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生物复习学案七下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38455       资源大小:205.1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生物复习学案七下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 生长发育 不良, 味觉 发生障碍 缺钙和磷: 骨骼和牙齿 发育不良既不能 构成细胞 又不能 提供能量:维生素。人体每日需要量很 少 ,但作用重要。 维生素A:来源: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不含 维生素A,但含 胡萝卜素 可转化为维生素A) 缺乏症: 皮肤干燥 、 夜盲症 、干眼症 维生素B1:豆类、谷物、糙米(既粗粮) 缺乏症: 神经炎 、 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维生素C:新鲜的 蔬菜 和 水果 缺乏症: 坏血病 (既:皮下、牙龈出血) 维生素D:肝脏、鱼肝油、鸡蛋 缺乏症: 佝偻病 (儿童易得)、骨质疏松症(老人妇女)膳食纤维(第七类营养素):不能消化。利排便,预防肠癌、高血脂。粗粮

    2、、蔬菜、水果问:1、健康食品: 豆类、牛奶 含蛋白质、脂肪、铁、钙均比较多;动物肝脏 含维生素A、维生素D、铁和锌都比较多。2、补钙同时应同时补充点 维生素D (可以促进对 钙 的吸收)可增加疗效。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消化道:包括 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有导管):唾液腺(分泌 唾液 消化 淀粉 )、肝脏(分泌 胆汁 消化 脂肪 )、胰腺(分泌 胰液 消化 多种成分 )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无导管):胃腺(分泌 胃液 消化 蛋白质 )、消化道部分: 肠腺(分泌 肠液 消化 多种成分 )口腔内有:牙齿

    3、(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 咽、食道:食物的通路胃(主要作用: 暂存 食物 、也可 消化和吸收 )小肠(起始部分称为 十二指肠):(作用:进行 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大肠(上有盲肠,其上又有阑尾):形成 粪便 ,也可 吸收 肛门(排出粪便)二、消化方式 物理性 消化牙齿 咀嚼 、舌的 搅拌 、胃肠的 蠕动 、 胆汁 的消化等 化学性 消化分泌 消化酶 把 大分子 物质 小分子 物质三、消化过程: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四、营养物质的吸收: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消化道壁 进入 循环 系统

    4、的过程。主要在 小肠 中进行1、直接开口于消化道(既无导管)的消化腺为 胃腺 、 肠腺 。 2、最大的消化腺为 肝脏 3、能消化的器官: 口腔 (淀粉麦芽糖) 胃 (蛋白质多肽) 小肠 (各种食物) 胃(少量的 水 、 无机盐 、 酒精 )甘油、脂肪酸被 毛细淋巴管 吸收4、能吸收的器官 小肠(各种营养) 其它营养被 毛细血管 吸收大肠(少量的 水 、 无机盐 、 维生素 ) 5、淀粉最初被消化是在 口腔 (如乙图)蛋白质最初被消化是在 胃 (如丙图)脂肪最初被消化是在 小肠 (如甲图)6、特殊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消化液是 肠液 、 胰液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胆汁7、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5、: 面积大:长、内表面有 皱襞和绒毛 增大了面积壁薄(3种)毛细血管 壁、 毛细淋巴 壁、 绒毛 壁只有一层 上皮 细胞构成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 面积大 消化液多(3种)(肠液、胰液 、胆汁)8、消化器官中,既能消化又能吸收的是 胃、 小肠;只能消化不能吸收的是 口腔;只能吸收不能消化的是 大肠 ;既不消化又不吸收的是 咽 、 食道 。9、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利用的是淀粉遇碘液变 蓝 的原理来检验:1号试管可作为2号试管的对照,其中变蓝的试管是 1 号。原因: 淀粉遇碘液变蓝 不变蓝的试管是 2 号。 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 把试管放在 37 温水中,是模拟的 人体 的温度。此时酶的

    6、活性最 强 高温会破坏酶的活性,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若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号加入馒头块,都加入唾液后放入37水中10分钟后,冷却后都滴加2滴碘液,则 1 号试管不变蓝,说明碎屑比较容易消化。碎屑模拟的是 牙齿 的咀嚼和 舌头 搅拌,为 物理 性消化。10、肝炎病人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否则会消化不良。肝脏分泌的 胆汁 较少,不能把脂肪分解为 脂肪微粒 ,使得脂肪在体内难于消化。11、有些药物带有胶囊(淀粉囊),这样可以减少对 胃 的刺激,淀粉不能被 胃 消化,只有到达 小肠 后才能被消化吸收。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显示,五类食物从多到少的顺序为:谷类、蔬

    7、菜水果类、肉蛋水产类、奶豆类、脂肪类2、每日摄入热量中早、午、晚饭热量比为 3 : 4 : 3 3、青少年应食用足够的 糖类 (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 能量 );适量的 蛋白质 (满足人体 生长发育 的需要);一定量的 无机盐 、 维生素 、 纤维素 (保证身体正常发育)4、购买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的 生产日期 、 保质期 。第3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包括: 鼻 、 咽 、 喉 、 气管 、 支气管 )和 肺 组成。主要结构是 肺(作用:与外界进行 气体交换 ),肺的基本单位是 肺泡 2、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8、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温暖 (毛细血管)、 清洁 (鼻毛)、 湿润 (黏膜),但是能力是 有限 的。3、痰的产生: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的 腺 细胞分泌的 黏液 和表面的 纤毛 吸附和阻挡吸入气体中的 尘粒 、 细菌 等物质而形成的。所以很脏。痰的排出:在 纤毛 不停地向咽喉方向摆动下,把痰送到 咽 部,通过 咳嗽 排出体外。由于痰里带有大量细菌,可传染呼吸道疾病。4、人第一次呼吸:在出生前胎儿通过 胎盘 从母体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故不用肺呼吸。出生后的第一次啼哭,使得空气进入 肺 里,开始了用 呼吸 系统进行呼吸。5、吃饭说笑可能会窒息: 咽 是食物和空气进入的共同通道,由 会厌软骨 调节。呼吸

    9、时会厌软骨抬起,使空气进入前面的 食道 ;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食物进入后面的 气管 。若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使食物进入 气管 ,引发危险。6、发声的秘密:在喉部有发声的器官 声带 。呼吸时声带 打开 (打开或关闭)。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既: 呼 气和 吸 气)完成的。过程如下:吸气:呼吸肌 收缩 胸廓容积 增大 胸廓气压肺 扩张 肺内气压 减小 气体入肺呼气:呼吸肌 舒张 胸廓容积 减小 胸廓气压肺 回缩 肺内气压 增大 气体出肺2、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可通过测量 胸围差 来进行。公式如下:胸围差=深 吸 气的值-深 呼 气的值。测

    10、 三 次,取 平均 值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3、呼吸肌有两种:分别简称为 肋间 肌和 膈 肌。4、吸气时呼吸肌都 收缩 (此时膈顶 下降 ,胸廓容积 增大 )呼气时呼吸肌都 舒张 (此时膈顶 上升 ,胸廓容积 减小 )5、肺泡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数量 多 外包 毛细血管网 壁薄: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 薄 ,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 构成。6、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二氧化碳 7、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扩散 作用气体总是由 多 的地方向 少 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8、人体O2最多的部位是 肺

    11、泡 ,CO2最多的部位是 组织细胞 (产生CO2的源头)。9、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 工业生产的排放 、 车辆、船舶尾气 、 秸秆焚烧 、 地面扬尘 10、控制 污染物排放 ,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植树造林 是有效措施。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血液的成分:1、在新鲜的人的血液中放入 抗凝剂 ,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 分层 现象。上层淡黄色液体为 血浆 (占55%),下层暗红色物质为 红细胞 (占45%)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为 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中成分最多的物质为 血浆 2、 组成: 血浆 (主要是 水 );血细胞: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血液 运输

    12、(血浆:运载 血细胞 ,运输 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运输 O2 )功能 防御、保护(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促进 止血,加速 血液凝固 )3、血液为什么是红的?什么是动脉血、静脉血? 与氧结合形成 鲜红 色的 动脉 血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 与氧分离形成 暗红 色的 静脉 血4、血细胞比较表:数量体积细胞核功能常见病红细胞(3.55.5)1012个/L无运输O2少时(营养不良性贫血)白细胞( 510)109个/L最大有吞噬病菌多时(急性炎症)血小板(1.53.5)1011个/L最小止血、凝血少时(流血不止)血红蛋白(110160)g/L少时患(缺铁性贫血)4、贫血分为两

    13、种:缺 红细胞 和缺 血红蛋白 。贫血时应该补充含 铁质 、 蛋白质 丰富的食物。5、血浆:血液 未凝固 时的淡黄色液体 血清:血液 凝固 时的淡黄色液体第二节 血管(分为 动脉 、 静脉 、 毛细血管)类型示意图管壁管腔弹性血液流速动脉厚小大快静脉薄慢毛细血管极薄极细极慢1、人皮肤下的“青筋”是 静脉 ,可进行静脉注射(即输液)。中医上“切脉” 所摸血管为 动脉 2、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细 薄 慢 多 管腔 极细 (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 通过)导致管内血液流动速度 最慢 。 管壁 极薄 (只一层 上皮细胞 构成) 数量 多 ,分布 广 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动脉 毛细血管 静

    14、脉(毛细血管前面是动脉后面是静脉)4、分析下列情况是哪种血管受损: 血液少量渗出 毛细血管 受损 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动脉 受损 缓缓地流出暗红色血液 静脉 受损5、如图为在四肢 静 脉的内表面的 静脉瓣 ,有防止 血液倒流 的作用第三节 心脏1、心脏位于 胸 部的 左 侧,形状象桃子,大小和你的拳头相似。2、心脏内有四个腔,分为两房: 左心房 、 右心房 两室: 左心室 、 右心室 3、心脏上连着五种血管,分为两动脉: 主动脉 、 肺动脉 4、心脏的结构部分: 三静脉: 肺静脉 (4条)、 上腔静脉 、 下腔静脉 如何分清心脏的左右?方法:手捏法 捏下部的心室,厚而硬的为 左 侧,另一侧为

    15、右 侧,与我们的左右方向相 反 规律1:上房下室,左右颠倒由此可知:侧为 左 侧,侧为 右 侧。从图中可以看出心室壁比心房壁 厚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 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地方是 左心室 的壁。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左右两侧腔 不通 ,同侧的腔 相通 心脏所连的血管:最粗大的血管为 主动脉 它与心壁最厚的腔 左心室 相连; 肺动脉 与 右心室 相连。 而 右心房 上连着上下两条血管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左心房 上连着4条小血管 肺静脉 规律2:房连静(脉),室连动(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房室瓣,它只能向 心室 开 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 动脉瓣 ,它只能向 动脉 开。瓣膜的作用是:

    16、防止血液 倒流 心脏里的血液流动方向为:心房 心室 动脉 5、心脏的作用:为血液循环提供 动力 图1为左右 心房 收缩将血液压至左右 心室 图2为左右 心室 收缩将血液压至两个动脉图3为全心 舒张 ,血液经静脉被吸入到 心房 6、心脏注水实验:看上图当我们从注入清水时,水会从 流出(填序号) 从注入清水时,水会从 流出(填序号)(原因:有 动脉瓣 阻挡)7、人体中有三种瓣膜: 动脉 瓣、 静脉 瓣、 房室 瓣,其中名称与位置一致的瓣为 静脉 瓣、 房室 瓣,而 动脉 瓣并不在动脉里,而在 心脏 里。血液循环1、体循环:从 左心室 出发经 (腔静脉) (写序号)到 右心房 血液: 动脉 血变为

    17、静脉 血(在组织细胞 周围的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 意义:给全身的组织细胞送去 氧气 和 养料 带走了 二氧化碳等废物 2、肺循环:从 右心室 出发经 (写序号)到 左心房 静脉 血变为 动脉 血(在 肺泡 周围的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 意义:给血液补充 氧 气3、两循环的中的规律 体循环是从 左 侧的心室到 右 侧的心房;既从 到 对角线规律: 肺循环是从 右 侧的心室到 左 侧的心房;既从 到 看课本70页彩图可知:血液循环模式图中左半部分都是鲜红色的 动脉 血右半部分都是暗红色的 静脉 血 规律:左动(脉血)右静(脉血)所以左心房左心室流的都是 动脉 血,右心房右心室流的都是 静脉 血

    18、肺循环中的血管:肺动脉流 静脉 血,肺静脉流 动脉 血 体循环中的血管:主动脉流 动脉 血,上下腔静脉流 静脉 血规律: 肺反体同 (肺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相反,体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相同)两循环中血液性质改变都是在 毛细血管 处,并 同时 进行。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处进行了 气体 交换,在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进行了 物质 交换(包括气体交换和营养、废物的交换)4、经过小肠后血液中的 氧 气少了, 二氧化碳 气体多了,但是 营养 物质多了5、若从上肢注射药物,药物通过 上腔静脉 静脉到心脏,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右心房 从小肠来的营养,从各器官产生的废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6、心率和脉搏 心率:心脏在

    19、每分钟 内跳动的次数(平均 75 次/分);脉搏:常指 动脉 的搏动(每分钟脉搏搏动次数与心率 相同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血型是奥地利科学家 兰德斯坦纳 发现的,他将血液分为 A型 、 B型 、 AB型 、 O型 四类型,这就是 ABO 血型。2、输血的原则:输 同型 血,否则会出现 红细胞 凝集现象。3、血型鉴定中,只与A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 B 型血,只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 A 型血;若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血液是 AB 型血,都不凝集的血液是 O 型血;紧急情况下,可接受任何ABO血型血的是 AB 型血,可给任何ABO血型人输血的是 O 型血。4、我国实行 无偿献血 制度,提倡 18

    20、 55 周岁的健康公民 自愿 献血。每次献血 200 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7% 8% 。第5章 人体内废物排出1、排出废物 排泄 :将代谢终产物(CO2 、 水 、 无机盐 、 尿素)排出体外的过程的方式 排遗 :将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便 2、排泄三途径:皮肤:可以排 汗 ( 水 、 无机盐 、 尿素) 呼吸系统:可以排 CO2、 水 泌尿系统(最主要):可以排 尿 ( 水 、无机盐 、尿素 )3、泌尿系统包括:肾脏( 形成 尿液)、输尿管( 输送 尿液)、膀胱( 暂时贮存 尿液)尿道( 排出 尿液)。最主要的器官是 肾脏 4、肾

    21、是形成 尿液 的器官,人体有 2 个肾。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叫做 肾单位 。每个肾包括大约 100万 个肾单位。肾单位由 肾小球 、 肾小囊 、 肾小管 组成5、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废物 的作用,而且还能调节体内 水 和 无机盐 的平衡。6、肾单位模式图: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周围的 毛细血管 肾小管 肾静脉 其中 三个结构(写序号)合称为肾单位人体内约有 200 万个肾单位,它们是形成尿的 基本 单位。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 毛细血管 球。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着的都是 动脉 血。 出球小动脉 两端连的

    22、都是毛细血管。肾单位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肾小管周围 的毛细血管,血液由 动脉 血 静脉 血从肾静脉流出的血的特点:含有尿素最 少 (最干净)的 静脉 血。7、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 过滤 作用: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被过滤到 肾小囊 中,形成 原尿 。而大分子物质 血细胞 和 大分子蛋白质 未被过滤(体积太大)肾小管的 重吸收 作用:原尿中有用成分(如:大部分 水 、全部 葡萄糖 、部分 无机盐 )被重吸收,而无用成分(少量水、部分无机盐、全部尿素 )经肾小管后形成 尿液 8、若尿中发现血细胞或蛋白质则是 肾小球 病变;若尿量突增则可能是 肾小管 病变9、

    23、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分: 成分最多最全的液体是 血浆 ;蛋白质极少或无其它成分都有的是 原尿 成分最少最简单的液体是 尿液 (没有 蛋白质 (未被过滤)和 葡萄糖 (被重吸收)10、原尿最初产生的部位是 肾小囊 ;尿液最初产生的部位是 肾小管 11、尿中尿素浓度比原尿 高 (原因:由于原尿在流经 肾小管 时大部分的 水 被 肾小管 重吸收 而尿素量不变,从而使尿素的浓度 升高 )5、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3种:建立 沼气池(需要 无氧 环境)和 生态 厕所以及 高温堆肥 。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 外膜:角膜( 聚光 作用) 巩膜 ( 保护 作用) 眼球壁

    24、中膜:虹膜 (调节 瞳孔大小) 规律:亮 小 暗 大 睫状体(调节 晶状体 曲度) 规律:近 大 远 小 脉胳膜(营养 眼球)眼球 内膜:视网膜(上有 感光 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兴奋)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最主要的折光结构)、玻璃体2、视觉的形成: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成像(引起神经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的 视觉 中枢视觉3、近视 假性近视: 晶状体曲度 过大 真性近视: 眼球前后径 过长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 前 方 (应配带 凹 透镜纠正)4、白眼球是指 巩膜 ;黑眼球是指虹膜中间的 瞳孔 ;欧洲人的蓝眼睛是因为 虹膜 是天蓝色的。5、如把人眼比作一架照像

    25、机,则镜头为 晶状体 ,光圈为 瞳孔 ,暗箱为 脉络膜 ,底片为 视网膜 6、有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结构无损,那么他可能是 视神经 或 视觉中枢 发生病变.7、 外耳:耳郭( 收集 声波)、外耳道( 传导 声波)耳 中耳:鼓膜、听小鼓( 传导 和 放大 声波) 鼓室:内有 咽鼓 管连通 咽 和 鼓室 内耳:耳蜗(内有 听觉 感受器) 半规管和前庭(与维持 身体平衡 和晕车有关)8、听觉的形成: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 听觉 中枢形成听觉9、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保持 鼓膜内外气压 平衡,以免损伤鼓膜鼻、咽、喉感染易引起 中

    26、耳炎 。病菌通过 咽鼓管 进入中耳。皮肤上分布着多种 感受器 ,能感知 冷 觉、 热 觉、 痛 觉、 触 觉、 压 觉。舌尖对 甜味 味敏感、舌根对 苦味 味敏感、舌的两侧对 酸味 敏感。10、感觉形成的部位:在眼球的 视网膜 形成的是物像,而不是视觉;在耳朵的 耳蜗 是把外界的震动变为神经兴奋,而不是听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在 大脑皮层 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的。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 中枢 神经系统: 脊髓 和 脑 (包括: 大脑 、 小脑 、 脑干 )的组成 周围 神经系统: 脑神经 和 脊神经 2、基本 结构 细胞体 :内有 细胞核 单位 突起 :分为 树 突(多而短)和 轴 突(少而长)神经元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3、 大脑:有左右两个 大脑半球,表面是 大脑皮层,具有 感觉、 运动、 语言 等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生物复习学案七下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