厚情谊。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9、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顾随生前没有留下一本著作。叶嘉莹上世纪70年代回国以后,整理出版了40余万字的顾随文集,并将她在顾随课堂上记下的八大本笔记,全部交给了顾随的女儿整理成驼庵诗话,所得版税,全部给予先生女儿。 在去国外之前,叶嘉莹对文学理论并没有很大兴趣,她认为,和充满灵动内容的诗词相比,文学理论实在太过枯燥。然而,当她接触到西方文学理论后,却发现它们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叶嘉莹兴趣大增,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 熊烨是叶嘉莹的2010级博士生。彼时他在南方一所大学本科读法律,正处于失落和

    10、迷茫中,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叶嘉莹讲课的节目,立刻被深深吸引。叶先生的授课融入了她切实的人生体验,这是最打动我的。熊烨说。 来到南开之后,他才逐渐了解到叶嘉莹诗词极富魅力的另一层原因。来源:学.科.网 1948年3月,在北平教书的叶嘉莹南下上海和在国民党海军任职的未婚夫结婚。1948年11月,叶嘉莹和家人从上海来到台湾;在白色恐怖中,丈夫被怀疑是匪谍,在监狱一关就是3年,连她自己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也被抓到警察局关了一段时间。被放出后,叶嘉莹没了工作,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没有房间可住,她就在走廊上打地铺,很早就要爬起来收拾干净;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主人午休,她只能出去,在烈日之下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在树

    11、荫底下徘徊。 叶嘉莹不愿麻烦别人,她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排解方式。不得于心者,固不能笔之于手。这句看似普通的话,不仅是叶嘉莹的自白,更是点出了她诗词生涯的魅力根源。 此后几十年间,她著作等身,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家。她提出的词学中弱德之美的学说,在如今的众多研究者看来,用来描述她本人十分恰当。这种观点认为,凡被词评家们所称述为低徊要眇、沉郁顿挫、幽约怨悱的好词,其美感之品质都是属于一种弱德之美。而叶嘉莹一生的经历无疑都成了这种美学的最好注脚。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她坚信,中国诗词只有在中国的土地上,

    12、才能开出最美的花。 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徐晓莉听说南开大学中文系来了一位讲课很好的女老师,便前来听讲。在课堂上,叶嘉莹就是一个强大磁场的磁心。徐晓莉回忆,她从不拿讲稿,却常常从右向左,竖版繁体在黑板上默写出古人的大段诗词文句。她讲一口纯正亲切的北京乡音,而她深厚的古典修养和融贯中西的浩瀚学识,以及恰切精当的举喻与解说,让我们倾倒,耳目全新,惊叹不已。如今已经退休的她,有空便在家里放起叶嘉莹的讲课录音,犹如别人听京剧、听相声一般。 叶嘉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

    13、课堂上,她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叶嘉莹说,她的一生,除了回国教书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从来没有对命运做出过主动的选择。你落到什么地方,不是你能掌握的,可是不管命运把我抛到哪里,我都愿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做好。 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人们往往惊诧于她旺盛的精力。当她年过八旬以后,依然常常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辗于旅途。每次回国,她都要带回大批成箱的材料。每逢上讲台,她常常一站两个小时,神采飞扬,奋笔疾书,连水都很少喝上一口。

    14、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顾随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当年的叶嘉莹记住了这句话,却没有多想其中的意义。而当经历了一生的忧苦不幸,她早已找到答案。 (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叶嘉莹,号迦陵,20世纪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1966年赴美,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70年,获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开始赴国内讲学。著有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等。叶嘉莹说

    15、:我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种植秋兰、芳蕙比喻培养人才。 佛教称佛法能像明灯一样照亮世界,指引迷途,所以用传灯比喻传授佛法。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叶嘉莹一生诗词传灯的具体内容是把不懂诗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牵引到古典诗词的世界,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得以继承和发扬。 B从忧患中走过来的叶嘉莹,一生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研读、讲学70余年而不倦,是传承文化的责任使然。 C叶嘉莹接触到诠释学等西方文学理论后,发现它们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这进

    16、一步激发了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D叶嘉莹回国教书的目的是要完成两件事:一件是整理出版当年顾随先生的讲课,另一件是托人吟诵录制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 5传记中多次插入细节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6叶嘉莹成为享誉中外的古典诗词研究大师,哪些因素促成了她的成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这几天,霍夫曼的心情就如同街道上空随风飘飞、不知方向的落叶一样纷乱复杂。 霍夫曼名义上是驻某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是一名双重间谍,不仅为自己国家工作,也给敌国提供情报。当然,他也获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利益。为了方便自己

    17、的工作,他娶了一个驻在国的姑娘,这样才有借口每天回家。 这天早上,霍夫曼刚进使馆,大使就要他去办公室。 霍夫曼下意识地摸了摸腰边的手枪。他看到二秘伯朗正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他,顿时意识到失态了,连忙笑笑,问:有什么事吗?伯朗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 大使眯着眼睛吸烟斗,慢悠悠地问霍夫曼:我亲爱的上校武官,你知道吗,在我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可恶的家伙,他享受着我国纳税人为他提供的金钱,却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说完,他用一双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看着霍夫曼。 霍夫曼站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里却在紧张地琢磨:看来我已经暴露了,怎么办?是鱼死网破,还是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问,霍夫曼听到一声坐。他一个激灵。大

    18、使离开座位,朝霍夫曼走来。霍夫曼暗暗捏紧了拳头 大使绕过霍夫曼,走到门边,将门轻轻关好,然后回过身,说: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你去执行,秘密押解这只狼回祖国,而且不能让他有所察觉,就像平常回国述职一样。当然,一回到祖国,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正义的审判,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惩罚! 霍夫曼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挺了挺腰,问:大使先生,能告诉我这个家伙是谁吗?大使说:我们的二等秘书伯朗。 他?霍夫曼做梦也没想到伯朗竟然也是双重间谍。他看到大使正用一种说不出的目光看着自己,突然浑身一颤,心中恨恨地骂道:你这只老狐狸,我差点上了你的当。你这是用特殊的方法考验我呢。混蛋! 大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机票,

    19、扬了扬,说:喏,今天下午的。要记住,千万不能让伯朗有所发现,更不能让他溜掉。 大使拍拍霍夫曼的肩头。 下午,霍夫曼和伯朗按时登上了飞机。今天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摸不清。不过,看己暴露的可能性不大。退一步说,就算这伯朗是自己的战友,既然已经暴露,为了长远的利益,也只能让他做出牺牲来保全自己了。 霍夫曼看看伯朗,伯朗一路上嘴巴闭得紧紧的,什么也不说。 在法兰克福机要等待三个小时。两人无所事事,就在候机大厅里到处。突然,伯朗对霍夫曼说:上校,你替我看会儿包,我去趟卫生问。说罢,也不等霍夫曼答应,就匆匆向卫生间走去。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霍夫曼的大脑竟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难道他发觉了,准备

    20、脱身?想到这儿,霍夫曼不由冒出冷汗。霍夫曼一个箭步冲到卫生间里,没人。他喊道:伯朗先生!伯朗先生!没人应声。霍夫曼真的慌了,他抬头看看天花板,有一块似乎有点松动,于是他一个打挺蹿上竖着的隔板,准备钻进天棚里。就这时,下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霍夫曼上校,您在干什么呢? 伯朗像变魔术般地又出现在霍夫曼的面前,以至于霍夫曼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问:你刚才噢,一个女士摔倒了,我帮了她一下。伯朗若无其事地说,你进来干什么,也解手? 噢,是的。霍夫曼忙跳了下来。 霍夫曼再不敢有一丝的大意了,19个小时的旅程他强打精神,不敢合眼。那伯朗好像也正在等机会,所以整个旅程中虽是哈欠连天,却一刻也不睡。 终于到

    21、了,两辆高级轿车将他们分别接到了外交部和国防部。 霍夫曼对国防部长一个敬礼,然后报告:上校霍夫曼执行完毕祖国交给我的任务。 部长点点头,然后冲门外一挥手,立时进来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一下子将霍夫曼按倒在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 霍夫曼高声抗议:部长先生,您误会了。我是奉命将伯朗押解回国的功臣! 部长微笑着说:不错,伯朗是你押回来的。但你不知道,伯朗的任务就是秘密押解你回国。我们早已调查清了,你一直在为德意轴心国效劳,将我们的大量情报出卖给敌国!为了避免引起你的疑心,我们才给了你一项假任务。谢谢你的全力配合。 霍夫曼听罢,目瞪口呆。 虽然霍夫曼没有供出什么,但军事法庭还是判处了他死刑。当行刑车停下

    22、来后,霍夫曼看到刑场上还停有一辆行刑车,一个人被推下车来。霍夫曼看到他,顿时惊讶得张大嘴巴,因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伯朗。伯朗看到了霍夫曼,同样也露出惊讶的神情。 行刑官将二人推到一起,冷笑了一声,说:互相认识一下吧,这位是012号霍夫曼,这位是009号伯朗。你们这对人民的败类。 霍夫曼不由仰头长叹。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开篇对落叶的描写和结尾对天空的描写都对人物有烘托作用,前者烘托出人物烦乱不安的心理,后者烘托出人物惊讶恐惧的心理。 B小说擅长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写伯朗异样的眼光嘴巴闭得紧紧的一刻也不睡

    23、等细节就透露出人物的谨慎警觉。 C当大使说出霍夫曼要押解的对象是伯朗时,霍夫曼看到了大使那说不出的目光,说明霍夫曼已经察觉大使在怀疑自己了。 D小说以二战时的西方战场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充满悬念的谍战故事,看起来是在写两个间谍,暗中却是在写正义力量的谋划,构思巧妙。 E小说在语言上不追求华丽辞藻,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来写情节;在人物描写上注重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不使用修辞手法,文笔简洁明快。 8小说在刻画霍夫曼的人物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4分) 来源:学科网ZXXK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秘密押解,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谍影重重,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

    24、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吕诲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

    25、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

    26、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注】革:通亟,病重。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27、B.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C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D.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登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古代科举考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C嗣位指继承君

    28、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D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B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纯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欺上瞒下,将来会贻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退回了吕诲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

    29、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这正体现了吕诲的鲠直。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5分)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

    30、分) A上阙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阙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无法进门,只好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内心的无奈。 D下阙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E一叶小舟从眼前的江面飘逝,不由得让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15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上下阕中都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出下列句子

    31、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不宜异同。 (2)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句子是 , 。 (3)杜甫的登高中,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否则,你吃到的很可能是剩下的残羹冷炙。 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同学们一个个信誓旦旦,跃跃欲试,决心挑战高考,无悔人生。 李白的旷世才情,让人倾慕;而他的人生沉浮,则见证了大唐江山的风雨飘摇和日薄西山。 姑娘的眼泪犹如海蚌的珍珠,会自个提高姑娘的身价。这样,对她谁都不会说什么,谁都不品头论足了。 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北京首届武搏运动会云集了全球顶尖的武术搏击高手。我们这些志愿者能躬逢其盛,感到无比骄傲。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住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届高三期末联合考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