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

    • 资源ID:4237789       资源大小:4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

    1、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第1课 隋朝的兴亡一、隋文帝统一南北(最大功劳)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南朝的陈,实现南北统一。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基本情况:大运河工程分四段进行,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P4图(3) 作用、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与交流。 (4) 相关人物:隋炀帝 三、 科举制度的确立1. 隋朝诞生: (1)隋文帝考试授官;(2)隋炀帝

    2、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2. 唐朝发展:(1)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2)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朝主要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3. 科举制度作用: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四、618年,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第2课 唐前期的兴盛一、“贞观(唐太宗年号)之治”1、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贞观之治出现原因):(1)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重视州县长官人选。 (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3)民族关系上:加强各民族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入藏)。(4)重用贤才,房(玄龄)谋杜(

    3、如晦)断魏(征)直言。2、唐太宗统治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称“贞观之治”。二、“开元(唐玄宗年号)盛世” 1.唐玄宗治理国家的措施:(1)用姚崇、宋璟为相。(2)整顿吏治。(3)重视农业生产。(4)改府兵制为募兵制。2.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一、 社会经济的繁荣1.农业:稻麦轮作复种的出现,曲辕犁、的发明,筒车的出现。2.手工业:(1)名窑的形成,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的大量出现(2)唐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二、长安的繁荣唐朝的都城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城中有宫城、皇城、

    4、坊和市。三、 开放的社会风气,婚姻自由、信仰自由外国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权。四、 唐诗的盛行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文学) 唐朝时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是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被后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语言凝练,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被后人誉为“诗圣”。白居易的诗质朴通俗,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新乐府等。 第4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一、唐朝的少数民族1、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2.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5、今西藏拉萨)。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藏族的祖先是吐蕃人。二、玄奘(高僧)取经627年,玄奘西行到天竺那烂陀寺(古印度)研习佛学,他根据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三、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高僧),东渡日本,传授佛教,介绍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技术,第六次才成功。第5课 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一、 “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造反,763年叛乱结束,唐朝衰落,后经黄巢起义唐朝衰亡。二、 五代十国907年,朱温称帝,以开封为都,国号梁,(史称后梁)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后中原地区又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从

    6、后梁至后周,史称“五代”。同时中原以外地区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前蜀、后蜀和北汉,史称“十国” 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 第6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一、北宋的建立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分为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对皇帝直接负责。北宋重文轻武,地方官用文臣。二、契丹族的兴起与辽宋和战(1)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定都上京。(2)辽宋议和:1004年,澶渊之盟,辽宋维持了100多年和平局面。(3)北宋和西夏的关系1038年,

    7、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以兴庆为都城。后宋夏议和。第7课 宋与金的战和一、金的兴起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为会宁。二、“靖康之变”北宋李纲开封保卫战打退金军。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三、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1)赵构重建南宋,定都临安。(2)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在郾城大败金军。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宋金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第8课 蒙古族的崛起和元朝统一全国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1)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

    8、都(北京),统一全国。(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2)忽必烈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政事)、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3)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4)设澎湖巡检司管台湾和澎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吐蕃。第9课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一、南方农业发展原因:唐中叶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带来先进工具、技术和劳动力。表现:苏湖熟,天下足,宋代水稻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二、南方手工艺发展 (1)宋代杭州、成都是丝织业中心。 (2)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时期,景德镇成为江

    9、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3)东南造船业发达,泉州造船最精良。三、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1)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开封(东京)和杭州(临安)。商业活动打破了”市”坊”和昼夜的界限。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2)北宋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和发行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一、城市的发展宋代,城市中坊、市交错,出现早市和夜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形象的再现了开封的繁荣景象。二、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热闹的节目宋代大城市中出现了“瓦子(娱乐兼营商业)”,还有“勾栏”,瓦子是适应中下阶层百姓的需要而产生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10、。今天大多数节日宋朝都有,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宋词和元曲(1)苏轼,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开创了豪迈奔放的新词风,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2)两宋李清照发扬婉约词风。(3)南宋辛弃疾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最为著名。(4)元曲以杂剧为主。关汉卿(最著名代表作窦娥冤)、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第11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一、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意义: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二、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宋朝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南宋时阿拉伯人使用指南针,并把它传入欧洲。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11、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军事,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 第三单元 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 第12课 明朝的建立一、 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1)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建立明朝。(2)地方废行省,设三司;(3)中央废中书省,废宰相,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4)制定大明律和大诰;(5)科举实行八股取士,范围在“四书”内;(6)设锦衣卫和殿阁大学士;(7)兴大狱。二、明成祖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1)明成祖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2)实行削藩政策,(3)设内阁和东厂。 第13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郑和下西洋(重点)1405年到1433年,明

    12、成祖派郑和从刘家港出发,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意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郑和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二、戚继光抗倭戚继光组成的戚家军,扫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第14课 明代的科学技术一、明代的长城与明清紫禁城(1)明长城是明朝与北方民族冲突的产物。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称“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象征。 (2)明清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位置)、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明朝科学

    13、家,写成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四、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第15课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一、 李自成起义(1)背景:明朝的腐败和人民负担的加重,激化社会矛盾、暴发起义。(2)口号:“均田免粮”。(3)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后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二、清朝入主中原(1)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改国号为清。(2)1644年清兵进占北京,后统一全国,建立清朝。 第16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康熙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新疆: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册封制度:顺治帝封达赖五世为“

    14、达赖喇嘛”,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2)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3)确立“金瓶掣签”制度。三、台湾回归祖国17世纪,荷兰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四、 清朝的疆域 清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的经营,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规模。 第17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君主集权与军机处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是君主集权达到了巅峰。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二、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制造了大批冤案,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言路。 第18课 清前期的兴盛与中期的危机一、 康乾盛世(1)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15、都奖励开荒,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水水患。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2)甘薯和玉米的引进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3)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4)繁华城市的出现如:北京、江宁、苏州、杭州、扬州、汉口、景德镇、佛山等(5)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康乾盛世”。二、从海禁到闭关(重点)(1)清初实行海禁和迁海令,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管理。(2)清朝的闭关政策虽有一定自卫意义,但不能阻止外国侵略,严重损坏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拉开了中国同西方的差距,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第19课 明清的文化艺术一、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古典小说高峰)。二、戏剧艺术 (1)康乾时期戏曲盛行,最具代表性的是昆曲和京剧。(2)明清最有名的戏剧是汤显祖的牡丹亭。(3)1790年乾隆帝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深受观众欢迎,三庆班和后来进京的四喜、春台、和春,合称“四大徽班”。后来徽班柔和了昆曲、秦腔、汉调等加以改进创新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5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