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病理生理学知识检测含答案.docx

    • 资源ID:4032784       资源大小:291.97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病理生理学知识检测含答案.docx

    1、病理生理学知识检测含答案病理生理学复习检测、选择题A型题(单选)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A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 .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科学D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E.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B .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D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A 致病因素的种类及作用方式C 疾病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A .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B .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C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D .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E.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4.下列哪项

    2、不属于 基本病理过程B .休克D.发热A .心力衰竭C.缺氧E.代谢性酸中毒5.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的是A .每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B .机体重要器官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机制C .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D .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E.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6.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B .临床观察D .免疫组化方法A .动物实验C.流行病学调查E.形态学观察疾病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不生病就是健康B .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 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

    3、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A .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B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C .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D 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E.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3.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A 只要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B 只要有条件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C 只要有诱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D 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不会发生E.必须同时具备条件和诱因才能引起疾病发生4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A .疾病的条件 B .疾病的诱因C .疾病的危险因

    4、素 D.疾病的内因E.疾病的外因5.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 错误的A .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发展有影响的因素B .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C .对某一疾病发生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D .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6.B .存在的诱因D .机体的抵抗力B .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D .机体的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 .病因的数量与强度C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7.下述哪项 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 .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C .劳动能力完全恢复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

    5、,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不完全康复时C .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D .机体的自稳调节完全恢复正常E.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9.死亡的概念是指A .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 .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D .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损伤10.下列哪项 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 .心跳停止 B .自主呼吸停止C .颅神经反射消失D .不可逆性深昏迷E.瞳孔散大、固定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正常成人血浆占体重的A.4% B.5% C.6%2.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C.跨细胞液 D.E

    6、.血浆3.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清蛋白 B.C.Na+ D.KE.尿素4.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为D.7%细胞体液E.8%球蛋白+A.IOOOmlB.800mlC.500mlD.300mlE.IOOml5.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A.3000 4000mlC.2000 2500mlE.1000 1500ml6.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范围约为A.100 120mmol/LC.130 150 mmol/LE.170 190 mmol/L7.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为A.1.0 2.5 mmol/LC.2.5 3.5 mmol/LE.5.5 6.5 mmol/L8.下列有关体液描述正确

    7、的是A.不同年龄体液占体重都是 60%B.年龄越小,体液越少C.因年龄、性别、胖瘦而异D.和进水量关系十分密切E.体瘦者体液含量少9.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A.120mmol/LB.2500D.1500B.120D.1503000ml2000ml130 mmol/L170 mmol/LB.2.0B.125mmol/L3.0 mmol/LD.3.5 5.5 mmol/LC.130mmol/LE.150mmol/L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A.原发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E.慢性脱水11.低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低于A.320mmol/LC.300mmol/LD.140mmol/LB.B.310mm

    8、ol/LD.290mmol/LE.280mmol/L高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B.160mmol/LD.180mmol/L12.短期内大量丢失小肠液首先常出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钠血症E.高钾血症13.下述情况 不会引起低钠血症A.急性肾衰竭C.ADH分泌异常增多症 D.E.结核病14.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大于A.120mmol/LC.140mmol/LE.160mmol/L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A.原发性高钠血症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E.Addison 病16.低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细胞内液A.JB.C.B.fE.17.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清钠浓度是A.150mmo

    9、l/LC.170mmol/L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支气管肺癌B.130mmol/LD.150mmol/LB.高渗性脱水D.Cush ing 综合征细胞外液E.190mmol/L18.哪一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脑内出血A.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 D.E.低钾血症19.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是A.250mmol/L B.270mmol/LC.290mmol/LE.330mmol/L20.盛暑行军时只过多饮水可发生A.等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 D.E.水中毒21.等渗性脱水时,体液变化的特点是细胞内液f变化不大B.高渗性脱水低钠血症D.310mmol/LB.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A.B.C

    10、.D.E.细胞外液f变化不大B.高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22.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A.低渗性脱水C.低钠血症 D.E.水中毒23.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A.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24.下述有关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三类脱水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高渗性脱水B.分别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其病生变化相同C.均有明显口渴、少尿症状D.细胞内、外液量都会减少E严重时都可因血容量明显减少而导致循环障碍33.下述有关钾平衡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体内的钾主要从食盐中摄入B.肠道不易吸收故肠道中钾浓度高C.细胞外钾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内

    11、钾浓度D.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E.主要靠远曲管集合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来调节 34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A.1.5mmol/LC.3.5mmol/LE.5.5mmol/L35.小儿失钾的最重要原因是A.严重腹泻呕吐C.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E.经皮肤失钾36.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A.经胃失钾C.经结肠失钾E.经皮肤失钾37.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E.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B.2.5mmol/LD.4.5mmol/LB.B.D.B.D.利尿药用量过多 某些肾脏疾病经小肠失钾D.经肾失钾酮固酮分泌过多 结肠分泌钾加强40.某患者消化道手术

    12、后禁食 3天,仅静脉输入大量 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低钙血症低磷血症质紊乱是A.低钠血症 B.C.低镁血症 D.E.低钾血症41.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B. 反常性碱性尿正常性酸性尿A.反常性酸性尿C.中性尿 D.E.正常性碱性尿42.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征的影响是43.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B.心肌收缩性肾功能衰竭减弱C.呼吸肌麻痹 D. 肠麻痹E.心肌自律性增高44低钾血症时补钾时应遵守A般口服,严重病人必要时可静脉推注B.血清钾4mmol/L时应静脉补钾C.如血清钾恢复慢,应加大剂量加快滴注速度D.每日尿量500ml以上时才允许静脉滴注补钾E.补钾3天应停

    13、止以免发生高钾血症45.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D.细胞内外均碱中毒E.细胞内外均酸中毒46.高钾血症是血清钾大于A.4.5mmol/LB.5.5mmol/LC.6.5mmol/LD.7.5mmol/LE.8.5mmol/L47.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急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 K+释放至细胞外液B.血管内溶血使 X从细胞内释放至血浆49.高钾血症对机体的最大危害是A.心肌收缩性降低酸中毒低血糖 B.C.骨骼肌麻痹 D.E.心室纤颤和停跳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A.HCO3

    14、-/ H2COC. HPk /HaPQE. HbQ-/ HHbQ2.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主要缓冲对是A.碳酸氢盐缓冲对 BC.有机酸盐缓冲对.Pr-/HPrD. Hb/ HHb磷酸盐缓冲对D .血红蛋白缓冲对E.蛋白质缓冲对3从动脉抽取血样后如不与大气隔绝F列哪项指标将会受到影响A . SBB . ABC. BEBBE. AG4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的主要指标是A .标准碳酸氢盐B.实际碳酸氢盐C. pH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E .碱剩余5.直接接受机体呼吸功能影响的指标是A . pHB.SBC . ABD . PaCQE . BB6.直接反映血浆HCQ-的指标是A . pHB . ABC

    15、 . PaCQD.BBE. BE7.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含量的指标是A . PaCQABC . SBD. BBE . BE&血浆HCQj原发性降低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 BC.呼吸性酸中毒 D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9.血浆HCQ3 代偿性增高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 B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碱中毒10 .代谢性酸中毒时肾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 .泌H、泌NH减少,重吸收HCQ减少B.泌H+、泌NH增加,重吸收HCQ增加 C .泌H、泌NH增加,重吸收HCQ减少D.泌H:泌NH减少,

    16、重吸收 HCQ增加 E .泌H、泌NH不变,重吸收HCQ增加11.下列哪项 不是代谢性酸中毒时的变化A . AG增大.血钾浓度升高C.血钙浓度降低D . AB降低E. PaCO降低 17.血浆H2CO原发性升高可见于.代谢性碱中毒A.代谢性酸中毒 BC.呼吸性酸中毒 D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8 血浆H2CQ代偿性降低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 BC .呼吸性酸中毒 D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9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可以出现A. SB增加 BC. SB V AB D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AB减少SB ABE. SB = AB20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

    17、式是E.醛固酮增多A.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5.反常性酸性尿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缺钾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乳酸酸中毒26.代谢性碱中毒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24.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血钠降低B.血钾降低E .血磷降低27.急性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出现A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B.心肌收缩力增强C.血镁降低D .血钙降低E.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右移28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 分解代谢加强,生成 CO增多 B 肺泡通气量降低.血浆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B .

    18、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减少时,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C H+向细胞内转移 DE.肾小管泌H+、重吸收HCO减少29.严重低钾血症累及心肌和呼吸肌时会发生A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0.当化验显示 PaCO升高,血浆HCO3-A.代谢性酸中毒 BC.呼吸性酸中毒 D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1.某患者血 PH7.25 , PaCQ29.33kPa(70mmHg), HCO-34mmol/L,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 型可能是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

    19、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2.某患者血pH7.49 , PaCG6.67kPa(50mmHg), HCQ-37mmol/L ,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可 能是A.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三、缺氧、选择题A型题1.严重贫血可引起B .乏氧性缺氧D .组织中毒性缺氧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D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A .循环性缺氧C .血液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2.血液性缺氧时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C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正常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

    20、含量降低3.循环性缺氧时动脉的A .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B .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C .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 .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4.下列何种物质可引起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能力、导致缺氧的发生A .硫酸盐 B .尿素D 肌酐C .亚硝酸盐E.乳酸5.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由于药物或毒物抑制下列何种细胞酶使递氢或传递电子受阻而引起生 物氧化障碍A .溶酶体酶 B .呼吸酶C .磷脂酶 D .丙酮酸脱氢酶E. ATP 酶6 .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A .

    21、血液性缺氧 B .缺血性缺氧C.淤血性缺氧 D .乏氧性缺氧E.组织中毒性缺氧7.缺氧是由于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正常人进入高原或通风不良的矿井中发生缺氧的原因是22.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 .肺水肿 B .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 D .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四、发热、选择题A型题1.关于发热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最正确的a) 体温超过正常值0.5 C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c)是临床上常见疾病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2 下述哪种情

    22、况的体温升高属于过热A.妇女月经前期 B.C.剧烈运动后 D.E.流行性感冒3下述哪种物质属于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A. AVP B.C. ann exin A1 D. MIP-1E. NO4.不产生内生致热原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 B.C.心肌细胞 D.E.星状细胞5.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A. IL-1 B.C. 5-羟色胺 D.E.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6.下述哪种物质属于发热中枢负调节介质A. AVP B妇女妊娠期中暑a -MSH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C. NOPGECRHE . cAMP药物的毒性反应 内毒素污染7.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A.变态反应 B.C.

    23、外毒素污染 D.E.霉菌污染&下述哪项为发热中枢介质前列腺素E肿瘤坏死因子A.内毒素 B.C.干扰素 D.E.类固醇9.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特点是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fB.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C.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fD.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JE.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10.高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fB.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C.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fD.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JE.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11 退热期可以出现A. 钠潴留 B.C.水肿氯潴留D.脱水E. 水中毒12急

    24、性发热或体温上升期A.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B.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C.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D.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E.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上升 13.下述哪项属于发热激活物A.干扰素C.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DE.白细胞致热原14.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A.延髓C.中脑 D.E.脊髓15.体温每升高1C,心率增加A. 5 次/ min B. 18C. 20 次/ minE. 40 次/ min16.发热患者的体温上升期和高热持续期出现A.排尿增多,水、钠、镁排出增多B.

    25、排尿增多,水、钠、钙排出增多C.排尿减少,水、钠、钙潴留D.排尿减少,水、钠、镁潴留E.排尿减少,水、钠、氯潴留17. 发热时体温每升高 1C,基础代谢率一般提高A. 3%C. 23% D. 33%E. 43%18.体温上升期时皮肤出现“鸡皮疙瘩”是由于B.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B.脑桥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次/ minD. 30 次/ minB. 13%A.皮肤血管收缩BC.竖毛肌收缩DE.寒战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扩张 竖毛肌舒张五、休克一、选择题A型题1.休克的现代概念是A.休克是剧烈的震荡或打击B.休克是急性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C.休克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发凉、出

    26、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血压降低D.休克是由于急性循环障碍使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 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E.休克是机体对外来强烈刺激调节能力的丧失2 成年人急性失血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A. 10% B以致各重要器官和细胞功能代谢发D. 25%C. 20%E. 30%3.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因子是A.儿茶酚胺 BC .血栓素A DE.血管紧张素n4.休克早期“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动一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5.休克早期“自身输液”作

    27、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E.动一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6.休克早期血管扩张见于A.皮肤血管C肾脏血管E.心脏血管7.休克I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A.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E.微静脉收缩&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 错误的A.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血压均下降D.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E.尿少或无9.休克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 BC.强烈抑制E .改变不明显10.休克I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心肌抑制因

    28、子内皮素B.D.胃肠血管 骨骼肌血管)微循环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B.后微动脉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先兴 ,奋后抑制,最后衰竭先抑制后兴奋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休克II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D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B 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B.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即“失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需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高动力型休克的基本特征是A.心输出量增加 BC.高排


    注意事项

    本文(病理生理学知识检测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