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036173       资源大小:26.9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Word文档格式.docx

    1、“我是妈妈的出气筒,我现在特别想有个女儿,我也拿她出出气。”“妈妈发起火来真可怕,她是我的妈妈吗?”日记中的话象针一样扎母亲的心。更让王丹无法理解的是:自己为女儿学习花费的心血,竟让孩子痛苦不堪。她说,每次考试,她比女儿还紧张。女儿上学期期末考试又考了全班第一,可她还是不敢放松,在假期里为女儿报名参加了奥林匹克、作文、英语和钢琴辅导班学习。结果女儿却在日记里抱怨:“这个假期可真累呀,我每天都在为妈妈学习,连玩的时间也没有。我恨她,我真希望自己不是她的女儿。”看了女儿的日记,母亲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王丹无奈地对记者说,有时候看孩子学得那么累,我也心疼,可不给孩子补课,孩子的姥姥都不答应。看别人的孩

    2、子都在加班加点地学习,我的加力也很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学校减负了,我还得给她加码,为孩子的将来铺好路。王丹女儿的哭诉,代表了许多被课业负担压弯了稚嫩脊梁的学童的心声。对此,我们不能单以一个“望子成龙”来辨解,以一句“无可奈何” 相搪塞。一些迄今还对减负有着种种想法和反对理由的大人们应当好好听听孩子们的想法。以上这个案例所反映的,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给孩子带来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由于做父母的“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学这学那,结果造成了孩子的不堪负重,导致了孩子的怨恨心理,使孩子觉得不是在为自己学,而是在为父母学,学习的动力

    3、降低;同时也疏远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亲子关系。但是,如果我们从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的角度,对案例中母亲对女儿的态度和女儿对母亲的态度作一探讨,就会发现,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也即710岁这一阶段)在心理的发展上,与46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反映出孩子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呢?王丹的女儿正好10岁,正处于710岁这一发展阶段。我们看看能否通过对安全的分析,来说明710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一、710岁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7 10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得到说明。案例中王丹经常打骂女儿的原因,主要是嫌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因为王丹性子急,而女儿性子慢,这一

    4、急一慢凑在一起,做母亲的就忍不住又打又骂。但是,我们说王丹的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这反映出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什么特点呢?其实,王丹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正反映出孩子从小形成的各种习惯,到了710岁这一阶段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形成了孩子自己的行为特色。也就是说,710岁这一阶段,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孩子也就有自己鲜明的性格与特征。王丹的女儿做事磨磨蹭蹭,正是她性格与特征的一种表现。在“赏识纠偏并举,塑造良好行为中”一文中,我们曾对“无意识心理模式”作了简单的介绍。所谓无意识心理模式,就是指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如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式

    5、,胆量的大小,性格的内倾与外倾、孤僻与开朗等等。由于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都是有模式的,能被人们了解、观察和掌握,具有自己个人的行为特色,也是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一种外在表现,代表着个人的性格与特征。所以,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形成,个人的性格与特征也就基本上趋于稳定,个人的行为也就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就案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王丹的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表明王丹的女儿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形成;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形成的各种习惯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做事磨磨蹭蹭,正是孩子性格的一个特征。但是,孩子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这种性格,并不是她现在形成的。而是

    6、在前两个阶段,在03岁和46岁这两个阶段形成的,也即是在自己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这种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性格,与其说怪孩子自己,不如说怪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很好地塑造:在孩子处于无意识的时候,没有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孩子意识已经萌发,思维也得到初步发展的时候,没有引导和督促孩子通过自己意志的努力去改正这种做事磨磨蹭蹭的坏习惯。那么,孩子到了710岁这一阶段,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已经相当稳固了,做父母的才发现,才又打又骂,孩子受得了吗?所以, 710岁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孩子的无意识心理

    7、模式已经形成。它表现为孩子从小形成的各种习惯,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孩子有了自己鲜明的性格与特征。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的基本形成,说明孩子表现于外的性格与特征也就基本上趋于稳定,孩子有了自己的行为特色。但这只是我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所得出的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其实,这个案例还反映出孩子心理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意识,已经在孩子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王丹因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而打骂女儿。女儿被母亲打骂后又有什么反应呢?女儿被母亲打骂后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半天不出来原来女儿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写日记,在日记中对母亲的行为表示抗议。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会有体会。在孩子46岁这一阶段,你若打孩子,孩子只会哭。

    8、而当孩子到了710岁这一阶段,你若打孩子,孩子的反应与46岁这一阶段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会哭;有的会不哭,让你打,一声不吭;有的会躲会跑;有的会和父母对打;有的则会象王丹的女儿一样躲在屋里写日记。为什么孩子7 10岁这一阶段和46岁那一阶段在对待父母的“打”的问题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又反映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什么特点呢?它所反映的正是:处于7 10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由于这时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什么是好,什么

    9、是否,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案例中王丹的女儿被母亲打骂后所出现的反应和表现,正说明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只是因为孩子还小,没有能力与母亲抗争,只有在日记中对母亲的行为表示抗议。我们讲,王丹的女儿处于4 6岁那一阶段,母亲打骂她,不会有710岁这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用写日记的形式来抗议母亲的行为。那是因为46岁的孩子,意识还刚刚萌发,思维初步地发展,孩子对外界的事物还了解得太少,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什么事情都想知道,还没有形成孩子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所以, 46岁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就是好问好动。而到了710这一阶段则不同710岁的孩子,由于前一阶段

    10、的好问好动,使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和现实环境有了不少的了解,对外界的事物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事物的特性有所辨别,对事物的规律有所把握。再加之这一阶段的孩子通过上学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懂得的东西确实也不少,也就初步形成了他们对事物的观点,形成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就有了孩子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了孩子自己对是非好否的评判。这个时候的孩子,也就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王丹觉得孩子上学以后和自己的感情渐渐地疏远了,就是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由于母亲的打骂行为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所以,710岁孩子心理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意识已经在孩子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

    11、710岁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能用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他们也就能通过意识的努力形成新习惯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表示孩子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我们讲,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代表着孩子的性格与特征。由于孩子许多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基本形成,孩子从小形成的各种习惯也就基本趋于稳定,孩子的行为也就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我们这里所讲的“各种习惯”,是指孩子自出生以来就具有的凌乱的本能行为在以后的发展中,被逐渐地系统化、模式化后,形成了孩子自己行为的特色,如孩子从出生就

    12、会哭,会笑,手脚会乱动等等。我们上面所讲的孩子的习惯,只是孩子习惯的一个方面。其实,孩子还有另一种习惯的形成。而这种习惯,不是在孩子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孩子意识的作用下形成的;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的系统化、模式化,而是孩子本能行为所没有的;不是在孩子长大以后不能记得自己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而是在孩子的脑海里能够留很清楚、很深刻的印象如,孩子什么时候学会骑自行车,什么时候学会电脑打字等等。骑自行车和电脑打字,是人的本能行为中所没有的行为,不是孩子无意识的习惯行为。但骑自行车和电脑打字,又实实在在是一种习惯动作。如果骑自行车的动作不能形成习惯,也就没有学会骑自行车;如果电脑打字的

    13、动作不能形成习惯,也就没有学会电脑打字。然而,这种习惯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种习惯正是通过意识的努力而形成通过学习而形成。我们讲,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习惯,并不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通过自己意识的努力而形成的,与无意识的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看起来,两种习惯都是习惯,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你只要仔细分辨,它们则有许多的不同:一个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个则是在自己意识的作用下、在自己意识的努力下形成的;一个是自己长大以后不记得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另一个则能够很清楚地记得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由于无意识的习惯,是人的本能行为的系统化和模式化,代表着人的

    14、“性格与特征”,所以这种习惯的内在心理表现,我们把它叫做“无意识心理模式”。而在意识作用下通过意志的努力而形成的习惯,是人的本能行为中所没有的,是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代表着人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这种习惯的内在心理表现,我们把它叫做“意识心理模式”。所谓意识心理模式,就是指人通过学习知识而形成的一种新习惯。如果你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就在你脑子里形成了习惯,你就有了运算的知识;如果你学会了开汽车,开汽车的动作就在你心理形成了习惯,你就拥有了开车的技能而这些知识与技能,却是需要意识的努力,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形成习惯。710岁的孩子,由于意识已经在他们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15、,他们能够通过学习知识形成新习惯。加之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化教育,他们当然地通过学习知识形成新习惯,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他们也就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进行活动,达到自己的目的。王丹的女儿会用写日记的方式来抗议母亲的行为,表现为孩子已经能够用自己意识的努力形成新习惯,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并运用自己所建立的新习惯(意识心理模式)达到抗议母亲的目的。这也就是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孩子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能够被人观察和了解的各种习惯性格与特征(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孩子内在的意识活动又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孩子能够通过意识的努力不断地学习知识与技能,形成

    16、新习惯建立意识心理模式,这三个方面的特点综合在一起,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其实。它所能说明的也就是:孩子“人格”的形成。所以,710岁这一阶段,是孩子人格的形成时期。这也就710岁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二人格的含义我们讲,710岁这一阶段,是孩子人格的形成时期。那么,什么又是人格呢?其实,说起“人格”这个词,再也没有比它复杂、更难以下定义的了。到目前为止,有关人格的定义不下数百种,但却还没有哪一种人格定义真正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和认同,或者说,还没有哪一种人格定义真正地反映出人格的本质、概括出人格所具有的实在内容。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人格,并非是从法律意义上去讲的人格,也不是从道义上去说的

    17、人格,更不是从行业特点上去阐述的人格,而是从心理学意义上,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的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孩子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那么,从心理学意义上,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人格,来阐述人格的意义,又怎样来给人格下定义呢?所谓人格,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和多年来对人格问题的探讨,那就是:以无意识心理模式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意识心理模式不同组合为手段的意识活动方式。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分三个方面来进行把握。1、孩子表现于外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各种无意识习惯)已经基本稳定。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所谓无意识心理模式,也就是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由于

    18、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代表着人的性格与特征,能被人们所观察和了解,成为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人的外表、体型、性格、气质等等。比如某位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教师的外表,说话的口齿,讲课的动作、风度,以及他的性格、气质等等,这些都是能够被人所观察和了解的,也就形成了教师的外在表现。人的这些外在表现,都是有模式的,也就是说,都是形成了习惯的。但这些习惯,一般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成为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外在特征。如案例中王丹的女儿做事性子慢,磨磨蹭蹭的,正是孩子的一种外在表现,代表着孩子的性格,成为孩子行为的一种特征

    19、。7 10岁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形成,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所以我们许多做父母的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辨别出谁是自己的孩子。那是因为孩子的体型、模样,走路的姿势呀等等,已经定型,成为孩子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一旦形成,也就成为孩子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很难被改变过来。这也就是孩子人格形成的第一个标志。2、意识心理模式是孩子内在意识活动的一种手段。我们在上面已经对意识心理模式作了介绍和进行了探讨。由于意识心理模式,是孩子通过意识的努力,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而形成的新习惯,代表着

    20、孩子的知识与技能,成为孩子意识活动所凭借和运用的手段。但由于孩子通过意识的努力不断地学习知识,形成新习惯,使孩子拥有的知识与技能越来越多,如孩子既有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又有语文知识、历史地理知识,还有骑自行车、电脑打字的技能等等。孩子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通过自己意识的努力而实现的,也就是通过孩子意识的努力而形成了习惯的,也就成为孩子的意识心理模式。孩子在解决问题时,怎样来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也就存在着一个怎样对知识与技能进行组合的问题。如孩子在解一道物理题时,既要运用物理的知识,又要运用数学的知识;在运用数学知识时,不仅要运用函数的知识,还要运用三角、几何的知识等等,这就

    21、存在着怎样对意识心理模式进行不同组合的问题,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孩子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问题。孩子怎样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指孩子的意识活动,下面我们会讲到。但孩子要运用知识,首先得有知识。所以孩子必须通过意识的努力去学习知识,不断地去形成新的习惯,不断地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这也就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要求孩子要读好书的根本原因。意识心理模式,作为孩子意识活动所凭借和运用的手段,它是通过孩子意识活动建立起来的。孩子能够通过意识的努力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又一标志。但由于孩子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各有不同,而且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深浅不一,所以孩子所建立的意识心理模式也各有差异

    22、,成为一孩子区别于另一孩子的内在特征。为什么同是一个班的孩子,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习成绩差呢?这就是孩子掌握知识与技能程度的不同,反映出孩子内在心理上的差异,成为孩子内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案例中王丹的女儿,能够用写日记的形式来抗议母亲的行为,说明孩子已经建立起了意识心理模式孩子要用写日记的形式来抗议母亲的行为,首先要认得字和形成写字的习惯,才能对文字进行组合。如果换成别的孩子,就不一定是用写日记的形式来抗议母亲的行为,可能会采取别的形式,会躲会跑等等,这也反映出孩子内在心理上的差别。所以,孩子能够通过意识的努力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标志着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3、意识活动方式。我们讲的

    23、意识活动方式,主要是指孩子怎样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说,怎样运用自己通过意识努力所建立的意识心理模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意识的活动方式不同,表现为孩子运用知识与技能的形式不同:有的孩子拥有了知识与技能,但却不会运用,这种情况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只会死记硬背被动接受,不会主动思考,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智力低下;有的孩子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则又各有不同。如在解一道数学题时,有的孩子会用这种方法,有的孩子则会用那种方法,尽管各种方法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却表

    24、现出孩子意识的活动方式不同。意识活动的方式不同,也就表现出孩子对意识心理模式组合的不同,表现出孩子意识活动的差异性。其实,我们都知道,知识并不等于智力,拥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开发了智力。但开发智力,则必定能拥有知识。孩子的意识活动方式怎样,决定着孩子从小智力开发的状况。孩子的智力从小就得到了有效地开发,那孩子意识活动的方式就活跃,就会灵活多样,就能有效地对意识心理模式进行组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就会大大地增强;孩子从小的智力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尽管被动地接受了许多知识,但意识活动的方式则显得呆板、机械,灵活性不强,不能对意识心理模式进行很好地组合,只会生搬硬套,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则大大地降

    25、低。但不管孩子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怎样,对意识心理模式的组合情况怎样,是强是弱,是好是坏,处于710岁这一阶段的孩子,都已经具有了自己意识的活动方式。王丹的女儿会用写日记的方式来抗议母亲的行为,别的孩子则可能用逃跑的方式来躲避母亲的打骂,还有孩子则可能一声不吭地让母亲打、母亲骂等等,这也就是孩子内在性格上的差异性。意识的活动方式,是人格的实在内容。孩子内在的意识活动方式,是孩子人格是否形成的一个根本标志。但孩子的意识活动方式,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我们刚刚说到的,受意识心理模式的影响。孩子的意识心理模式是否建立起来了?建立了什么样的意识心理模式:这对意识的活动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二是受无意识

    26、心理模式的影响。我们知道,无意识心理模式,是指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代表着人的性格与特征。由于无意识心理模式作为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一旦形成,人的各种习惯就基本趋于稳定,就会对人的内在意识活动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使得人的意识活动,只能按照无意识习惯形成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有无意识习惯的特征。如案例中王丹的女儿做事性子慢,磨磨蹭蹭的,就是无意识心理模式对意识活动起到的一种制约作用,使得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表现出“慢”的动作来。又如,有的孩子有唱歌的才能,可由于胆子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尽管他很想表现自己唱歌的才华,可就是因为胆子小不敢唱歌,最终制约了意识的活

    27、动。虽然无意识心理模式,作为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制约着意识的活动,但人却可以通过意识的活动把它改正过来,使它与意识的活动相适应。我们讲的通过意识的活动改正否习惯,就是指的改正无意识心理模式这一外在表现形式,使之与意识的活动相适应。如我们刚才所讲的唱歌的事例,如果能把无意识心理模式中“胆小”的习惯改正过来,那么,唱歌的才华也就得到了表现,孩子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意识活动也就达到了统一。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是意识与无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人格的健康发展,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上。所以,我们把孩子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

    28、为贯穿整个文章的一条主线,其原因也就在于此。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格的含义,也是孩子人格是否形成的一个根本标志。孩子人格的形成,标志着孩子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由于710岁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人格的形成阶段,这也就为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现实基础: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持孩子健康向上的心态,促使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三、尊重孩子人格,保持健康心态7 10岁这一阶段是孩子人格的形成阶段;由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孩子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各种习惯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意识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孩子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够通过意识的

    29、努力建立意识心理模式,形成新习惯,并通过对意识心理模式的不同组合来达到意识活动的目的。由于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就有了自己对是非、好否、善恶的评判标准,孩子也就有了自尊心;孩子能够通过意识的努力建立意识心理模式,就可以以意识心理模式的不同组合为手段来达到意识活动的目的,孩子也就能够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关键是父母的如何教育和引导。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4 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作了分析。由于46岁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意识已经萌发,思维初步地发展,但无意识仍然在孩子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4 6岁这一阶段的孩子表现出好问好动的特点。孩子好问好动,正是因为孩子对外界事物了解得太少的一种心理表现,孩子并未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没有很强的对是非、好否、善恶的评判标准,孩子的人格没有形成,也就没有很强的自尊心理。又由于无意识仍然在孩子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孩子的各种活动中,其本能的倾向还是主要的,孩子不能真正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也就不能通过意识的努力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孩子也就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所以, 46岁这一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既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要塑造孩子的行为,做到使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行为的塑造同步进行,以促使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但是,到了孩子7 10这一阶段,孩


    注意事项

    本文(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