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二下《认识钟表和人民币》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3853369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二下《认识钟表和人民币》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师和学生一起回忆认识人民币所涉及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知识包括:一是认识币值,二是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三是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师和学生交流: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一局部一局部地进行复习。板书课题:认识钟表和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回忆,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二)复习钟表的认识板书:认识钟表:认识表盘、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多媒体出示一个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师让学生认识钟表,在这个钟面上指出时针和分针,让学生说出是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的?学生答复略。师小结:钟面上细一些长一些的是分针,粗一些短一些的是时针。师引导学生复习时刻。和学生交流:你知道分针和时针怎样表

    2、示时间吗?比方整时怎样表示?学生独立答复: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师用转动分针和时针,让学生分别识别9时、6时、10时、11时和12时。师让学生在表盘上拨出几时半,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表示的。让学生说出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4和5的中间,就是4时30分。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拨出4时30分。让学生拨出1时30分、5时30分、9时30分、10时30分的钟面。师让学生回忆大约几时: 哪种情况使用大约几时来表达时间呢?引导学生说出快到整时了或者超过整时,但超过得不多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大约几时来描述时间。师拨出大约4时、4时刚过、不到4时的钟面让学生识别。练习:课本95页的6、7题。2、复习写数、

    3、读数让学生利用表盘直观的复习钟表上的时刻。(三)复习认识人民币通过刚刚回忆认识人民币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自由地说,师把学生答复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认识币值,二是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三是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认识币值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师让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师让学生回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出1元=10角,1角=10分。多媒体出示:6元= 角,50分= 角。要求学生说出因为1元=10角,6元里有6个10角,所以6元=60角;因为1角=10分,50分里有5个10分,所以5

    4、0分=5角。1角5分= 分,23角= 元 角师让学生思考该怎样想呢?指导学生说出1角是10分,再加上5分就是15分;把23角分成20角和3角,10角是1元,所以23角=2元3角。 师让学生完成第95页第9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四)稳固新知课本99页11、12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稳固,会付钱、找钱。(五)达标反响一、换一换1角可以换成( )个1分硬币;1角可以换成( )个2分硬币;1角可以换成( )个5分硬币;1张5元钱,可以换( )张1元钱;1张100元钱可以换( )张10元钱;1张00元钱可以换( )张50元钱。二、填一填1元=( )角=( )分 2元( )角 12角( )元(

    5、)角6元8角( )角 33分( )角( )分 5元= 角三、判断一条围巾要5元7角,请你在简单的付钱方法后面打“。1、5张1元,7张1角。( )2、2张2元,1张1元,1张5角,2张1角。3、1张5元,1张5角,1张2角。四、在里填上“、“或“=1角9分 9角8元 1元1角 10分1角 40分4角 3元30分 4角4分 7元70分 6角6分五、将以下物品的价格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队。六、连一连七、过1小时是几时。八、看图答复以下问题,并列式解答。1、每件物品各买一个,最少要带多少钱?2、用元钱买了两样物品,可能买的是什么?3、用20元钱买哪三样物品剩钱最少?剩多少钱?九、快乐的周末答案:一、10

    6、 5 2 5 2二、10 100 20 1 2 68 3 3 50三、3、1张5元,1张5角,1张2角。四、 五、3元5角 13元4角 39元42元78元六、七、4时 10时 6时 12时八、1、8+6+4+3=19元2、牙刷和牙缸。3、毛巾 牙缸 牙刷 8+6+4=18元20-18=2元九、六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回忆。七布置作业一张1元币可以换( )张1角币;( )张2角币;( )张5角币。1张50元钱可以换( )张20元钱和( )张元钱。10元6角=( )角 26角=( )元( )角71分( )角( )分 4角2分( )分4元5角( )

    7、元十( )角( )角8角5角( )角( )元( )角9角( )分 20角( )元三、在里填“或“。13角15分 30角30分 14角1元4角3元9角4元 45角4元3角 5角52分8元6元3元 9元12角10元 6元9角四、圈一圈。1元钱可以买到哪些学习用品?五、我会算七、请给表盘上画上时针或分针。板书设计认识表盘、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39页40页例3、例4,课堂活动1、2,练习八第7题,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教学提示: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学生学习的迁移规律,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教学目标:

    8、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进位加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思路,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提高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和别人交流。重点、难点: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演算纸、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口算 230+40 360+30 50+220 130+400 320+300

    9、770-60 960-200 660-600 450-40 680-502、竖式计算:345+216= 128+657=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根底,为学习新课奠定根底。】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1学生看例3主题图。2认真看图,从图中你都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的一项内容,首先,让学生完整的感知图意,找出题目中的有用的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生:猪和牛一共有多少头?猪有多少头?3这节课咱们先研究第二个问题:列式应该不成问题吧!4根据上节课学的竖式计算方法,试一试。计算完后,再和同桌

    10、说一说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怎么办?5师指名答复,师再根据学生的答复并板书。 153+270=423千克6指名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用了几步计算?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在上节课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的根底上,尝试计算此题。然后比较这道题和上节课所学题目的异同,明确此题是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2、学习例41师在出例如4主题图。2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话完整说出这道题的意思。 一辆童车125元,一辆儿童自行车378元,一辆大人的自行车比前两种车的总价还多257元。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培养,学生再完整的了解图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图意表达一下,学生口述图一的过程同时就是学生图意,深入思考的过

    11、程。3师提问:一辆三轮童车和一辆两轮童车,一共要多少元钱?一辆自行车要多少元钱?4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集体订正。5师指名上台板书,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3、观察例3、例4这两道题,在计算三位数加法时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从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尝试计算,在计算中交流算法,进行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很自然地理解、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机和展示自己、发表自己想法的时机,突现了学生自主

    12、探索的学习方式。三、稳固新知:1、P40课堂活动:1、2题。2、练习八第7题做在作业本上四、达标检测:1、用竖式计算。378+473= 492+118= 288+615=2、小专家出诊。找出错误原因,把序填在 里。A、相同数位没有对齐,B、忘记加进位1。3、梅花鹿身高162厘米,长颈鹿比它高179厘米,长颈鹿身高多少厘米?1、851 610 903 2、B A 3、162+179=341厘米五、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布置作业:1、列竖式计算: 266+358=789+218=543+669=2、小丁丁的爸爸有1000元超市购物券,他想买2件小家电,可以

    13、怎样买?需要多少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吹风机电熨斗饮水机电饭煲电水壶257元189元745元438元 88元3、连一连,把相加得1000的两个数连起来。1、624 1007 1212 2、答案不唯一,如:可以买饮水机和电熨斗,745+189=934元 3、792和208 85和915 536和464 351和649 157和843板书设计:2、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源:1、运用拆分凑整法解决加法的简算问题。简算:172+102分析:从题中可以看出102接近100,因此可以把102写成100+2,用172加上100与2的和。

    14、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先第一个数,再加第二个数。所以只要把172里加上100,再加上2,就可以得出结果。解答: 172+102 =172+100+2 =272+2 =274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看加数,如果加数接近整百数,就用一个加数加上凑成的整百数,计算时如果多加了,就应该把多加的减去;如果少加了,就应该把少加的再加上,概括一句话就是: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2、进位加法。进位加法并不难,相同数位对齐算;从右向左依次加,满十进一步步赶;莫忘进位把一加,标记进数是关键;假设要计算快又准,口算训练要不断。3、将错就错求真知。例题:做一道加法算式时,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9 看成了

    15、6,百位上的8 看成了3,得到496。正确的得数应是 。原式子可以表示为:89+= ,由于小明看题不认真,看成了36+= ,得出了错误的结果496。根据错误的结果和错误的式子分析可知第二个加数应为:10,正确的式子为:89+10=99,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都没有变化,所以,和的十位也不变。正确的得数应是999。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错误的结果和错误的加数,求出另一个加数,然后计算出正确的结果。资料链接:1、加加减减,“难变“易小朋友们,在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加、减减消去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数量,从而把题目化难为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方法。例如: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98

    16、人,二班和三班共97人,三班和四班共102人,问一班和四班共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答:观察上题,如果我们先分别求出各班人数,再求一班和四班共有多少人,很难做到。我们可以先将所给信息、所求问题按题意加以整理:一班 98人二班 二班 一班 97人 ?人三班 三班 四班 102人四班通过整理,我们发现:一班和二班的人数+三班和四班的人数=二年级总人数。总人数二班和三班的人数= 一班和四班的人数。即:98+102=200人20097=103人2、数学王子小高斯。高斯是德国著名的大科学家,他最知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 这下可难倒了刚学数学的小朋友们,他们按照题目的要求,正把数字一个一个地相加可这时,却传来了高斯的声音:“老师,我已经算好了! 老师很吃惊,高斯解释道: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的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5050。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二下《认识钟表和人民币》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