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六章糖代谢紊乱.docx

    • 资源ID:3847633       资源大小:22.9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六章糖代谢紊乱.docx

    1、第六章糖代谢紊乱 第六章糖代谢紊乱 第六章 糖代谢紊乱 Disorder of Carbohydrates Metabolism 第一节 概述 一、 糖的重要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糖蛋白、 糖脂、 蛋白多 糖、 核糖; 转化成脂肪和某些非必需氨基酸等 二、 血糖( blood sugar, blood glucose) 的来源与去路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4. 46. 7mmol/L 来源与去路: 来源 去路 食物糖类_ 血 糖 非糖物质_ _非糖物质 _其它糖及衍生物 8. 9mmol/L 尿糖 三、 血糖浓度的调节 1. 神经系 统的调节 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

    2、主神经系 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 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中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 2. 激素的调节 分为两大类: 降血糖激素和升血糖激素 1) 胰岛素 胰岛素的来源与性质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 : a. 促进肌肉、 脂肪细胞摄取血糖。 b. 促进肝糖原合成 。 c. 促进糖氧化分解。 d. 促进糖转化成脂肪。 E. 抑制糖异生。 胰岛素发挥作用 必须通过胰岛素受体( insulin receptor) 才能实现。 2) 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的来源与性质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 : a. 促进肝糖原分解, 补充血糖。 b. 促进糖异生。 3) 其它升血糖激素 包括肾上腺髓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3、生长激素等。 在调节血糖的激素作用 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 肝脏的调节 肝脏内 糖代谢途径多 , 其中有的为其特有。 它是调节血糖的主要器宫。 第二节 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 : 空腹血糖7. 2mmol/L; 若血糖肾糖阈值9. 0mmol/L, 则出 现尿糖。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杂的代谢性疾病, 系 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 缺陷引 起, 具遗传易感性。 _能量, CO2, H2O _糖原 肝糖原 _ 一、 糖尿病的分型 1.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nsuli

    4、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I型) 特点: 青春期好发, 对胰岛素敏感, 与遗传相关, 患者对胰岛素补给具有依赖性。 2.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型) 特点: 常见于中年肥胖个体, 血中胰岛素水平无明显下降, 靶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减少或缺陷- 胰岛素抗性, 对胰岛素治疗不敏感。 3. 其它型糖尿病 由其它已知原因 疾病引 起的胰岛素分泌受损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而致的高血糖症。 各型糖尿病代谢异常的共同特征是胰岛素缺乏样表现, NIDDM 约占总病例数的80

    5、%-90%。 二、 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糖代谢紊乱 脂类代谢紊乱 体重减轻和生长迟缓 微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和白内 障等并发症 (一) 糖代谢紊乱 胰岛素的缺乏和利用 障碍导致: 1. 葡萄糖透入细胞膜障碍 2. 葡萄糖生成增加 3. 葡萄糖利用 率下降 另 一方面, 糖尿病患者胰岛 细胞功能往往亢进,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引 起: 1. 糖原分解增强 2. 抑制肝糖原合成 3. 促进糖异生。 (二) 脂类代谢紊乱 1. 胰岛素缺乏 胰岛素缺乏时: 1) 乙酰 CoA、 LPL 等生成及活性下降。 2) 脂解激素增多 , 脂肪分解加强。 3) 血浆脂质增多 , 形成高

    6、 TG、 高 Ch、 高 FA 的高脂血症。 2. 胰高血糖素增多 胰高血糖素增多 , 刺激肝内 外的脂肪分解, 促进生酮作用 。 (三) 体重减轻和生长迟缓 胰岛素具有促进蛋白 质合成, 促进肌肉 摄取支链氨基酸并抑制肌细胞内 氨基酸氧化的作用 。 胰高血糖素则促进肝细胞摄取氨基酸, 活化肝细胞内 转氨酶,促进蛋白 质分解。 两者比值下降则使体内 蛋白质合成下降, 分解增强。 (四) 微血管、 神经病变和白内 障的发生 生长素介质促进粘多 糖合成。 多 种蛋白质糖基化作用 增强。 脑细胞内 葡萄糖增多 致山梨醇、 果糖增多 , 使脑细胞内 高渗及导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 山梨醇、 果糖增多

    7、致晶状体内 渗透压上升, 肿胀, 致白内 障。 综上所述, 糖尿病的生化机理是由于胰岛素的缺乏及胰高血糖素的增多 ,导致糖、 脂肪和蛋白 质代谢紊乱。 病人可出 现三多 一少 的典型症状( 尤其是 型 时 )。 三、 糖尿病的生物化学检测 (一) 血糖的测定 标本: 血浆 参考值范围: 3. 9-6. 7 mmol/L 空腹8mmol/L 可确诊; 6mmol/L 排除, 若在6. 0-7. 0mmol/L 之间, 应复查 进餐后1h: 血糖 , 胰岛素水平低, 可确诊 进餐后2h: 血糖 7mmol/L, 应怀疑 随机血糖 11mmol/L, 可确诊 测定方法: 化学法和酶法。 已糖激酶法为

    8、参考方法, 目 前国内 推荐方法为 GOD-POD 法。 血糖测定方法按原理可分为三类: 无机化学法、 有机化学法、 酶法。 1. 无机化学法: 是利用 葡萄糖醛基的还原性来进行测定的方法。 所用 试剂均为无机化学试剂如: Folin-吴宪法、 铁氰化钾法等。 原理: 是葡萄糖在碱性试剂中与铜离子加热, 可使铜离 子还原成亚铜离 子, 再与显色剂作用 呈色, 再求其含量。 缺点: 特异性差。 现已淘汰 2. 有机化学法: 利用 糖的醛基与有机试剂反应来测糖。 如: 邻甲苯胺法等。 原理: 在热的醋酸溶液中, 葡萄糖的醛基与邻甲苯胺的氨基缩和脱水生成蓝绿色的复合物, 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 与血

    9、糖的浓度成正比。 优点: 特异性较高, 反应快, 费用 低廉 缺点: 干扰物较多 2. 葡萄糖氧化酶法( GOD-POD 法) 原理: G O2 H2O 葡萄糖酸 H2O2 4 -氨基安替比林 酚 H2O2 醌亚胺 H2O Trinder 反应: 酚和4 氨基安替比林与 H2O2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 生成红色的醌亚胺的过程被称为 Trinder 反应。 但易受还原性物质如尿酸、 维生素 C、 胆红素、 谷胱苷肽的竞争过氧化氢的作用 , 使结果偏低。 优点: 特异性较强。 缺点: 干扰物质较多 。 2. 己糖激酶法( HK 法) 原理: G ATP 6 磷酸葡萄糖 ADP 6 磷酸葡萄糖 NAD

    10、P 6 磷酸葡萄糖酸 NADH 此时 NAD 转变成 NADH 时, 在340nm 处有一峰值变化( 升高), 它特异性高, 是国际公认的参考方法。 GO D -POD 法是全国临床检验中心目 前推荐的常规方法。 酶法特异性高, 准确性、 灵敏度高, 标本用 量少, 可用 于自 动生化分析。 (二) 尿糖的测定 血糖8. 9-9. 9mmol/L(正常肾糖阈) , 出现糖尿。 尿糖测定用 于对糖尿病的初判断、过筛程序。 注意: 肾性尿糖与糖尿病性尿糖的区别。 (三) 口 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目 的: 是一种葡萄糖负 荷试验,

    11、用 以了 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 从而帮助对可疑糖尿病的确诊。 程序: 结果判断: 依据葡萄糖耐量曲线 1. 正常糖耐量 机体处理糖负 荷的能力良好 2. 糖尿病性糖耐量 3. 糖耐量受损 耐糖试验受许多 因素影响, 临床上需要具体分析。 (四) 糖化蛋白的测定 成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主要是 HbA, 连接有己糖的 HbA, 称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GHb) 。 GHb 是在红细胞生存期间, HbA1与血中己糖缓慢、 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 GHb 水平反映患者2-3个月 ( 6-8周) 前的平均血糖水平。 它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长期监控指标, 尤其

    12、是 I 型。 糖化血清白 蛋白 ( GSA) 则反映糖尿病患者约2周前的平均血糖水平, 以了解糖尿病治疗的较近期效果。 2) 使用 胰岛素等药物过多 3) 垂体前叶或肾上腺皮质功能 4) 肝损伤不能有效调节血糖 5) 血糖丢失 危害性: 脑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作为能源, 对低血糖非常敏感, 血糖过低可致脑组织能量不足而发生昏迷、 休克。 临床上可分为空腹型低血糖症和刺激性低血糖症两类。 一、 空腹型低血糖症 成人空腹低血糖往往由于葡萄糖利用 过多 或生成不足。 二、 刺激性低血糖症 空腹血糖并无明显降低, 给予适当 刺激( 如进食) 后诱发, 表现为反应性低血糖。 餐后低血糖症又可分为三型: 1.

    13、 功能性低血糖症( 反应性低血糖症) 2. II 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伴有的低血糖症 3. 营养性低血糖症 第四节 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 一、 糖原代谢先天性异常 糖原贮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s) : 由于糖原生成和分解的酶系 统先天性缺陷所引 起的一组糖原合成或分解异常, 使糖原在细胞中过多 贮积或糖原分子异常的遗传性疾病。 主要受累 器官: 肝, 其次为心脏和肌肉。 糖原贮积病可分为几型。 以 I 型最常见, 是肝、 小肠粘膜和肾的葡萄糖-6-磷酸酶或6-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缺乏所致。 二、 糖分解代谢途径的先天性异常( 举例) (一) 丙酮酸激酶(PK) 缺乏病

    14、 糖酵解途径中的 PK 缺乏, 导致成熟红细胞缺乏 ATP, 进而发生溶血。 (二) 磷酸果糖代谢异常 如: 磷酸果糖激酶的遗传性缺陷使 ATP 大量分解产热 三、 其它糖代谢异常( 举例) 二、 糖耐量试验( GTT) 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 荷试验, 常用 于了 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和处理能力。 按临床诊断的用 途分类, 可分为乳糖耐量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 ( 一) 葡萄糖耐量试验( GTT) 正常人体内 有一套完善的调节血糖浓度的机构, 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 血糖水平略有升高, 不出 现糖尿, 2小时恢复正常, 这叫耐糖现象。 如果调节功能失常,食入大量糖吼血糖急剧升高, 且持续一段

    15、时间不恢复正常, 同时出现尿糖, 这叫糖耐量降低。 如果给予大量糖后, 血糖升高不明显, 或缓慢轻度升高, 称糖耐量增加。 口 服或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后, 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 称糖耐量试验( glucose tolerance test GTT), 临床常用 口 服糖耐量试验( OGTT) 适应症: 空腹血糖标准在临界值( 6 7mmol/L) 疑为糖尿病患者; 空腹或餐后血糖浓度正常, 但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的人群; 以前糖耐量试验异常的危险人群; 妊娠性糖尿病的诊断; 临床上有肾病、 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而又无法作出合理解释者; 作为流行病血研究的手段。 WHO 标准化的 OGTT

    16、 方法是: 试验前3日 , 每日 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 且维持正常活动。 影响试验的药物( 表3-3) 应在3日 前停用 。 试验前病人应10-16小时不进食。 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 饮入250ml 含75g 无水葡萄糖的糖水, 以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 共4次, 历时2小时。 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 喝咖啡、 喝茶或进食。 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0. 75g/kg体重。 于采血的同时, 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 必要时可适当 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 可长达口 服葡萄糖后6小时。 将各次血糖结果, 绘制成糖耐量曲线图, 以便定性分析。 一般根据5次葡萄糖水平, 以测定血糖的时间

    17、为横座标( 空腹时为0时), 血糖浓度为纵座标, 绘制耐糖曲线。 本试验常用 于协助诊断糖代谢紊乱的疾病。 正常糖耐量正常人由于存在精细的代谢调节机制, 服糖后0. 5-1小时血糖浓度暂时略有升高, 耐糖曲线显示峰值 10mmol/L, 但尿糖阴性。 1小时后血糖逐渐降低, 一般2小时左右恢复至空腹3. 9-6. 7mmol/L 水平。 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处理糖负 荷的能力良好。 糖 尿 病 性 糖 耐 量 典 型 的 糖 尿 病 人糖 耐 量 试 验为 : 患 者 空 腹血 糖8. 0mmol/L, 高于正常值; 服糖后血糖急剧升高, 血糖增高的时间仍为 0. 51小时, 但峰值超过10

    18、mmol/L, 并出 现尿糖; 以后血糖浓度恢复缓慢, 常常2小时以后仍高于空腹水平。 说明病人处理摄入糖的能力降低。 此时重要的判断指标是服糖后2小时血糖浓度仍然高于空腹水平。 对于早期糖尿病人, 可只 表现为 OGTT 后2小时血糖浓度仍高于8mmol/L。 若空腹血糖正常而 OGTT 后2小时血糖大于11mmol/L, 以及空腹血糖 8mmol/L 而 OGTT2小时的血糖水平在8-10. 9mmol/L 者, 均应诊断为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如果非妊娠的成年人 OGTT 呈现空腹葡萄糖水平 8. 0mmol/L, 服 糖后60、 90分钟的血糖11mmol/L( 有人30分钟也可达此值)

    19、 而2小时血糖值在8-11mmol/L 之间则为轻度耐糖能力下降, 称为亚临床或无症状的糖尿病。 图 3-3葡萄糖耐量曲线 这些病人几年后可能有1/3恢复正常, 1/3仍为糖耐量受损, 1/3则转为糖尿病( 每年约1 5 )。 近来发现, 这些病人容易发生小血管合并症, 如冠心病、脑血管病, 而不会发生微血管合并症, 如视网膜病、 肾病。 耐糖试验受许多 因素影响, 如年龄、 饮食、 劳动、 应激、 药物、 胃肠功能、标本采集和葡萄糖测定方法等。 所以临床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糖耐量试验虽然可以反映机体近期糖代谢的情况, 但由于采血次数较多 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 临床上对于血糖持续增高并伴

    20、有糖尿, 再结合病史及体征能够确诊的病人, 毋须再做 OGTT。 三、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的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蛋白 质中的氨基酸残基与糖( 主要是葡萄糖) 不经酶催化发生结合的产物( 糖基化血红蛋白) 成人红细胞的血红蛋白 ( Hb) 主要是 HbA 占90 以上, HbA1占7 , HbA2占2. 5 , HbF 占0. 2 。 其中 HbA1又可分为: HbA1a; ( HbA1a1; HbA1a2) HbA1b; HbA1c。 红细胞内 的血红蛋白课缓慢地与糖类( 主要是葡萄糖) 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eylated, hemoglobin, GHb), 其 中 HbA

    21、1b 占 Hb 总量的0. 8 , HbA1a2占1. 6 , HbA1c 占4 。 凡连接有已糖的 HbA1, 统称为糖化血红蛋白。 HbA1a 还可分为 HbA1a1和 HbA1a2。 HbA1c 是 Hb 链的氨基末端缬氨酸残基与葡萄糖醛基通过非酶促反应缩合而成。 HbA1a1是与1, 6-二磷酸果糖结合,HbA1a2则是与6-磷酸葡萄糖结合形成的 GHB。 HbA1b 的结构还不清楚。 在四种 GHb中 HbA1c 最多 , 占 GHb 总量的80。 有报道, 正常人血液中 HbA1c 约占血红蛋白总量的5 -8 , 而糖尿病时可达8 -30%。 GHb 是在红细胞生存期间, HbA1

    22、与血中已糖( 主要为葡萄糖) 缓慢、 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 为 HbA1合成化学修饰的结果。 GHb 的形成取决于血糖浓度和作用 时间, 生成量与血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 因此 GHb的浓度反映测定日 前2-3个月 内 受试者血糖的平均水平, 而与血糖的短期波动无关。 所以目 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只作为糖尿病病人6-10周前血糖水平的定量指标。 在新发生的糖尿病病人, 临床检测只 有血糖水平增高, 而 GHb 正常; 而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 则既有高血糖, 也有 GHb 增多 ; 在糖尿病已被控制的人群中,可见到血糖正常, GHb 水平仍较高。 这是因为 GHb

    23、的形成与消失均需要数周时间。 测定方法: 层析法; 电泳法; 比色法; 放免法( RLA)。 目 前常规方法为交换层析微柱法; 参考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微柱法分离糖化血红蛋白 : 原理: 带负 电荷的 Bio-Rex70阳离 子交换树脂与带正电荷的 HbA 及 HbA1有亲和力, 但由于 HbA1的两个 链的 N 末端正电荷被糖基清除, 正电荷较 HbA 少,两者的亲合力不同。 用 pH6. 7的磷酸缓冲液可首先将带正电荷较少、 吸附力较弱的 HbA1洗脱下来, 用 分光光度计测定洗脱液中的 HbA1, 占血红蛋白 的百分数。 参考范围 : 4. 2 5. 9 临床意义: GHb 与氧的亲和力强, 可促进组织( 晶状体、 视网 膜、 肾、 周围神经和血管等) 缺氧。 所以长期高血糖时组织细胞 GHb 增加, 会造成组织缺氧, 引 起糖尿病并发症。 ( 1) GHb 反应测定前1 2个月 内 血糖的平均水平, 故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 2) 可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 应急性高血糖, 前者 GHb 水平多 增高, 后者正常。


    注意事项

    本文(第六章糖代谢紊乱.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