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高三备考42个高频考点汇总一.docx

    • 资源ID:3850843       资源大小:21.5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高三备考42个高频考点汇总一.docx

    1、高考历史高三备考42个高频考点汇总一2017高考历史,高三备考42个高频考点汇总(一)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高考历史近代史高考历史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相信你已经背过很多遍了吧,期中有些事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的高频考点,想要提高高考历史成绩,就赶紧把这些高频考点记下来吧。 一、中国的政治 【高频考点1】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 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 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

    2、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 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 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相权三分;职权分明;节制君权。 (2)影响: 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

    3、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 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 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高频考点4】 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 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 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

    4、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 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 原则。 【高频考点6】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 化进程。 (3)特征: 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 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是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频考点7】 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5、(1)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创造了条件;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看,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 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高频考点8】 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

    6、线旗帜下,共同抗战。 (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高频考点9】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 【高频考点1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

    7、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 (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民族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高频考点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背景下,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非凡。即:一个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大会议,即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三大政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高频考点12】 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1)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8、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构建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国的经济文明 【高频考点13】 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中国古代经历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转变,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的男耕女织为主要组织方式,推动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

    9、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有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高频考点14】 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1)从西周至唐: 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2)宋元明清: 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 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明清时期:涌现出

    10、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3)经济政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末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高频考点15】 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

    11、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高频考点16】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频考点17】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特别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

    12、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 【高频考点18】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1)成就: “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 1958年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特点是反映了全党和 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

    13、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大跃进:“大跃进”的主要特点是片面追 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 领域的表现。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 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文革”“左”倾错误的影响: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严重干扰和破 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高频考点19】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

    14、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 (3)在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频考点20】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 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目的是缓和社会

    15、矛盾。都是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 (2)战国时期: 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代表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利益。 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 的观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 的迫切愿望,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高频考点21】 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1)主张:南宋的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认为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宋明陆王心学,主张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认为

    16、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响: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 【高频考点22】 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代表: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主张:批判地继承儒学思想,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主张学以致用。 (3)影响: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

    17、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高频考点23】 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1)从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到制度层次。 (2)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深入一步。 (3)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接受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高频考点24】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1)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

    18、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反封建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高频考点25】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1)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 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高三备考42个高频考点汇总一.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