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合理应用.docx

    • 资源ID:4206872       资源大小:34.39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合理应用.docx

    1、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合理应用天星医考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 第一节合理用药概述 一、基本概念 所谓合理使用中药,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也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之目的。合理用药这一概念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 二、目的与意义 合理用药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中药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于零。其次是使患者用最少的支出,冒最小的风险,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其三是最有效地利用卫生

    2、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其四是方便患者使用所选药物。 三、基本原则 1安全 所谓安全,即保证用药安全。一名合格的执业药师在建议临床医师或指导患者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必须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放在首位。 2有效 所谓有效,即确保用药有效。 3简便 所谓简便,即提倡用药方法要简便。 4经济 所谓经济,即倡导用药要经济实用。 总之,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四者缺一不可。 四、执业药师的作用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是执业药师的职责之一。临床医学也要求每一个执业药师必须走向临床,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为广大患者和药品的使用者,提供更直接的药学服务。执业药师是合理用药的主力军,在合

    3、理用药工作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 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证候禁忌。 7同类重复使用,因对药物的性能不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同类药重复使用。 8乱用贵重药品,因盲目自行购用,或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滥用贵重药品。 六、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一)浪费医药资源 不合理用药会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这可以是直接的,如重复

    4、给药、无病用药、无必要的合并用药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处置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等会增加医药资源的消耗,且常会被医务人员和患者忽视。 (二)延误疾病的治疗 (三)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有药物的因素,如品种混淆、炮制不当;有患者的因素,如过敏性体质、个体差异、特殊人群;也有辨证是否准确,立法是否确当等。但更不能忽视不合理用药,如选用药物不准确、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用法不适当,均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 (四)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不合理用药常常会造成医疗事故,或称为药疗事故。医疗事故的发生,常常会引发医疗纠纷,不但会给患者、医师、药师带来

    5、许多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支出,而且会给医院、药品经营单位乃至全社会带来许多的麻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每一个执业药师在用药时,一定要坚持合理用药,以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1努力研习中医药学; 2准确辨析患者的病证; 3参辨患者的身体状况; 4确认有无药物过敏史; 5选择质优的饮片; 6合理配伍; 7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及剂型; 8正确掌握剂量及用法; 9制定合理的用药时间和疗程; 10.严格遵守用药禁忌; 11.认真审方堵漏; 12.详细嘱告用药宜忌; 13.按患者的经济条件斟酌选药。 第二节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一)中成药之

    6、间的配伍应用 如明薛己用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气阴不足;清叶天士用大补阴丸、水陆二仙丹、牡蛎全樱膏配伍同用治疗阴虚火旺、淋浊、早泄。由此可见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自古以来就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主要形式之一。 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如用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合用,可以增强温肾运脾、涩肠止泻功效。治疗脾肾阴虚之五更泄泻。 用归脾丸与人参养荣丸同用,可明显增强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止痉的功效,治疗心悸失眠,眩晕健忘。 用脑立清胶囊(片)与六味地黄丸合用,用于高血压病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

    7、要功效。 例如用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治疗湿痰咳嗽;而脾为生痰之源,辅以平胃散同用,燥湿健脾,可明显增强二陈丸燥湿化痰之功。又如以乌鸡白凤丸为主药治疗妇女气血不足、月经失调,辅以晋砂六君子丸,以开气血生化之源,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如二便不通,阳实水肿,可用峻下通水的舟车丸,但为使峻下而不伤正气,常配合四君子丸同用。 又如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虚作喘,但若久治不愈,阳损及阴,兼见咽干烦躁者,又当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以平调阴阳,纳气平喘,且防止金匮肾气丸燥烈伤阴,降低副作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

    8、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如妇女富冷不孕,需内服艾附暖富丸,外贴十香暖脐膏,共奏养血调经、暖宫散寒之效;咽喉肿痛,可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 (二)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 根据中药的归经理论,以药引引药物到达病所,从而增强疗效。如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等病证,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常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以行药势,直达病所;用于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冲水送服,以增其润肠和中之效;滋阴补肾法的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二、中

    9、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一)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例如,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大活络丸、旭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等均含有附子,而止咳化痰的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等分别含有川贝、半夏,依据配伍禁忌原则,若将上述两组合用,附子、乌头与川贝、半夏当属相反禁忌同用之列。 利胆中成药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等都含有郁金,若与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散等含丁香(母丁香)的中成药同时使用,就要注意具“十九畏”药物的禁忌。 临床常用中成药心通口服液、内消瘰疬丸中含有海藻,祛痰止咳颗粒含有甘遂,若与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等含甘草的中成药联用也属

    10、禁忌之列。 (二)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 联用将会增加某一味或几味药的剂量。如大活络丹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合用,两者均含朱砂,均会增加有毒药味的服用量,加大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故在使用时应考虑药物“增量”的因素。 再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同属气滞血瘀型用药,其处方组成与功效基本相似,而且这一类的药物多数含有冰片,冰片不能过量使用,由于冰片药性寒凉,服用剂量过大易伤人脾胃,导致胃痛胃寒,在临床应用中使用其中1种即可。 (三)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辨证论治和禁忌 如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附子理中丸系温中散寒之剂,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腹泻等;而

    11、牛黄解毒片性质寒凉,为清热解毒泻火之剂,适用于火热毒邪炽盛于内而上扰清窍者,可见不加分析地盲目将两者合用是不适宜的。再如,盲目将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等合用,均属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四)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问题 含麻黄的中成药忌与降血压的中成药如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并用;也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山海丹、活心丹、心宝丸、益心丸、滋心阴液、补心气液等联用。因麻黄中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能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同时还能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又能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肌

    12、耗氧量增加。若同时并用,可产生拮抗作用。含朱砂较多的中成药,如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丸等与含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消瘿五海丸、内消瘰疠丸等长期同服,在肠内会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 第三节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一)协同增效 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很显着地呈现协同作用。 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 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 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并已制成复方丙谷胺(胃丙胺

    13、)。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 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同用,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用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的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降低毒副作用 甘草与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 氯氮平治疗精

    14、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应用石麦汤(生石膏、炒麦芽)3060剂为1疗程,流涎消失率为82. 7%。总有效率达93. 6%。 碳酸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年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胃肠道反应也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同时用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就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减少剂量 珍菊降压片 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的作用。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每日3次计,盐酸可乐定比单用剂量减少60%。 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二、中医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一)在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时影响药物

    15、的吸收,主要是影响药物的透过生物膜吸收和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性。 1.影响吸收 (1)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中药中的某些成分易与西药结合或吸附,特别是以固体形式口服的西药,可导致某些药物作用下降。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因此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因为鞣质具有吸附作用,使这些西药透过生物膜的吸收量减少。 蒲黄炭、荷叶炭、煅瓦楞子等不宜与生物碱、酶制剂同服,因为药物炭吸附生物碱及酶制剂,抑制其生物活性,影响药物的吸收。 含有果胶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山茱萸等不宜与林可霉素(洁霉素)同服,同服后可使

    16、林可霉素的透膜吸收减少90%。 (2)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 含生物碱的中药如麻黄、颠茄、洋金花、曼陀罗、莨菪等,可抑制胃蠕动及排空,延长红霉素、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或使红霉素被胃酸破坏而降低疗效,或使强心苷类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吸收增加,引起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3影响代谢 (1)酶促反应 乙醇是常见的酶促剂 (2)酶抑反应 4影响排泄 (1)增加排泄:碱性药物由于与酸性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大大加快药物排泄速度,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疗作用。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等,与一些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碳酸钙、枸橼酸镁、碳酸氢钠、氨

    17、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合用时,会发生酸碱中和而降低或失去药效。 (2)减少排泄: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酸化体液而使药物排泄减少,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等与磺胺类、一大环内酯类药物、利福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合用时,因尿液酸化,可使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性降低,增加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 (二)在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 1药效学的协同作用 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联用后,其抗菌活性增强16倍。 2药理作用相加产生毒副作用 (1)强心苷有较强的生理效应,如过量会引起中毒。故六神丸、救心丹等含有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等强心苷

    18、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苷K等强心苷类同用。 (2)发汗解表药荆芥、麻黄、生姜等及其制剂(如防风通圣丸),与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合用,可致发汗太过,产生虚脱。 3药效学上的拮抗作用 西成药配伍不当,会使两者在疗效上发生拮抗作用,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等各种糖、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含有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人参鹿茸丸、全鹿丸等,不能与磺酰脲类降糖药联用。中药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止咳喘膏、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等有拟肾上

    19、腺素作用,具有兴奋受体和收缩周围血管的作用,与复方降压片、帕吉林等降压药同时服用,会产生明显的拮抗作用,使其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 三、中西药联用的例举 (一)中西药合理联用的侈榉 中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反应,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等,显示了极大的优点。临床报道甚多,值得研究借鉴。 1协同增效 (1)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 (2)石菖蒲、地龙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联用,能提高抗癫痫的效果;大山楂丸、灵芝片、癫痫宁(含马蹄香、石菖蒲、甘松、牵牛子、千

    20、金子等)与苯巴比妥联用,治疗癫痫有协同增效作用。 (3)芍药甘草汤等与西药解痉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4)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肌无力疗效较好。 (5)木防己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四逆汤等与强心药地高辛等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自觉症状。 (6)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等与普萘洛尔类抗心律失常药联用,既可增强治疗作用,又能预防发作性心动过速。 (7)钩藤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与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卡托普利等联用,有利于改善对老年高血压症的治疗作用。 (8)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与血管收缩药甲磺酸二氢麦角胺联用,可增强对体位性低血压症的治疗作用。

    21、 (9)桂枝茯苓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与血管扩张药联用,可增强作用,其中的中药方剂对于微循环系统的血管扩张特别有效。 (10)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等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剂联用,可增强疗效。 (11)木防己汤、真武汤、越婢加术汤、分消汤等与西药利尿药联用,可以增强利尿效果。 (12)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抗感染作用。 (13)小青龙汤、柴朴汤等与氨茶碱、色甘酸钠等联用,可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14)麦门冬汤、滋阴降火汤等对老年咳嗽的镇咳所用,优于磷酸可待因,若酌情选择联用,可提高疗效。 (15)具有抗应激作用的中药如柴胡桂枝汤、四逆

    22、散、半夏泻心汤等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西药(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 (16)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 (17)茵陈蒿及含茵陈蒿的复方与灰黄霉素联用,可增强疗效,这是因为茵陈蒿所含的羟基苯丁酮能促进胆汁的分泌,而胆汁能增加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促进其吸收,从而增强灰黄霉素的抗菌作用。 (18)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时同用,有协同作用。 (19)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20)炙甘草汤、加味逍遥散等与甲巯咪唑等联用,可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各种自觉症状减轻。四逆汤与左旋甲状腺素联用

    23、,可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临床症状迅速减轻。 (21)延胡索与阿托品制成注射液,止痛效果明显增加;若再加少量氯丙嗪、异丙嗪,止痛效果更优;洋金花与氯丙嗪、哌替啶等制成麻醉注射液,用于手术麻醉不但安全可靠,而且术后镇痛时间长。 (22)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等与西药抗肿瘤药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其中的中药可以提高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能力,还可能有造血及护肝作用。 (23)清肺汤、竹叶石膏汤、竹茹温胆汤、六味地黄丸等与抗生素类药联用,有增强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效果。有些单味中药如黄连、黄柏、葛根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与抗生素类药物联用,可增强抗菌作用。 (24)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

    24、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磺胺脒联用,可增强治疗菌痢的效果;香连化滞丸与呋喃唑酮联用,可增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碱性中药与苯唑西林、红霉素同服,可防止后者被胃酸破坏,增强肠道吸收,从而增强抗菌作用。 2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1)柴胡桂枝汤等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副作用。 (2)六君子汤等可减轻其胃肠道副作用,但也可能影响其吸收、代谢和排泄。 (3)抗抑郁药与相应的中药方剂联用,可减少口渴、嗜睡等副作用的产生。 (4)芍药甘草汤等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副作用。 (5)小青龙汤、干姜汤、柴朴汤、柴胡桂枝汤等与抗组胺药联用,可减少西药

    25、的用量和嗜睡、口渴等副作用。 (6)木防己汤、真武汤、越婢加术汤、分消汤等 可减轻因应用西药利尿药而导致的口渴等副作用。 (7)桂枝汤类、人参类方剂与皮质激素类药联用。可减少激素的用量和副作用。 (8)八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人参汤等中药与降血糖药联用,可使糖尿病患者的性神经障碍和肾功能障碍减轻。 (9)黄芪、人参、女贞子、刺五加、当归、山茱萸等,与西药化疗药联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药而导致的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10)黄连、黄柏、葛根等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中药与抗生素类药联用,可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11)黄精、骨碎补、甘草等与链霉素联用,可消除或减少链霉素引发的耳鸣、耳聋等不良反应。

    26、(12)逍遥散有保肝作用,与西药抗结核药联用,能减轻西药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害。 (13)用含麻黄类中药治疗哮喘,常因含麻黄素而导致中枢神经兴奋,若与巴比妥类西药联用,可减轻此副作用。 (14)小柴胡汤、人参汤等与丝裂霉素C联用,能减轻丝裂霉素对机体的副作用。 此外,中西药联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如木香、砂仁、黄芩等对肠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延长维生素B12灰黄霉素、地高辛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药物吸收。 (二)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例举 1降低药物疗效 (1)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瓦楞子、牡蛎、龙骨、海螵蛸、石决明、赭石、明矾等及其中成药,不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联用,而不易

    27、被胃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2)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中含有肼类官能团。 (3)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或中成药,不能与左旋多巴联用。 (4)含雄黄类的中成药,与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亚铁盐类西药合服,使中成药失去原有的疗效,并有导致砷中毒的可能。 (5)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如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不宜与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联用,以免因联用而使疗效降低。 (6)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奎宁等同服,因其可减少四环素族抗生素及奎宁等在肠道的吸收,使其血药浓度降低。 (7)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

    28、维生素Bl同服,因其能中和胃酸而促使维生素Bl的分解,从而降低维生素Bl的药效。 (8)酸性较强的中药,如山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及中成药五味子糖浆、山楂冲剂等,不可与磺胺类药物联用。因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加速乙酰化的形成,从而失去抗菌作用。 (9)酸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与碱性较强的西药如氨茶碱会降解或失去疗效。(10)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五倍子、地榆、诃子、石榴皮、大黄等,不可与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等消化酶类药物联用。极易与鞣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键络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弓I起消化不良、纳呆等症状。 (11)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不可与

    29、维生素Bl合用,因合用后会在体内产生永久性结合物,并排出体外而丧失药效。 (12)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因同服后可产生沉淀而不易被机体吸收。 (13)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不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及红霉素、利福平、灰黄霉素,不易被吸收,从而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疗效。 (14)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不可与麻黄碱、阿托品类药物合用,因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同用后会结合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不易被机体吸收而降低疗效。 (15)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不可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如钙剂、铁剂、氯化钻等合用,致使机体难于吸收而降低药效。 (16)含有皂苷成分的中药,如人参、三七、远志、桔梗等,不宜与

    30、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 (17)蜂蜜、饴糖等含糖较多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可与胰岛素、格列本脲等治疗糖尿病的西药同用,以免影响药效。 2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了解) 例: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西药合用,因这些中药及其制剂能使机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排泄减少,虽能提高抗生素的抗菌药力,但却增加了其在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使耳毒性作用增强,从而影响前庭功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及行动蹒跚。 四、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品种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含西药组成的中成药 部分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重感冒灵片解表清热,疏风止痛用于表邪未解、郁里化热引起的重症感冒,见恶寒、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

    31、鼻塞、咳嗽等症安乃近、马来酸氯苯那敏速感康胶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痰黄、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等症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维C银翘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症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强力感冒片(强效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症对乙酰氨基酚感冒清片(胶囊)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速感宁胶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以及小二腮腺炎等症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感冒灵胶囊(冲剂)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症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感


    注意事项

    本文(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合理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