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儿推拿培训资料讲课讲稿.docx

    • 资源ID:3949085       资源大小:27.6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儿推拿培训资料讲课讲稿.docx

    1、小儿推拿培训资料讲课讲稿学习-好资料 小儿推拿项目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是调理师用手触及小儿肢体的某些部位及穴位,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体质确立相应的调理原则,选用适当的穴位及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防病治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的作用特点 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1、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3)五脏两有余三不足:“三不足两有余” 1)肝常有余 2)脾常不足 3)心常有余 4)肺常不足 5)肾常虚 (4)小儿乃“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2、小儿病理特点: (1)易于感触、易

    2、于传变 (2)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二、小儿推拿适应症 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小儿保健为主。 1、适应症:小儿感冒、发烧、咳嗽、肺炎、哮喘、急慢性咽炎、消化不良、厌食、腹痛、腹泻、呕吐、便秘、遗尿、惊吓、夜啼、斜颈等。 2、小儿保健如健脾和胃保健、保肺益气保健、病后恢复保健、补肾益智保健。 3、正常健康的小儿经常进行保健推拿,还能够增强体质提升智力,提高免疫力,让小儿少生病,使小儿健康聪明、活泼。 三、小儿推拿手法原则 1、小儿推拿常见有十种:推、拿、按、摩、揉、运、捣、掐、搓、捏。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2、手法补泻: 有补、泻和平补平泻三法。 (1)

    3、补泻主要与手法用力的轻重,操作速度,方向有关:速度慢,顺经方向(有些特定穴有它独特的补泻方法)为补,反之为泻。用力和速度在两者之间方向是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2)热证揉手心穴位,寒证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 (3)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频率:小儿推拿的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1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推1000-3000次,大约需要5-15分钟。 4、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 5、顺序: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可选推左手或右手,一般选一侧即

    4、可 6、处方: 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 。 四、小儿推拿介质 1、清介质:滑石粉、爽身粉、水、酒精(切勿用油、膏之类的介质); 2、药介质: 【生姜汁】发汗解表、温中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葱白汁】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功效。 【薄荷水】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 【中药原液】(类同枸杞原液)增强免疫力。 注:针对不同的症状用不同的中药原液,直接渗透到经络穴位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小儿推拿特点优势 1、小儿推拿的特点: (1)在经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五脏的观点。2、穴位集中于头面及上肢部,特定穴位以点、线、面状为主。 (2)推拿手

    5、法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要求轻而不浮、快而不乱、平稳着实作用深透、适达病所。 (3)在临床操作中,一是强调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然后腰背、最后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 2、小儿推拿的优势: (1)以中医理论为框架,遵循中医对小儿特有的经络穴位的认识,从中医的诊断与辨证思路着手,淡化现代医学病毒,细菌等固定的思维模式。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2)作为一种绿色纯手工操作的非药物疗法,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无形中能够减轻小儿肉体的痛苦,心里的恐惧,对小儿的身心发育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一、小儿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1、

    6、传统小儿推拿主要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疗效越好。7岁以上的儿童配合脏腑点穴位法或成人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2、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小儿要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调理师要保持双手清洁,指甲宜短,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 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调理。 5、小儿皮肤娇嫩,可选用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在调理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 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7、调理顺序应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后背、最后下肢或着先主穴,后配穴。 4)小儿推拿的禁忌证

    7、有: 1、皮肤破损、溃疡、烧伤、烫伤 2、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3、严重传染性疾病 4、各种外伤骨折、脱位 5、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疾病 6、有严重症状而诊断不明确者 小儿推拿项目及操作 一、常用复式手法 1、黄蜂入洞: 【部位】在两鼻孔处 【操作】用食指、中指的指端按揉两鼻孔的下缘或两侧迎香穴。 【功效】开肺窍、通鼻息、发汗解表。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主治】发汗、通气、鼻塞、流涕 2、水底捞月: 【部位】在小指掌面至手心处。 【操作】以辅手握持小儿左手四指,在以右手食、中指固定其拇指,然后用自小儿 小指尖,推至小天心处,在转入内劳宫为一遍。亦可将冷水滴入小儿左手掌心,以拇指或中指端旋推

    8、,边推边吹凉气。推30-50遍。 【功效】性寒凉,有退热之功。 【主治】发热、高热实证。 3、打马过天河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面沿前臂内侧中线从腕部总筋穴弹打至尺泽穴。10-12次。 【功效】清热、通经、行气。 【主治】心经有热、邪陷心包(神昏、烦躁、高热等) 4、总收法 【操作】一手中指掐按一侧肩井, 另一手拿患儿的食、无名指, 使其上肢伸直并摇之。 【功效】提神、开通血脉、调和气血。 【主治】感冒、上肢痹痛。 二、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以特定穴为主,有“小儿百脉汇聚于两掌”之说。按部位分为:头面部、手部、上肢部,以点、线、面为主。 1、开天门 部位: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9、双拇指指腹交替推之,由眉心推至前发际为正推。反向为反推。 功效:正推能开窍醒神,反推能宁心安神 主治:正推治头晕、头痛、头昏、嗜睡等; 反推治心神不宁、夜寐不安等。 2、揉太阴、太阳 部位:两眉外梢后陷中,左为太阳、右为太阴。 操作:双拇指指腹揉两侧太阴、太阳穴。 功效:开窍醒神、宁心安神 主治:外感表证,发热无汗、表虚自汗,易外感,汗出过多。 3、分推坎宫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部位:在两眉上直对瞳子,自内眉梢至外眉梢成一条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功用:发汗解表,醒脑,镇惊,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小儿惊症。 4、揉耳后高骨 部位:两耳后,乳突后缘与后发际交界处 操作

    10、: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功效:疏风解表,止头痛,兼安神除烦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神昏烦躁, 5、脾穴 部位: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由指端至指根。屈指由指端至指根为补脾,直指由指根直指端为清脾。 功效:补能健脾壮气血、燥湿止泻;清能清热利湿、健脾止痢。 主治:补脾用于虚寒泄(痢)不思饮食、腹胀、呕逆,慢惊风,肌衄 ,异嗜食物、四肢不温,流口涎,贫血一切虚寒证。 清脾用于湿热泻(痢)便秘 腹胀厌食 呕吐 痰热咳嗽一切实热证。 6、胃穴 部位: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处,拇指根至腕横纹 操作:由腕横纹推至拇指根(只清不补) 功效:清胃热、降逆 主治:呕吐、厌食、腹胀、口气臭秽、消谷善饥等 7、肝穴 部位:食指指面

    11、,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用推法,由指根推至指端(只请不补) 功效:平肝熄风、解热镇惊、疏肝郁、除烦躁 主治:急慢惊风、发热外感、目疾、脾虚证、贫血证、呕逆、便秘、泄泻等。 8、心穴 部位:中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清心火、补气血、利尿 主治:口舌生疮、面红唇红、吐弄舌、难寐、烦躁、小便短赤。 9、肺穴 部位:无名指面,指根至指端 操作:推法,清肺由指根推至指端;补肺由指端推至指根 功效:清肺能宣肺解表、止咳化痰;补肺能益气 主治:清肺,用于外感发热、咳嗽痰多、便秘等; 补肺用于少气懒言、咳声无力、自汗、易外感等。 10、肾穴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部位:小指指面,由指

    12、端至指根 操作:推法,指端推至指根或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指端推至指根为补肾阴,能培补元阴、能制五脏之热; 指根推至指端为补肾阳,能培补元阳、能制五脏之寒。 主治:补肾阴,能制五脏之热,治他脏热证、遗尿、虚火牙疼、先天不足; 补肾阳,能制五脏之寒。 11、小天心 部位:腕横纹上,大小鱼际交会处 操作:揉、捣、掐 功效:揉能安神定惊 主治:睡卧不宁 惊惕不安 慢惊风;捣能清热明目 主治:眼疾;掐能通窍散结(常常配合神门一起用于安神定惊) 主治:急惊风、昏睡、倦怠。 12、分阴阳 部位:小天心两侧,尺侧为阴,桡侧为阳。 操作:两拇指分推或单拇指推 功效:分配阴阳,调和五脏 主治:一切脏腑之寒热虚实证

    13、 13、合阴阳 部位:小天心两侧,尺侧为阴,桡侧为阳。 操作:单手拇食指合推之。 功效:行痰化结化湿 主治:痰涎壅盛、泄邪(寒湿或湿热) 14、内八卦 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组成, 与自然界的天、水、山、雷、风、火、地、沼泽相应, 与人体的肺、肾、胃、胆、肝、心、脾、肠相合。8为半径画圆,圆弧线上平均分成部位: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至中指根的2/3 份即是。 功效:脏腑一切寒热证 开脏腑之闭结。通一身之气血,主治:顺运是指由乾宫经坎、艮宫至兑宫,治寒, 逆运是指由艮宫经坎、乾宫至震宫,治热,降胃气,消宿食,进饮食。 15、四横纹 部位:食中无名指指掌横纹处 操作:搓擦 更多精品文档

    14、学习-好资料 功效:调和气血、退热消胀、散瘀结 主治:疳积、瘦弱、腹胀、不思饮食、脚软、气促、咳痰等(干咳) 16、四缝 部位:食中无名小指第二横纹处 操作:挑刺出血 功效:除湿健脾(调理三焦、扶元理肠) 主治:疳积 17、小横纹 部位:小指指掌关节横纹处 操作:揉小横纹 止咳化痰功效:开胸散瘀、 主治:一切呼吸系统疾病,咳、喘、痰。(有痰咳嗽、痰湿咳嗽) 、内劳宫18 部位:掌心,握拳当无名指、中指尖之间 操作:揉、运 功效:清热解表 逆揉解表发汗(相当于顺运内八卦) 顺揉清热泻火(相当于逆运内八卦)。 主治:逆揉外感表证 顺揉一切热证 19、外劳宫 部位:三四掌骨岐缝间,正对掌心内劳宫 操

    15、作:揉法 功效:温中散寒兼有解表散寒的作用(里寒)主治:脾胃虚寒性泄泻、腹痛、厌食、面黄肌瘦、四肢不温、恶寒发热等一切寒 证。 20、运土入水 部位:起于拇指桡侧少商穴,经脾、胃、阳、小天心、阴、小鱼际至肾穴 操作:运法 功效:温中健脾止泻 主治:虚寒泄痢、下元虚寒性的遗尿。 21、运水入土 部位:补肾阴,经小鱼际、阴、小天心、阳、胃至脾 功效:润肠通便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主治:便秘、湿热泄痢 22、大肠 部位:食指桡侧由指端至虎口成直线 操作:直推法,由指端推至虎口为补大肠;由虎口推至指端为清大肠 功效:补法温中、涩肠、止泻;泻法清热、利湿、通便 主治:补法或清补:虚寒泻痢、脱肛、气

    16、虚咳痰、(常配运土入水); 清法或清补:湿热(实热)性便秘、湿热泻痢、肺热咳痰(常配运水入土) 、小肠(利小便穴)23 部位:小指尺侧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由指根推至指端为清小肠;由指端推至指根为固膀胱。 功效:利尿止泻(清小肠);固尿止遗、通利大便(固膀胱)主治:清小肠用于小便不通、短赤、尿急尿痛、泄泻、心火上炎、吐舌弄舌、口 舌生疮固膀胱用于下元虚寒遗尿、便秘便干。 、总筋24 部位:腕横纹中点处 操作:揉功效:清热散结 主治:口疮、流口水、潮热等一切热症,尤其的阴虚证。 、板门25 部位:拇指根下平肉处,内有筋头 操作:揉板门 功效:止呕、降逆。 、上吐下泻、呕逆。主治:霍乱吐泻(急性胃肠

    17、炎) 26、神门 部位:腕横纹微上,尺动脉搏动处 操作:揉法 功效:安神镇惊 主治:睡卧不宁,惊惕不安,烦躁难寐 临床:神门配小天心增强效果。 27、内关 部位:腕横纹上2寸 功效:开胸利膈,行气和血 主治:哮喘、痰喘气吼、头痛、心脏疾患、胸腔疾患 28、二马(二人上马) 部位:四五掌骨岐缝间,正对内八卦兑宫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操作:揉法 功效:温补下元,补命门真火 主治:下元虚寒性遗尿、脱肛、五更泻、惊吓伤阳发热等一切虚证。 29、一窝风 部位:手背腕横纹中点 操作:揉法 功效:解表散寒为主、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表寒) 主治:一切外感表证、脾胃虚寒、中焦寒证。 、膊阳池30 寸(寸许

    18、)部位:腕背横纹上2 功效:清脑降逆 主治:头晕、头痛、头昏、鼻流清涕等头部一切疾患,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效。 31、二扇门 部位: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处 揉法 功效:解表发汗操作: 主治:外感表证、恶寒、无汗。 32、威灵、精宁 部位:威灵手背二三掌骨岐缝间 精宁手背四五掌骨岐缝间 操作:对揉或者对拿 功效:对拿则开窍醒神、对揉则和血散结。 主治:对拿治神昏、嗜睡、急惊厥;对揉治痰喘、咳嗽。 、五指节33 部位:5个手指各关节处。 操作:用拇、食两指相对掐之 功用:调和气血、开窍镇惊、疏肝和血。 ;急、慢惊风,惊惕不宁主治 、天河水34 部位:前臂正中有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由腕横纹推至

    19、肘横纹为清天河水 由肘横纹推向腕横纹为取天河水 功效:清天河水:解表退热 取天河水:滋阴清热 主治:清天河水性热,主治一切寒症,如恶寒发热、流清涕;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取天河水性寒,主治阴虚、高热等一切热症。 35、三关 部位:由鱼际至曲池穴的联线上。 操作:由腕推至肘为补三关,由肘推至腕为清三关。 功效:补三关,有大补大热之功,能补培补元气,通过元阳蒸发而熏蒸取汗; 清三关,有大清大凉之功,能培补元阴,清热泄火。 :一切脏腑之寒热证。 36、六腑 部位:前臂尺侧缘 操作:由肘推至腕为退六腑 功效:清六腑之热、泻五脏之火。 主治:凉血退热、退实热、消疮疖肿、除热痰、高烧惊厥,鹅口疮,喉

    20、 肿痛,便秘,疹痘不消一切实热证 37、天柱骨 部位:后发际至大椎穴 操作:指推 功效: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呕吐、干呕、外感发热 38、龟尾及七节骨 部位:尾骨尽头至第四腰椎成一直线 操作:推向上推可升可提,向下推能功效:调理胃肠。上推上捏为补,下推下捏为泻。 降能利。 ; 泻法用于便秘、湿热泻痢等。主治:补法用于虚寒泻痢、脱肛等 、捏脊39 部位:背部,从尾椎到大椎穴。 功用:增强人体免疫力。主治:调理人体阴阳,脾胃等,退高热。 手法:捏脊法 倒捏脊:从大椎推向尾椎(从上往下),有退烧的效果。 、拿肚角40 寸处。22部位:肚脐下寸,旁开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主治:寒热、腹痛、泄

    21、邪、痢疾、便秘三、操作步骤: 更多精品文档 -好资料学习 (头面部四法)1、头面部调理步骤: 、开天门1 、分推坎宫2 、揉太阳太阴3 、揉耳后高骨4 二、手肘调理步骤 开穴:内关加外关(开通脏腑) 配穴:平肝、补脾、清胃、板门、清肺、清天河水、逆八卦小天心、五指节 注解: 、平肝:升左路,疏肝理气; 1 、补脾、清胃:健脾和胃,调和中路; 2 、板门、清肺:降右路,保肺益气; 3 4、清天河水:小儿心肝有余,祛心火,导热下行。 5、逆八卦:调和脏腑,降胃气,消宿食,进饮食。 、五指节:调和气血,增强穴位效果。 6 (腹部八法)三、腹部调理步骤: 491、分推腹阴阳(次) 2、顺推腹任脉(49

    22、次) 次)3到53、拿天枢至肚角( 次)4、摩全腹(顺逆各100 5、压神阙(次)49 6、揉下丹田 7、振颤全腹(2分钟) 8、按弦走搓腹侧线(35遍)到 四、背部调理步骤:(背部八法) 1、推天柱骨(49次)) 、顶按风门(27次 次)3、顺捋脊(7 、点揉俞穴4 遍)、掌按脊柱(576、分推肩胛骨(49次) 7、正捏脊(3到5遍) 8、揉拿肩井(7次)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常见病症的小儿推拿治疗 【感冒】 (一)风寒感冒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体痛,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 治则:疏凤解表,散寒。 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黄蜂入洞,揉耳后高

    23、骨,揉一窝蜂,揉外劳宫,推三关,清天河水。 (二)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痛,鼻塞济浊涕,口渴,面赤辱红,舌红苦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则:清热解表。 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 清肺平肝,清天河水,退六腑。 【小儿腹泻】 (一)伤食泻 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厚或厚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清大肠,揉板门。 (二)寒湿泻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 薄白,脉濡,指纹色红。治则:温中散寒,化

    24、湿止泻。 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清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三)湿热泻: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伴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龟尾。 (四)脾虚泻: 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挟有不消化奶块及食物残渣,或食后即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指纹色淡。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处方: 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捏脊。 【疳积】 (一)积滞伤脾: 症状: 形体消瘦,腹部胀满,纳呆,精神不振,夜寐不安,大便不调且常有恶臭。舌苔厚腻,脉滑,

    25、指纹色淡略紫。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治则: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足三里。 (二)脾胃虚弱: 症状:面色萎黄或恍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寐差,精神萎靡,啼声低弱,腹部凹陷,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则:温中脾健,补益气血。 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小儿肌性斜颈】 症状:小儿肌性斜颈是指患儿头部向一侧倾斜或前倾,颜面旋向另一侧的疾病。 治则:舒筋活血,软坚消肿。 处方:按揉天窗、天容、耳后高骨、风府、大椎、风门、肩井、患侧桥弓穴、翳风、风池以及

    26、肿块周围。 【小儿夜啼】 (一) 惊吓啼 症状:症见夜间啼哭,面红或泛青,心神不宁,惊惕不安,睡中易醒,梦中啼哭,声惨而紧,呈恐惧状,紧偎母怀,脉象唇舌多无异常变化。 治则:平肝,镇惊安神。 处方:处方:清肝经,清心经,清补脾经,掐五指节,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内劳宫。(二)伤食啼 症状:夜卧不安,时时啼哭,不想喝奶,胃脘胀满,或者腹痛拒按,甚至呕吐酸腐,大便秘结或泻下秽臭,舌苔腻,脉滑,指纹滞。 治则:消积导滞,和中安神。 处方:清补脾经,揉板门,清肝经,运内八卦,分腹阴阳,揉中脘,推下节骨。 (三)心热啼。 症状:面赤唇红,哭声洪亮有力,手腹俱热,口中气热,大便秘结,舌尖红,指纹紫滞,小

    27、便短赤。 治则:清心导滞 处方:清心经,揉内劳宫,清天河水,掐五指节,捣小天心,清小肠。 (四)脾寒啼。 症状:面色白,手足欠温,蜷曲而啼,啼声无力,不欲吮乳,口中气冷,腹痛喜按喜暖,大便色青而溏,唇舌淡白,指纹淡红。 治则:温中健脾,养心安神。 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补脾经、揉中脘、揉脐、揉小天心,揉百会。 【呕吐】 (一) 寒吐 症状: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不甚酸臭,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治则: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处方:补脾经,清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热吐 (二)症状:食入即吐,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

    28、,唇红,舌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干,苔黄腻,指纹紫色。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处方: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推下七节骨。 (三)伤食吐 症状:呕吐频繁,吐物酸馊,口气臭秽,拒食拒乳,脘腹胀痛,拒按,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黄腻,脉滑实,指纹滞。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降逆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分腹阴阳。 【腹痛】 (一) 寒痛 症状:腹痛急暴,哭叫不安,常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遇冷痛剧,得热较舒面色青白,苔白滑,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掐揉

    29、一窝风,拿肚角。 (二)伤食痛 症状: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失气频作,厌食,苔厚腻,脉滑实。 治则: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 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三)虫痛 症状:腹痛突然发作,以脐周为甚,时发时止,小儿消瘦,食欲不佳,或嗜食异物。 治则:温中行气,安虫止痛。 处方:揉一窝风,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揉脐,拿肚角。 (四)虚寒腹痛 症状:腹痛隐隐,喜温喜按,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治则:温补脾肾,益气止痛。 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 【遗尿】 症状:睡眠中不由自主的排尿,若白天疲劳

    30、,加之天阴下雨更易发生。长期遗尿的患儿常面色萎黄,智力减退,精神不振,四肢不温,肢体倦怠等症。遗尿是指年满三周岁后睡觉时尿床的病症。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脑髓未充,智力未足,或排尿习惯尚未形成,不属病理现象。 治则:温补肾阳,益肺健脾,固涩下元。 处方:揉丹田、关元、气海,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下元虚寒者加补肾经,清小肠,揉肾俞,擦八髎以温补下元,因涩止尿。 肺脾气虚者加按百会,补脾经,补肺经,清小肠,揉中脘以达到益气健脾,固涩的作用。 【咳嗽】 (一)外感咳嗽 症状:主证:咳嗽,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头痛,痰稀白或黄稠。 治则: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处方:清肺经,按天突,推膻中,开璇玑,揉乳旁揉乳根,擦胸背。加推攒竹,推坎宫,推太阳,拿风池,推上关,退下六腑,拿合谷。 (二)内伤咳嗽 症状:咳嗽,胸闷气短,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自汗或盗汗,神疲乏力,形体消瘦。 治则: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处方:清肺经,按天突,推膻中,开璇玑,揉乳旁揉乳根,擦胸背。加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上马,按揉气海,揉中脘,揉肺俞,揉肾俞。 【发热】 (一)外感发热 症状:分风热,风寒: 主


    注意事项

    本文(小儿推拿培训资料讲课讲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