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大全Word下载.docx

    • 资源ID:419949       资源大小:36.3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大全Word下载.docx

    1、( 1 )2)(一)答案1、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 少年正常生活。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2、因为在4000 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3、 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4、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 有极小的摆动。(答出第一句即可)a.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 耗。b.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答出一种即可)。5、 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 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 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

    2、产生的呢?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 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 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 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 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 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 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 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 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 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 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

    3、生 的。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 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 了 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 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 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 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 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 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 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 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

    4、化和荒废 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 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 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 月间我国就发生了 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 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 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事实表明,人们无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 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 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 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 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 永存。1 . 本文说明 的对

    5、象是 ,说明 的 主 要 内 容 是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黑词语的含义。罪 魁 祸 首3.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_O (尽量用原文语句)4.第三自然段中的“过度开发”是指什么?这段文字采用 了大量的数字说明方法,请举一例简要说明运用数字说明的 好处。5.人类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受 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举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 相应的改善措施。举例 措 施 : (二)1、沙尘暴。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和严重危害。2、沙源是 造成沙尘暴灾害的首要因素。大自然经过休息调养,恢复元 气,达到生态平衡。3、有沙源。生态环境遭到人

    6、为破坏。4、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长2400公里,宽1500 公里,高3公里?连续三天?横扫三分之二土地(任举一个 数字即得1分)。这里运用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沙尘 暴来势凶猛、规模巨大、危害严重的特点。5、示例:对森 林乱砍滥伐。封山育林(举例恰当,措施合理即可)。(三)1、“册”是由竹片或木片制成;用绳子串编;笨重、体积 大,使用不方便。“缩微图书”由胶片制成;采用缩拍技术; 轻便、体积小。2、作比较、列数字。3、缩微图书体积小、 重量轻;缩微技术的运用时间早。4、科学技术的发展。5、 “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这样说更符合实际。6、设想有创意,特点表述清楚即可给满

    7、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 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 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 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 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 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 多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 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 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000片竹简。现在的书,不仅

    8、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 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 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 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 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 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 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 胶片只有15公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 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3.

    9、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 说明什么?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 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 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 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O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 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 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

    10、片和唱针。唱针 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 物的声音。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 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 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 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 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 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 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 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 的办法显示。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

    11、有的越来越 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 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 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 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 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 的胶片只有15公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 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2.选文第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3.第段画线句子在选文

    12、结构上的作用是:4 . “缩微图书”的优点是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3分)(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题。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 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 的。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 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 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 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 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 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 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

    13、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 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 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 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 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 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 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 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 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 60岁时仍能保持敏 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 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

    14、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 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 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 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 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 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 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 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 生活、精神充满活力。篇二:六年级语文阅读题总复习精选(含答案)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50篇(含答案)母爱是一根穿针线【001】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 了。她决定给儿子

    15、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 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一她就是作家的 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 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 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 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 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 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 不上。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 (ni)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 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

    16、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 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 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 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 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 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 的梦。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 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 出的爱畅通无阻

    17、。如此简单。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你把母爱比作()o (2分)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使句子的意思不变。(1分)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o (2 分)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 吗?O5、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6、短文是按()的顺序写的。(2分)7、短文已用& II &分成了四段,请归纳第三段 段意。参考答案:1、穿针线;2、自豪;3、解释说明;4、表示重复的次数;5、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6、事情发展;7、儿子和母亲心灵的沟通。巡道工的故事002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 的田野

    18、,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 深深地吸引着我。呜_,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 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 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 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 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 的故事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 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噎”一声猛响,在一 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 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

    19、到了,雨幕中 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 巡道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 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 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 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 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 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噎”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 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 比作

    20、什么(3分)2.在文中用“-”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 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2分)3.写出这篇短文中各段 的小标题:(3分)4、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次 要的?为什么要这样写?5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2分) 参考答案:1.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把 汗水比作小溪)那光着的上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油光滑亮,好人旬用紫 铜铸成的。(把上身比作紫铜)2.“身上的汗水仍然像. 好像紫铜铸成的。”说明了巡道工工作的艰辛。3.坚守岗位认真负责美好印象4.回忆详写,乘火车和联想略写。这样不仅突出了巡道工 的高贵品质,而且文章主次分明,详

    21、略得当。5.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地工作忠于职守的精神。钱被刮跑以后0031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 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 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趣起,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 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 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 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 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 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 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 安慰

    22、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 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 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 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 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 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 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 言自语地说 不对 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 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 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 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 ”有人诧异地问。 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 都是

    23、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 了: “谁又多送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 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 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 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 声。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捌起(lie lie)散落(san san)微颤(chan zhan)2.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突如其来:喜出望外:不约而同:自言自语:4.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分)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

    24、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 了”?(2 分)6.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1分)给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 小标题。7.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2)参考答案:l.lie san chan2.: ”,:“? ”3.(基本符合词意即可)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 常高兴。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4.“抢钱,二字加引号,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抢钱,而是人们 急于帮老大爷把钱从地上捡起来。5.由于“我”不小心撞到了老大爷,钱掉在了地上,“我” 担心钱被风刮走或被过路人抢走,后来从人们还钱中,看到 了当今社会人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

    25、所以“我”的心情一下 子变得轻松了。6.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掉钱抢钱交钱数钱7.(略)我爱家乡的秋夜【004】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 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 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 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 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 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 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 深浅明暗,美丽极了。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 树上,挂满了沉

    26、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 人垂涎欲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 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 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 家们也不甘示弱:蛔蛔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 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瞭亮的歌儿; 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 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 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 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 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

    27、着,梳理着自己 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 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 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3分)()的月光()的翡翠()的交响曲()的山野()的柿子()的水墨画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3分)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4.缩写下面的句子。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5.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大全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