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老子《道德经》与企业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3986065       资源大小:32.87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老子《道德经》与企业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

    1、“道”是宇宙、是本体和万物的根源, 也是天地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 这就是说, “道”效法它自己, 并顺从自然规律发展变化。“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无为、和谐, 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自然, 而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以这种“道法自然”观来指导我们的企业管理, 就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 任何事物发展都应“无为而无不为” (四十八章) 。“无为”不是什么都无所事事, 而是不妄为, 顺应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2、( 二章) 的“生”、“为”、“功成”是要人们去生存、去工作、去经营、去创造、去成就大事业; 而“不有”、“不恃”、“弗居”正是拥有“自然”“无为”的态度。具体来说,“无为而治”有三个层次: 第一,收稿日期: 2007 05 11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和谐境界与人才发展: 大成管理学研究”(编号: 06ZC146 , 湘哲社领字 2006 02 号) 阶段性成果之一。49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有所为, 有

    3、所不为;第二, “无为”是“无”在作为, “无”在老子思想里指的是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 而这些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自然作为的; 第三, “无为”要求人们不要妄为, 而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无为”到“无不为”1 3 。由此可见, 老子的无为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和谐管理模式, 即“无为无不为成功为”这样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同西方的管理方式相比较, 这种方式也更具有超越性和包容性, 并融入了其独特的管理思维方式。在现实的企业管理活动中, 我们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一) 弹性化的管理机制现代企业的组织和结构, 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的企业来说, 犹如一架精密的巨大机器

    4、。生产规模大, 员工庞杂, 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潮流, 使企业所涉及的领域更加扩大, 这些都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知道, 一个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 因而不可能事事都躬身而为。在企业管理上, 我们应“有所为, 有所不为”。依据老子的思想, 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管理上做到分清主次, 抓大放小, 在企业整体发展及利益攸关上有所为, 而在企业日常管理琐事上有所不为。同时, 通过授权和分权的方式,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实行“上无为而下有所为”的管理模式, 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不能将企业的内部事务管得太死, 事无巨细, 事事过问, 就会丧失管

    5、理的权威与影响。企业管理中的关键, 是确立一个相适应的分级、分权管理体系和动力、平衡机制, 应以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 促使其自觉地围绕在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运作上,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给予部下充分的空间和自由权、自主权、发展权, 让部下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 积极培养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尤其要减少时间成本、情感成本、资源成本, 要在感情上注意加强沟通、交流, 让属下理解和认识工作的内容、目标和责任, 并在物质条件上给予一定的保障, 使员工自觉为企业工作。(二) 开放相沿性企业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朝令夕改, 而必须在开放性的前提下, 保持它的相对稳定性、一贯性、连续性, 就是要处于动态平

    6、衡状态, 做到老子所谓“守中”、“抱一”, 而不妄为, 或过分有为。这就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 (六十章) 的领导技巧和管理艺术。“小鲜”即小鱼。小鱼往往柔而脆弱, 一不小心就会将小鱼煎碎。因此在煎小鱼时就忌不断搅动, 否则必定破碎不可收拾。老子的这句话, 不是说治理国家像煎小鱼一样简单, 而恰恰相反, 必须谨慎行事才能烹调出美味的小鱼来。治理企业也是如此。现代的企业往往上百上千人, 如果管理者肆意妄为, 让制度朝令夕改,就会让员工无所适从, 导致企业混乱, 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老子用烹调小鱼来比喻治理国家,也是为了说明无为而治的重要性。因此, 注重开放更新, 保持企业制度的稳定性、一贯性与连

    7、续性, 才能让企业制度得到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从而达到制度的预期目标和效果。(三) “无为”的市场竞争模式道德经(二十二章) 说: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与之争。”正因为不与天下争, 所以天下无人敢与他争输赢, 是说假如能遵循“道”的原则,符合事物的规律去做, 那就无人能与他相竞争了,这就是“无为”。“不争”作为“争”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其目的是无为而“争”, 自然而“争”。因此, 我们的企业在市场也应该运用“无为”而争。“不争”是说明我们的企业在市场上不是与竞争对手直接去争、在价格上去争, 而是要求我们发现和把握社会规律、市场规律、需求规律、消费规律, 遵循、顺应、服从和利用这些规律。想在市

    8、场竞争上取得成功的企业, 应当在“不争”上着手, 去了解社会上新的、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规律, 把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投放到这个“没有竞争”的领域上, 努力地集中力量开发, 搞好项目研发,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优, 人优我特”, 创新出公众没有的、实用的、优质的产品。这样的新产品上市,自然就会拥有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 谁又能与你“争”呢? 对当前民族企业来讲, 也是很有意义的。在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 我们与那些跨国企业有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去与它们竞争? 也可以从“无为”的角度去达到“不争”而争的目的。比如奇瑞汽车公司, 就是从市场上年轻一代人新的需求出发,

    9、开发出了物美价廉的“QQ”系列汽车, 从而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的本质核心“以人为本”, 其核心就是优化人力资源, 关爱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在企业中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 是企业的本质需要和成败的关键。因为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关系协调。西方企业管理的最大弊端, 便是只追求利润,追求财富, 追求效率, 把人混同于物甚至当作物来管理, 忽视人的价值, 忽视人的存在, 而老子的思想, 是强调和重视人的存在和价值的1 4 。老子认为,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二十五章) 。人是50万物之灵, 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意

    10、志, 将人与天地平等看待, 只有人才能认识“道”的存在。所以,老子强调: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四十九章) 老子认为, 高明的管理者应该是没有他自己的固定不变的意志, 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员工作为企业主体的地位,给他们以尊重、关心、信任, 培养、提高、发展每一位员工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给员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老子思想的核心逻辑结构便是从人出发, 回归到人, 最深刻地体现了人本思想3 。人生的最大价值是如何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产环节达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进而最有效地创造财富,

    11、 快乐地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和谐发展, 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占有财富。具体来说, “以人为本”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 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企业的管理首先都应该从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第二, 企业要给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才华智慧、创造能力的广阔空间, 不断地运用挑战来锻炼员工的德力、智力、体力、能力以及意志力, 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努力地实现摆脱人为的不合理约束限制,全面自由发展, 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质量。老子“以人为本”的思想, 运用在企业管理中, 就是对企业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建设和谐化、人性化、开放化的管理, 具体应做到:(一) “上善若水”的企业制度建设

    12、在道德经中, 老子认为,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八章) , 老子赞誉水的品格,并大加推崇。因为水的灵性在于, 它懂得遵循自然规律, 顺势而为, 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争利,最接近“道”, 这样既成全了别人也保全了自己,也就不会遭到他人的怨恨和嫉妒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就是一种和谐境界、劳动创造境界、利益均衡境界, 更是在劳动中人的发展境界。水的这种智慧, 很值得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借鉴。人与人利益的和谐, 是企业员工实现共同目标并创造财富的劳动认同的基本底线。一切欲望、需求、动力, 都是通过人的体脑劳动或员工共同努力创造来实现的。有

    13、如水与万物的关系, 若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对员工欲求满足有实在互惠双赢的利益, 并达到动态平衡趋势, 有利于生存价值和人生创造活动的生态和谐、劳动和谐、欲望满足, 并在劳动中实现动态平衡快乐。那么员工就会认同企业, 而不是排斥了。企业首先需要拥有的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是: 怎样使企业的制度建设成为员工的普遍需要保障, 或者说成为能够满足企业员工某种利益需求的东西。因此, 企业制度建设要有“上善若水”的理念, 要放在公众的利益需求上, 而不与民争利。这带给我们的课题很多: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员工的利益需求有哪些, 这些需求哪些已被满足,哪些尚未被企业所意识到。在搞清这些之后, 才

    14、能使我们企业的管理真正落实到现实之中。只有这样才让企业制度为公众所接纳、认同、拥护,并让员工承认是他们所需的东西, 水“利养万物”的品格才能融入到我们的企业制度建设当中。(二) 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老子劝告世人: “天之道, 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七十七章) 这是说自然规律就像一张弓, 高了就向下压一些, 低了就把弓抬高一些。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 补给不足的, 可社会法则却是减少不足的, 奉献给有余的人。谁能够减少有余的, 补给不足的人呢? 只有有道的人才

    15、能够做到。老子主张应效法自然, 无为而治, 追求公平, 而不是填补人之欲海与满足人之贪婪。依据老子的和谐思想, 实行“以人为本”的准则, 具体实施的基础之一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任何事情缺乏公开透明度, 就会有“猫腻”,就难说公平; 不公平就谈不上公正, 三者相辅相成、和谐依赖、协调发展。当员工受到不公正待遇时, 通常会对组织失去信任和丧失信心, 势必会将这种消极的心态带到工作中, 以至造成工作倦怠感或工作失误。因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组织关系, 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具体来说, 要形成一套保证组织内部动态平衡、自然激励和规约共存的和谐机制。第一, 应建立一套公开公平

    16、公正的人才招聘制度。“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这是当代的官本位文化特色。一个拥有人事行政权力的领导者, 相关的亲戚朋友、利益相关者往往都很容易进入到企业,这点特别是在国有企业里十分明显。因而, 形成一套公开透明的招聘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 让招聘过程能够得到员工和群众的认可和监督, 以保证招聘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第二, 建立一套公正的奖励机制。领导者必须出于公心, 有平衡资源、和谐关系和开发生存智慧等理念, 建立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并符合法律法规和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规律的企业内部管理条例, 能有效地平等地综合地考查员工的业绩, 让业绩优异者得到提升或奖励。相反, 业绩平庸

    17、者或失误者得到处罚、淘汰或安置。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 公正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科学地有计划地注重对员工的分层发展、分51段培养, 这是企业发展的智力投资, 潜力挖掘,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根本策略。因此, 企业应实行不定期的员工职业培训制, 让企业中每个员工都享受平等的互惠的双赢的教育提升, 得到有效发展的机会。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 积极地发现员工身上所具有的优势特长而进一步地进行挖掘, 让员工进一步自我发展, 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互惠发展。(三) “不言之教”的管理风格一个企业的领导者的管理风格的好坏

    18、, 直接导致企业的成败。在老子看来, “太上, 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再次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 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七章) 。这说的是, 最上等的管理者, 人们只知道他而感觉不到他的作用;次一等的, 只是让人亲近他、赞美他; 再次一等的, 只是让人畏惧他; 最下等的, 是让人辱骂他;领导者信用不足, 员工就不会对他有信任感。领导者谨慎言行, 潜移默化, 让事情取得成功, 就会让员工感觉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老子的这段话生动地阐述了最佳的管理是使人们觉得是在顺其自然的工作中达成目标, 而不是有人在强制他这样做。一切按照规律行事, 百姓只感

    19、觉到管理者的存在而认为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就达到了“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二章) 的效果, 这也是一种隐性领导方式5 。如何做好这一点, 关键是我们的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能够“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 符合人力资源开发规律, 符合企业管理的规律, 更要符合企业员工生存价值需求规律。同时, 我们必须注意到, “不言之教”,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开放性领导方式。开放性领导方式, 需要高层次领导智慧和识大体远见, 就是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管理活动的过程中, 不是被动管理, 而是做管理的主人, 让他们的意见和看法都得以充分表达,而领导者便可以从这些意见中不断总结发现,

    20、 并应用到管理活动中, 使管理顺应企业员工或人民大众的需求, 达到“不言之教”的效果。(四) 良好的人文关怀企业、单位或公司员工的归属感, 包括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 来自于人文关怀、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老子面对物欲横流的春秋末年的社会现实, 认为“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 (三章) 。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 让国民头脑简化而能肚子充实, 民众的志向淡化而又能使其身体强壮。总之, 让民众处在无知又无欲的状态, 而让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有所越轨作为, 这样, 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好。事实上, 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 一是物质生活的满足, 一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如对传统制造业,

    21、 如制衣、化工等企业, 企业需要十分熟练工人, 而这类企业污染较严重, 目前不少企业为减少企业成本, 不顾员工的身体健康, 最终使员工患了职业病, 企业不但要赔偿损失, 而且失去了劳力。有的企业拖欠工资而不为职工办理社保医保等,实际也是缺乏起码的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关怀,违背了对员工实行“实其腹”的策略, 没有“实其腹”, 如何能保证员工为企业做贡献? 只有良好的人文关怀、认同的企业精神、多元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员工们的认同感和信赖, 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摩托罗拉公司能让员工始终对企业忠诚奉献, 其秘诀之一便在于实行员工终身聘用制, 员工除非有重大过错, 否则是不会被公司解聘的。这样就能让

    22、员工有“宾至如归”的归属感, 把公司当作家一般, 从而自觉奉献其智慧和才力。领导修养: 企业管理的秩序保障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 应时时加强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 必须把握老子思想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 并能在企业管理中具体应用。这是对领导者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正其身, 如何正人何”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 领导者必须注意自身修养、德行操守的建设, 不断提升道德人格、才力智慧、行为规范以及身体素质, 特别是“以人为本”思想境界的修养,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具体来说, 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具备自谦自省的精神自谦自省, 是优秀的领导管理者的良好素养之一。

    23、“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长” (二十二章) 。“不自见, 故明”, 是说不可以自作聪明, 一意孤行, 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相反, 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 虚心向群众请教。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只有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就会让我们的管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不自是, 故彰”,不可以自以为是, 孤傲独行必将导致管理失败,实事求是才能让我们事业彰显; “不自伐, 故有功”, 不可以自我夸耀, 倘若因为一点点的成绩便冲昏头脑, 又怎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只有谦虚低调才能让我们有精力做出更大的事业来; “不自矜, 故长”, 不能自高自大, 只有抱着一颗平凡

    24、大众之心, 才能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老子还从反面告诫: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 。当今社会, 管理者拥有自谦自省的品德是很重要的。曾经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 如“爱多”、“三株”等红极一时, 却最终不免走向覆败的命52运。这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企业管理者自以为是,自我决策, 不能合理利用、培养、发展人才, 让企业最终走向困境。相反, 那些发展很好的企业如“华为”等都十分重视企业人才的作用, 从而让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二) 把握“三宝”法则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 俭, 故能广; 不

    25、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六十七章) 老子的“三宝”, 也是领导者品质的三大基本核心要素。“慈”说的是领导者要慈爱地对待下属。一个整天板着脸的领导者只会让下属产生畏惧感, 产生距离感, 从而产生厌恶感。相反, 能够慈爱地与下属相处, 必能让双方的感情得到交流和沟通, 这不但有利于企业内部和谐团结, 也能让领导者更多地深入员工的生活中去。“俭”说的是领导者要节俭。在节俭这一块, 丰田公司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推出的看板系统,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产品成本, 使得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获胜。反对大肆铺张,尽可能以节俭, 我们才能管理好企业。“不敢为天下先”, 是指以天下为公, 不敢让

    26、一己私利居前,不以个人荣辱为重, 就是个人自身的利益不要凌驾于他人或大众利益之上4 。这实质上是做到拥有“为人民服务”之心。老子在道德经六十六章讲得更为透彻: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 必以言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段话就指出领导者在名利面前要表示谦虚, 为了居前, 先要居后,以退为进, 要善于用“不争”作为手段, 顺从民意民心, 自然无为, 了解人民的利益需求, 服务于人民, 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民为邦本”, 我们才能真正管理好企业。(三) 正确对待名利荣辱领导者必须有正确的荣辱观和名利观, 高尚的德行操守。在老子看来, 第一, 不居功自傲。“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二章) 。导者必须明白这一点, 为追求有功而过分“有为”, 那么便违反了“道法自然”的原则


    注意事项

    本文(老子《道德经》与企业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