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陶瓷生产防尘技术制度.docx

    • 资源ID:4166652       资源大小:19.0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陶瓷生产防尘技术制度.docx

    1、陶瓷生产防尘技术制度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生产防尘基本要求和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和建筑陶瓷厂的原料加工、成型、烧成的设计、改造和生产管理。对陶瓷生产的匣 钵、石膏加工及彩绘亦应参照使用。 2 厂址、厂区和厂房 21 厂址选择 211 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厂址的选择,应避开人口稠密区,布置在生活居住区 污染系数最小方位的上风侧。 212 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分开,保持必要的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施。 22 厂区布置 221 主要烟囱和原料仓库应布置在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22 厂房的布置要根据缩短工艺流程和减少扬尘点的因素确定,并有利于建筑物的 通风、采光。 23

    2、厂房建筑 231 厂房内的建筑物构件应减少易积尘的凹凸部分。所有墙壁、屋顶的内表面都应 尽可能平整光滑。 232 厂房内的开启式侧窗应设在常年主导风向迎风面的墙上,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 低于1m。 233 产尘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坡向排水系统。并设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 234 多层厂房应有防止含尘空气串联的各项隔离措施。 2341 楼梯设施楼梯间,通往各楼层的门洞安装有可自动关闭的门或帘。 2342 楼层间联系一般不宜设置简易钢梯。若需设置时,其位置应选择在离粉尘作 业点较远的部位。 2343 供各种设备、溜管、管逍穿过的层间楼板和隔墙上的孔洞应尽可能小,其 缝隙予以密封。 3 工艺要求 3

    3、1 防尘设施必须做到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凡不符合安全卫 生标准的,不得施工和投产。 32 全部生产过程应尽量采用机械化、连续化作业。粉尘散发严重的工序不应设有定 位操作工。 33 工艺设备应尽量采用竖向布置的形式,减少粉料和坯料的中转环节,缩短运输距离。 34 设备选型应采用防尘效果较好或产尘少的工艺设备。 35 粉尘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 36 设备布置应便于维修和清扫,有利于工人操作。 4 车间通风 41 产尘车间的通风以局部排风为主,将粉尘在产尘地点直接捕集起来净化后排至室外。 42 应合理组织各粉尘作业点的通风换气,限制室内的空气流速

    4、,避免二次扬尘。 43 在严寒地区为保证规定的车间采暖温度,应设置补风系统;补充风量应大于车间的总 排风量,补风温度应按热平衡确定。 44 在酷热地区需采取局部送风降温的车间,一般不宜采用再循环的轴流风扇或喷雾 风扇。 45 车间的设备布置应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 5 除尘。 51 尘源控制 511 所有散发粉尘的设备和作业点都应设密闭罩或敞口吸风罩,防止粉尘逸出。 512 吸风罩的形状须适应于尘化区的控制,吸风罩口长度应不小于尘化区的边长, 吸风罩的扩张用一般不大于60。 513 吸风罩以不妨碍操作为前提靠近尘源,连结吸风罩的吸风管应置于粉尘散发中心。 514 吸风罩口的控制风速一般应在081

    5、5ms之间选取。 515 密闭罩应封闭严密,拆卸方便。并要设置必要的观察窗、操作门和检修门,其 缝隙和孔洞面积尽量减少,门窗应避开气压正压较高的部位。 516 密闭罩上要安装吸风管,吸风口应避免正对含尘气流中心,其位置应保持罩内 产生均匀的负压。对于粒径为03mm的物料,罩口风速应取05lms,对于粒径在 3mm以上的物料,罩口风速应取12ms。 517 陶瓷生产设备为满足除尘需要,应备有合理的除尘吸风量,见附录B。 52 除尘管道。 521 风管的布置要与建筑、结构配合,不影响生产操作,便于安装和维修。 522 风管应避免水平敷设,风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大于45。支管应与主管的 上面或侧面连

    6、结。 523 除尘系统的管道内,一般垂直管道取13ms,水平管道取16ms。 524 风管的布置应力求顺直,减少阻力,管道的连接应以焊接为主,做到密封。 525 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测量孔,测量孔应设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526 除尘系统的排风管出口应高出屋面15m,排风管的位置应设在厂房主导风向 的下风侧。 53 除尘设备 531 除尘器的选择,必须满足其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若粉尘浓度较 高时,可采用多级除尘。 532 除尘器的排气口必须向车间内排放尾气时,其排放浓度应控制在车间空气中粉 尘最高允许浓度的30以内。 533 经常检测除尘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保证除尘效率达到设计要

    7、求。 6 原料加工 61 基本要求 611 矿石粗碎工序的投料、破碎、出料、运输应采用机械联动作业,实现集中控制。 612 采用球磨粉碎工艺,制泥量较大的车间,应做到进料、运输、称量、卸料工序 实现机械化;制泥量较小的车间应采用半机械化作业并设投料平台。 613 采用雷蒙机粉碎工艺的车间,全部工序应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控制室与 粉尘作业区有较好的隔离措施。 724 半干压成型的粉料应控制在料盘和压机的工作台内、防止外泄,并应设置与压 力机固定一体的吸风罩。 725 干燥设备应保持清洁,禁止破坯、破屑存留在干燥设备内。 73 精坯工序 731 修坯应采用湿式作业,如须采用干法作业时必须在作业

    8、点设置吸风罩。 732 采用喷雾法施釉时,应在吸风罩或通风柜内作业,喷雾的“雾粒”必须全部喷 射在吸风罩内。 733 去底釉应采用湿法擦底,如须采用干法时,应设置吸风罩。 734 精坯清灰应设置吸风罩,采用机械清灰,禁止用嘴吹灰。 735 有粘接附件的坯件,应采用湿修湿接。如须采用干修干接时,要设置吸风罩。 736 坯体钻孔应尽量采用湿式作业。如须采用干法钻孔时,应设置吸风罩。 737 坯体砂轮切割、打磨及刷坯应设置吸风罩。 8 烧成 81 基本要求 811 陶瓷烧成宜采用隧道窑或间歇式大型台车窑,淘汰人工在窑室内作业的窑炉。 812 窑炉设备宜布置在天窗下面,有利于对流通风。 813 车间内

    9、应设置专门的窑车维修室,室内并没有吸尘装置 82 装坯 821 采用专门工具清扫坯体和垫饼灰尘,并在作业点上设置吸风罩。 822 装坯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位于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上风侧。 823 匣钵内需用垫层时,严禁用石英粉或糠灰作垫层。 824 待烧成的坯体应及时装入匣钵,避免粉尘污染。 825 废坯、废匣要放入专门的废料箱内,不能随意弃之地面。 83 焙烧 831 燃煤窑炉的加煤口需设置吸风罩。 832 清理煤灰时应用水加湿。 833 煤和煤渣应放置在规定的地点。 9 防尘管理 91 建立和完善防尘责任制,明确厂部、车间、班组及科室相应的防尘职责。对各个生 产岗位的操作工,应建立防尘岗位责

    10、任制。 92 从事粉尘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职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独立操作。 93 定期测定产尘点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发现超标时应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94 建立健全除尘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除尘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 95 从事粉尘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如发现早期尘肺病患者应该及时调离。 96 从事粉尘作业人员在操作或巡回检查时,必须穿戴工作眼,并配戴符合要求的防 尘口罩。 97 工厂应设置职工浴室、更衣室。 98 定时用吸尘器或湿法清扫车间地面、平台和各种设备。 附 录 A 陶瓷生产常用生产设备的密闭防尘措施 (补充件) A1

    11、 运输设备 A11 胶带运输机:按工艺的布置和落料的情况,溜槽的角度以及粉尘的温度应分别 设置全罩,分段式、集中式密闭和设置相应的吸风口。 A111 密闭罩的二端应设橡胶密封挡板。 A112 整体式密闭罩两侧为可拆卸式,以便清尘。 A113 溜管落料处的密闭罩上吸风口位置为溜管出口处宽度的15倍。 A114 对于二条皮带的转运卸落处,在下落胶带的密闭罩上设置吸风口,吸风罩的 位置在卸落点端面与吸风罩边150300mm为宜。 A115 胶带输送机在输送粒径小于05mm的物料时,速度应控制在1ms以内,当输 送粒径为044mm物料时,速度应控制在125ms以内。 A116 应尽可能采取阻抗装置(如

    12、重锤式加料器等)来减少物料的下落扬尘。 A117 胶带的头、尾部罩,密闭罩接缝处都应做到严密。 A118 采用静电抑制粉尘系统时,接缝处的填料应利于导电。 A12 斗式提升机。 A121 按机身的高度和物料的性质确定进出料口吸风罩的设置。 A122 机体接口处应加填料、保持密闭。 A123 下部吸风罩的风量应大于物料引入风量的二倍以上。 A124 提升温度小于50的物料时,提升机高度小于10m者,上部密闭可不吸风。 A13 螺旋运输机 A131 运输机壳体应保持严密。 A132 物料转运和出入处如有落差时,在其落入点200300mm处设置吸风口。 A2 原料破碎筛分设备 A21 颚式破碎机。

    13、A211 装料口、排料口处应设吸风罩。 A212 小型额式破碎机最好设置整体密闭。 A22 轮碾机 A221 干式轮碾机必须整体密闭。 A222 密闭罩制作成圆形,罩壳上设置吸风口。 A23 干式振动筛 A231 筛上应设置密闭罩,上部排料口设橡胶密封挡板。 A232 下部排料口受料为皮带运输机时应设吸风罩。 A233 上部吸风罩接管需设软授管。 A24 锤式破碎机 A241 卸料管处设置吸风罩。 A242 进料口处设置橡胶帘板。 A25 雷蒙磨机 A251 设备各连接处应严密。 A252 正压区的排出管应配装除尘装置。 A3 料仓 A31 人工加料时加料口设置吸风罩。 A32 机械加料时,在料仓盖上设置吸风罩。 A33 按物料坠落高度所压入的空气量和保持仓内一定负压值而确定抽风量。 附录B 常用生产设备的除尘吸风工参考指标 (参考件) B1 常用生产设备的除尘吸风量参考指标见表B1。 除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厚安、虞雪琴、杨文心、肖公铎、程启龙、巴文俊、胡选林、李洁。


    注意事项

    本文(陶瓷生产防尘技术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