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docx

    • 资源ID:3900771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docx

    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摘 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新型动力汽车已刻不容缓。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凭借其高效、节能、低污染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了传统汽车向纯电动汽车的完美过渡,在提高功能效率和降低污染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分类,最终经比较选择了兼有串联式和并联式特点的混联式驱动方式。接着介绍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以及混联式驱动系统总体结构。之后,本文选用脉动转矩小、功率密度大、高控制精度的永磁电机(PMSM)作为驱动电机,着重介绍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对电机控制

    2、系统的硬件进行了设计。系统硬件接口电路包括主电路,IPM 驱动电路,电流、电压、位置及转速的检测电路等,同时为了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设计了各种故障保护电路。接下来文中在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选用将直接转矩控制(DTC)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上,设计了 PMSM 的直接转矩控制框图,并用 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 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直接转矩智能控制方法,并采用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来建立磁链观测器。文中描述了算法的实现过程,最后对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较传统控制系统动态响应加

    3、快,转矩脉动变小,稳态性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模糊神经网络;蚁群算法摘要Abstract1绪论 .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电动汽车的发展简史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2 1.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4 1.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 .5 1.4.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使用现状 . 5 1.4.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6 1.5研究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的意义 .7 1.6本文的主要任务 .7 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分类及特点 . 9 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关

    4、定义 .9 2.2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 . 10 2.3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 10 2.4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 10 2.4.1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特点 . 10 2.4.2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模式. 11 2.5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2 2.5.1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特点. 12 2.5.2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模式. 13 2.6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3 2.6.1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特点. 13 2.6.2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模式. 14 2.7 复合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 2.7.1 复合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

    5、特点. 14 2.7.2 复合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模式. 15 2.8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各驱动类型的比较. 15 2.9 本章小结. 16 3 基于CAN 总线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17 3.1 引言. 17 3.2 CAN 总线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方案设计. 18 3.3混联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控制策略. 20 3.4本章小结 . 21 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2 4.1 混合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硬件整体结构 . 22 4.1.1 主控制器DSP TMS320LF2407A 简述及外围电路设计. 23 4.1.2主电路设计. 25 4.2 主要

    6、参量的检测及接口电路. 28 4.2.1 电流检测与接口电路 . 28 4.2.2电压检测与接口电路 . 29 4.2.3位置及转速检测与接口电路. 30 4.3 故障检测及保护电路. 33 4.3.1 过流检测保护电路 . 34 4.3.2过压欠压检测保护电路. 35 4.3.3过温检测保护电路. 36 4.3.4 故障综合及保护电路. 37 4.4 键盘及显示控制电路. 38 4.5汽车档位油门给定电路设计. 39 4.6 系统硬件采用的抗干扰措施 . 41 4.7 本章小结. 41 5 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及DTC控制与仿真分析. 42 5.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42 5.1.1

    7、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25.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44 5.2.1 坐标变换. 45 5.2.2 定子电压和磁链方程. 46 5.2.3 转矩方程. 48 5.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策略. 50 5.3.1 PMSM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 52 5.3.2 定子磁链观测器. 52 5.3.3 电压空间矢量对定子磁链的影响. 53 5.4 PMSM的 DTC系统结构. 57 5.4.1 建模仿真分析. 59 5.5 本章小结. 62 6 蚁群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直接转矩永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63 6.1 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的必要性. 63 6.2 模糊神经网络直

    8、接转矩永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64 6.3模糊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65 6.4 基于蚁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在直接转矩中的应用. 68 6.4.1神经网络. 68 6.4.2 蚁群算法. 69 6.4.3 蚁群神经网络的具体实现过程 . 70 6.5 仿真结果分析 . 72 6.6 本章小结. 73 结论 . 74 参考文献 . 75 作者简历 . 77学位论文数据集. 79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自从 1885 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汽车以来,汽车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和运输工具,给人类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汽车发展百年,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

    9、可分。它的产生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然而,汽车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比如说传统内燃机燃烧后的产物二氧化碳、硫化物、氮化物等带来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环境问题。同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尾气和废气等带来的空气污染,危害人类生活环境和植物的生存条件1。汽车的能源需求主要是石油,但是目前石油资源匮乏,由此看来汽车的发展给环保、能源等带来巨大的挑战。人们不得不考虑未来汽车的动力问题,因此我们开发清洁、低油耗、高效智能的环保型汽车已成为必要的选择之一,电动汽车被认为是符合零排放标准的唯一可用

    10、技术,所以电动汽车迅速发展起来。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芬兰和前苏联等国都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目前世界很多国家也都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加入到研究电动汽车队伍中来。 电动汽车广义上分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三种。纯电动汽车(EEV)用电动机取代发动机,纯粹用蓄电池发出的电能来驱动,因此纯电动汽车实现了零尾气排放,是真正的绿色环保汽车。但是,由于纯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很高,而目前蓄电池的发展技术受限,不能满足远距离行驶的需要,这些都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燃料电池车(FCV)是指利用燃料电池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电机驱动的

    11、汽车。但是,燃料电池技术的安全性和价格仍需进一步改善。混合电动汽车(HEV)通常将发动机和电机混合使用,通过控制发动机和电机的能量分配和流动,实现减少油耗和排放的最终目的,是一种准环保型的车辆。鉴于电动汽车的关键问题是一次充电续驶里程有限,在蓄电池技术未能突破之前,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高效节能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实现电动汽车基本性能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重要因素。混合电动汽车成为当前解决节能、环保问题切实可行的过渡方案,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新型汽车开发的热点。混合动力汽车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来提高燃油经济性。传统汽车利用加速来获得动能,当需要减速时,传统汽车通过制动器,将动能转变为热能消耗掉;

    12、而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可当作发电机来使用,通过发电机来制动汽车,将汽车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将新老技术结合的最佳产物,它既具有纯电动汽车的高效率和低排放的性能,还具有传统汽车行驶里程长和快速补充燃料的性能。 由此看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发展对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人类面临的难题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同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功能的实现涉及蓄电池、微处理器、电动机、电力电子等多学科领域,因此系统地研究并开发出高水平的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对提高我国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水平,对我国电动汽车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早在 1997 年 12 月的电动汽车国际会议上

    13、,大多数汽车工程师认为,在未来 10 年内世界上生产的汽车中混合动力汽车至少占 40%。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宣称到 2010 年,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量达到 150 万辆。有专家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己不再是汽车工业的一次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一次新的汽车工业革命。 1.2 电动汽车的发展简史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国外电动汽车的研究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是近十几年,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还不到十年。19 世纪末,许多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公司都开始生产电动汽车。据统计,到 1890 年在全世界 4200 辆汽车中,有 38%为电动汽车,40%为蒸汽车,22%为内燃机

    14、汽车。1911 年 Kettering 发明了汽车起动机,同时由于石油的大量开采,燃油汽车的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的 2-3 倍,使用成本低等种种优越,从此打破了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到 20 世纪 30 年代,电动汽车几乎消失了。 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能源危机和石油短缺,人们开始考虑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因此电动汽车又一次被人瞩目,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发展电动汽车。到 70 年代后期由于能源危机和石油短缺问题不是很严重,电动汽车的发展缓慢。第三次生机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上除了已存在的能源问题之外,内燃机汽车的排放污染,给全球的环境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开发生产无污染的

    15、交通工具成为各国所追求的目标,电动汽车的零污染优点,使其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项崭新的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开发得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外知名的汽车公司投入巨资开始进行研制和开发,发展相当迅速,而国内目前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 日本: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发展方面。目前,世界上能够批量产销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2。丰田汽车公司从 1971 年开始研制电动汽车,先后研制了从 EV-10 到 EV-40 的一系列电动车。并在 199

    16、7 年成功开发了实用的混合电动汽车 Prius,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它的创新性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好评,目前累计销量已突破了 40 万辆,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并带动了汽车行业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最近丰田又推出了一种新型的 Post-Prius 混合动力系统。除了丰田以外,日本的本田、日产等汽车公司也不甘落后,分别研制了属于自己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本田公司已投产的 Insight 混合动力汽车,被美国环保总署评为 2001 年美国十大节能汽车的第一名,丰田汽车公司的 Prius 混合动力汽车3 则为第二名。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并研制电动汽车的国家之一。美国的通用、福特等知名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发展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已经研发出多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如克菜斯勒的 ESX3、福特的 Prodigy 2000、Escape 通用的Precept 和 Ben Z 等。但是美国的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比日本逊色不少,三大汽车公司仅仅都是小


    注意事项

    本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