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语文知识总结.docx

    • 资源ID:41621       资源大小:51.26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语文知识总结.docx

    1、小学语文知识总结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汇总一、拼音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24个分为单韵母、复韵母、特殊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五类: 单韵母(6个): o e i u 复韵母(8个):i ei uio ou iu ie e 特殊韵母(1个):er 前鼻韵母(5个):n en in un n 后鼻韵母(4个):n en in on 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2、yi wuyu ye yue yun yin yun ying以上字母必须能按顺序默写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不放过,无a找o、e ,i、u并列标在后” 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Beijing”4、隔音符号:当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如“pingan(平安)”、“qie(企鹅)”。5、易混淆的字母:bd pq eiie unn u

    3、iiu iy uw u tf mn nh 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 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

    4、,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6、多义字:

    5、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

    6、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 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语句 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 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 而是(2) 递进关

    7、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 不如(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

    8、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

    9、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10、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修辞就是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常见的修辞方法如下:(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分明喻、暗喻等几种形式。1、明喻A(像、似、若、犹、好像、仿佛)B。例:太阳像一个大火球。2、暗喻A(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B。例:霎时间,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二)拟人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小鸟在枝头唱歌。(三)夸张对事

    11、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四)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五)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六)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七)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例: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八)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并加强语气,因此,

    12、反问句不需要回答。反问句可以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例:小明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吗?(九)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的。例:这个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周总理。五、标点符号 1、点号(7种):句号“。”;问号“?”;感叹句“!”;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 ;专名号 3、位置: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六、阅读理解“捉迷藏”游戏 1、阅读

    13、三字歌 好题目 明中心 含内容 慢慢找 中心句 中心词 关键段 宜先找 总起句 在前面 总结句 在后头 合段意 提问题 串联法 是高招 答问题 要周到 常练习 有提高 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 “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 “二找”:归纳段意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个忠实”忠实于题目、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语言规则。 3、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精读、泛读、摘录佳句。七、写作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

    14、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

    15、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

    16、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

    17、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八、和文章有关的知识1、文章体裁的大致分类1)记叙文2)说明文3)议论文4)小说(有一定的虚构成分)5)散文6)诗歌2、记叙文的相关知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概括记叙文部分或者整篇文章的意思A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B概括法:综合运用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概括 (记

    18、叙的段落)记叙了谁在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3)记叙文常用的叙述顺序:A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B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C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4)记叙文的描写方法A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19、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B语言(对话)描写C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E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5)记叙文中的关键句子A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总起句,中心句); 3、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B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C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

    20、;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3、说明文相关知识1)说明方法的分类和作用: A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B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C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D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E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F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2)说明顺序 A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B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C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

    21、系。3)说明文结构A总分;B分总;C总分总4)说明文语言的一般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生动4、议论文相关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1)论点论点的特点:正确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2)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3)论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摆事实)、引用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正反对比)。4)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5)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

    22、、准确5、小说相关知识1)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小说的大致结构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3)小说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6、散文相关知识1)要把握文章“线索”。 2)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3)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

    23、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4)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A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B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C细处落笔,以小见大。D侧面暗示。 5)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A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B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C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6)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九、常用写作手法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

    24、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 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

    25、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前后呼应: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十、课外知识整理1.第一

    26、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

    27、清照为代表。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21.岁寒三友:松竹梅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

    28、言醒世恒言(冯梦龙)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40.三代:夏商周41.三原色:红绿蓝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43.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

    29、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4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4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51.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53.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知识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