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复习归纳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 资源ID:4019324       资源大小:198.5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复习归纳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1、复习归纳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例如:月食、海上观船帆、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真实地球为不规则球体,不存在地轴、经纬线。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纬线都平行。纬线是不等长的,纬线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减,直到两极缩成一点。除了两级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闭合的圆,纬线有无数条,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

    2、”表示,纬度范围为0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增。纬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N”和“S”表示纬线所在的半球。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等长的,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范围是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是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递增直到180重合。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用“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判

    3、断经度所在半球(经度是西经的,与20W比较,小于20W的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经度是东经的160E比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反之,在东半球;20160的看符号判断,什么符号就在哪个半球)。6.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7、一般经纬网的判读:(1)有0纬线和0经线的,以0纬线为界上北纬下南纬;以0经线为界左西经右东经;(2) 无0纬线和0经线的,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对于经度来说由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3)有180经线的与0经线正好相反,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地球绕地轴不停旋转 ,叫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

    4、向东,周期为24小时,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公转产生现象是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10.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春分日: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3、4、5三月为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6、7、8三月为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

    5、9、10、11三月为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12、1、2三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11.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66.5N-90N,北极圈以北)、北温带(23.5N-66.5N,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热带(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23.5S-66.5S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南寒带(66.5S-90S南极圈以南) 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五带特点:寒带: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无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

    6、四季变化明显,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1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3.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实地距离。比例尺类型:线段型、数字型、文字型比例尺大小判断: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越简略。 14. 通常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方向;指向标的箭头始终指向北;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1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7、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16.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地形图,不难读,看好走势和标注,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鞍部位于山顶间,陡崖重叠等高线。17.陆地五种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18.常用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好处: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的好处: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

    8、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名词解释:大陆:面积较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洋:面积广阔的海域。海:大样的边缘部分海峡:沟通两个大洋的狭窄水道。七大洲(按大面积大小划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最大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9、。全球共有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大印北。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北美洲。 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

    10、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跨纬度度最多的大洲:亚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特征大洋名称位置(周围的大洲)主要特征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跨南北半球,几乎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大西洋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四个大洲包围。大部分在南半球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全部在北半球,大致以北极为中心,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3.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欧洲和非洲分界

    11、线;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4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6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地表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42页)。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例如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日本、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

    12、7.据测量,亚洲与非洲之间,红海几千万年以后将成为新的大洋;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几千万年后可能消失。第三章天气与气候1、天气与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短时间,时刻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多年的平均状况稳定,变化不大。2、风向:指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力: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与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

    13、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达,对人体有害。 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气温1、气温:大气的温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2.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一年中个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3.气温日(年)变化:以一天(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4、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5、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 一天中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6、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曲线图读取: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7、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步。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数值越大,气温越高;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为

    15、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等温线值由北向南递增,南半球等温线值由北向南递减8、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海陆因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地形因素: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三、降水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 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将水的季节变化。4、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16、。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降水量相等。5、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纬度因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地形因素: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6、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珠穆朗玛峰南坡);阿塔卡马沙漠四、世界气候1、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2、气候类型的分布纬度因素影响:分布地区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海陆因素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

    17、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5、影响气候的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低纬度地带全年获得的太阳热量多,年平均气温高;高纬度地带全年获得的热量少,年平均气温高。因此,世界平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对降水的影响: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例如: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逐渐下降。对降水的影响:被封破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例如,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海拔较高,所以气候寒冷;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冬季陆地气温较低,海洋

    18、气温较高。对降水的影响: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小少气候干燥;沿海受湿润气流影响降水多,气候湿润。例如: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第四章居民和聚落一、人口与人种1、总数:70亿,2011年10月31日2、增长: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增长迅速。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3、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增长的速度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9、=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x100% - 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x100%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5、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老表示。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人口的疏密程度即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集中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气候湿润、农、工业最早、最快地区。人口稠密区及分布原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北美洲(这里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稀疏区及分布原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

    20、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极低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6、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资源短缺: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短缺等。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徒弟沙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教育、医疗等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合理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7、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分为白种人,黄种人,9、人种的分布: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黄种人亚洲东部、南美洲西部和北部、北美洲的北部白种人

    21、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南美洲的东部和南部、大洋洲黑种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大洋洲的西北部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范围最广西班牙语拉丁美洲2、联合国六大语言及分布: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和东南亚等地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及其邻近的国家法语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3、世界的宗教:宗教发源地分布建筑物及经书基督教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及大洋洲教堂(顶部有十字架)、圣经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清真寺(圆顶的

    22、尖塔)、古兰经佛教古印度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佛塔(红墙黄瓦的庙宇)、藏经4、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中国的回教和清真教属于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喇嘛教属于佛教一支(藏族、蒙古族、满族等信仰)。三、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叫做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2、聚落的类型: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3、乡村聚落有农村(耕作)、牧村(放牧)、渔村(捕鱼)、林场(伐木)等不同类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一般来说,先有乡村后有城市。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4、聚落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

    23、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5、聚落形成与发展因素: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耕作;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6、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 当地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因纽特人的雪屋严寒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保温性好。黄土高原的窑洞干燥,冬冷夏热利用厚厚的黄土层,冬暖夏凉。傣族竹楼(高架屋)潮湿,炎热多雨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新疆的平顶屋干燥,风沙大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西亚的乡村炎热,干燥墙厚,窗小。减少热量的传入和沙漠的热风,防止风沙进入。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寒冷地区墙厚窗小;炎热干旱屋顶平(平顶屋)、窗小厚墙7、聚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意大

    24、利水城威尼斯、中国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皖南的西递、宏村、福建客家的土楼等。8、聚落发展与保护: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应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大多数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分布在非洲、亚洲、南美洲。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南北对话”:国际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25、有关经济、政治等的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4.人类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要求加强国际合作。一个国家要进步和发展,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5.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6.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这是造成现在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价格较低。发达国家利用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原料,制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并把他们销售到世界各地。这样,发达国家赚到的钱多,发展中国家赚到的钱少。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及特征:气候名称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以及大陆西岸全年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州东南部(以中国最为典型)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中纬度的大陆东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寒带气候高纬度极地地区终年严寒,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高原山地


    注意事项

    本文(复习归纳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