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消防安全防火基本知识.docx

    • 资源ID:4145852       资源大小:975.17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防安全防火基本知识.docx

    1、消防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消防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消防安全防火基本知识一、学习消防安全防火的目的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远离火灾的侵袭;图二:上海商学院宿舍起火,四名女生跳楼身亡图三:生活用火不慎、烟头、香烛、蚊香引火灾火灾时时刻刻对酒店构成巨大的威胁。据世界饭店安全杂志统计,1980年全世界平均每34小时就发生一起酒店大火。1982年,由于饭店火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54亿美元。近几年,我国饭店的火灾也频频发生。火灾的教训多不胜数,消防安全防火,重在“防”字下功夫,杜绝火灾隐患,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火灾过程中,直接被火烧死的人占少数,多数是因为在火灾发生后,不

    2、懂逃生自救,被火场中的烟气窒息而死的。逃生自救,防止烟气窒息是重中之重,防止烟气窒息最好的方法就是逃生时,使用防烟面罩,其次是湿毛巾或湿布。防烟面罩的防烟时效为30分钟。因此,应尽快在30分钟内撒离至安全地方。火灾发生后,有害烟气往上升,逃生时尽量不要直立行走,尽量采取弯腰、压低身体行走,降低烟气的危害。2.1.1、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小时)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框架)二级(混合)三级(砖木)四级(木)墙柱防火墙(非燃烧体)4.004.004.004.00承重墙(非燃烧体)3.002.502.500.50非承重外墙(非燃烧体)1.001.000.500.25房间隔墙(非燃烧体)0.

    3、750.500.500.25支承多层的柱(非燃烧体)3.002.502.500.50支承单层的柱2.502.002.00燃烧体梁2.001.501.00难燃烧体0.50楼板1.501.000.50难燃烧体0.252.1.2、火灾中烟气对人体的危害火灾时物质燃烧往往会产生烟,所谓烟是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建筑材料、家具、衣服、布匹、纸张等可燃物,由于火灾时受热分解,然后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燃烧,产生种种生成物;如果完全燃烧,那么生成物就较少,一般不外乎二氧化碳、水、氰化氢、二氧化氮、五氧化磷或卤化氢等;如果是不完全燃烧,则除了上述生成物外,还

    4、可以产生一氧化碳、有机酸、碳化氢、酮类、多环芳香族碳化氢、焦油、碳屑等。烟中的气体并不都是有毒的,但是即使无毒气体也会妨害到人的呼吸,降低空气中氧的浓度,造成人体缺氧而死。2.1.3、火灾中烟气毒害性 火灾中缺氧及主要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分别为以下几种情况:2.1.3.1、缺氧。人在呼吸空气中含氧成分降低时,从肺细胞输到血液中的氧气量逐渐减少,身体组织的氧气供给不足,就会出现缺氧现象。缺氧会减低脑机能,妨害判断能力和行动,造成人员反应迟钝,体力跟不上。直接影响到人员的逃生。氧气浓度和生理作用的关系:21降到17,妨害运动肌肉的调节;14降到10,尚有意识,疲劳,判断易错误;10降到6,昏迷,数

    5、分钟内供氧方能苏醒;6以下,短时间接触致死。2.1.3.2、一氧化碳(CO): 比重0.97,比空气略轻(空气比重1.293),与空气混合有爆炸燃烧的危险。CO在烟中的危险很大,毒性是窒息作用,CO与红血球结合能力比氧与红血球结合能力快210倍,它跑到氧气前边,与红血球结合,阻碍红血球的输氧功能,造成窒息死亡。人体吸人CO的反应: 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这时有意识想行动,但四肢无力不听使唤;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迅速进入昏迷状态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2.1.3.3、氢氰酸(HCN)。HCN有强烈的毒性

    6、,会妨害细胞中氧化酵素的活性。氧化酵素对细胞内的氧化反应有触媒作用,一旦受到伤害,使细胞呼吸停止。氢氰酸(HCN)在空气中的浓度与死亡时间如下:18-36(ppm,即重量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空气重量为1293克/m3,1个ppm等于1.293mg/m3)数h尚无显著影响;45-54(ppm)可支持30min-1h;110-135(ppm)30min-1h内死亡;135(ppm)30min内死亡;181(ppm)10min内死亡;270(ppm)立即死亡。2.1.3.4、氯化氢(HCL): HCL对人体表面(皮肤及眼结膜)和呼吸道内面(口、鼻、喉、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会造成伤害。急性中毒者死亡,常

    7、呈现气管、支气管坏死,浮肿或肺血管损伤等症状。空气中HCL的浓度和生理障碍如下: 0.51(ppm)轻微的刺激感;5(ppm)鼻子有刺激,令人不快;10(ppm)有强烈刺激,难忍受30min以上;35(ppm)只能支持短暂时间;500-100(ppm)无法作业,难以忍受;1000-2000(ppm)短时间即十分危险;2000(ppm)以上数分钟死亡。2.1.3.5、二氧化碳(CO2): 比重1.52,比空气重。CO2本身虽没有毒性,但可使吸气中氧的成分降低,阻碍血液的输O2能力,引起头痛,妨碍肌肉调节,虚脱,意识不清。C02浓度与生理障碍的关系如下: 1-2数h内安全;3-41h内安全;5-7

    8、30min-1h即有危险;20以上短时间内死亡。2.1.4、火灾中烟气减光性由于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对可见光有遮蔽作用。当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使能见度大大降低,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同时,加上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如HCL、NH3(氨气)、S02、CL2(氯气)等等,使人睁不开眼,从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大大降低。普通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称为能见距离或视程(或称能见度),当发生火灾时,疏散通道上的能见距离在整个疏散过程中都必须给予保障,这个保证安全疏散的最大能见度距离称为极限视程,该极限视程随着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不同而不同,

    9、当熟悉建筑情况时,极限视程为5m;当不熟悉建筑情况时,其极限视程为3m。由于火灾烟气中的遮蔽作用和上升性,较低的地方能见度会好些,所以应急疏散指示灯的安装高度不高于600mm,视程较远。2.1.5、火灾中烟气恐怖性发生火灾时,特别是轰燃出现以后,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人们呼喊哭泣,使人感到十分恐怖。因此在火场上往往使人感到惊慌失措,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人们的迅速疏散,其危害重则导致伤亡,轻则影响人们身心健康。2.1.6、建筑物中烟气的流动特性火灾时,由于可燃物不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和热,并形成炽热的烟气流。由于高温烟气和周围常温空气容重不同,产生浮力使烟气在室内处于流动状态

    10、。烟气体积与其受热温度有关,当起火房间温度达到800时,烟气体积将增大近4倍。由此可以看出支配烟气流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燃烧产生的热量。发热量大,烟气温度就高,容重也相应就小,自然在空气中产生的浮力就大,上升速度就快。试验表明:烟气温度越高,烟气流动速度越快,和周围空气的混合作用减弱;温度越低,流动速度越慢,和周围空气的混合就会加剧。烟气的流动还和周围温度、流动的阻碍,通风和空调系统气流的干扰,建筑物本身的烟囱效应等因素有关。其流动速度一般是: 水平流动:火灾初期:阴燃阶段0.1m/s;起火阶段0.3m/s;火灾中期:旺盛阶段0.5-0.8m/s。 垂直流动:在楼梯间内3-4m/s。相当于每秒一层

    11、楼的高度,因此,火灾发生时,楼梯间有烟气时,要尽量往低处跑,尽量不要往高处跑。在较高的楼梯间或竖井内,由于烟囱效应,最大可达6-8 m/s。由此可见,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烟气将很快充满起火房间,迅速蔓延至走廊,进入楼梯、管道井等竖井后,数秒钟内即可由下而上蔓延至建筑物顶部,所以采取控烟措施,装修材料使用不燃材料,搞好防排烟设计与施工,楼梯间内采取自然排烟,开启窗户,形成自然通风,楼梯间采用防火门分隔,形成独立的封闭楼梯间,在楼梯间内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疏散通道直通室外地面,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保证人员安全疏散,限制火灾蔓延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2.1.7、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 家庭中

    12、几种常见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可燃物名称产生的有毒气体木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羊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氰化氢棉花、人造纤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尼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醛、氨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允许浓度毒气种类对人体允许浓度一氧化碳0.2%二氧化碳3.0%氯化氢0.1%光气0.0025%氨0.3%氰化氢0.02%2.2、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2.2.1、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要素)2.2.1.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

    13、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2.2.1.2、助燃物: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氧气是最主要的助燃物,氧气本身是不会燃烧的。2.2.1.3、点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点火源的种类:(1)、明火(2)、高热物及高温表面(3)、电火花(4)、静电、雷电(5)、摩擦与撞击(6)、易燃物自行发热(7)、绝热压缩(8)、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2.2.2、生活中常见的点火源2.2.2.1、火焰2.2.2.2、高温物体:如火星

    14、、炉渣、白炽灯、电焊渣2.2.2.3、电火花:雷电,电路短路、电路漏电产生的火花或静电火花等2.2.2.4、撞击:机械能转变为热能2.2.2.5、化学反应放热2.2.3、火灾按可燃物分类2.2.3.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2.2.3.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2.2.3.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2.2.3.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2.2.4、日常生活中常见火灾起因2.2.4.1、生活中用火的不慎:儿童随意玩

    15、火、乱扔烟头、卧床抽烟、明火照明时,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2.2.4.2、用电不慎:电线老化过载发热、电器老化、电器插头插座接触不良发热。2.2.4.3、家庭燃气管泄漏:燃气管老化泄漏、燃气阀泄漏。2.2.4.4、其它隐患:用电设备、充电器、充电宝等长时间带电不用。2.2.5、日常生活中消防安全防火措施我们知道了日常生活中的点火源是火灾的关键因素,杜绝点火源是日常消防安全防火的关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杜绝点火源最有效办法。2.2.5.1、生活中养成良好用火习惯:(1)、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玩火,用火要确保安全;(2)、不要乱扔烟头,烟头要彻底掐灭后才能扔;(3)、不要卧床抽烟,也不要躺着抽烟;(4

    16、)、不要用明火照明,如确需明火照明时,需有防护措施;(5)、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这很容易引发火灾。2.2.5.2、生活中养成良好用电习惯:工业电线使用寿命:8-20年;民用电线使用寿命:10年左右;家用电器使用寿命:10年左右;凌晨2-7点为电器火灾高发期!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三个特性:隐蔽性、突发性、迅速成灾性。防不胜防。所以电器火灾在家庭生活中是最大的火灾隐患,生活中养成良好用电习惯很重要。条件允许的家庭,建议10年左右更换电线,特别是插座电线、空调电线、电热水器电线等。(1)、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保险丝不可用铜、铁丝代替;施工工地要严格按安全规范配置分级配电箱,配置分级漏电保护开关;(2

    17、)、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绝缘不得破损、老化,计算分路负荷不要过载,发现电线发热时,应马上停止使用,关闭部分负荷,待电线冷却后再用;(3)、施工工地的手提电动工具的分路电源必须配备漏电保护开关;(4)、办公室的插排,也要计算负荷不要过载;每个插排的容量不要超过1kw;不能插排又接插排;插排要选用安全可靠带开关的知名产品,经常检查插排是否发热,如发热,应停用,下班时关闭插排开关。(5)、家庭用电参照(c)做法,电视机、机顶盒、无线路由器、电脑等,尽量用插排电源,睡觉前,关闭所有插排开关;如用插座电源的,睡觉前,则拔下插头。(6)、厨房电器用电功率比较大,更需严格计算用电负荷不要过载;每件用电器使用一个

    18、带开关的插座,用后即关闭开关。(7)、使用电炉、电暖器时,要注意安全。睡觉前,关闭所有电炉、电暖器电源。离家或睡觉时,应检查所有电器用具是否断电。这类电器火灾隐患最大,要特别注意。(8)、手机充电一般2-3小时就可充满,手机充好电后,及时拔下充电器;不要将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排上长时间带电,有火灾隐患。(9)、尽量少用充电宝,经权威部门检测,充电宝合格率不足20%,充电宝发热比较厉害,有火灾隐患。(10)、电冰箱每年要停电3-5次,进行除霜清理;电冰箱不除霜清理,则积霜过多,会引起电冰箱压缩机长时间工作,即耗电又发热,有火灾隐患。(11)、特别强调,睡觉前或家里没人时,能关掉的电器都要关掉,不留

    19、火灾隐患。2.2.5.3、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使用燃气、煤气的习惯:(1)、家用燃气、煤气防火措施(a)、燃气管、煤气管连接炉灶的胶管使用寿命2-3年,建议18个月更换一次;(b)、液化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2-9%为爆炸极限!只要有泄漏,很快就达到爆炸极限!(c)、管道煤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4.2-15%为爆炸极限! 只要有泄漏,很快就达到爆炸极限!!(2)、预防煤气着火的措施(a)、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照明等有电火花的设备,否则将引发爆炸;(b)、不要在燃气用具旁边放置易燃易爆物品;(c)、离开家或睡觉时,应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3)、煤气着火

    20、时如何灭火(a)、液化气罐着火时要用浸湿的棉被、衣物等捂盖灭火,并将阀门关闭。(b)、煤气灶着火时迅速关闭管道煤气阀门,用浸湿的棉被、衣物等捂盖灭火。2.3、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发生火灾的第一原则是先救人。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初起阶段: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min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灾控制住或扑灭。发展阶段:由于初

    21、始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流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这时烟火已经窜出了门、窗和房盖,建筑物内部充满烟雾。这时需专业消防人员和消防设备才能有效控制火势。2.3.1、灭火的基本方法2.3.1.1、冷却法火灾发生后,导致周围温度的不断上升,是火灾继续蔓延和扩大的主要原因,同样降低火灾周围的温度是灭火的基本方法,即冷却;常见的冷却物质是水,因为水的比热比较大,即每克水温度上升一度吸收的热量比较大,而且分布广,价格低。所以在水是灭火的最好物质。发生火灾后,大家都知道用水扑救也就是这个道理了。2.3.

    22、1.2、窒息法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是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烧不能维持,常见的窒息灭火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气体来降低或稀释氧气的浓度,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空间。2.3.1.3、隔离法着火的三要素必须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同样,阻止燃烧的一种方法就是割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那么燃烧就会自动终止。例如液化气罐子着了,最好的办法是关闭阀门;在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过程中最常用的隔离灭火法是灭油类火灾,使用泡沫灭火剂灭火。2.3.1.4、化学抑制法所有的物质燃烧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的,是通过燃烧链的形式不断的发展下去,同理,切断燃烧的化学链也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我们常用、常见

    23、的化学抑制灭火方法,就是大家配置的干粉灭火器。主要工作原理是其表面能够捕获OH和H,使之结合成水,自由基急剧下降,导致燃烧终止。2.3.2、家庭火灾的灭火基本方法2.3.2.1、家庭电器起火家里电视机或微波炉等电器突然冒烟起火,应迅速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防止灭火时触电伤亡;电器或线路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用棉被、毛毯等不透气的物品将电器包裹起来,隔绝空气;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剂不应直接射向荧光屏等部位,防止热胀冷缩引起爆炸。2.3.2.2、家用炉灶起火如是燃气炉灶,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如是电器炉灶,迅速关闭电器开关;可用灭火

    24、器直接向火源喷射;或将水倒在正燃烧的物品上,或盖上毯子后再浇一些水,火扑灭后,仍要多浇水,使其冷却,防止复燃。2.3.2.3、厨房油锅起火这时千万不能向锅里倒水,否则冷水遇到高温油,会出现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导致火势加大,人员伤亡。应该:立即关掉煤气总阀,切断气源,然后用灭火器对准锅边儿或墙壁喷射灭火剂,使其反射过来灭火;或用大锅盖盖住油锅,或蒙上浸湿的毛巾,或倒入大量青菜,使油温降低,把火扑灭。2.3.2.4、固定家具着火发现固定家具起火,应迅速将旁边的可燃、易燃物品移开,如果家中备有灭火器,可用灭火器,向着火家具喷射。如果没有灭火器,可用水桶,水盆,饭锅等盛水扑救,争取时间,把火消灭在初

    25、起阶段。2.3.2.5、衣服头发着火衣服起火,千万不要惊慌,乱跑,更不要胡乱扑打,以免风助火势,使燃烧更旺,或者引燃其他可燃物品燃烧。应立即离开火场,尔后就地躺倒,手护着脸面将身体滚动或将身体贴紧墙壁将火压灭;或用厚重衣物裹在身上,压灭火苗;如果附近有水池,或者正在家里,浴缸里有水,就急跳进,依靠水的冷却熄灭身上的火焰。头发着火时,也应沉着、镇定,不要乱跑。应迅速用棉制的衣服或毛巾、书包等套在头上,然后浇水,将火熄灭。2.3.2.6、窗帘织物着火火势比较小时,浇水最有效,应在火焰的上方弧形泼水;或用浸湿的扫帚拍打火焰;如果用水已来不及灭火,可将窗帘撕下,用脚踩灭。2.3.2.7、汽油煤气着火液

    26、化气罐着火时要用浸湿的棉被、衣物等捂盖灭火,并将阀门关闭。煤气灶着火时迅速关闭管道煤气阀门,用浸湿的棉被、衣物等捂盖灭火。汽油着火时备有灭火器,立即用灭火器灭火。没有灭火器时,或用沙土扑救,或把毛毯浸湿,覆盖在着火物体上;但千万不能向其浇水,否则会使浮在水面上的油,继续燃烧,并随着水到处蔓延,扩大燃烧面积,危及周围安全。2.3.2.8、酒精溶液着火可用沙土扑灭,或者用浸湿的麻袋、棉被等覆盖灭火。如果有抗溶性泡沫灭火器,可用来灭火。因为普通泡沫即使喷在酒精上,也无法在酒精表面形成能隔绝空气的泡沫层。所以,对于酒精等溶液起火,应首选抗溶性泡沫灭火器来扑救。2.4、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2.4.1、火场

    27、逃生的方法 火场逃生的方法并不是唯一固定的。不同的火灾有不同的特点,其发展蔓延的速度,及产生有害物对人员的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应针对不同的火灾,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场所采取不同的逃生方法;即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安全逃生才是正确的方法。平时工作、生活中,应完全熟悉、掌握自己工作场所、住宅周围的一切与消防安全防火有关的设施、设备、消防通道、地下室、避难间、疏散楼梯、应急撤离路线的情况,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选择安全逃生方法。如果出差或平常外出到一个陌生地方,应观察和熟悉、了解周围的一切与消防安全防火有关的设施、设备、消防通道、地下室、避难间、疏散楼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应急撤离路线

    28、的情况,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选择安全逃生方法。2.4.1.1、如果建筑物有避难层或避难间,应首选进入避难层或避难间避难,等待救援;2.4.1.2、选择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2.4.1.3、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服或被子,从楼上快速冲下,撤到安全地点。2.4.1.4、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绳索等逃生。2.4.1.5、如各种逃生路线都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2.

    29、4.1.6、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2.4.1.7、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2.4.2、火灾逃生的路线2.4.2.1、火灾逃生一般路线:通常情况下,火场逃生时应遵照逃生原则,依托建筑物本身的疏散设施,选择最短、最安全的线路。例如某高层写字楼着火,此时楼内人员应选择:走廊 疏散楼梯 首层出口(或避难层)这一路线进行逃生。生产车间发生火灾时,就应选择最近的

    30、出口进行撤离。2.4.2.2、特殊情况下的逃生路线:这里所谓的特殊情况是指由于火灾蔓延迅速、火势猛烈,一般疏散路线被火势阻断,或是建筑物内的可利用疏散设施已无法使用,像疏散楼梯倒塌、安全出口被封堵等情况。即火场内人员无法通过自身能力逃离现场。这种情况下就要选择通往相对安全、受火势威胁较小或可能较晚的、通风良好、便于消防队员发现和救助的地方和路线来逃生。如情况更为危险,则可将自己置于以相对独立、密闭的空间内,采取封闭门缝、打湿可燃物等一定的防护措施,坚守待援。2.4.2.3、疏散逃生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在突然发生火灾的异常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光的出现,多数人心理会产生恐慌,这是最致命的弱点,保持

    31、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而死亡。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逃生的重要前提,若能临危不乱,先观察火势,再决定逃生方法,运用学到的避难常识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就会化险为夷,把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消防安全防火知识四会3.1、会报火警3.1.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如发现有人受伤或窒息,拨打急救电话120。3.1.2、报警时要讲清楚:(1)、详细地址;(2)、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3)、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4)、报警后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并维持路口到起火点的道路畅通。3.2、会使用消防器材3.2.1、消火栓的使用(见附图)


    注意事项

    本文(消防安全防火基本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