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二附答案.docx

    • 资源ID:4036914       资源大小:334.2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二附答案.docx

    1、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二附答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二)班次: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共40分)1.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动的绿色颗粒。可用来判断该小颗粒是生物的是( )A.能移动 B.呈球形 C.体小且呈绿色 D.有细胞结构2.下列描述体现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是(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D.“长江后浪推前浪”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物需要营养 B.生物能繁殖C.生物能呼吸 D.生物能生长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

    2、盛开”这句诗描写的影响不同地区花期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A.海拔 B.水 C.光照 D.温度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是对下列哪种环境的适应( )A.缺少水分 B.缺少阳光 C.缺少营养 D.温度过低6.下列现象中,主要是受阳光影响而产生的是( )A.植物根向地生长 B.杨树秋冬季落叶C.朵朵葵花向太阳 D.莲藕的茎有管状小孔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 B.草原生态系统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8.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湿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9.享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

    3、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10.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镜头,污点都没移动,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A.目镜上 B.装片上 C.反光镜上 D.物镜上1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撕取的洋葱表皮必须薄而透明,主要原因是( )A.便于做装片 B.不易污染显微镜C.能让光线透过 D.易于染色12.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不包括(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13.“基因身份证”是记录人体特定遗传信息的芯片。所记录的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的(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14.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

    4、器官 D.系统15.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结构( )A.细胞核 B.液泡 C.细胞壁 D.叶绿体1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 B.小丑鱼 C.恐龙化石 D.钟乳石17.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8.若想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掌握田野中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好的方法是( )A.多方面查阅资料 B.听别的同学介绍C.在实验室观察标本 D.亲自进行野外调查19.下表为某组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研究题目应为(

    5、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黄粉虫幼虫数量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阴暗2840%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2870%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20.进入世纪以来,地球上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者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天敌太多 B.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人类捕杀C.动物得病 D.自然灾害21.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对于生物和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

    6、.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22.在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中,能够形成竞争关系的是( )A.一块玉米田中的玉米和螟虫 B.一片森林中的桦树和柏树C.草原上的羊和鹰 D.草原上的羊和鹰蜂群中的雄蜂和工蜂23.若装片上写有“”,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应该是放大的( )A.q B.d C.p D.b24.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一个向右下方运动的草履虫,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D.向右下移动25.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A. B. C. D.26.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结构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兰兰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

    7、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A.塑料袋细胞膜 B.方纸盒细胞壁C.琼脂和水细胞质 D.鲜葡萄细胞核27.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 B.C. D.28.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分化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C.细胞分化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29.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既可肉眼观察,也可借助工具 B.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C.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 D.不符合常规的观察结果可不记录30.某研究小组要进行“某校同

    8、学是否吃早餐”的调查,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可选择初一()班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这个班不吃的人数多B.可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用来代表整体的状况C.可先以班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汇总所有班级的数据D.可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3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BCD32.小明为研究蚂蚁的活动情况,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并记录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分钟,记录结果如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时间蚂蚁数目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7:008199

    9、:002742611:00981711013:001012111815:001042710717:0066156019:00427A.第二天蚂蚁活动最频繁 B.7:00前蚂蚁没有活动C.11:0015:00蚂蚁活动频繁 D.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活动频繁3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北极苔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D.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34.在一个有玉米、蝗虫、鸟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鸟捕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的曲线图来表示?( )A

    10、BCD3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0.0540.0330.0020.1610.010A. B. C. D. 36.在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放大物像有关的是( )A.物镜和目镜 B.载物台和遮光器C.通光孔和遮光器 D.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37.下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个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一端无螺纹(为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A.和 B.和 C.和 D.和38.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起

    11、支持和保护作用B.细胞均有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C.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遗传和发育D.活细胞需保持完整结构,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9.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黑藻叶片”时不需要染色 B.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C.所有的植物细胞内都有叶绿体 D.可以通过物像的大小区分细胞和气泡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细胞自己制造的 B.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会通过细胞膜C.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包括线粒体 D.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41.下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

    12、中,生产者是_,消费者有_等(写出两种即可),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_和_。(2)请写出一条含有鼠的食物链_。(3)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能够_环境;但即便蝗虫体色随环境变化,喜鹊还是能发现它,这体现了生物的_能力是有限的。(4)与森林相比,稻田的自我调节能力_(弱/强),原因是_。(5)稻田中施加有机肥,会使土壤中生物数量增多,它们的活动会使土壤更松软、肥沃,这体现了生物能_环境。42.请根据如表中的两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实验一: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步骤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纱布将载玻

    13、片、盖玻片擦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取材,并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展平用清水载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轻刮几下,在载玻片液滴中涂匀盖上盖玻片盖上盖玻片染色染色观察观察实验结果低倍镜下物象高倍镜下物像(1)实验一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两个气泡,这是实验中步骤_(填序号)有问题。进行该步骤操作时,应该:_。(2)实验二的步骤中,应将_改为_,否则细胞会_。(3)染色时,所用的染液为_,方法是将染液滴在盖玻片_,用吸水纸在_吸引,这种染色方法叫吸染法。(4)如图所示,若将视野中的甲转换为乙,应转动_,换用_(填“低倍”或“高倍”)物镜进行观察。(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

    14、胞都具有_、_、_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43.你一定听说过克隆羊“多利”吧,它是1996年在英国出生的,它有着特殊的身世,它的出生离不开几代科学家不懈的努力。早在1962年,约翰格登就利用蛙进行了相关的尝试,以下是他进行的一个较经典的实验,请分析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青蛙是经过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来的,细胞分裂的过程是:_复制,接着细胞核一分为二,_向内凹陷,将_分开。(2)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_、_发生了变化,但是细胞核内的_没有发生变化。(3)青蛙_(选“是”或“不是”)受精卵发育来的,发育成它的细胞中,细胞核来自青蛙_(选“”或“”),细胞核中有_,所以青蛙和_长得

    15、更相似。(4)青蛙将受精卵排在水中,如果水体污染,则污染物可能通过_(填细胞的结构名称)进入受精卵,该结构具有的功能是_。44.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你能用实验法来研究生物现象了吗?请你根据做过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方案:(1)材料用具: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和_两种环境。(2)方法步骤: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的鼠妇,静置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次。(3

    16、)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如下表。环境明亮3222232212黑暗17181818181718181918请回答相关问题: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我们做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做出这一假设的依据是_。“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变量是_;如果要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要设置不同的两组,这种实验叫_。我们实验时,用的鼠妇不能是1只,这是为了排除_;实验后,我们班级的组可看作是多次重复实验,计算_,这样的目的是_。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这些鼠妇?_。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你根据该实验发现的现象,提一个可继续探究的问题:_。45.科普

    17、阅读题人类可以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吗?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世纪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为了与地球生物圈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号”相区别,人们将这座建筑称为“生物圈号”。“生物圈号”几乎是完全密闭的,占地127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钢梁和玻璃建成。里面有移入的微型沙漠、森林、农田、海洋和溪流;有人造的风和海浪;有牛羊鸡等家畜家禽;有供人居住的房子。利用计算机控制摄入的阳光,调节温度。1991年9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号”。它们计划在里面住上两年,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饲养禽畜、耕种和收获,意图过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科学家们要设

    18、法使这个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人和其它生物的生存。遗憾的是,一年多以后,“生物圈号”中的氧气大幅度下降,不得不从外界泵入氧气;农作物减产,食物不足;不得已科学家提前结束了实验。这次探索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但它用事实告诉人们,迄今为止,地球仍然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1)“生物圈号”指_,它包括大气圈的_、_和岩石圈的_。(2)沙漠、森林、农田生态系统因它们有着方方面面的关联,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的关联体现在_(任举一例)。(3)“生物圈号”实验失败,你认为原因是什么?_(4)有时人们为了经济利益,会将杀虫剂等农药喷洒在农田,将工厂的废弃物

    19、排放到河流,你认为这对人或其它生物有影响吗?_为什么?_。(5)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每年的月日是“世界地球日”,请你给同学们写一条宣传保护地球的建议:_。答案解析一、1.【答案】D2.【答案】B【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上的相似是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的变异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故B符合题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明生物的变异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具说明生物的遗传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生物的特

    20、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现象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选A。4.【答案】D【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千米气温下降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21、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5.【答案】A【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选A。6.【答案】C7.【答案】C【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一个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8.【答案】A【解析】“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

    22、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9.【答案】B【解析】A、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A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符合题意。C、草原

    23、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不符合题意。D、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这些植物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24、线粒体、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因此,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不包括叶绿体。故选D。13.【答案】B【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故选B。14.【答案】A【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5.【答案】B【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遗传物质

    25、,故A错误;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和各种色素等,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故B正确;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故C错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B【解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珊瑚、恐龙化石和钟乳石属于非生物,没有生物的特征,小丑鱼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17.【答案】C【解析】A、黄鹂、白鹭属于动物,柳属于植物,诗中

    26、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B、早莺、新燕属于动物,树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C、诗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D、小荷属于植物,蜻蜓属于动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18.【答案】D【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想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掌握田野中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好就是亲自进行调查,查阅资料、听别人介绍和观察标本都只是间接了解,故选D。19.【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从表格中看出,纸盒的左半侧和右半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湿度,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因此,研究题目最合适的是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27、。20.【答案】B【解析】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因此,进入世纪以来,地球上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者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人类捕杀。故选B。21.【答案】C【解析】AB.生物的生活环境指的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说法错误;C.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并会影响环境,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说法正确;D.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说法错误。22.【答案】B【解析】一块玉米地里的玉米与螟虫,螟虫吃玉米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故A错误;一片森林中的桦树和柏树相互争夺阳光,营养物质及生存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B正确;草原上的羊和鹰属于捕食关系,故C错误;群峰中,工蜂与蜂王、雄蜂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二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