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二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241090       资源大小:25.6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二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1、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日:“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父欣然从之从:听从 B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屏:除去 C毁淫祠百余淫:淫乱 D童子皆流涕涕:眼泪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B ) A 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我见相如,必辱之 B 宣德九年卒于官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即画地以质之父属予作文以记之 D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端“学不厌

    2、”或“教不倦”的一组是 ( C ) 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 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 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 A B C D 2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曹端五岁的时候,见到河图、洛书这些古籍,就在地上作画,向父亲请教。 B曹端反对迷信思想,看重儒教的作用,亲自设坛讲学,教化百姓。 C曹端向知府郭晟提出:公和廉是为政的根本,这在现今还有一定的意义。 D李德原来也在家乡讲学,等他见到曹端,认为学生们得到了“人师”,就回避离开了。 四、(12分

    3、) 27联系第一部分的文言文文段,把下列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学生们心悦诚服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人都被他感化,把争执、诉讼当作可耻的事。 (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曹端也把李德的品行和道义视为很高尚(或:曹端也认为李德的品行和道义很高尚),指示学生们一定要聘请到他。 2.(200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326题。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梦奇,户部侍郎。父龟图,起居郎。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

    4、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时皆服其量。 朝士有藏古镜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献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日:“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闻者叹服。 尝灯夕设宴,蒙正侍,上语之曰:“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周太祖自邺南归,士庶皆罹剽掠,下则火灾,上则彗孛bi ,观者恐惧,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kung ,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同列多其直谅。 蒙正初为相时,张绅知蔡州,坐赃免。或言于上曰:

    5、“绅家富,不至此,特蒙正贫时勾索不如意,今报之尔。”上命即复绅官,蒙正不辨。后考课院得绅实状,复黜为绛州团练副使。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谓曰:“张绅果有脏。”蒙正不辨亦不谢。 注 :擢(zhu):选拨。阳:同“佯”,假装。贶(kung):赐,赏赐。侃然刚毅正直的样子。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若一知其姓名若:如果 B尝灯夕设宴尝:曾经 C或言于上曰或:或者 D及蒙正再入相及:到 A 时皆服其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 乃知理乱在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欲献之蒙正以求知乘彼垢垣,以望复关 D 及蒙正再入相再拜献大王足下 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蒙正刚直

    6、大度的一组是 ( A ) 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闻者叹服 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特蒙正贫时勾索不如意,今报之尔 蒙正不辨亦不谢 A B C D 2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对公然蔑视自己的人,吕蒙正不想知道他的名字,认为知道了,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 B一位京官要送给吕蒙正一面能照二百里的古镜,吕蒙正认为自己的脸面才碟子大,派不上用场,所以没要。 C正当太宗洋洋自得,夸耀自己治理下的社会一派繁荣的时候,吕蒙正却说亲眼看见京城外不远处就有很多人饥寒而死。 D在处理贪官张绅的问题上,吕蒙正先是受到误解,后来才得以澄清,但他始终不予辩解,也不谢恩。

    7、(1)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吕蒙正假装作没听见而从他面前走过去。 (2)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希望陛下看到近处以至于想到远处,这是百姓的幸运啊。! 3.(200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予之论士曰:“行已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

    8、,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日: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顾炎武廉耻) 注:五代史,指宋欧阳修撰的新五代史;三代,此指夏、商、周三朝;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为训诫自己的子弟而

    9、写的著作;小宛,涛经小雅中的一篇。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善乎,管生之能言也善:好 B四者之中,耻尤为要要:切要 C若由此业,自致卿相致:达至 D吾时俯而不答时:时常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 A耻之于人大矣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B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 C治人之大法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D不廉则无所不取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 2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不是作者本人原话的一组是 ( A )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廉耻,立人之大节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 四维不张,国乃灭

    10、亡行己有耻 A B C D 25下列对原文的转述和理解,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 C ) A礼、义、廉、耻是四种维系国家稳定的道德力量。 B人不廉洁,贪得无厌,这样的行为根源于没有羞耻之心。 C颜之推为了下一代有良好的教育,鼓励自己的子弟学习鲜卑语。 D颜之推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希望自己的子弟懂得大是大非。 26联系第一部分的文言文段,把下列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呜不已于风雨。 答:我看夏、商、周三代以后,世道衰微,不讲礼义,丢掉廉耻,这样的风气(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过。松柏经得起岁寒

    11、的考验,雄鸡不惧风雨、依时鸣叫;在那种昏暗、迷乱的日子里,也示尝没有头脑清醒(不从流俗)的人。 4.(200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日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葡匐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

    12、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言语,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节选自明代侯方域马伶传) 注释:新安:即徽州府。贾,商人。两部:指金陵(今南京)梨园部的两个戏班,即文中的“兴化部”、“华林部”。妖姬静女:美艳的妇人、未出嫁的淑女。论河套:指争论是否应该收复河套的那场戏。俦:同类。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易衣遁矣易,更换 B今日

    13、幸为开宴幸,希望 C华林部过马伶曰过,责怪 D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为,扮演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列兴化于东肆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B坐客乃西顾而叹久乃得之 C求为其门卒三年察其举止 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或移坐更进之 17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是() A子,天下之善技也 B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C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D此吾之所为师也 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三年前的大会,观众更喜欢华林部的演出,主要是因为李伶的演技比马伶高。 B马伶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特地京城拜访了顾秉谦,并成了顾秉谦的学生。 C马伶经过近三年

    14、的磨砺体验,最后在演出中转败为胜,重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D马伶从顾秉谦身上找到了严嵩的特征,说明了顾秉谦也是严嵩一类的人。 19把文中划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葡匐称弟子。演出开始后,不久演到争论是否应该收复河套的那场戏,马伶又扮演相国(或宰相)严嵩出场,李伶不禁(为马伶的精彩表演)叫出声来,拜倒在地,自称弟子。兴化部这一天(的演出),就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 (200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辄曰:“当陪奉赎铜耳。”已而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以赎论。知州

    15、愧谢,已而复然,前后如此数矣。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鞠(审讯)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棰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矣,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孰观其狱词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 若水一日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困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

    16、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趣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 褊bin,气量狭小。当陪奉赎铜:合当陪奉你交纳赎罪的铜银。这样是说,这样错下去,必然受罚。你受罚,我也要陪你受罚。鞠:审问。棰楚:棰,木棒;楚,杖。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辄曰:“当陪奉赎铜耳。”就,总是 B知州愧谢,已而复然感谢 C富民不胜棰楚,自诬服。忍受 D其人号泣不肯去离开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17、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不知所之 B前后如此数矣。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 C命录事参军鞠之 若水独疑之, D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乃引富民父子 17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A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 B安在? C汝今见汝女识之乎 D安有不识也? 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富民”蒙冤终被洗刷冤情的故事。 B知州是一个办案急躁草率、居功自傲的人。 C钱若水是一个办事严谨认真、为人宽宏大量的人。 D录事是一个利用职权公报私仇、诬陷无辜的卑鄙小人。 知州曰:知州说:“这是推官的恩典,不是我的功劳。”那个人马上赶往若水办公的地方, 若水闭门拒绝(见)他。是知

    18、州自己查访,寻求得出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200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秦士有好古物者,价虽贵,必购之。一日,有人持败席一扇,踵门而告曰:“昔鲁哀公命席以问孔子,此孔子所坐之席也。”秦士大惬,以为古,遂以负郭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枯竹一枝,告之曰:“孔子之席,去今未远,而子以田售。吾此杖乃太王避狄,杖策去邠所操之棰也,盖先孔子又数百年矣,子何以偿我?”秦士大喜,因倾家资悉与之。既而,又有持朽漆碗一只,曰:“席与杖皆周时物,固未为古也。此碗乃舜造漆器时作,盖又远于周矣,子何以偿我?”秦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以予之。 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致无以衣食,然好古之心,终未忍

    19、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所作之碗,行乞于市,曰:“那个衣食父母,有太公九府钱,乞我一文!”闻者喷饭。 命席:命人安排坐席。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持败席一扇破旧 B秦士大惬惊奇 C遂以负郭之田易之交换 D因倾家资悉与之全部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士有好古者闻者喷饭 B踵门而告曰而田舍资用尽去 C告之曰于是披哀公之席 D盖又远于周矣行乞于市 17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孔子所坐之席也”,是判断句。 B“子何以偿我”,“子”是宾语前置。 C“遂虚所居之宅以予之”,“虚”是使动用法。 D

    20、“致无以衣食”,“衣”是名词或用作动词。 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用诙谐风趣的语言,刻画了秦士这个爱好古董的人物。 B故事的发展是通过秦士三次购买古董的线索展开的。 C文章谴责了那些贩卖假古董的文物骗子。 D文章的结尾讽刺了秦士的执迷不悟和泥古不化。 19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担心的事有三件:自己没有听说过的知识或道理,担心不能听到;已经听说了,担心不能学到手;已经学到了,又担心不能实行。 (20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

    21、谈兵,谈必推孙、吴。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夫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糜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孙、吴:古代军事家孙武、吴起。元季:元朝末年。俾:使。嬴:通“盈”。格:搏斗、

    22、抵抗。 A士谒士诚曰拜见 B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告诫 C士尝游钱塘尝试 D月糜粟万计 耗费 16下列各组语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高其能”,“高”是意用法。 B“王果能将吾”,“将”是使动用法。 C“俾为将”,是倒装句。 D“燕饮其所募士”,“燕”是“宴”的通假字。 1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吴士常与部下谈论兵法,每日刻苦操练。 B张士诚轻信吴士,用人不当,导致失败。 C吴士致死仍对自己的将兵之才非常自信。 D文章以吴士的故事讽刺了夸夸其谈的人。 18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 答:曹国

    23、公李文忠攻占钱塘以后,那读书人及部下都逃跑离去,不敢稍微抵挡一下,后来被搜索捕获,捆绑到辕门诛杀,临死前还在说:“我熟读孙、吴兵法。 (20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餧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

    24、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权哀痛甚,为之降损。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讨山越 乞讨 B又辱之 侮辱 C策召见奇之 奇怪 D所以治护者万方 保护 16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判断句。 B“归以告蒙母”,省略句。 C“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反问句。 D“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被动句。 1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吕

    25、蒙出身贫寒,曾寄人篱下,因行窃被母亲痛打。 B吕蒙少年时就表现出勇敢、有主见的个性品质。 C吕蒙成为太守后,不贪图钱财,廉洁奉公。 D文章写孙权对吕蒙的关心,表现了吕蒙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 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吕蒙没死之前,把孙权赏赐给自己的金银珠宝全部交给府库,命令主管的人在他死后全部上交,并嘱咐丧事务必简约。孙权听说了这些事情,更加悲哀伤感。 三、试题特点: 1.材料多为人物传记; 2.试题形式:3个选择题、1个翻译题。 3.考查内容:(1)文言实词1题,3分 (2)文言虚词1题,3分 (3)文言句式1题,3分 (4)翻译1题,7分 四、复习方法 认真熟读几篇典范的文言文,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劝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课外阅读几篇人物传记、全文翻译 大体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熟悉常见几种特殊句式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二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