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海东地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 资源ID:4157275       资源大小:37.2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东地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1、海东地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海东地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海东地区旅游管理局海东地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二一年一月目 录第一章 海东地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与主要任务 一、完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三、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四、客源市场开拓 五、旅游商品开发 六、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 七、秋冬季旅游 八、A级景区创建 九、旅游线路培育

    2、第四章 实施海东地区“十二五”旅游规划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战略 二、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用政策鼓励投入 三、加强行业管理,实现有序发展 四、加强区域联合,实施资源共享 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 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海东地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地委、行署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地区、县(区)旅游发展规划

    3、及部分景区景点规划;强化六县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景区景点建设,全区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努力打造海东旅游品牌,树立海东旅游整体形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依法治旅,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海东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得到发展迅速。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接待游客1465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5万人次,国内游客1460万人次。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5年的136万人次增加到到2010年的40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5年的570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4.6亿元,翻了3翻多。(一)加强领导,深化了对旅游业地位和作

    4、用的认识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十分注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在历次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都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成立了由行署专员为组长,地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全区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明确划分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旅游业工作的领导,强化了领导小组的地位和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二)规划先行,奠定了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好旅游开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海东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六县旅游发展规

    5、划;完成了互助故土园、循化孟达自然保护区、民和桃花园、民和七里寺及农家乐等景区景点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完成了民和药泉山、乐都瞿昙寺、乐都柳湾彩陶等修建性详规,以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水平勾画了海东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蓝图。(三)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加大了对交通、通讯、水电、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精品景区的建设力度。第一,形成了较好的通达条件。相继开通了互助、化隆、循化等高等级干线公路,随着一批景区与干线之间的连接道路、景区公路、景区步行道的建成,旅游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招徕游客、扩大客源市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第二,旅游要素配置进一步完善。

    6、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3344家餐饮住宿点中,规范了50个旅游接待点,建成了6个游客中心,30个旅游厕所。目前全区已有餐饮住宿点3344家(其中:星级饭店12家),拥有床位4500多张,旅行社11家,旅游企业达到50多家,并配套建设了一大批与旅游相关配套的旅游定点商店、餐厅、旅游交通及娱乐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1万多人,旅游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三是景区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在政府引导性投入资金的带动下,社会各界投入旅游业的积极性高涨,2008年4月以来,全区多渠道投入旅游发展的资金达8亿元,其中,互助故土园景区建设投入资金近1.1亿元,社会资金投入6.9亿元。全区AA

    7、级以上景区的达12个,其中互助故土园、循化撒拉族绿色园2个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评定,已成为我区旅游的两大亮点。(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了海东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十一五”期间,海东地区旅游宣传促销的思路、方式日趋成熟完善。第一,突出整体形象宣传,集中打造民俗、宗教、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在109国道、省道等车流量大的道路、路口设置了24块大型道路标示牌,突出宣传5条旅游线;与青海省电视台、海东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省内外诸多媒体密切合作,全方位地宣传海东旅游,共制作播出了6多部宣传片,发表10多篇宣传文章(图片),与 合作完成了“走进海东”专集1万多册,制作各种宣传资料5万多册;建立了

    8、海东旅游网网站;通过承办黄河极限挑战赛、环湖赛、全国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民和桃花节、千人“安昭舞”、土族“纳顿节”、“花儿会”、等40多个节会赛事活动,对海东旅游形象进行广泛持续的宣传;以主题鲜明的民俗品牌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海东旅游的知名度、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第二,突出重点,加强合作,做好推介工作。积极组团参加北京、上海、大连、西安、重庆、昆明、兰州等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通过加快与连接周边地区的公路网建设,推进与西宁、黄南等州市的区域旅游合作。(五)加强管理,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第一,“十一五”期间,海东地区旅游局理顺了地县(区)两级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

    9、制定和推行了系列行业标准,推行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共有 家星级饭店和 家旅行社 人经过培训考核取得了海东地区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广泛开展了星级饭店评定、旅游接待点评定、A级景区评定和创建文明景区(点)等活动;严格实行旅行社年审制度和导游人员IC卡管理制度,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规范了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二,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力度。举办了执法人员培训班,经过培训全区 名干部有 人取得执法资格证,有力地提高了旅游执法水平;制定了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协调配合相关部门,采取集中整治和经常性执法检查相结合、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与旅

    10、行社年检、星级饭店年度复核、旅行社门市部清理、投保责任险、投诉受理等常规工作相结合,加大了查处力度,通过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游客满意率提高。第三,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举办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尤其是加强了每个“黄金周”的旅游安全检查和督促指导,落实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第四,在旅游行业广泛开展了行风评议和创优争先活动,表彰了一批先进旅游县、先进旅游企业、先进旅游经营户,促进了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一)确立了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是海东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地委行署审时

    11、度势,确立了“五组合四统筹”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突出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008年以来,地委、行署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构建“秀美海东、和谐海东”,建设“河湟旅游强区”的思路,使海东地区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旅游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海东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地委行署进一步加大了对交通、通讯、水电、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随着“2468工程”的实施,海东旅游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三)注重创新,是促进海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实施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破解了海东旅游新发展面临的没

    12、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来投入、没有实力型企业来开发、没有国际国内团队来旅游三大难题,推动旅游业的新发展。(四)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坚持精品和名牌战略,是海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海东地区高度重视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坚持按规划进行建设,坚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以政府为主导,加大了以“两县”为重点的精品景区建设,打造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促进了海东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五)建设一支作风实、能力强、业务熟的人才队伍,是海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十一五”期间,海东地区旅游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人才作为最主要的资源和要素,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积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从业

    13、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了一支适应海东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队伍,为旅游重要产业建设提供了保障。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特色不明显,尚未形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海东地区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长期以来,旅游产品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主吸引物;要素配置不成体系,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在海东地区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景区、景点由于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

    14、同程度的存在可进入性差、通讯不畅、接待设施不完善等情况,制约了海东旅游的发展。(三)客源结构单一,近程游客居主体,对远程游客吸引力不强目前,海东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集中在西宁和周边州市及海东地区本身,对省内其他州市和邻近省区的吸引力较弱,较远省份的游客更少。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外游客人数十分有限。(四)旅游业内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合理的旅游促销机制尚未形成,促销经费筹措渠道单一,旅游企业促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机制还不完善,对旅游企业管理的权限分散,旅游开发和营销宏观调控能力弱,投资引导不足,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还十分薄弱,旅

    15、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还不高;专门的旅游交通工具和线路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的机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和增强。(五)管理有待提高从宏观来看,旅游政策法规的制定仍然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旅游执法队伍仍需扩充,执法力度不足,市场监管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旅游市场秩序亟待进一步整顿和完善,急需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并尽快使其发挥其作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从微观方面来看,海东地区旅游企业还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整体素质较低,竞争能力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亏损面广,经营困难,导游人员在语种结构、地区分布等方面不甚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地

    16、接能力弱、管理松散,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差,市场开拓能力低,效益低下。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精品带动,集约化经营,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以实施“2468工程”为重点,着力建设“一心六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休闲体育、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五大系列品牌体系,开发提升五条精品线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创建A级景区,努力打造“夏都民族风情与自然生态家园”的新形象。全面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旅游业综合效益,促进海东旅游经济全面发展。

    17、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大旅游观念。加强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和部门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旅游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发展旅游大产业。(二)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区旅游业要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突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民俗风情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提高参与性和吸引力,全力塑造海东旅游品牌和总体形象。(三)坚持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我区地处西宁、兰州两个省会城市之间的区位优势和全区旅游资源分布的特征,在线路设计、资源开发和市场培育上

    18、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四)坚持综合配套,推动联动开发。旅游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为配套,形成功能完备的产业链,以精品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动宾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工艺品、农畜产品加工的配套发展和开发,才能形成产业优势。(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应立足在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末,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并保持全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区接待省内外游客753万人次,旅游收入

    19、达到14亿元人民币,在初步建成集观光、科考、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高原休闲避暑度假基地的基础上,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有序,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到2020年,全区基本形成五大精品旅游品牌,即以柳湾原始公共墓地、喇家史前灾难遗址、马场垣遗址等为代表的古文化旅游品牌;以瞿昙寺、佑宁寺、夏琼寺、班禅故居、文都寺、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以孟达自然保护区、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乐都药草台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品牌;以互助土族、民和土族和循化撒拉族民俗风情、休闲度假、黄河漂流、歌舞表演等为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品牌;以仿古复制工艺品、民族服饰、民间刺绣、传统风味小吃及干果、调料、

    20、中藏药材等系列开发为重点的旅游商品品牌。“十二五”及2020年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预测指标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20年游客人数(万人)271358.8423456.8516.2583.3653.3731.71075.1增长率%40.632.417.913131312128旅游收入(亿元)2.664.05.05.87.29.011.314.132.2增长率%26.150.425252525252515人均消费(元/人)98.15111.5118.2126.97139.48154.29172.97192.70299.51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

    21、体布局与主要任务一、完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根据海东地区主体旅游资源的自然分布情况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从全局角度出发,依托优势资源构建旅游功能区,确定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旅游景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并以此产生旅游的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旅游的全面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为“一心六区”。(一)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心) 把平安镇打造为海东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海东地区位于西宁和兰州两大省会城市之间,兰青铁路和109国道横贯东西。平安镇临近109国道,作为海东行署所在地,是海东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综合管理功能,能够应对规模日益庞大的旅游群体在海东发生的集散、救助

    22、、服务、保障等突发事件。(二)六个特色旅游区(六区) 乡村休闲度假区:以平安县为主要范围,包括峡群林场、夏宗寺、洪水泉清真寺等景点,建设完善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形成包括山地休闲、餐饮娱乐、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民俗风情旅游区:以互助县为主要范围,依托互助故土园、小庄村、古城村及周边田园景色景区,以土族文化体验为核心功能,形成民俗文化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民俗风情旅游区。文化体验旅游区:以乐都县为主要范围,依托瞿昙寺、彩陶博物馆、柳湾遗址等旅游景区,形成集史前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区。生态休闲旅游区:以民和县为主要范围,依托七里寺、西沟风景区、桃花园等景区,形成包

    23、括山地休闲、滨水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游憩区。民俗宗教旅游区:以循化为主要范围,依托萨拉人家、文都大寺、街子清真大寺、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等景区(点),形成民俗体验、宗教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民俗宗教体验区。黄河风情旅游区:以化隆县为主要范围,依托李家峡、公伯峡水库和黄河沿岸景观,形成休闲度假、黄河观光、民俗体验、寺庙观光于一体的黄河风情旅游区。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1.互助县:故土园、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佑宁寺;2.民和县:喇家遗址、寨子岛休闲游憩区、七里寺药水泉、卡地卡哇寺;3.乐都县:柳湾墓地与彩陶博物馆、瞿昙寺;4.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孟达生态旅游区、文都大寺、街子清真大寺、黄河

    24、水上漂流、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5.平安县:峡群森林公园、洪水泉清真寺;6.化隆县:公伯峡旅游风景区、黄河水上游览线、夏琼寺等。详见海东地区“十二五”重点旅游景区(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三、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一)旅游交通1.建设一个旅游交通中心平安。2.强化东西两大交通门户平安镇、川口镇。3.构建两大交通环线:北环线:平安镇威远镇互助北山川口镇平安镇;南环线:平安镇巴燕镇(群科新区)积石镇川口镇碾伯镇平安镇。4.开发自驾车游览线。近期重点规划建设:平安化隆同仁循化化隆乐都(瞿昙寺)平安自驾车游览专线。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景区(点)名称规划道路起止点里程(km)道路等级及现状规划与提升措施喇

    25、家遗址官亭镇喇家村1.5四级水泥混凝土道路中期新建三级油路 七里寺生态休闲养生区川官公路(小岭村)七里寺4.5四级水泥混凝土道路中期新建三级油路卡地卡哇寺甘沟乡政府静宁村6.8乡村四级砂路近期新建四级油路 寨子岛官亭镇寨子村4.5三级油路新修川官公路至寨子岛铁索桥一座夏宗寺/峡群森林公园古城崖瓦窑台28三级油路加强道路养护李家峡黄河风景区李家峡管委会库区北岸5乡村四级砂路新建三级油路康扬电站阿赛公路牙什尕群科2公里处 5三级油路加强道路养护清水湾清水乡阿石匠村清水乡新建村渡轮停靠码头2座,索道0.4, 吊桥0.4;景区内部道路1.5交通主要靠索道以生态步游行道建设为主 文都大寺循同公路路口-文

    26、都乡拉岱村文都寺外围转经路,景区内主路、步道、登山步道各1.5乡间土路新建四级油路或石板路撒拉民俗村三兰八亥村村内道路建设10乡村土路新建四级油路或石板路孟达自然保护区景区内游步道建设10林间小路新建石板路与木栈道结合街子清真大寺循同老路街子清真大寺1乡村土路新建四级油路土族民俗村景区内道路5沙石路改建为三级油路北山森林公园浪士当石龙沟至扎隆沟20无道路新建三级油路5.开发水上交通:青海省旅游规划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开发黄河水上游览线。目前,黄河康扬电站公伯峡段水上航运已通过论证,可通过实地勘测,确定黄河游览码头、游览航段。(二)旅游住宿 2015年,海东将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游客结构将发

    27、生较大改变。届时将接待数量可观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和海外旅游者。必须提供相应的接待设施,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2015年,按照30的游客需要住宿,住宿游客量达到300万人,全年按10个月计算,需要每天提供10000张床位。随着海东地区“农家院”的进一步发展,住宿条件逐步提升、达标,30的游客被分流,还需要每日提供7000张床位。1.饭店建设根据预测,新建和改造宾馆饭店规划和布局如下:星级宾馆饭店建设与布局规划序号建设地点数量(家)床位数(张)星级建设分期1平安县23004近期、中期2民和县22004近期、中期3互助县11004近期4化隆县23004近期、中

    28、期5循化县12004近期6乐都县11504近期7北山森林公园11504近期8孟达自然保护区11504近期9平安县23003近期10民和县23003近期11威远镇23003近期12巴燕镇(峡群新区)36003近期13循化县23003近期14乐都县23003近期15北山森林公园23003近期16孟达自然保护区12003近期合计41502.乡村酒店建设乡村酒店建设与布局规划序号建设地点数量(家)床位数(张)建设分期1峡群森林公园2100近期2威远镇周边4200近期3积石镇周边4200近期4碾伯镇周边4200近期5桃花园景区4200近期6七里寺风景区3200近期合计1100(三)旅游餐饮 1.加强行业

    29、管理制定标准。转变餐饮业的经营观念,规范餐馆的经营行为。制定和推行 “农家院”建设、运营和引导标准,实行旅游餐饮定点推荐制,理顺旅游管理部门与当地“农家院”等社会餐饮之间的关系。认证推荐。旅游管理部门对符合相关认证标准的“农家院”经营单位,要实行挂牌认证和推荐;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向全社会特别是向旅游者公布;要求旅行社和导游必须将游客带到获得旅游局和相关部门认证推荐的“农家院”等餐饮点进行消费,对违反者进行处罚。实行保证金制度。结合海东实际,推行“农家院”餐饮质量保证金制度,出现任何有损游客权益的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将有权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先行赔付。2.提升餐饮水平围绕各县的民俗特色和地区特色,充分梳理、挖掘、整合美食资源,深度挖掘、整理、提升和包装海东地区现有的美食资源,构造海东美食体系。同时,根据不同地区游客的具体需求,将本地饮食风味与外地游客口味结合起来,即能体现民族餐饮特点,又适合不同游客的口味。(四)旅行社1.尽快建设完善旅游咨询系统。在行署驻地平安镇与青海东大门川口镇各建设一个地区级旅游咨询中心,在互助县威远镇、乐都县碾伯镇、循化县积石镇,化隆县群科镇4个旅游城镇各建一个县级旅游咨询中心,在各主要景区(点)建立旅游咨询点。2.加快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根据游客数量增长的趋势和分布,积极鼓励外地大旅行社在海东设立分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旅


    注意事项

    本文(海东地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