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优化课堂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Word下载.docx

    • 资源ID:3920267       资源大小:22.9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优化课堂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Word下载.docx

    1、学生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在教师的诱导下又能去探究出一个个新的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英国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能不能提出问题是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的前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成了老师的专利,回答成了学生的任务,课堂上一问一答,看似热热闹闹,有问有答,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课堂中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成了天经地义,教师只是成为传授知识的一个中介。由于长期以

    2、来的教学体制,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成了知识的一种象征,同时教师向学生过多地阐述了所教学知识的权威性,再加上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区别,导致学生不敢向前辈、专家和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质问、发难,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也走入了这样的误区,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答得偏离所谓的标准答案,便是错的,更严重的是,当学生的回答从常理上看不合乎逻辑,就扣以“捣乱”,强加批评、责斥,因而学生学会了“答”,学会了迎合教师的答,迎合“标准答案”的答,不会、也不敢问了,严重挫败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可能课前学生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经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后,成为课后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很多教师甚至教研也很少从

    3、这样的深层次去分析研究。这样下去,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甚至根本不带问题进教室,这种现状对于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极其不利的。幸好这方面已经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教育部进行的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课纳入必修课,积极推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培养和锻炼。 有这样一个故事:海边渔村居住着一群世代以打鱼为生的人们,其中有一位渔民是远近闻名的捕鱼能手。为了把自己一身的捕鱼本领传授给儿子,这位渔民每次出海捕鱼都带着儿子,让他一边看自己是怎样捕鱼的,一边听自己讲解捕鱼的要领。而儿子的小伙伴们则三五个一群,自己摸索着捕鱼。多年以

    4、后,渔民老了,便让自己的儿子独自出海捕鱼,可每次回来,儿子捕的鱼都没有伙伴们捕的鱼多。渔民纳闷不解:自己把一身的本领都传给了儿子,怎么儿子捕的鱼反而没有别人捕的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渔民教子,看上去儿子参与、经历了捕鱼的过程,而实际上却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着父亲传授的一个又一个捕鱼方法,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渔民的儿子不过是父亲捕鱼技术的“操作工”而已,很难成为捕鱼方法的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这一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场”。这里所说的“授人以渔场”就是指要给学生创设问题场、留足探索场、提供创造场

    5、、构建情感场。要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渔场”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捕鱼”方法的发生、形成、应用过程,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创造出更好的“捕鱼”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创设发现问题机会,引发创新所谓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认知心理之间创造认知矛盾或冲突,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给学生创设问题场。让学生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问题,提出成串成群的问题,

    6、尤其是提出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恰当问题,满足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以磁石般的问题吸引学生,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分类、讨论、探索,进入新知学习。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课堂呈现出教师点拨自如,学生争先思考、主动学习,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人风景。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建构性问题情境: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一根细绳,一端系着小球,用力甩转小球,然后改变系小球绳子的长短,再甩转小球,形成几个大小不

    7、同的点的轨迹(圆)。让学生联系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议一议: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出示直径与边长相同的圆形和正方形的比较图猜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测量填表: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学生分组测量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并把数据填人下表。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直径的商1235 让学生计算出圆的周长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引导学生议一议: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归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验证推理,得出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即。 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数学知识的构建者,既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模型,又在建构数学知识、

    8、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二、留足探索余地,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新知 课堂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首先,我们教师应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减轻学生回答数学问题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其次,我注意做到尽量创造良好的氛围,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兴趣。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可能体现,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指出:数学是人的计数活动和空间度量活动的反身抽象。是对人的活动的抽象!而所谓反身抽象就是对主题活动(动作)的抽象。也就是说: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站在岸上,永远也学不会,只有在游泳

    9、中才能学会游泳。所以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力争使整个探索过程呈现开放性、探索性、创造性。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操作;做一做实验;看一看观察;想一想思考;猜一猜猜测;议一议交流。在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提出三个问题: 我们用什么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用什么方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呢?能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

    10、图形吗?可能会转化成什么图形? 老师这儿有一个梯形纸板,要求它的面积,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答吗? 接下来是学生们的自主探索阶段。显然,这里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自己操作,独立思考,有的学生三五人一组,展开激烈的讨论。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大胆探索,学生的转化方法多种多样,每一位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答案,推导出公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仅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活跃了思维,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同时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三、优化提问方式、引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一堂课要提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该怎么提,先提什么,再提

    11、什么,几个问题按怎样的关系组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上着力。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不但能达到理解、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1、幅射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幅射式提问就是抓住新知内容的本质与核心,围绕与它有关的旧知进行提问,让学生把新知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这种提问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学生在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可这样提问:(1)联系我们过去学的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想一想它们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点?(2)联系我们前面学过的“分数、除法与比的关系”的知识,谁能用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

    12、性质来说比的基本性质?这样提问,不但揭示了知识间的內在联系,而且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2、渐进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渐进式提问就是甲问题是乙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乙问题是甲问题的深入和继续。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很强的逻辑性,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小数乘法4.381.3时,在小数乘以小数法则推导过程中,可这样提问:(1)这道题被乘数和乘数各有几位小数?(2)怎样使被乘数和乘数都变成整数?这时,积会发生什么变化?(3)要使积保持不变,应如何处理积的小数点的位置?(4)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

    13、法吗?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概括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3、矛盾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矛盾式提问就是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时,可提问:“既然比可以化简,为什乒乓球比赛时不能把比分147化简成21呢?”这样提问,将学生引入矛盾的漩涡,引发学生辩论,最后经过教师点化,统一认识,由此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会十分深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4、发散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式提问就是从多方面、

    14、多角度、正面或反面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求得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种提问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根据这一条件,可提出如下问题:(1)乙数与甲数的比为几比几?(2)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3)乙数是甲数的几倍?(4)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5)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6)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7)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8)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9)乙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5、研讨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研讨式提问就是教师要着

    15、眼于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一些需要学生研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探索。学习“互质数”概念后,可提出如下问题:“3与7互质、7与11互质、3与11也互质;5与18互质、18与23互质、5与23也互质。想一想,是否有这样的规律:如果A与B互质,B与C互质,那么A与C也一定是互质?”这样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纷纷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课堂提问是思维训练的指挥棒。教师只要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优化课堂提问方式,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避免满堂问带来的思维训练不到位的弊。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生学习数学也必须在“渔场”里“摸爬滚打”,经历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结论的探索和应用,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真真切切的体验,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常汝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小学组织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小学数学教学概论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佘文森福建教育出版社江泽民文选江泽民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


    注意事项

    本文(优化课堂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