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终稿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 资源ID:4237004       资源大小:44.01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终稿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1、胜利农场始建于1954年,现隶属于通辽市科左后旗。现有土地面积1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4万亩,林地面积8747万亩。粮食年平均总产1.1亿斤,2013年牧业年度大小牲畜存栏8097头(只、口),人均纯收入7000元。胜利农场现有总人口10028人,总户数3358户。下设7个农业分场。驻场企事业单位9个,即:中心总校、中心卫生院、派出所、农村信用社、邮政所、供电所、自来水供水站、联通公司等。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关于保障性住房(垦区危旧房)的发展建设,实现全旗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挥地域属性城镇作用,使科左后旗建设能上档次、上水平,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加强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科左

    2、后旗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垦区危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势在必行。胜利农场作为通辽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为尽快落实和解决牧场危旧房改造和更好的贯彻自治区关于棚改的政策以及通辽市新农村建设计划实施,地方政府适时的提出了通辽市科左后旗2015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院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工作,并与当地规划、建设部门进行研究与沟通,在对大量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概况1.2.1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受投资限制,道路沿线的电力、电讯、供热管线等单独立项,不在本项目范围内。(1)

    3、道路工程本工程为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道路6040m,路宽4.5米,新建道路面积27180m。(2)排水工程新建管径d600mm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线3450m。1.2.2主要技术指标与投资构成表主要技术指标 表1-1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备注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道路工程公里6.042排水管线3.45投资构成表 表1-2项 目投资额占建设投资%备 注1.1建筑工程费452.9587.71%1.2工程建设建设其他费用43.598.44%1.3预备费用19.863.85%合 计516.40100.00%1.2.3主要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区域交通便利,施工场地平坦开阔。当地建筑材料丰富,钢材、水泥、砂、砂砾和碎石

    4、等均可由当地采购。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的需要。施工用水、用电可就近引入,工程建设条件良好。1.2.4项目投入的总资金和效益情况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516.40万元。建设期为2年。资本金拟通过如下途径解决:申请国家投资及地方配套。1.3结论与建议1.3.1主要结论(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垦区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政策,符合住建厅、自治区发改委关于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要求,它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胜利农场居住环境,完善农场道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农场发展空间,美化农场环境,促进农场经济发展。(2)该项目建成后危房改造配套厂区(垦区)居民的受益最大,项目具有

    5、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切实可行的,应尽快实施。1.3.2建议 建议修建道路的同时,结合农场建设规划,完善路下相关市政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开挖,造成浪费。2、城市、建设区概况及建设条件评价2.1城市概况2.1.1 地理位置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东经12130至12343,北纬424520至434130。北与开鲁县、科尔沁区、科左中旗接壤,东隔平齐线铁路与吉林省双辽市为邻,东南隔东辽河与辽宁省昌图县相望,南接辽宁省康平县,彰武县,西部和库伦旗为邻,西北与奈曼旗短距离交界,为内蒙古、辽宁、吉林省三省交界,距沈阳、长春市和通辽市科尔沁区分别是190公里、315公里和78公里。2

    6、.1.2 自然条件1、地势地貌科尔沁左翼后旗处于辽宁、吉林、内蒙古交接的松辽平原西部边缘地带,南、北、东三面均为平原环境,西部与科尔沁沙地接壤,位于科尔沁沙地的东南边陲,是科尔沁沙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东部系辽河冲积平原外,皆是沙丘、沙地为主要特征的地貌类型。陀甸相间交错,沙丘连绵起伏,洼地纵横分布。境内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再向东南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在西南部为308.4米,最低点在东南部的东西辽河交汇处为88.5米。2、气候科左后旗地处中温带边缘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因受季风影响,雨量集中,雨热同期;秋季短暂温凉;冬季漫长,寒冷少雪。(1)气温

    7、年平均气温在5.3-5.9之间。最高年份出现在 1975 年 , 西部为7.O,东部7.1 ;最低年份出现在1969年,西部和东部为4.5,中部为4.3。年际间高低平均气温相差2.5-2.7,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为零下14-15.1;7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3.2-23.8。春秋两季变温较快,10或高于1O的153-156天,积温为2900-301O。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东部为36.1,中部为37.8,西部为 36.1。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东部为-33.9,中部为-32.6,西部为-32.2。无霜期自东向西为138-148天。初霜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出现在5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150cm。(2)降水

    8、境内降水东多西寡,南勤北少。年平均降水在358-483毫米之间,年际降水变率为10-15%,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7月最多,西部为146.8毫米,中部为111毫米,东部为145.7毫米。最少月,西、中、东部分别为1.3毫米、1.4毫米、2.5毫米。降水特点是雨量集中,强度大,利用率和保证率低。全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9倍至4.5倍,中部蒸发量最大为2055.7毫米,东部为1883.4毫米,西部为1758.9毫米。(3)风向、风速科左后旗地处大风沙暴地区,6级以上大风年平均日数东部为38.7天,中部为32.1天,西部为29.7天。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3-5月,自西向东19.3-23.

    9、6天,为全年大风日数的61-65%。每年4月份平均大风日数为7.9-9.6天,为全年大风日数的25-28%。月最多大风日数为15天,最长连续大风日为8天。2.1.3 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地质条件较好。2、林业资源自生林树种水曲柳、黄菠萝、紫椴、元宝枫、核桃揪、蒙古栎、黄榆、黑榆、小叶朴、科尔沁。白杨等。人工造林树种有樟子松、油松、新疆杨、胡杨、钻天杨、箭杆杨、北京杨、白城杨、河南白榆、刺槐、紫穗槐等。3、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全旗水资源总量为7.9亿立方米,属偏丰水区。4、畜禽、农作物资源黄牛头数多,素有“黄牛之乡”、“全国黄牛之最”的美誉。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等。6、旅

    10、游资源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景区大青沟,莲花吐旅游景区、衙门营草原景区、僧格林沁博物馆等。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布日墩鲜卑窑址、莲花泡古城、新胜屯鲜卑墓群、坦塔拉古城址、满斗黑麻营子辽代冶铁遗址等。2.2建设区概况胜利农场党委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特别是近十年来,胜利农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场区电网低压改造项目,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完成了双胜镇胜利农场联村安全饮水工程,8300人用上了安全清洁的自来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铺设任务26公里,切实解决了职工出行难问题;投入资金对七个分场办公室进行了新建翻建,达到了旗内一流办公室水平;

    11、高标准建设了场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完成了场区排水排污工程;场部、中心学校、胜利新居楼及个别工商户实现了集中供热。2014年,胜利农场是全旗“百万亩”现代化农业建设核心区域,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精品农田五万亩,耕地将得到进一步的平整,农田配套设施将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场有4157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现有1803人领取了社保工资;有7690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农场职工住房砖瓦化率100%,近两年来,投入资金1800万元,危房改造405户。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区位于农场二分场,二分场位于胜利农场中心区域,是胜利农场场部机关所在地,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二分场总户数7

    12、23户,总人口2051人,土地总面积14483亩,其中:耕地面积13983亩,林地面积318亩。2014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500头(只、口)其中:有黄牛88头,羊380只。职工住房砖瓦化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100%,电脑入户率40%以上,2014年人均收入8000元。2.3建设条件评价本工程地处北温带,全年施工期短,只有八个月左右,其中三个月为雨季,对工程施工有许多不便。加之冻土深度大,路面厚度设计除考虑结构计算厚度外,还要考虑防冻厚度要求;管线等人工构造物基础埋深也相应增大,致使工程造价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不影响项目的总体实施。本项目施工场地开阔

    13、,交通运输便利,施工用水及用电可就近引入,建设条件良好。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1建设此项目是深化危房改造配套厂区发展战略的需要从这几年实践来看,扎实推进各类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既能改善民生,又是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不仅能够增加投资,而且能够带动消费,可以有效消化钢铁、建材、家电等上下游产能和产品。在垦区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实施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贯彻科左后旗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规划的战略构想,深化危房改造配套厂区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 3.1.2建设此项目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现阶段,在人们

    14、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中,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近几年,通过推进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公租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一大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但目前住房困难家庭数量仍然比较大。特别是在垦区、工矿等危房改造配套厂区里,还有不少工业化初期形成的简易住宅,大多是危房,缺乏供水、排污、取暖等生活设施,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巷道狭窄,环境脏乱,不能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同时,由于一些城市房价收入比较高,不少新就业职工、新毕业大学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住房条件很差,又出现了新的住房困难群体。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通过政府保障和政策支持,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

    15、,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在发达国家,住房保障覆盖面通常在25%40%甚至更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让困难群众早一点实现安居。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必然要增加政府投入,这实质上是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 “托底”。这种做法顺民意、解民忧,有利于纾缓群众困难,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体现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1.3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区域建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为垦区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证,有利于垦区的快速稳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6、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有利于的市场环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一个局部范围内实现快速交流和新的优化组合。改善区内居民生活工作环境,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有利于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在该区域内形成稳定的居住群体,进而推动该区域的建设。还可以构筑一个设施更完备、服务更完善的优化环境,将为企业低成本启动和快速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将进一步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对外联合与合作的步伐。3.1.4建设此项目是改善胜利农场环境,提高农场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由于胜利农场规划建设滞后,垦区基础设施建设缺少统筹,从而使农场内房屋、道路等建设凌乱,为进一步改善农场环境,为农场危旧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17、保驾护航,实现农场居住环境的新突破,地方建设单位及时提出通辽市科左后旗2015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建设不仅完善农场路网,更方便居民出行,给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宽敞、便利、舒适、秩序井然的道路交通状态也将对农场民主建设、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它对推动与促进科左后旗棚改发展,完善垦区的整体功能和结构布局,提高垦区居民的生存环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旗经济也必将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所以它的建设应尽快实施。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建设资金筹措本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申请国家投资及地方配

    18、套,项目建设资金有保证。3.2.2材料来源及供应情况当地周边建筑材料丰富,石灰、砂、砂砾、碎石等均有固定的料场。本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管材均由当地企业生产、供应,沥青需由辽宁盘锦购进,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的需要。3.2.3施工场地和水电供应情况该项目施工场地开阔,施工期间的水、电可从附近就近引入,工程建设条件良好。当地具有多年的市政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并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施工设备配套,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本工程建设的需要。综上所述,建设本工程,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该项目建设对改善交通

    19、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加速推进农场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尽快实施。4、交通量分析预测交通预测其主要目的在于从规划层次确定道路远期是否能够满足远景年道路对于交通的承载情况,需要依据道路的承载来匹配相应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另外依据路口转向交通来确定道路交通组织方式和路口交通渠化方案。根据现状道路及预测道路交通量进行远景年交通预测,以确定道路断面设计及路口处理方案是否满足远期的交通需求,在预测过程中同时考虑远期交通的发展策略,如建设轨道交通网络和BRT网络对于非机动车的出行影响。由于本项目建设道路属于农村牧区道路,主要用于行人、畜力车、农牧业机械、农用车和少量小吨位小汽车行走,故本次可行研

    20、究报告不进行交通量分析预测。5、工程方案5.1道路工程5.1.1设计依据(1)农村牧区道路技术标准(DB15/T324-2005);(2)其他行业规范或标准5.1.2设计原则(1)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在满足工程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2)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5.1.3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农村牧区道路(2)计算行车速度: 20km/h;(3)停车视距20m;(4)圆曲线最小半径30m;(5)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10年;(6)设计轴载:BZZ100KN;(7)土基回弹模量:E30Mpa;(8)道路最小纵坡度:0.3%;(9)道路最大纵纵坡:5%;5.1.4道

    21、路平面、纵断面本工程道路为新建道路,平面位置按农场建设规划确定。纵断设计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纵断设计除考虑道路排水要求外,还要兼顾道路两侧的土地开发成本。为保证道路排水,最小纵坡控制为0.3%, 考虑区域地形条件和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道路最大纵坡控制为.3%。5.1.5道路横断面根据道路所在位置交通流量特点及规划建设要求,本工程道路横断面具体为:0.5m(硬路肩)+3.5m(车行道)+0.5m(硬路肩)=4.5m(红线宽)。机动车道路拱采用1.5%直线坡,坡度由内向外。硬路肩横坡为2.0%,坡度由外向内。5.1.6路基工程本工程区域内地势较为平坦,道路

    22、沿线填挖高度不是很大,路基均采用自然放坡,填方路段路基边坡采用11.5,挖方路段路基边坡采用11。路线地表均为耕植土,需对本段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清表30cm。土基处理部分,清表后挖至土基处理基底。本工程土基必须保证密实、均匀,强度达到规范要求,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应大于30兆帕。路基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如下表所示。路基压实度表 表51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填方0-809480-1509315090挖方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中填方要求。5.1.7路面工程(一)路面类型的选择目前我国道路工程中,高等级路面结构通常采用两种形式,即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

    23、凝土路面。二者各具优缺点。(1)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a. 沥青属于弹性材料对超载不敏感;b. 沥青路面铺筑完面层后,即可开放交通;c. 沥青路面容易维修和养护;d. 沥青路面行车舒适,噪音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点:a.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没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长;b.水稳性和温度稳定性不如水泥混凝土路面好。(2)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a.路面刚度大,强度高,板体性好,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扩散荷载能力;b.水稳性和温度稳定性好。耐疲劳性强,使用寿命长;c.对油及大多化学物质不敏感,有较强的抗蚀性。d.在正常设计、施工、养护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量和养护费用均比沥

    24、青路面小。综合上述比较,结合牧区道路地下管线少的特点,拟建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二)路面结构拟定路面基层根据当地筑路材料和近年工程建设经验,选用二灰碎石,这种半刚性基层温度收缩、干缩系数小,刚度比较适当,抗拉强度高,水稳性与抗冻性好,而且可以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路面设计均需考虑抗冻要求,潮湿路段增设20cm天然砂砾或混合石隔离层,阻断路基毛细水上升。路面结构设计如下:20cm C30水泥混凝土20cm 二灰碎石(6:14:80)总厚度40cm。5.1.8道路交叉口设计 本项目建设牧区道路,与现状道路相交,均设计为平面交叉口。5.1.9道路交通设施为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应合理设置道路

    25、标志、标线。在道路转弯和交叉路口等处要合理设置交通标志牌,标志牌分为指路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和引路标志等。在道路沿线和交叉口处画出标线。标线包括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交叉口斑马线、导向箭头线等。5.1.10道路工程数量表道路工程数量表 表5-2 道路名称长度(m)车行道道面积(m)硬路肩土方(m农场道路60402114032616合计271805.2排水工程5.2.1工程内容本工程的排水管网只涉及2015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范围内的雨水管线设计。5.2.2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统一收集并排放。在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中除考虑污水的收集外,

    26、雨季要考虑一定雨水截流倍数,使排水管道及截流干管截面增大。在污水处理上,雨季雨水混入,致使污水处理厂水质变化较大,不利于污水处理,同时部分污水仍排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合流制污水管线一般常用于旧城区的原有管线。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和雨水分别收集在独立的管渠中排放。分流制可克服合流制的一些缺点。分流制具有以下优点:a 管内水量较稳定,水力条件好;b 截流干管规格较小,投资较省;c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流量和水质比较稳定,易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及管理;d 雨、污分流不会出现污水溢流对江河造成污染的现象。按照环境保护要求,新建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故本次设计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5.2.3排水系统布局城镇排水系统在平面上的布置


    注意事项

    本文(终稿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