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神经系统 笔记.docx

    • 资源ID:4160149       资源大小:785.66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神经系统 笔记.docx

    1、神经系统 笔记人体解剖生理学 神经系统部分四、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接受、整合、传递信息。神经胶质细胞:营养、保护、联系。第1章 神经系统第1节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白质,灰质,神经核,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重要部位及机能:()脊髓 ()脑: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间脑(丘脑、下丘脑)脑干(中脑、桥脑、延脑)小脑二、神经系统的进化第2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一、刺激与反应:生理学上将凡能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任何因子称为刺激。二、兴奋与兴奋性:兴奋:活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反应

    2、的过程。 兴奋性:活机体对刺激产生相应变化的能力。三、引起兴奋的条件:(一)组织的机能状态。(二)刺激的特征:、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 一、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四、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又称膜电位或跨膜电位。是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测得RP为-10 -100mV的直流电位,内负外正,称极化。RP负值加大称超极化,RP负值减小称去极化,去极化后电位回复称复极化。阈电位 Threshold potential:是诱发产生Ap,使Na+通道大量开放时的临界膜电位。局部兴奋=局部反应(去极化) =局部电位 阈电位即阈电位

    3、以下的细胞膜的电位波动局部电流的定义:某一小段纤维因受到足够强的外加剌激而出现动作电位 ,在已兴奋的神经段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的神经段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出现而发生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 。局部电位特点非全和无,随刺激强度增大,局部电位增大传导距离远,电位渐小称电紧张性扩布可以叠加或总合达阈电位产生AP局部电位特点不是“全或无”电紧张扩布没有不应期动作电位特点 “全或无”现象无衰减时间短暂总和作用:同时或相继给予神经纤维两个或多个阈下刺激时,引起组织兴奋。这种现象称为“总和”意义:阈下刺激虽不足以引起神经的兴奋,但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潜意识?启动/准备效应 (二)动作

    4、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波动,称AP。AP包括两部分: 、峰电位:由去极化(上升相)和复极化(下降相)组成,历时0.5 1 ms,构成AP的主要部分。 、后电位:峰电位后期到完全恢复前膜电位的微小波动。兴奋的本质就是动作电位的产生。冲动:快速的、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也即动作电位兴奋: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动作电位)的过程兴奋性:组织具有产生冲动的能力具有兴奋性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三)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RP与K+平衡电位:膜两侧离子分布:膜内K+、大分子-;膜外Na+、Cl- 。静息状态下只有K+顺浓度梯度从膜内向膜

    5、外转运。 RP是K+外流达到平衡产生的,RP的绝对值相当于K+平衡电位。、AP 与 Na+平衡电位(峰电位):AP产生过程如下: 刺激 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Na+通道关闭(去极化) K+通道开放,K+大量外泄,膜电位回到静息水平(复极化)。 Na+通道抑制剂:河豚毒素(TTX) K+通道抑制剂:四乙胺(TEA)后电位:峰电位后,膜上Na+泵重新建立离子分布。二、 神经冲动的传导1.无髓鞘神经纤维Ap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2.有髓鞘神经纤维Ap传导机制局部电流发生在郎飞结,跳跃传导兴奋在无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纤维;2、在神经纤维的某部位发生兴

    6、奋。箭头示局部电流的方向;3、4、局部电流循序扩布兴奋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动作电位的传导表现为跨过每一段髓鞘而在相邻的郎飞结处相继出现,这称为兴奋的跳跃式传导(saltatory conduction)。是一种更“节能”的传导方式。 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速度可因纤维粗细、髓鞘厚度和温度而异。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有髓纤维传导速度快于无髓纤维。 5、 AP的传导(神经纤维):细胞某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 已兴奋段和临近未兴奋部分产生电位差 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刺激临近未兴奋段 临近未兴奋段去极化 动作电位向临近未兴奋段传播传导:单一细胞内AP的扩散 。(一)传导特征: 、生理完整

    7、性。 、双向性。 、非递减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二)传导机制: 局部电流学说。 跳跃传导。 (三)传导速度第3节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第三节 神经元的功能联系及活动一、神经元:、结构:胞体、树突、轴突。二、神经元间相互作用方式:一、 突触的结构及传递二、 突触后电位三、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一) 突触:对突触传递的物质基础的争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一个简单而非常有吸引力的猜想是:突触传递仅仅是电流从一个神经元流到另一个神经元19世纪末,人们就认识到,神经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发生在某些特殊的接触位点,1897年,英国生理学家Charles Sherrington

    8、将这些位点命名为突触(synapse),在突触处发生的信息传递过程被称为突触传递1959年哈佛大学的两名生理学家Furshpan & Potter证实了这种类型电突触的存在另一个猜想从19世纪初就存在:突触通过化学物质将神经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奥地利生理学家Leowi(1921)用实验证明电刺激支配蛙心的神经轴突可以导致某些化学物质的释放,并且可以利用这些化学物质模拟神经刺激对心跳的效应澳大利亚生理学家John Eccles(1951)利用玻璃微电极技术用实验证明许多中枢神经的突触也是利用化学递质来进行信息传递电突触的特点在所有已知的孔道中,连接蛋白形成的连接孔道最大:2nm双向

    9、性:允许离子在两个方向上等同流动传递极快: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用于介导逃避神经反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也出现在人类胚胎早期的神经元之间、突触的分类:轴突胞体突触 、轴突树突突触 、轴突轴突突触 。、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突触间隙:20 nm、 突触传递:传递: AP在细胞间的扩散。突触传递机理:AP神经末梢递质释放与后膜的受体结合 :(a)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膜兴奋。 (b)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膜抑制。2突触的电传导电突触产生的特定位点被称为缝隙连接(gap junction):3nm缝隙连接被称为连接蛋白的蛋白质横跨,六个连接蛋白组成一个通道。被称

    10、为连接孔(connexon)电突触的特点在所有已知的孔道中,连接蛋白形成的连接孔道最大:2nm双向性:允许离子在两个方向上等同流动传递极快: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用于介导逃避神经反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也出现在人类胚胎早期的神经元之间3突触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大,于是Ca2+内流进入突触小体,促使其内的递质囊泡向前膜靠近,然后融合,破裂并释放递质 ;递质经弥散到达突触后膜,并与后膜上的特殊受体相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或超极化电位;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被突触后膜上相关的酶降解(速度很快)被突触前

    11、膜重新摄取,回收再利用若作用后神经递质没有与突触后膜 受体分离神经持续冲动 不能恢复静息状态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定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定义决定因素: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 EPSP:突触后膜的局部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属于局部兴奋。产生机制:神经元兴奋冲动传到轴突末稍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相对合突触后膜对Na+、K+等离子(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高,产生局部去极化(EPSP)。特点:EPSP经时间总和与

    12、空间总和,幅度加大到轴突始段的阈电位水平,便在突触后神经元始段爆发动作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 IPSP:突触后膜的超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其神经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与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K+、Cl-等离子(尤其是Cl-)的通透性增高致使膜电位增大而出现超极化(IPSP)。特点:IPSP也可以总和。突触后膜处于超极化状态下,轴突始段部位不易发生兴奋,出现抑制效应。突触整合:一个神经元最终产生的效应将取决于大量传入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突触的整合

    13、是神经元整合的基础。突触整合Spatial and Temporal summation作用机制大量信息 突触 加工处理信息(信息叠加、抵消) 决定 兴奋、抑制; 整合器:神经元; 90%以上位于脑、脊髓内;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小结: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去极化兴奋 递质结合受体阳离子门控通道开放(Na+、Ca+、K+, Na+ 内流为主) 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经递质突触后膜超极化兴奋性抑制 递质结合受体Cl-、K+ 门控通道开放 ( Cl-内流、K+外流 ) 超极化 3)总和效果:一个突触后接受10000个突触前末梢接触, 最终兴奋或抑制,取决于代数和。突触传递特点

    14、: 突触传递的特点:突触传递由于要通过化学递质的中介作用,因此具有不同于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四、 递质和受体定义:突触传递过程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作用在突触后膜上受体,能发挥精确调节的化学物质来完成的。神经递质的种类较多,按其产生的部位,递质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两大类。3、神经递质: 递质的分类: 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 (1)外周神经递质: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为乙酰

    15、胆碱, 自主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2)中枢神经递质有四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神经递质的类型胆碱类:乙酰胆碱(ACh)单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氨基酸类:谷氨酸(GLu)、甘氨酸、(GLy)、 氨基丁酸(GABA)肽类:升压素(VP,ADH)、催产素(OXT)和调节腺垂体的多肽等杀虫剂的两种作用 有机磷杀虫剂 抑制Ach 脂酶 Ach无法分解 神经系统失控(无法恢复静息状态) 震颤、痉挛 死亡; 尼古丁等杀虫剂 覆盖在突触后膜受体 阻断神经传导;肉毒素: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遏制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肌肉接头:主要存在于脊髓运动神经

    16、元和骨骼肌之间;自主神经系统和心肌、腺体之间接头结构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外周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中枢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其它:组织胺、NO。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运动神经AP传至末梢神经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囊泡内Ach释放入接头间隙 Ach与终板膜N2受体结合,受体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产生终板电位(EPP)EPP使附近肌膜去极化达TP,引起肌膜AP特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是“电化学电”的过程、神经末梢AP引起递质释

    17、放关键是Ca2+内流引起终板电位的关键是Ach与受体结合,导致Na+内流终板电位是局部兴奋。无“全或无”特征,其大小与接头前膜释放Ach量成正比。四、受体(R): 突触后膜(细胞膜)上与递质结合的特殊蛋白质。同一递质可以有几种受体,产生不同效应。五、 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五、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的概念: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应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2.反射必须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18、 反射的分类1. 按反射形成的特点分: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2. 按效应器作用的特点分: 如:屈肌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等。3. 按反射的生物学意义分: 防御性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探究 反射,等等。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注意:1、条件反射是可以改变和重建的。 2、条件反射对于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来说比非条件反射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一)反射活动的协调概念各种生理活动都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反射活动协调性体现在各种反射活动都有一

    19、定的次序、强度和范围,也就是它的过程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和强度,只有这样它才有适应意义。协调性依赖于结构基础和中枢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强度上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诱导(induction) 为反射活动协调的主要方式。指某一个神经过程(兴奋或抑制 )在一个中枢的发展时导致其他中枢产生相反的神经过程(抑制或诱导)的现象,由兴奋导致抑制称为负诱导;相反,一个中枢的抑制过程引致其它中枢的兴奋,称为正诱导。交互抑制即为负诱导的一种。(3)扩散 一个中枢兴奋引起协同中枢产生兴奋的过程称为兴奋的扩散。抑制也可扩散,通过突触传递,神经元辐射式排列是中枢扩散的结构基础,

    20、扩布的广度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和中枢不同机能状态。(4)优势原则 某一中枢的兴奋性不断提高而逐渐成为全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较强的中枢,这个中枢对于其他较弱兴奋的中枢在反应上占优势。这被认为优势中枢兴奋性较强,故易发生兴奋而产生反射反应,并抑制其他中枢的活动。(5)最后公路原则 主要指传出神经元的活动规律。传出神经元接受不同来源的突触联系传来的影响,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因此该传出神经元最终表现为兴奋还是抑制,以及其表现程度则取决于不同来源的冲动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原则被称为最后公路原则。最后公路原则保证反射中枢的活动具有合适的强度,使反射活动在强度上具有协调性。 (6)反馈 中枢内某些中

    21、间神经元形成环形的突触联系即为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反馈联系的生理意义在于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使反射活动的调节精确化和自动化。例如当一个刺激引起反射活动后,效应器的活动又刺激其本身中的感受器发出冲动进入中枢,这个继发性传入冲动对维持与纠正反射活动的进行起重要作用。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原则:传入冲动。 、聚合原则:传出冲动。、链锁状、环状联系。 辐散原则、聚合原则:(三)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递特征: 、单向传递。 、中枢延搁。 、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放。 、易敏感,易疲劳。 (四)中枢抑制: 通过抑制性神经元活动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五)反射活动的协调: 、诱导。

    22、 、扩散。 、最后公路原则。 、优势原则。 、反馈。 第4节神经系统解剖一、 脊髓和脊神经二、 脑和脑神经三、 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屏障第5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一、 神经系统功能分区二、 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三、 视区/听区四、 语言区五、 联合区.六、 大脑的高级功能七、 运动八、 记忆九、 情绪一十、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第六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一、感受器:生物换能器。 (一)分类: (二)特征: 、适宜刺激、适当刺激强度与时间 、适应性(快适应慢适应) 二、躯体感觉的传入途径: (一)外周传入途径: 躯体感受器感觉纤维背根脊髓。 (二)中枢的传入途径:、特异性投射系统:信号沿特

    23、定通路传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产生特异性感觉。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感觉纤维上行到脑干时发出侧支 脑干网状结构 丘脑 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是所有感觉共同上行途径。机能: 保持清醒,但不产生特定感觉。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三、头面部感觉传导:脑神经。 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机能: (一)大脑皮层主要感觉区:体表:1,2,3区;肌肉本体:4区;视觉:17区;听觉区:41区。(二)感觉区特点: 、交叉投射,但头面部双侧投射。 、倒置分布。 、投射区面积与感觉敏感度成正比。 一十一、 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1)第I躯体运动区(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特

    24、点四肢远端肌、口周表情肌、舌肌受对侧管理。躯干肌、四肢近端肌、头面部其他肌肉受双侧管理。倒置管理:此区与人体各部呈倒置关系。2)第I躯体感觉区(感觉中枢)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功能特点:倒置人形、对侧管理、功能为主。第I躯体感觉区(感觉中枢)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2、3区)功能特点:倒置人形、对侧管理、功能为主。视区位置:枕叶的距状沟皮质(17区)特点: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对侧半视野的视觉信息。听区位置:颞叶的颞横回(41、42)特点:一侧听中枢接受两耳的听觉。嗅觉区:边缘叶前底部区味觉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多位于左半球。大脑右半球也有语言

    25、功能人类语言还具有重要的情感成分。语言的某些情感成分依赖于右半球的专门处理。与右半球损伤相关的语言情感成分丧失称为语韵缺失。右半球前部损伤的患者无论是悲还是喜,讲话时语调总是平板的;右半球后部损伤的患者则不能理解别人语言中的情感成分。5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44、45):额下回后部。6书写中枢(8):位于额中回后部7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 (22):位于颞上回后部。8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39):位于顶叶角回。大脑联合皮层的组织结构顶叶联合皮层(5,7,39,40区)颞叶联合皮层(20,21,22,37区)前额叶联合皮层: (914,4547区)随着进化,动物前额叶联合皮层面

    26、积也相应地变得越来越大。在人类,前额叶联合皮层占整个大脑皮层面积约29。前额叶联合皮层参与注意力调控及反应抑制;前额叶联合皮层在空间和物体工作记忆中起关键作用;前额叶联合皮层与性格、情感及社会行为调控密切相关。在人类,左侧前额叶联合皮层45区与运动性语言功能有关。边 缘 叶:扣带回海马旁回扣带下回齿状回海马穹隆边缘系统的功能:参与摄食行为调节:如杏仁核易化饱中枢,抑制摄食中枢;参与情绪反应调节:如刺激杏仁 核 不同部位,可出现恐惧、逃避、 攻击等行为;参与性行为调节:有杏仁核、梨状皮层、下丘脑视前区等参与;参与学习和记忆功能调节:海马,切除颞叶而损伤了海马的患者丧失近期记忆功能;参与内脏活动的

    27、调节:是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反应复杂。第4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与脊神经:前角、后角、脊神经(背根腹根)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一个 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脊髓的运动功能: (一)神经通路(二)简单反射中枢:牵张反射:、腱反射:单突触反射,快反应。 、肌紧张:多突触反射,慢反应(姿势反射)。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肌梭 脊休克:横断脊髓后,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的活动暂时消失的现象。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易化区、 抑制区。(二)神经通路 去大脑僵直 :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横断脑干后出现伸肌反射过强的现象。三、基

    28、底神经节: 、结构:大脑皮层之下,丘脑背外侧的灰质核团。、功能:稳定随意运动,控制肌紧张,处理本体感觉传入冲动。 基底神经节损害类型: ()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运动过多,肌紧张降低。()帕金森病:运动过少,肌紧张加强,震颤麻痹。四、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 第一运动区(4区): 中央前回运动前区(6区): 中央前回前方 (二)躯体运动区特点: 、交叉支配。 、倒置分布。 、功能代表区大小与动作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三)大脑皮层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联系:、锥体系统: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 锥体系统功能:全身肌肉运动,精细肌肉运动,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统:除锥体系

    29、统外由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发出的所有下行系统。换元复杂并有环状联系。锥体外系统的功能:协调肌肉群运动,维持姿势平衡,调节肌紧张,随意运动。五、小脑对运动的调节: 小脑结构(一)古小脑(绒球小结叶):调节平衡。(二)旧小脑(前叶、后叶蚓区):控制肌紧张,配合随意运动。 (三)新小脑(后叶):与大脑配合共同完成随意运动与精细运动。 运动控制系统的三个等级水平:最高水平以新皮层的联合皮层和前脑基地神经节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战略,既确定运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运动策略;中间水平已运动皮层和小脑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战术,即肌肉收缩的顺序、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以及如何使运动平滑而准确地达到预定目标;最低水平仪脑干和脊髓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执行,即激活那些发起目标性运动的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并对姿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十二、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神经系统: (


    注意事项

    本文(神经系统 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