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重要题型5同位素示踪法与细胞分裂DNA的半保留复制教案Word格式.docx

    • 资源ID:4101296       资源大小:102.7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重要题型5同位素示踪法与细胞分裂DNA的半保留复制教案Word格式.docx

    1、1/43/431/4中部,3/4上部161/87/8n2n2/2n中部,12/2n上部2/2n(或1/2n1)12/2n2n11/2n11/2n2.利用图示法理解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的相互关系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二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三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另外2个细胞是。3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1)主要应用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一般常用的标记元素有3H、14C、15N、18O、32P、35S等。(2)归类分析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

    2、如用18O标记水,光合作用只产生18O2;再用18O标记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只产生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如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大肠杆菌内发现放射性物质;用35S标记蛋白质,大肠杆菌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研究生物学原理。如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用15N标记DNA,证明了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题组一考查DNA的复制1(2018浙

    3、江“七彩阳光”联盟)下列有关“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主链的基本骨架B将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中含有15NC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D将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答案B解析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含氮碱基进而形成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A错误;核糖体中含有RNA,

    4、RNA中含有碱基,将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中含有15N,B正确;通过对亲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肠杆菌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对比分析才可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C错误;将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2个条带,D错误。2(2018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如图所示是研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结果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是()菌种:大肠杆菌培养条件与方法:(1)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甲

    5、图)。(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30 min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DNA样本,并离心分层。A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二代的结果C出现丁的结果至少需要60minD戊图表示复制三代后不再具有15N标记的DNA答案C解析已知亲本双链都是15N,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子一代都是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位于试管的中部,如图丙所示,A项错误;子二代形成的四个DNA分子中,两个具有最初的母链,处于中带,还有两个不含15N,位于轻带,如图丁所示,B项错误;出现丁的结果,DNA复制了两次,所以最少经过了60min,C项正确;无论复制多少次,都有两

    6、个DNA分子含有15N,D项错误。题组二考查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3(2017浙江4月选考)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C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D每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答案A解析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间期的S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培养至第二

    7、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4(2018邵阳一模)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正常细胞分裂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为nC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答案D解析“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则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一半被标记,一半未被标记,

    8、由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的分配是随机的,所以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n,A项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的n条染色体都被标记,B项正确;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C项正确;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项错误。题组三考查染色体染色问题5BrdU(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经吉姆萨染料染色,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放入含有BrdU的

    9、培养液中培养并用吉姆萨染料染色,则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时,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染色情况是()A全被染成深色B全被染成浅色C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为深色,另一条为浅色D每个DNA分子中一条链为深色,另一条链为浅色解析在第一个分裂周期中,由于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形成的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中的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所以均染成深色。在第二个分裂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中含有2个DNA,4条链,含有亲代链是1条,则有3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BrdU,所以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一条为深色,一条为浅色。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色、黄色,

    10、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色、绿色,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视野中可以观察到3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的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C次级精母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1个D若产生的精细胞中观察到3个荧光点,则最可能是分裂后期有1对染色体未正常分开解析睾丸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其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都可以观察到,A项正确;初级精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DNA已复制,同源染色体尚未分离,每个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

    11、B项正确;次级精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红与黄、蓝与绿不可能同时出现,C项错误;精细胞中等位基因只有一个,所以正常情况下,荧光点只有两个,若出现了3个荧光点,则最可能是分裂后期有1对染色体未正常分开,D项正确。题组四考查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7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也可能含有18OB用32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检测到放射性C将某精原细胞中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

    12、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D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解析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反应物,如果水作为反应物,那么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二氧化碳中,A正确;用32S标记甲硫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检测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上检测到放射性,B正确;若将该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用15N标记,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一次,且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该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1个含15N,即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

    13、例为25%,C错误;水稻叶肉细胞吸收14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D正确。8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_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

    14、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_个荧光点。答案(1)磷酸二酯脱氧核苷酸(2)氢碱基互补配对4(3)62和4解析(1)由图1可知,DNA酶使DNA链断裂,作用于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NA探针的本质是荧光标记的DNA片段,合成原料为脱氧核苷酸。(2)通过热变性,使DN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复性

    15、时能重新形成氢键,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杂交DNA分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四条模板链,可与四个被标记的DNA探针结合形成4个荧光标记的杂交DNA分子。(3)植物甲(AABB)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为AB与植物乙(AACC)的配子(AC),受精后合子染色体组成为(AABC),又由于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则AABC将会有3条染色体被标记,6条染色单体,可以观察到6个荧光点。AABC减数分裂时,AA两个染色体组可以正常联会,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分别获得一个A染色体组,而B染色体组内的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B中的染色体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16、,因此其中一个子细胞含有A和B染色体组内2条能被标记的染色体,标记4条染色单体,可以看到4个荧光点;另一子细胞只含有A中1条能被标记的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可以观察到2个荧光点。浙江“七彩阳光”模拟)蚕豆(6对染色体)根尖细胞在含2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仅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再转入仅含2H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下列有关此时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时,每个DNA分子都含2H标记B中期时,每个细胞中都有12个DNA分子含3H标记C后期时,每个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与含2H标记的染色体之比为12

    17、D末期时,细胞每一极均有6条染色体含3H标记解析将蚕豆(6对染色体)根尖细胞在含2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则蚕豆的DNA都被标记上了2H。再将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此阶段分裂产生的细胞中DNA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2H、另一条链含有放射性3H。然后在含放射性标记2H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前期,共用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一个DNA含2H、3H,另一个DNA两条链都是2H,即每个DNA都含2H标记,A正确;中期时,每个细胞中都有12个DNA分子含3H标记,B正确;后期时,每个细胞

    18、含3H标记的染色体与含2H标记的染色体之比为12,C正确;末期时,细胞每一极含3H标记的染色体可能有012条,D错误。海南单科,15)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解析将含有14N14N的大肠杆菌置于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由于DN

    19、A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DNA为2个15N15NDNA和2个14N15NDNA,再将其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会得到6个15N14NDNA和2个14N14NDNA,比例为31,D正确。3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8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B含有32P标记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数的1/2C有2组中心体,20对同源染色体D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解析已知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说明体细胞中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40条染

    20、色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产生的每一条染色单体上都有一条链含有放射性,所以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80条染色体都有被32P标记的放射性,A项正确、B项错误;后期有40对同源染色体,C项错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只有一条链被32P标记,D项错误。4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X层全部是

    21、含14N的基因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3150个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81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ABC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X层全部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的基因,错误;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为74503150(个),正确;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271,错误;X层中含有2个DNA分子,Y层中含有6个DNA分子,因此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正确。5如图为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在培养基中加入3H尿嘧啶用以标记RNAB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RNA为相应DNA

    22、的转录产物C第0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T4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转录D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噬菌体DNA的转录增加,细菌基因活动受到抑制解析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可以用3H尿嘧啶标记RNA,A正确;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RNA为相应DNA的转录产物,B正确;在第0 min时,大肠杆菌还没有感染T4噬菌体,所以在大肠杆菌体内不存在T4噬菌体的DNA,也不会发生其DNA的转录,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和T4噬菌体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所占百分比越来越高,说明噬菌体DNA的转录增加,而和大肠杆菌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所占百分比越来越低,说明其转录受到抑制,D正确。6蚕豆根

    23、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至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有放射性。7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

    24、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在15N培养基上生长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和),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细菌DNA分子中两条链都是14NB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C预计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D上述实验代代的结果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解析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A项错误;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全部(4个)DNA分子的,B项错误;由于1个含有14N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个含有15N的DNA分子

    2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三代,得到共8个DNA分子,这8个DNA分子共16条链,只有2条是含15N的,14条是含14N的,因此总相对分子质量为214b7a,所以每个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C项正确;实验代代的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通过对亲代、代、代大肠杆菌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对比分析才可得出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8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

    26、数所占比例不可能是()A1B.C.D.解析细胞分裂过程中先进行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图示辨析如下:可以看出,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9将某精原细胞核中所有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标记上放射性15N,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裂成4个子细胞,4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情况是()A若为有丝分裂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2个或3个或4个,若为减数分裂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4个B若为有丝分裂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2个,若为减数分裂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4个C若为有丝分裂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2个或3个或4个,若为减数分裂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2个或3个或4个D若为有丝分裂

    27、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2个,若为减数分裂则含放射性的子细胞为2个或3个或4个10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的,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

    28、回答:(1)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将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的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4)图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_。答案(1)5200(2)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所以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3)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在DNA分子中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4)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在实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重要题型5同位素示踪法与细胞分裂DNA的半保留复制教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