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全集.docx

    • 资源ID:4065010       资源大小:49.31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全集.docx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全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全集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方法: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专题内涵解说 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

    2、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

    3、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

    4、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2学生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3学生能根据本专题的特点形成课程间沟通的意识,将音乐欣赏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4学生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5学生能在对专题人文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写作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前三项为教学的重点。本专题,特别是在第二板块,诗人们表达了对祖国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历史地、具体地看待国家、祖国、爱国主义、人与国家的关系等概念,提升他们的认

    5、识,加深他们的理解。本专题收录了波兰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围绕这篇表现音乐家生活的散文设计了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相结合的研习方案,这些都是学习中要注意的难点。一、导入新课由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1祖国是什么? 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二、了解作者:课文注释。作适当补充。三、解题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写法上多用铺叙。“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四、学生阅读

    6、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 “文化”“语言”。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7、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五、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1思路结构: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 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在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

    8、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

    9、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2铺叙的特点:(归纳板书)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3找出抒情的语句,体会“颂”的特点。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

    10、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抒情的语句如:第1、2节,第5、8、9、10节开头,第34节等。讨论:哪些句子的表达效果最好?为什么?第34节,描写了象征性的景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流露出了内心真切的爱国情感。六、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1语言特点讨论归纳:诗化的语言;直抒胸臆;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第13、23、24段的拟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2结构特点: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可以不受时

    11、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肖邦故园雅伊瓦什凯维奇【学习目标】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步认识祖国与个体的关系。2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肖邦故园,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之情。二、检查预习听写下列词语:荒诞不经茕茕孑立玲珑剔透浪迹天涯通衢大道寥寥无几缱绻雾缭烟绕促膝谈心蕴藏三、关于作者、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是伟大的

    12、波兰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时就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他二十九岁那年,德军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但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雅一伊瓦什凯维奇是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

    13、情优美,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选取肖邦故园为切人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四、理清作品思路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而且作者是把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密不可分,所以上下文的衔接非常紧密,很难断开,为了教学的方便,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长江三峡教案教学目的: 、了解长江三峡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作者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 、掌握“

    14、引用”修辞格。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掌握“引用”的作用。一、组织教学。二、检查复习: 关于李健吾。三、新课讲授程序: (一)导入新课: 前课雨中登泰山登临五岳之尊,雄奇壮美,本课长江三峡放舟“母亲河流”,隽秀瑰丽。 (二)解题与作者: 、读预习提示。 、解题: ()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长江三日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 ()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年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作品第一节,写月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月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

    15、写月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 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 ()读长江三日。 ()三峡:长江的一段,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公里,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动人。 杜甫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

    16、恨曲中论。 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作者: 刘白羽,现代作家,年生,北京人,年开始创作。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者板书字词,学生给课文分段,各段大意也要概括出来。 碇:系船的石礅。 雷霆万钧: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形

    17、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绛:大红色。 亭亭笔立:亭亭,耸起的样子;笔立,笔直地挺立。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蒸,升腾;蔚,聚集。 隽秀:秀丽。 婀娜:柔美的样子。 神妙莫测:非常高明、巧妙,不可推测。 灭顶:水漫过头顶,指淹死,灭顶之灾,比喻致命的灾祸。 浸泡:使渗透。 绎:抽出头绪。 怪诞:奇怪,古怪。 (四)解析字词并分段,概括大意。 全文分四段: 一()总写游历三峡的感受。 二()描绘瞿塘峡的雄奇。 三()描写巫峡的秀美。 四()描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感想。四、小结: 作者、字词。五、作业: 、三峡景物的特

    18、点是什么? 、文章是怎样抓住特色来写景的?六、下课第二节:一、组织教学。二、检查复习: 提问分段。三、新课讲授程序: (一)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题: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题:划出课文中描写山水云雾的句子。 题:课文四个部分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题:三峡景物各人什么特色? 、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 、作品从山形水势,山光水色,云涛雾海等各方面,运用丰富的动词、形容词描绘景色,使作品写景生动形象,有声

    19、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作品概括“江津号”的不同航程与不同江段,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写穿过巫峡时所见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写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瑰丽,象交响曲,可概括为: 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 (二)读第一部分并分析: 引用作者给朋友的信中片段,表达作者在此次航程中的新奇强烈的感受,对三峡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提问:作者说:“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

    20、么? 这句话是作品的神,起提起全篇的作用,“雄伟而瑰丽”,概括了三峡景致的特点,下文的具体描写,都是围绕着这特点进行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方法,把长江三峡比喻为一支交响乐,非常恰当,因为作为本体的三峡与作为喻体的交响乐之间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激越雄壮,声势浩大,催人警醒,令人振奋。通感表现作者的新奇。 “飞翔”一词用得恰当,一方面,它写出了山陡流急的形势,使人不禁想到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它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在航行中寻兴奋、激动、神采飞扬的心情。 (三)第二部分分析: 提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用了哪些词语?写了哪些方面? 在这

    21、一部分中,作者主要采取绘形绘声绘色的手法来状写瞿塘峡的雄伟奇观,并引用诗谚为佐证。 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长的江面”“江随壁转” 声:“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色:瞿塘峡口“蓝天”“金色浮云”“银片样发亮”的白云、“红雾”“绛紫色山峰” 这一段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这一段的描写,先总括其雄奇,继之引古诗古谚为佐证,后直接描写,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有声有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里行间。 (四)第三部分分析: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巫峡的秀美?引用了哪些神话传说?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在这一段,主要用了丰富而贴切的比喻来描绘巫山的隽秀,如第段

    22、中的山岩、草坡、山峰等。 作者在这一段引进了美女峰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丰富了作品内容,并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 作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云雾、阳光、两岸的山岩、草坡、野草等,所有这些描绘,都体现出巫峡的“美”,你看那“山如斧削,隽秀婀娜”的峰峦,那与阳光交织“神妙莫测”的白云,那“滚滚向上”“云蒸霞蔚”的浓雾,那神奇秀丽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岩,那幽然的绿草,那红艳艳的野草,那在江流中“象一个崇山峻岭中漫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盘旋在万山之上蓝天之下的苍鹰这一切美景,都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感染。 (五)第四部分分析: 提问: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凶恶?引用屈原、王昭君的

    23、传说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一部分首先交代“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然后重点写了三个著名的险滩:泄、青、崆岭。 泄滩:凶险在漩涡多。 青滩:凶险在江面落差大。 崆岭滩:凶险在暗礁密布。 作者在这一部分引述了屈原、王昭君的故事,不仅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意义,也使文章在结构上和情调上有密有疏,有缓有急。 在这一部分,作者揭示了这样一条哲理:人类在一切斗争中,只要掌握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急流勇进,就一定能够排队万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四、小结: 三峡特点。五、作业: 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六、下课第三节一、组织教学二、检查复习

    24、关于刘白羽。三、新课讲授程序: (一)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问: 之一:三峡江流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 之二:课文是怎样突出描绘三峡激流的气势的?从浩浩荡荡的长江,你会引起哪些联想?激发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说三峡是美的? 之三:作者说,他“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雄伟”表现在哪些方面,“瑰丽”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长江三峡,给人总的印象是山陡、流急、滩险。 、长江三峡,江水“激流澎湃”“雷霆万钧”,一路穿群山,过峡谷,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作者从各个方面烘托、映衬、描绘了三峡江水的浩荡气势。 写山:悬崖绝壁,层峦叠嶂,万仞高峰,山势奇绝,奇峰突起,高与天齐 写水:万水奔腾,雷霆万

    25、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漩涡密布,浪涛翻涌。 写云雾:云海茫茫,云蒸霞蔚。 崇高险峻的山,涌动如海的雾,衬托着汹涌奔腾的长江,使作品波澜壮阔,声势浩大,雄奇壮美。 、从如此雄壮的长江,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澎湃的激情,从如此壮美的长江,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大自然的无比伟力。我们在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会产生强烈共鸣,引起无尽的联想,联想到我们身处的“大时代”,联想到我们的“全部生活”,联想到开放改革的汹涌大潮,联想到我们的革命生活,一种“雄伟”“豪迈”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 、作品中描绘了三峡江水、山峰、云雾,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作品讴歌了自然的伟大,更赞颂了人类的伟大,人与自然构成了世界。 、作品写山势

    26、、写水势、写激流、写险滩,都突出了“雄伟”二字,写云霞、写浓雾、写野草、写传说,皆紧扣“瑰丽”一词,创造出奇美的意境。 (二)主题思想: 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航行过三峡时的见闻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的哲理。 (三)写作特点分析: 、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作品是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他用满含情感的语句,摹山状水,绘云画雾,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条逼真的山水画廊,而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又蕴含着丰富而深刻

    27、的哲理,那就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看到,作者所乘的“江津号”在滚滚的江水之上,巍巍群山之中,破浪前进,百折不回,长江是险恶的,但人类能够战而胜之,这不正是人类的伟大力量的明证么? 课文的第自然段结尾,作者又用点睛之笔,揭示了革命就要冲破险阻,百折不挠的哲理。 、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作品在写景过程中,信手拈来的引用了古诗、古谣、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联想自然,毫无生硬之感,可谓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对表达主题思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又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以广泛的审美空间。 、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

    28、)比喻:比比皆是,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生动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有暗喻“我们简直不象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全文共用比喻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拟人:“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等句子,运用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以视觉写听觉,以听觉写味觉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能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29、是比喻、拟物、也是通感,把视觉形象三峡江流,写成听觉音响交响乐,而又用视觉词语“雄伟”“瑰丽”修饰听觉音乐交响乐,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也同样是视听的沟通。 、语言优美精炼,生动形象。四、小结: 点明中心,写作特色。五、作业: 课后第四题。六、下课肖邦故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2. 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二教学重、难点:1. 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2. 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设计思想:本课意在突出肖邦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肖邦故园这个线索,引导学生对肖邦的祖国波

    30、兰以及他的传奇人生经历、音乐创作有个具体深刻的认识,以此来突出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创作的影响,明确肖邦的爱国主义激情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音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波兰,而是影响了欧洲甚至世界上所有的被压迫的民族。五教学内容:1. 基础字词 马厩 ji 夙愿 s 通衢大道 q 茕茕孑立 qing ji 瘠薄 j b 缱绻 qinqun 命运多舛 chun 养尊处优 玲珑剔透 天籁 li 簌簌 s2. 导入:在世界乐坛上有一位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虽然他半世坎坷,命运多舛,虽然关山阻隔,有国难投,但是他始终饱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创作了一曲曲振奋人心,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异族统治的曲子,鼓励着那些仁人志士为自由,民主,幸福而前赴后继,即使在临终前仍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就是波兰音乐家肖邦。3. 作者简介: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全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