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附答案.docx

    • 资源ID:3944962       资源大小:520.64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附答案.docx

    1、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附答案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回答两题。 (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B.海平面上升C.地壳运动D.地球自转(2)图中序号、代表的板块分别为(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C.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答案】 (1)C(2)B 【解析】【分析】(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读图可

    2、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故答案为:C。(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从图中看出,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故答案为:B。 【点评】(1)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我们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海陆变迁。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就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会上升,有时会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就会露出变成陆地。相反,如果海边的陆地下沉就会变成海洋。 (

    3、2)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由大洋组成,其他板块则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2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的部分。关干阿尔卑斯山成因推论正确的是(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拉伸张裂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张裂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答案】 C 【解析】【分析】解:阿尔卑斯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故答案为:C【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4、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3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的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所表示的大洲分界线是( ) A.土耳其海峡B.白令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马六甲海峡(2)关于图中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工业布局临近原料产地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分布在西南沿海被称为“世界加油站”A.B.C.D.(3)如图所示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C.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答案】 (1)B(2)D(3)A 【解析】【分析】(1)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图中甲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选B。(2)读图可知,图中乙国是俄罗斯。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主要燃料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库兹巴斯

    6、煤田;可见俄罗斯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便于发展工业;该国被称为“世界加油站”,根据题意,故选D。(3)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白令海峡附近,图中-10等温线在海洋上向北弯曲,表明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故A正确;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故B错误,悉尼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正值多雨季节;故C错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冬季,夏季在暴雨的冲刷下,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

    7、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2)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形成了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四个大型工业区。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煤、铁资源丰富,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工业为主。但俄罗斯轻工业不够发达,许多轻工业品需要进口。 (3)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8、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4 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据“北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绕北冰洋各大洲的名称正确的是( ) A.北美洲、亚洲、欧洲B.非洲、亚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2)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 ) A.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B.北极地区气候寒冷C.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答案】 (1)A(2)C 【解析】【分析】(1)根据陆地轮廓可以识别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选

    9、项A正确。(2)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显示北极熊无家可归,揭示了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极冰融化,生态环境恶化。选项C正确。 【点评】(1)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

    10、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5下图为“东半球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大洲中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a-b-cB.a-c-bC.c-a-bD.c-b-a(2)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C.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D.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答案】 (1)B(2)B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b、c三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从面积大小

    11、看,a表示的亚洲面积最大,其次是c表示的非洲,第三是b表示的欧洲,故选B。(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选B。 【点评】(1)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

    12、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6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中相对最不易发生地震的是( ) A.B.C.D.(2)下列板块中绝大部分位于海洋的是( ) 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3)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宣传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应争先恐后,逃命要紧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答案】 (1)D(2)C(3)C 【解析】【分析】(1)地球是

    13、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图中、地中相对最不易发生地震的是位于板块内部的,故选D。(2)以上四个板块中,绝大部分位于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该板块除一些小岛屿外,其余全部是海洋,故选C。(3)关于以上知识宣传活动的说法,地震发生时要有秩序地撤离,以免踩蹋;地震时千万不能乘坐电梯离开;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地震被困后尽量躲在卫生间有水源的地方,故选C。 【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14、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太平洋板块是目前所划分的全球板块之一,主体位于太平洋中,是一个主要由大洋地壳构成的板块。东界为圣安德烈斯转换断层,与北美板块等相接;西界为马里亚纳深海沟,与菲律宾海板块汇聚。地震资料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仍在继续扩张,并向东西两侧俯冲,形成了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和地震带之一。 (3)地震时应不要惊慌,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

    15、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7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读“欧洲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中海( ) A.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B.主要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C.北部沿岸均为发达国家D.受板块运动影响面积在缩小(2)近年来,中欧贸易额迅速增长,推测A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货物可能有( ) A.汽车、葡萄酒、化妆品B.石油、瓷器、稻米C.普通服装、家电、铁矿石D.纺织品、药品、煤炭【答案】 (1)D(2)A 【解析】【分析

    16、】(1)由图可知,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北部沿岸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受板块挤压碰撞的影响,海域范围在不断缩小,故选D。(2)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国是欧洲发达国家法国,该是工业高度发达,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最可能是汽车、葡萄酒、化妆品等工业制成品,故选A。 【点评】(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之间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2)

    17、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造船、机械、纺织、化学、电子、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钢铁、汽车和建筑业为三大工业支柱。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钢铁、纺织业居世界第六位。 8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山脉还在不

    18、断升高。 故答案为:A【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9能够正确反映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 )A.B.C.D.【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19、、印度洋板块都是相向运动,图中三个同学的演示中,B是正确的。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由于板块边界较多,记忆较难,本题较难,需要学生去总结哪些地方是分离哪些地方是挤压。10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C.香港填海造陆D.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答案】 C 【解析】【分析】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

    20、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香港)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选项ABD不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 故答案为:C【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11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B.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C.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增大D.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答案】 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在两大板块之间的

    21、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带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挤压碰撞即消亡边界,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使得海洋(地中海)面积在缩小,形成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还在长高;澳大利亚大陆不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很少发生地震。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12读南极地区图,完成

    22、两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图中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答案】 (1)A(2)C 【解析】【分析】(1)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按逆时针方向分别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所环绕,故答案为:A。(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呈逆时针转动,中山站位于长城站东方,中山站离南极点近,位于长城站南方,因而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故答案为:C。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

    23、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2)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D.台

    24、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答案】 C 【解析】【分析】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A正确;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B正确;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海陆轮廓会发生变化,C错误;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D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大洲是( ) A.南美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2)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C.里海D.巴拿马运河【答案】(1

    25、)B(2)D 【解析】【分析】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西半球和南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1)由图可知,图示半球是绝大部分是海洋的西半球,甲是位于北部的北美洲,乙是南美洲,故选B。(2)由上题可知,甲是北美洲,乙大洲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在美洲狭窄处的巴拿马运河,故选D。故答案为:(1)B;(2)D。【点评】(1)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可以有

    26、口诀记忆,即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15地球表面上,海洋占( ) A.71%B.29%C.50%D.90%【答案】A 【解析】【分析】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被海洋覆盖,占了71%的海洋,而剩下29%为陆地,所以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故答案为:A。【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16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在第四纪冰期时,白令海峡海面封冻,成为冰桥,连通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1)白令海峡两岸分属哪两国?( ) A.俄罗斯和加拿大B.日本和美国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