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部编版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docx

    • 资源ID:4108500       资源大小:133.1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部编版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docx

    1、人教部编版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八上语文期末检测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琐屑(xi) 箴言(jin)擅长(shn)巧妙绝伦(ln)B. 俯瞰(kn) 重峦(lun) 遒劲 (qi) 惟妙惟肖(xio)C. 荫庇(b) 佃农(din) 嶙峋(ln) 长途跋涉(b)D. 谦逊(sn) 枢纽(sh) 田畴(chu) 无动于衷(zhng)【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项应为箴言(zhn);B项应为惟妙惟肖(xio);D项应为谦逊(xn)。故选

    2、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干躁坚固和颜悦色入木三分B. 琢磨 绢本 珠光宝气 亭台轩谢C. 拓展 题拔 交头接耳 为富不仁D. 酒肆 臃肿 内忧外患 无暇一顾【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应为“干燥”;B项应为“亭台轩榭”;C项应为“题跋”。故选D。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B.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

    3、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C. 在新农村建设中,某些地方政府不是因地制宜,而是大拆大建,把好端端的民心工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D. 元宵节晚上,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答案】A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自从国家公布了“全面取消漫游费”的政策后,迅速引发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热议。B. 红海行动上映时,电影院内坐满了人,只有一个位子还空着。C. “三月三”期间,我市进行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播壮乡文化的活动。D. 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牺牲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

    4、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自从”;B项前后矛盾,应该改为“电影院内只有一个位子还空着”;C项搭配不当,应该把“进行”改为“开展”。故选D。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幸福的尺寸本是无所谓大

    5、,也无所谓小的。_,_,_,_!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幸福。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这正像脚上的鞋,穿着合适也就可以了童年的尺寸是一颗糖果的甜蜜,少年的尺寸是一次收获的快乐,青年的尺寸是一份创造的惊喜A. B. C. D.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句中的“这”是指横线前的内容;对

    6、具体阐述;对进一步说明;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故选C。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主要著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就选自该书。B.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C. 苏州园林中作者抓住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特征,从四个大的方面分别介绍。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庄子,文中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答案】D【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

    7、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D项有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7. 根据提示填空。(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其五)(2)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4)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5)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_。(6)请你写出两句完整的关于春天的名诗句。_,_根据要求,完成小孩题。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成长收获”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答案】 (1). (1) 悠然见南山 (2). (2)感时花溅泪 (3).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 (5)寒暑易节, (6). 始一

    8、反焉。 (7). (6)春风得意马蹄疾, (8). 一日看尽长安花【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悠”“溅”“暑”“蹄”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8. 本次活动将邀请每位学生的家长出席,但你的家长因要参加朋友聚会而不想参与主题班会,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示例:爸爸,我们班要举办“成长收获”主题班会,并邀请每位同学的家长出席。这次活动对我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很想让你也参加,帮助我解决成长

    9、中的难题。朋友聚会确实也很重要,但是这个活动只有这一次,爸爸,你能答应我吗?【答案】示例:爸爸,我们班要举办“成长收获”主题班会,并邀请每位同学的家长出席。这次活动对我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很想让你也参加,帮助我解决成长中的难题。朋友聚会确实也很重要,但是这个活动只有这一次,爸爸,你能答应我吗?【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题干要求劝说自己的家长;其次针对情况,家长因要参加朋友聚会而不想

    10、参与主题班会;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9. 成长岁月中,我们收获了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也从语文学习中收获了许多。请根据本次班会主题,结合以下人物中的一位谈谈你的收获。杜甫白求恩花木兰邓稼先苏轼保尔柯察金李清照【答案】我选的人物:苏轼我的收获:示例: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极具才华,却在为官时屡次被贬,但他每贬一处,并没有因自己的遭遇而灰心丧气,失魂落魄,他总能乐观面对自己的处境,并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的乐观豁达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知道应如何对待学习中的困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属于探

    11、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作答时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自己最了解的,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即可。10. 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答案】真假孙悟空。故事情节:唐僧因悟空打死强盗,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猕猴趁机变作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天庭众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

    12、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从图片中的两个孙悟空就可以轻松判断出该情节为“真假孙悟空”。孙悟空打死两个强盗,惹得唐僧不满。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想到西天取经。众神难辨真假,最后被佛祖说破真相。11. 请将下列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方字格内。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答案】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初”“涧”的结构

    13、要安排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2.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13.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答案】12. 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3.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的鸣响起来,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

    14、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解析】12. 试题分析:这句诗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非常形象,将敌军比作黑云,直逼城墙,危城似乎要被摧垮,渲染了一幅紧张的战事画面,同时与后句形成对比,突出了一名保家卫国战士的崇高辉煌。此题要答出修辞手法及其在诗句中的意义。13. 试题分析: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要求展开联想与想象。值得注意的是,两句诗既是写景,也是写事: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力战斗,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褐色的塞土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雾中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浓重。这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诗句可用来描写长城内外特有的景

    15、色,取其秋声萧瑟,号角悲壮之意。描绘画面时,要注意这些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2)贫贱不能移15.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16、道。16.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17.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弘扬孟子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答案】14. (1)(真正,确实)(2) (改变,动摇) 15.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无事。(2)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6.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17. 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

    17、,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解析】选自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年代:战国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4.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岂不诚大丈夫哉”的意思是“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诚”的意思是“确实”;“贫贱不能移”的意思是“贫贱不能

    18、使我改移节操”,“移”的意思是“改变”。15.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惧”“熄”“由”“道”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19、整,达到词达句顺。1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第一段,“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意思是“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这就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17.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不能变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跳杆,挑战它,战胜它。阅

    20、读下面文章,完成小1题。(2017甘肃)善借者赢天下王飙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

    21、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 “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

    22、,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

    23、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18. 本文的中

    24、心论点是_。19. 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0. 第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21. “借”是门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答案】18. 善借者赢天下 19. 举例论证。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20. 不能。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

    25、邦因善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21. 示例:从文章来看,“善借”就要积极借助外物和他人的力量,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材料来看,“善借”应当知道,有的东西不能借,如高利贷;有些东西要借得巧妙,借得聪明,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照搬。【解析】18.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本文的标题即为本文的中心论点。19.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

    26、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第段主要举了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可以看出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0. 本题考查议论文语段的顺序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观点,一般都为不能调换,然后分析这几个段落论述了什么,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点明“不能调换”。结合前后文内容来看,画线句子分别与第段中的“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

    27、是刘邦”相对应。21. 本题考查的是对议论文中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从文章内容来看,“善借”指的是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2017重庆)少年书架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

    28、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

    29、泽。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

    30、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小小的书架成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抱起书架,就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亦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22. 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书架陪伴“我”成长23. 品读第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24. 在第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部编版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