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习题必修.docx

    • 资源ID:3835753       资源大小:254.9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习题必修.docx

    1、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习题必修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可以得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信息是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犁耕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2我国农业生产灌溉技术在古代不断发展。下图所示的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曹魏 C.北魏 D.唐代3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

    2、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洲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5明代时,“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者,至自沧州、天津

    3、;贩木植者,至自真定;冀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这表明()A抑商政策松动促进长途贩运贸易B商品交换突破地方市场限制C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D手工业的区域分工相对平衡6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7读清代“四大名镇”分布示意图。符合景德镇、朱仙镇、汉口镇、佛山镇排列顺序的是() ABC D8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家庭手

    4、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9下图是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顽固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出现图中所示骡马拖载车辆的运煤情景,变成了“马车铁道”,这条铁路应该是() A吴淞铁路B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D粤汉铁路10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1某中学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

    5、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A. B. C. D.12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13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

    6、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段顺口溜比较完整地反映了()A礼仪风俗的简洁化B民族经济的工业化C传统服饰的西洋化D社会生活的近代化14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事实与当时时代符合的有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建立了鞍山钢铁厂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A. B. C D15下图这幅宣传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16经济体制改革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我

    7、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D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7以下是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上网用户(万)恩格尔系数(%)1978年362457.52001年95933680041.9(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此简表反映出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有: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方位的巨变A B C D18下图一、二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

    8、欧洲贸易中心区,造成图中贸易中心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应是 图一 图二 A.新航路的开辟 B.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全球化的推动19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20观察下图:处的商品主要是 A黑奴B茶叶C胡椒D镜子21据研究,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消费社会,具体表现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社会的消费行为、销售技巧的完善、消费场所

    9、的激增。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A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B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C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D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22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A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军工技术发达23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D运输和通信手段革新24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政”采取

    10、的主要措施是A. 降低物价 B.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调节农业生产25有人认为,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A B C D2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

    11、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27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大笔资金。为此中国应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申请贷款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贸总协定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28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29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

    12、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30下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 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反省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 B C D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请选A,错误请选B,并在相应方框内填写或涂写。(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右图是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没

    13、有犁壁,它具有松土、破土以及翻土作垄等功能。3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32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工业优势打败法国后,从而最终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33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1905年,定军山的首映成功,则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35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特别是军事工业,同时并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江南大体上相当于长江三角洲范围,自古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著称

    14、,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江南呈现出高度繁荣的局面,也留给后人众多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中后期以来)以江苏元和县为例,平望镇:明初居民千百家,自弘治以后,居民日增,而米及豆麦尤多,千艘万舸,远近毕集;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丝绸为业,始称为市;八斥市:明初居民仅数十家,嘉靖间乃至二百余家,多设酒馆,以待行旅。乾隆吴江县志卷四镇市村材料二 (南京城)诸凡出利之孔,拱手以授外土之客居者。如典当铺,在正德前皆本京人开,今与绸缎铺、盐店皆为外郡外省富民所据矣。每见贸易之家,发迹未几,倾覆随之,指房屋以偿逋,挈妻孥而远遁者,比比是也。(明)顾启元客座赘语卷二民利非父兄先营货

    15、殖于前,子弟即无由读书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清)沈垚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材料三 华裔美国学者黄宗智先生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以为,江南的农户家庭固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进获得了较高总收进,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量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固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许平中浅析误进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索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明清江南的社会现象。(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黄宗智先生认为明清江南经济出现“无发展的增长”的原因是什么?(4分)37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执政者常常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材料二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

    17、产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新的粮食政策的主要内容。这一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作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3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苏、美、中三国经济

    18、“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38“闭关亡,开放兴”,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消极影响?(2分)这一政策是何时被打破的?(1分)(2)20世纪80年代,中国为改变“关起门来搞建设”局面,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分)(3)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是什么?(1分)(4)21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融入全球化潮流,中国政府又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2分)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一历史(必修)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

    19、分,共60分)15:CDABB 610:DCDCC 1115:BBDBA 1620:CAADA 2125:BCCCC 2630:BCACB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35:BBBAA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1)特点:市(城)镇经济繁荣;市镇的专业化增强。(2分)(2)现象:外来流动人口增多;商业竞争激烈,社会阶层变动快;仕商结合(读书人和商人相联系);商业和商人地位提高。(4分)(3)原因:经济的增长是靠不断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没有发展(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2分)明

    20、清江南经济高度繁荣,但在落后的封建制度之下,不可能有质的突破。(2分)37(1)粮食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1分)经济政策转变: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1分)罗斯福新政。(1分)通过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1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4)调整经济政策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立足国情。(2分)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38(1)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鸦片战争后。(1分)(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分)(3)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2分)(4)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2001年中国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九次非正式会议(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习题必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