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民族学概论.docx

    • 资源ID:3833574       资源大小:25.9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族学概论.docx

    1、民族学概论民族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民族学概论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编号: 学时:60主编姓名:吴国富 单位:人类学系 职称:副教授主审姓名: 单位:人类学系 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生 专业:民族学、考古学 年级:一年级编写日期:2008年2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民族学的学科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打下一个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课前查阅相关内容的学习资料,并做读书笔记;参加课堂学习和讨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及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学会运用

    2、专业知识、理论去观察、思考和分析民族相关问题;独立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考试。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一共包括18 章。各章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第一章 导论本章主要通过对当今社会中民族这一独特社会现象的介绍,引导初步涉及这门学科的学生关注这一重要现象,并阐述学习民族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激发同学们对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本章重点是学习民族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安排3学时。入门读物:【法】若盎塞尔维埃: 民族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德】利普斯著、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美】乔治穆多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四川民族研究所,1980年。参考读物

    3、: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马子富主编: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相关网络资源:中国民族网 http:/www.56-中国民族文化网 (台)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http:/www.ioe.sinica.edu.tw视觉人类学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 云南民族网 第二章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的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1、重新审视民族学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关于民族概念的认识及其深化;从“活化石”到“主人”;关于中国民族学的理论反思);2、民族学的学科发展,着重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讲述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民

    4、族学与西方人类学的关系。1949年以后,与苏维埃民族学派的关系);3、民族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本章重点是明确概念,了解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历史脉络。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文献:【俄】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宋蜀华、满都尔图主编:中国民族学五十年:1949-1999,人民出版社,2004年。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社,2003年。建议阅读: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出版社,2005年再版。翁乃群:世纪之交反思中国民族

    5、学,中国民族学学会编: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民族出版社,1998年。麻国庆: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与边缘的时空转换,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第三章民族学理论诸流派本章主要介绍:1、国外民族学理论流派;2、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本章简要介绍国外民族学主要理论流派,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民族学研究中的运用和1970年代以来的族群理论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苏托卡列夫著、汤正方译:外国民族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五、六、八章,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五十七章“外国民族学的主要流派和现代发展

    6、趋势”,第五十八章“中国民族学的过去与现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四章民族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1、传统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野调查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影视手段);2、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多学科结合的方法(单一民族研究与多民族社会的研究、民族与资源环境、人口及现代国家的关系。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3、民族志写作。着重介绍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民族学研究对象变化后需要采取的相应方法。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李亦园:田野图像,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美】理查德G福克斯主编、和少英等译:重新把握人类学,第五章“重写文化”、第十章“全球的民族志概况”,云南大学出版

    7、社,1994年。建议阅读:乔健: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石磊:筏湾:一个排湾族部落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报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民国601970 年。【日】中根千枝著、麻国庆译: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凌纯声:“民族学实地调查方法”,载于凌纯声、林耀华等著: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五章民族学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1、世界民族概况;2、中国民族概况;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大陆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和中国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多重的民族分类,从而加深对民

    8、族文化多样性重要性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与理解。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俄】勃罗姆列伊:民族学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建议阅读: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版。潘龙海等著:中国民族学初探第四编,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俄】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第一部分第六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六章环境与民族生存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1、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历程;2、自然环境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影响民族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有全面的

    9、了解和认识。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二十章“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尹绍亭、【日】秋道智弥主编: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建议阅读: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民族出版社,2007年。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七章民族经济本章主要介绍:1、什么是民族经济?;2、我国少数民族经

    10、济的特点;3国家援助与内源性发展。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点、制约和促进其发展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有一个新的认识。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美】沃尔夫著、张恭启译:乡民社会,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陈庆德:民族经济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建议阅读:范宏贵、胡启望:盘村瑶族从游耕到定居的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二十一章“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第四章四“中国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南宁:广西

    11、人民出版社,1995年。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五编“经济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刘永佶:民族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八章民族物质文化本章主要介绍共时条件下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民族文化:1、民族服饰; 2、民族饮食; 3、民族住所;4、民族交通工具;5、劳动工具。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客位研究揭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同时注意到这一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美】克里福德与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十七章“物质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第九

    12、章 民族社会组织本章主要介绍:1、亲属制度(血亲、姻亲);2、婚姻与家庭(血缘婚、多偶婚、单偶婚与乱伦禁忌);3、民族社会形态。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各个民族社会组织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发展形态有一般性的认识。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四编“社会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八章“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研究”、第十一章“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建议阅读: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永宁纳西族的

    13、母系制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第十章民族非物质文化本章主要介绍:1、民族工艺与艺术;2、民族礼仪与节庆;3、民族民间文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各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展示的时空关系有一个基本认识。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美】斯蒂文郝瑞著,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十八章“精神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第十一章语言与民族本章主要介绍:1、我国的民族语言状况;2、语言与文化;3、我国的民族语言资源与民族学研究

    14、。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民族语言来分类及其特征,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学方法在民族研究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认识。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三章“语言与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三编“语言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第十二章民族教育 本章主要介绍:1、民族教育的概念;2、民族教育的特殊性。3、民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思考少数民族教育现状与现代教育的结合问题。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十编“教育民族学

    15、”,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谢启晃,、孙若穷主编: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抉择:中国少数民族教育2000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二十三章“民族地区的教育与科技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建议阅读:哈经雄、腾星著: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王锡宏主编:中国边境民族教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王嘉毅、吕国光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第十三章民族人口与法制本章主要介绍: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历史、现状与特点;2、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

    16、主要因素,3、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法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状况和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有一个基本认识。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二十二章“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史筠著:民族法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张锡盛编:市场经济与民族法制:来自中国云南的研究报告,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建议阅读:张天路,黄荣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黄荣清、赵显人等著: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民族出版社,2004年。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二编“人

    17、口民族学”、第六编“法制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戴小明著:民族法制问题探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第十四章民族与宗教本章主要介绍:1、民族与宗教的关系;2、我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3、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民族与宗教关系的复杂性和国家的相关法规有初步的了解。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十二编“宗教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龚学增主编: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建议阅读:洪学敏、张振洲著:美洲印第安宗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张英著:东南亚佛教与文化

    18、,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安维华、吴强、刘庚岑著:中亚穆斯林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解传广:西亚伊斯兰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志平主编:硝烟中的沉思:当代世界武装冲突中的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萨满教研究 第十五章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本章主要介绍:、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认同;2、民族认同与政治。3、民族意识与国家公民意识。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面貌、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政策实施方式的变化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崛起所带来的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变化来说明文化、政治与经济因素对民族认同的兴起所产生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对影响广

    19、泛的民族认同有所了解和认识。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十一编“心理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孙玉兰、徐玉良著:民族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时蓉华、刘毅编著:中国民族心理学概论,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房宁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十六章民族关系与民族政治本章主要介绍:1、民族的文化特征与政治属性;2、族际关系的政治基础与文化基础;3、我国族际关系的政治调控。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民族的政治属性、影响民族意识的因素及其在当代国际国内政治背景下的表现有一般性的认识。安排3学时。 主

    20、要参考书目:周星:民族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阮西湖:2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民族出版社,2004年。建议阅读:周平: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赵锦元等著:当今世界的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余振、达哇才仁主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

    21、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十七章全球化、都市化与民族文化的变迁本章主要介绍:1、全球化、都市化与现代;2、全球化、都市化对民族文化变迁带来的影响;3、实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对少数民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工业化与少数民族人口迁移、都市里的民族问题等),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现代性对传统的影响有所了解和认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各民族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 郑晓云:全球化与民族文化:郑晓云学术研究

    22、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建议阅读:孙秋云、朱绍华:城市中的民族问题:21世纪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民族学学会编: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民族出版社,1998年。【英】安迪格林著、朱旭东等译: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中华孔子学会、云南民族学院编: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十八章民族学与当代社会 本章主要介绍:1、民族学应用于社会的历史回顾;2、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理论;3、社会发展与民族学者的学术使命。目的使学生了解民族的政治特征、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相关法规、制度、取得的成就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共安排3学时。主要参考书目:黄光学主编:当代的中国民族工作(上、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建议阅读:沈林、李志荣编:散杂居民族工作政策法规选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辑: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深化与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研室编:民族工作四十年,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


    注意事项

    本文(民族学概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