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知识点纲要.docx

    • 资源ID:4167246       资源大小:45.78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知识点纲要.docx

    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知识点纲要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与身的关系 一、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希腊传统医学:以希波克拉底为代表,主张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是由于自然因素而引发的,创立了体液说。波斯传统医学:也是体液说同时相信人体内各种内脏与精神活动有关,其中最重要是的是心脏,认为心脏是主管感情、灵魂,提供内热及生活的元气。印度传统医学:也是体液说,认为人体由各种自然元素合成,包含空气、水、火、圭,这些元素相互作用而发生人体的躯体功能。中国传统医学:建立在阴阳二元与五行学说基础上。重视五脏的功能,并且每一内脏均予以归位。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 机体内环境及内环境的稳态调节(一) 机体内环境: 1)内环

    2、境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内环境。 2)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人体内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身体健康有何意义? )1)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机体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机体各个细胞、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及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时,体内细胞和器官的正常活动受到损害,导致内环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二) 生理功能的调节:(简述人体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1)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2)神经调节

    3、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其调节过程是反射。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体液调节一般比较慢,作用也比较弥散和持久。 怎样理解“心理”和“生理”的统一? (一) 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方面,大脑的发育及功能状态的维持等需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氧和营养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大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各个系统也起到中枢调节的作用。 (二) 正常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旦出现障碍,会对心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方面的障碍。 (三) 可见,脑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体。 第二节 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历史 1、 1811年,贝尔根据高等动物和人的脑形态与功能不

    4、同,将脑分为大脑、小脑,又将脊髓分为背根和腹根。 2、谢灵顿提出了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等术语。 3、 巴甫洛夫认为动物有两种类型的反射活动:一种是非条件反射(本能行为);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学习行为),两者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人类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的语言系统。他指出,人类的精神病发生于第二信号系统的障碍。 4、华生指出大鼠自身的运动觉是最主要的感觉暗号。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进展总是与研究方法有关2、动物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1)实验性切除: 通过对动物的脑部分损毁,观察动物随后的行为,这种方法是神经科学中目前使用的最久的方法。(2)电解法:对皮层下区域插

    5、入金属电极,通以电流将神经元内的物质电解,导致神经元的死亡随后观察脑损毁后的动物行为的变化等。 这种方法是传统生理心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3、人脑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一)脑电活动记录技术(EEG) 1) 脑电图(EEG)将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做自发脑电活动,它的记录叫脑电图。脑电图又叫自发脑电图。记录到的是大量神经元电活动的结果。 2) “事件相关电位”用ERP表示。当某种特定的刺激作用在人体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时,会在脑区引起电伴变化,这时记录的脑电变化被称作诱发电位,有人将各种刺激统称为事件,于是刺激诱发电位就变成了“事件相关电位”3) 脑电记录的主要优点是无损伤且较易获得,

    6、具有足够高的时间分辨率。 (二)计算机轴断层描技术(CAT)- CAT是将X光照相和计算机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观察脑的组织病变技术(三)正电子放射层描技术(PET) PET的主要原理是:给人体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后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通过PET仪器可以测量脑代谢是消耗的葡萄糖数量,从而获得放射性物质在脑内的分布图。 (四)核磁共振显影技术(MRI) MRI和PET一样,也是依靠测量能量的消耗来显示脑区的活动情况。不需要注射a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是有区别的,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如电解法b正电子放射层描术PET与计算机轴断层描技术CAT等其他造影术不同,它得到的是活性物质代谢率的机能动态图像

    7、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由于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称为自身调节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占主导地位的调节系统。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外周神经是指与脑和脊髓相连的神经,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神经系统的调节主要靠中枢神经系统来完成。 第一节 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指除脑和脊髓以外的全部神经,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

    8、神经系统。 按解剖学上划分,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脑神经是指与脑部相连的12对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脊神经是指与脊椎相连的31对神经,包括感觉纤维(将感觉信息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有的专司头面部的感觉运动功能,有的专司感觉传入运动指令付出功能,有的是感觉和运动混合的功能按功能划分,组成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运动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不受意志支配而自主工作,主要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的基本组成及功能:相对独立地维护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平衡,不由大脑随心所欲地控制。自主神经系统

    9、的功能是运动和感觉,下丘脑是调节和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1) 交感神经系统控制机体的能量资源,有“促活动性”功能,如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加大吸气、放大瞳孔等。 2) 副交感神经系统一般有保持体能和能量的“促营养性”功能,如降低心率、血液转如消化道、增加喂肠蠕动等。 3) 二者功能相互桔抗,又相互协调,使神经系统可以更精细、准确地调节内脏和腺体的活动,大多数躯体器官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支配.如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处于一种紧张、恐惧、愤怒的状态,以及紧张性的身心活动,而副交感神

    10、经兴奋使机体功能活动保持安静、日常状态、降低心率、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起自枕骨大孔并与延髓相连脊髓的主要功能: 1) 传导功能;2)反射功能: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两类。 脑的基本结构: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颅腔内,向下与脊髓想连接。脑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前脑(由大脑、丘脑、下丘脑-主要控制脑垂体、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边缘叶和边缘系统组成)、中脑(上丘-视觉/下丘听觉)和后脑(由延髓、脑桥、小脑组成)1) 前脑: a) 前脑位于脑的前部,是脑最重要的部分。 b) 大脑是脑最新、最大的部分,占脑全部质量

    11、的85%。大脑由两个布满皱褶的半球(左右大脑半球)组成,两个半球之间由横跨的神经纤维相连接。沟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和脑岛。大脑皮层主要与人的行为和认知功能有关。 c) 德国神经科医生布罗德曼将每个大脑半球皮层分为52个功能区。人类大脑结构和认知功能的一个主要特征为两侧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这种现象也称为半球优势、功能侧化或半球专门化。言功能主要决定于左半球,左半球管制右半身,右半球管制左半身。d) 躯体运动中枢(4、6区),位于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是管制身体运动的中枢。 e) 躯体感觉中枢(3、1、2区),位于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是身体上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

    12、损伤表现为对侧肢体相应区的感觉障碍。f) 视区(17区),位于枕叶后部,负责视觉信息的接受。 g) 听区(41、42区),位于颞横回,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h) 语言区:运动性言语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后部,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听觉性言语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视觉性语言中枢(30区)位于角回,受损产生失读症;书写中枢(8区) 位于额中回后部,受损产生失写症。左侧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i) 联合区除了大脑皮层上的特定功能分区外,其他部分的皮层被称为联合区,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神经中枢。在每一半球上

    13、,均有两个联合区:前联合区和后联合区。前联合区与解决问题时的记忆思考有关。后联合区与视区有关。 j) 间脑位于大脑和中脑之间,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k) 丘脑由两个卵圆形的大灰质块组成,是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整合中枢,是仅次于大脑皮层的皮下感觉中枢,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l) 下丘脑是由一些核团组成,下丘脑的主要功能包括: a 控制内分泌活动;下丘脑通过脑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 b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c 调节体温; d. 调节摄食活动;e. 调节情绪反应; m) 基低神经节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

    14、。 n) 边缘系统的机能与躯体、内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它是许多初级中枢活动的调节者。边缘系统还参与情绪反应调节。 2) 中脑:中脑与视觉和听觉有关。 3) 后脑:由延髓、脑桥和小脑组成。 a) 延髓与人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关,被称为生命中枢。 b) 脑桥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侧半球传至另一侧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作用。 c) 中脑、脑桥和延髓构成脑干,是脑进化最早、最原始的部分。 d) 脑干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与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如果上行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

    15、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它能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网状结构的作用具有非特异性特点。 e) 小脑为脑的第二大部分,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的运动,借以调节姿势与身体的平衡。小脑损伤会出现痉挛、运动失调,丧失简单的运动能力。 脑是通过纤维的相互联系来完成其重要功能的。白质包括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放射纤维三种:1) 联络纤维:联络纤维又称大脑内纤维,可将半球内的不同部位联接起来,包括短程纤维和长程纤维。 2) 连合纤维:连合纤维又称大脑间纤维,它联接两半球内相应的或同等的区域或结构,包括胼胝体(神经系统中最大的连合纤维,将半球内相应的新皮层区连接起来,

    16、负责两个半球之间的信息传递)、前连合(一圆形的致密的纤维束)和海马连合(琴连合).3) 放射纤维:放射纤维分为传入和传出两种类型。 第三节 脑功能的学说 脑功能的学说: 1) 定位说:(脑功能定位学说)杏仁核和海马与记忆有关,下丘脑与摄食和饮水有关。2) 整体说:(不存在脑结构的功能定位,脑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部位无关)、3) 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简要评述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 a) 鲁利亚是神经心理学的创始人。 b) 通过对大脑的长期实验研究,鲁利亚提出三个机能系统的学说,把人脑区分为三个基本的机能联合区:第一联合区主要指网状结构,其基本机能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17、并使选择性活动能持续进行;第二联合区主要指大脑半球后半部的各个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体觉区),其基本机能是形成接收、加工和储存信息。第三联合区主要是指大脑半球前半部的运动区,其基本机能是形成运动的计划,对进行中的活动编制程序,并加以调节和控制,然后将准备好的运动冲动发往外周组织和器官。 4) 模块说:(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复习题1、浅与深方位术语是最接近的反义词 2、胼胝体是最重要的连合纤维。 3、根据皮层厚度、神经元的开关和纤维的结构,临床上多采用德国神经科医生布罗德曼的数字标记分区繁育,他将每个大脑半球皮层分为52个功能区 4、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

    18、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外周神经系统指与脑与脊髓相连的神经,分布于全身,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6、在每一大脑半球上,存在掌管一些复杂功能的中枢,包括中央沟前后的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枕叶的视区、位于颞叶的听区以及语言区。 7、基底神经节主要包括尾核、豆状核、屏状核。有运动调节功能。8、中脑、脑桥和延髓构成脑干,是脑最早最原始的地方。 9、小脑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共同调节姿势与身体的平衡 10、白质包括:联合纤维、连合纤维和放射纤维。 11、联合区:除大脑皮层上的特定功能分区外,其他部分的皮层被称为联合区,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神经中枢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细胞基础 神经系统的主要机能是通信,即

    19、不断地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接收、综合和传递。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第一节 脑内的细胞类型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物质基础。神经元可分为a胞体轴突-将冲动从胞体传向轴突末梢,轴突只有一条b神经元突起 树突-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向胞体。一个神经元有一个至多个树突, 按突起形态和数目,神经元可以分为: 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和单极神经元。根据功能, 神经元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两个最主要的特性:兴奋性和传导性。 胶质细胞终生保持着分裂能力,外形比较圆,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神经胶质细胞的

    20、主要功能包括: 1) 支持作用;2)修复作用;3)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4)绝缘和屏障作用; 第二节 神经冲动及其在细胞间的传导 神经冲动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以电的和化学的形式进行的,而且能被记录下来,称为神经冲动。是神经元信息发放的形式,神经元内部的电信号实质上是动作电位,是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 加尔瓦尼最先证明自脊髓伸出的神经能产生电。法拉第得出结论:“无论其来源是哪里,自然界中的电都是相同的。 静息膜电位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由于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存在着70-90毫伏的负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就是静息膜电位,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可逆、

    21、可扩散性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和超极化。去极化:膜内电位负性降低的过程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的过程 复极化:动作电位下降的过程 超极化:膜内负性提高以超过静息电位的过程 静息电位在细胞不发送信号时总是存在的。 神经元突触后电位遵循级量反应的规律;动作电位遵循全或无的规律。 动作电位遵循全或无的规律,即动作电位或者不产生,或者产生额定强度的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它将沿轴突一直传导到轴突末梢。动作电位的强度沿轴突全长传播时并不减弱。 神经系统的功能依靠突触传递兴奋而完成。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

    22、的细胞联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间的通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根据信息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突触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两类。 电突触传递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视网膜上广泛存在,主要发生在同类神经元之间。电突触的特点是: 1) 突触前后两膜很接近,神经冲动可以直接通过,速度快;2) 传导没有方向之分,形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的任何一个发生冲动,即可以通过电突触而传给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递质进行突触间化学传递的物质主要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轴突终扣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完成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 化学突触的信息传导过程是怎样的? 化学性突触实现神经传导的过程:当神经冲

    23、动沿轴突传导到终扣时,突触前膜通透性发生变化。此时,含递质的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融合而将递质排出至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表面上有递质的受体,递质和受体结合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发生,并沿着这一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出去。这就是通过神经递质的作用,使神经冲动通过突触而传导到另一神经元的机制。 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与之相接触的各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效应的总代数和。 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发放的过程。是一个“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变化不断交替的过程。 神经递质是行为

    24、的基础,对于从肌肉运动到身心健康的一切活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举例说明神经递质与行为的关系?1) R氨基丁酸(GABA):抑制使肌肉活动变得协调。可能参与睡眠觉醒的调节,也可能参与焦虑的调节。 2) 乙酰胆碱(Ach):能产生骨骼肌收缩的神经递质。与注意调节、唤起和记忆有关。3) 去甲肾上腺素(NE):能兴奋心肌。去甲肾上腺素过高与高度焦虑和躁狂状态有关。 4) 多巴胺(DA):是一种与躯体运动、学习和精神健康有关的神经递质。脑内含量降低与帕金森病有关,含量过高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5) 5羟色胺(5TH):在情绪调节、饮食、睡眠觉醒的控制以及痛觉调节中都发挥作用。 6) 内啡肽:在中枢神经

    25、系统中发挥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有助于镇痛,参与控制一些情绪性行为,如焦虑、恐惧、紧张和愉快。 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反射弧的中枢部分通常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核团。反射是指机体对某一刺激的无意识的应答。 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包含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负责信息输入)和运动神经元(负责信息输出)。 反射弧是由感受器(接受刺激的器官或细胞)、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效应器(发生反应的器官和细胞)五个部分组成。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反射的基本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经传入神经(或感觉神经元)将刺激信号传递给

    26、神经中枢,由中枢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经传出神经(或运动神经元),将指令传到效应器,产生效应。 试论述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与其功能意义的关系。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不同,其功能也有差异。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单线式联系:这种联系方式可使视锥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2) 辐射和聚合式联系:其功能意义是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经元同时兴奋或抑制。 3) 链锁式和环式联系:链锁式联系在空间上可扩大空间范围;环式联系是反馈活动的结果基础。 第四章 激素与行为 神经系统的功能类似于电话系统,其功能是通过特定的线路传递的,作用速度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类似于广播系统,激素通过血液

    27、传递到达靶器官发挥作用,其活动速度不如神经系统快。 第一节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化学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激素本身既不是营养物质,也不产生能量,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包括睾丸和卵巢)、胸腺、松果体。 简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1. 脑垂体: a) 脑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b) 脑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也被称为垂体前叶,由腺细胞组成;神经垂体也被称作垂体后叶,由一些

    28、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c) 腺垂体被称为“内分泌之首”;腺垂体的作用有:首先: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在内分泌生理活动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素、促肾上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其次:腺垂体分泌直接作用于体细胞的蛋白质激素,包括生长素和催乳素。生长素可促进全身的生长、发育及蛋白质的合成。催乳素对于动物分娩后泌乳的出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乳腺的发育也起作用。 d) 神经垂体:释放激素合成的部位在下丘脑。神经垂体有两种激素:即抗利尿素和催产素。这两种激素虽然存在于神经垂体的提取液中但却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物,而垂体后叶只是储存这些激素的场所。抗利尿

    29、素又称加压素;催产素又名子宫收缩素,具有使子宫收缩的作用,可以加速分娩过程。 2. 甲状腺:a)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主要分泌甲状腺素。 b) 甲状腺素的作用:对生长发育有深刻的影响;对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可增加胃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3. 甲状旁腺: a) 哺乳动物一般都有两对甲状旁腺。 b)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其作用是: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 4. 肾上腺: a) 肾上腺左侧为半月形,右侧为三角行。肾上腺由两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它们各分泌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b) 肾上腺皮质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也分泌少量的性激素,包

    30、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c)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氢化可的松)的作用是:(一)促使血糖增高;(二)增进机体的抵抗能力; d) 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其重要作用是:调节水盐代谢和尿的排出,它能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e) 肾上腺髓质分泌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f)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都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加快心跳频率,但肾上腺素的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强。强心针就是肾上腺素,它可使骤然停止的心脏重新跳动,故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g) 肾上腺髓质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 h) 去甲肾上腺素最显著的特点是使全身小动脉明显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双重功能,被分泌

    31、到内分泌系统时作为激素,到神经系统时作为神经递质发挥调节作用。 5. 胰腺: a) 胰腺分泌两种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 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也参与脂肪与蛋白质代谢。 c) 葡萄糖,一方面进入全身组织细胞供生命活动需要;另一方面以糖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需用。 d) 胰高血糖素在饥饿是起着维持血糖浓度的作用。 6. 性腺: a) 性腺具有双重的生理功能,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生殖细胞,又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男性激素或女性激素。 b) 男女两性的差异主要在于性腺的差别,即男性有睾丸,女性有卵巢。性腺所分泌的激素除了促进和维持性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功能外,还有促进副性征的作用。 c) 雄激素具有促进副性器官和副性征发育的作用,睾丸酮是最重要的一种。 d) 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卵巢最显著的特点是周期性,它直接支配着女性的性周期。 e) 雌激素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女性性器官及与生殖有关的其他器官的形态发育与功能成熟。 f) 黄体是成年女性分明孕激素的额主要来源。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知识点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